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95422      Online Users : 77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0703


    Title: 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者與照顧者相互期待之角色內涵探討
    A study on mutual expectation of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and caregivers
    Authors: 蔣瀚霆
    Contributors: 宋麗玉
    蔣瀚霆
    Keywords: 心理衛生社會工作
    精神疾病照顧者
    角色期待
    工作關係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Mutual role expectation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7-03 14:42:54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者與精神病患照顧者工作之中相互期待的角色內涵、影響角色期待之因素或歷程,以及相互期待之認知、行動如何修正與調整。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採立意抽樣選取研究對象,對三十九位受訪者(二十六位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者、十三位精神病患照顧者)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1. 精神病患照顧者的照顧內容和與角色立場:
    (1)照顧內容:症狀因應、社區生活
    (2)照顧態度:積極主動、合理期待、自我照顧
    (3)與其他家屬互動:聚會交流、自助助人、權益倡導
    2. 照顧者樣態與社會工作者對照顧者之角色期待:
    (1)所見樣態:積極參與、消極參與、不當期待、家庭動力不穩
    (2)對照顧者之角色期待:配合服務、適度支持、個別化期待、如個案需要協助
    (3)影響因素:社經認知條件、家庭文化因素、疾病照顧經驗、社區環境、社工接觸經驗
    3. 社會工作者與照顧者之工作方法,與照顧者對社會工作者的角色期待:
    (1)工作方法:傾聽陪伴支持、協作釐清期待、衛教家屬團體、家庭動力工作、社區資源連結、權益倡導協調
    (2)指導原則:聚焦正向改變、以個案為中心、重視家庭經驗、尊重照顧知識、抱持覺察開放的態度
    (3)照顧者對社會工作者之角色期待:教育引導、家庭陪伴、權益倡導
    (4)影響社會工作者角色因素:個人因素、專業教育、組織因素、結構因素
    4. 照顧者與社會工作者關係:夥伴關係、工作關係、彈性關係
    5. 照顧者與社會工作者相互角色期待調整方式:
    (1)照顧者對社會工作者期待調整:接受現況、調整期待、自立自強
    (2)社會工作者對照顧者期待調整:接納現況、調整期待、擇善固執
    (3)社會工作者挫折因應方法:經驗回饋、自我照顧、團隊支持
    最後,研究者結合上述研究結果,嘗試繪製出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者與照顧者相互角色期待內涵與影響因素之概念架構圖,並提出本研究限制與建議,提供照顧者、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未來研究者參考,期冀本研究有助於減少照顧者可能產生的失望,甚至進而奠定一個基於夥伴關係的服務方式。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ontent of mutual role expectation for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and caregiver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ole expectation, and the adjustment process of role expectation. This study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to select thirty-nine participants (twenty-six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and thirteen caregivers),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by us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utline. The major results of the study include:
    1. Care content and role of caregivers:
    (1) Care content: symptom management, community life promotion.
    (2) Care attitude: proactive, reasonably expected, self-care.
    (3) Interaction with other caregivers: family support group and gathering, help others and self-help, advocacy.
    2. Caregiver pattern and role expectation of caregivers:
    (1) Caregiver pattern: actively participated, passively participated, improperly expected, unstable family dynamics.
    (2) Role expectation of caregivers: service adherence, moderate support, individual expectation, potential client.
    (3) Factors influencing role expectation: socioeconomic and cognitive conditions, family and cultural factors, caring experience, community environment, the experience of contacting social worker.
    3. Working methods and role expectation of social workers:
    (1) Working methods: listening and accompanying, cooperating to clarify expectation, group psychoeducation, family systems therapy, mobilizing community resources, advocacy and negotiation.
    (2) Guiding principles: focus on positive changes, case-centered, attention to family experience, respect for caring knowledge, open-mindedness and self-awareness.
    (3) Role expectation of social workers: educator and guide, family supporter, advocate.
    (4) Factors influencing role expectation: personal factor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al factors, structural factors.
    4.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partnership, working relationship, elastic relationship.
    5. Adjustment process of role expectation for caregivers and social workers:
    (1) Role expectation of caregivers adjusted by social workers: accepting the status quo, adjusting expectation, self-reliance.
    (2) Role expectation of social workers adjusted by caregivers: accepting the status quo, adjusting expectation, persisting.
    (3) Frustration coping methods: experience feedback, self-care, team support.
    Based on above findings, researcher drew out the depiction of mutual role expectation for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and caregivers, as well a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ole expectation, proposing the study restri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policy making, partnership-based approach for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and caregivers, and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 西文文獻
    Andrew, Farhall, Ong and Waddell (2009). Perceptions of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family caregivers about their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A factor analytic study. Australian Psychologis, 44(2), 94-104.
    Biegel, Song and Milligan (199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amily caregivers perceived relationships with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Psychiatric Services, 46 (5), 477-482.
    Coldwell, Meddings and Camic (2011). How people with psychosis positively contribute to their family: a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3(3), 353-371.
    Evavold (2003). Family Members of the Mentally Ill and Their Experiences with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Faculty of the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Planning.(http://scholar.lib.vt.edu/theses/available/etd-04252003-103632/unrestricted/DISSERTATIONEVAV.pdf)
    Ezzy (2002). Qualitative analysis: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Fox, Ramon and Morant (2015).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Recovery for Carers: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 45(suppl_1), i117-i134.
    Hanson and Rapp (1992). Families` perceptions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programs for their relatives with a severe mental Illness.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28(3), 181-197.
    Holden and Lewine (1982). How Families Evaluate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Resources, and Effects of Illness.Schizophrenia Bulletin . 8(4), 626-33.
    Leggatt (2002). Families and mental health workers: the need for partnership. World Psychiatry, 1(1), 52-54.
    Manthorpe, Moriarty, Rapaport, Clough, Cornes, Bright and Iliffe (2008). There Are Wonderful Social Workers but its a Lottery: Older Peoples Views about Social Worker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8(6), 1132-1150.
    Odegard and Bjorkly (2012). The Family as Partner in Child Mental Health Care: Problem Perceptions and Challenges to Collaboration. J Can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1(2), 98-104.
    Outram, Harris, Kelly, Bylund, Cohen, Landa, Levin, Sandhu,Vamos and Loughland (2015). We didnt have a clue: Family caregivers experiences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a diagnosis of schizophrenia. Int J Soc Psychiatry, 61(1),10-16.
    Payne (2005).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3rd ed.). Lyceum Books Inc.,U.S.
    Pernice-Duca, Biegel, Hess, Chung and Chang (2015). Family Members` Perceptions of How They Benefit When Relatives Living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Participate in Clubhouse Community Programs. Family Relations, 64(3), p446-459.
    Perreault, Tardif, Provencher, Paquin, Desmarais and Pawliuk (2005). The role of relatives in discharge planning from psychiatric hospitals: The perspective of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ves. Psychiatric Quarterly, 76(4), 297-315.
    Ramsay and Guy (2010). Mainland Chinese Family Caregiver Narratives in Mental Illness: Disruption and Continuity. Asian Studies Review, 34(1), 83-V.
    Riebschleger (2001). What do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really think of family members of mental health pati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 71(4), 466-72.
    Spaniol, Wewiorski, Gagne and Anthony (2002).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from schizophreni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14(4), 327-336.
    Tew (2011). Social approaches to mental distress. Basingstock: Palgrave Macmillan.
    Weimand, Hedelin, Hall-Lord and Sllstrm (2011). Left Alone with Straining but Inescapable Responsibilities: Relatives Experiences with Mental Health Services. Mental Health Nursing, 32(11), 703-10.

    中文文獻
    王厚中、羅素貞(2011 )。精神分裂病患者家屬之困境與處遇:臨床觀點探討 。載於謝春滿(2012)編著,2011 家庭福祉—開啟多元助人專業之對話,192-202,大仁科技大學。
    王舒慧(2013)。精神分裂症者疾病歷程:患者及家屬觀點之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王育慧(2016)。踏不出家門的專業從「咱們」關係初探精神失序者(思覺失調症)的照顧經驗。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增勇(2011)。家庭照顧者做為一種改革長期照顧的社會行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397-414 。
    王麗雲(2010)。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優勢模式家庭個案管理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復建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珮靜(2015)。社區精神康復者在康復歷程中主要照顧者之支持服務需求及資源使用之調查。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於齊力、林本炫編著,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二版)。嘉義:南華社教所。
    江一平(2009)。康復之家社區精神復健服務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朱淑怡(2007)。康復之家精障者的復元內涵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令方(2008)。醫病關係的新視角:醫「用」關係。取自成令方、傅大為、林宜平編,醫療與社會共舞。臺北:群學 。
    宋麗玉(2000)。促進社區精神復健服務之使用-一個實驗方案結果之呈現。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1),157-197。
    宋麗玉 (2005)。精神障礙者之復健與復元-一個積極正向的觀點。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1-29。
    余漢儀(2001)。精障病友家屬團體與專業之權力互動兼論社工之介入策略。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3-51。
    余郡蓉(2010)。透風的小鋼珠-從精障就服員到運動者。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栩慧(2005)。抵抗異化:醫院精障就業輔導員的行動反思。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淯琳、余安邦、林家興(2008)。倫理主體的型塑、顯現與流變:以精神病患家屬為例。取自余安邦,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李舒中(2012)。精神疾病「病識感」(insight)的社會分析: 一個民族誌的觀察。考古人類學刊,73 ,101-148 。
    李錦鳳(2010)。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李松泰(2013)。精神障礙者家屬參與醫療決策現象分析。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錦彪、 蕭淑貞、廖淑珍、李依玲、劉玟宜(2008)。社區精神病患關懷照顧計畫初探。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3(1),20-27。
    李雅敏、林宏熾(2008)。成年就業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復經驗之研究。復健諮商,2,49-75。
    呂又慧、戴雅君(2011)。社區精神復健的另類服務:以新北市慈芳關懷中心的「會所模式」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36,308-330。
    呂又慧、梁瓊宜(2016)。從病人到人-專業關係再建構?精障會所工作者之主體生成歷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 ,33,129-170。。
    社團法人台北市心生活協會(2015)。截至104年2月,精神衛生相關統計資料數據統計 。取自http://www.heartlife.org.tw/editor_ndoc/editor_docview.asp?id=25
    周和君、董小玲、馮欣儀(譯)(2010)。合作取向實務:造成改變的關係和對話(原作者:Harlene Anderson、Diane Gehart)。臺北:張老師文化。
    林本炫(2005)紮根理論研究法評介。於齊力、林本炫編著,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二版)。嘉義:南華社教所。
    林奕如(2009)。探索台北My House機制與網絡-兼論會員的康復。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鍾淑敏(2002)。走在荊棘路上-精神分裂症青少年病患的疾病經驗與適應歷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修雯(2008)。在會所遇見精神障礙者-一個社工的轉向。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秋芬、宋旻諺、王迺燕(譯)(2010)同情的負荷:精障之照顧者的愛與礙(原作者:David A. Karp)。台北:洪葉文化。
    林勝偉、林慧珠(2013)。康復之家日常工作場域的結構:以北部地區康復之家為例。跨界:大學與社會參與,3,c1-27。
    林慧婷(2014)。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與復元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萬億(2013)。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吳佳音(2009)。慢性精神病患就業成功預測因素:專業人員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譯)(2012)。家族治療概觀(原作者:Herbert Goldenberg、Irene Goldenberg)。臺北:雙葉。
    吳慧萍(2012)。臺灣地區精神疾病社區關懷訪視員角色壓力與工作倦怠之初探。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慧菁、林萬億、張莉馨、唐宜楨(2012)。「精神疾病強制鑑定審查會」運作之探討:以社工委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 23,9-45。
    吳宛珣(2014)。康復之家住民生活與適應歷程之研究:以北市一間康復之家為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姍紋(2015)。社區復健中心社會工作者之工作策略與反思。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洪千惠(2006)。慢性精神病患從醫院回歸社區─為何回家是一條漫長的路。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孟菁(2013)。優勢觀點為基礎之社會工作者與情感性精神疾病個案雙向復元歷程之探討—穿越生命隧道之旅。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麗芷、周美華(2004)。臺北市社區精神復健中心。北市醫學雜誌,1(4),503-511。
    姚敏貞(2005)。都會社區精神復健機構「康復之家」住民生活品質之影響因素探討。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美華、胡幼慧(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臺北市:巨流。
    翁維希(2014)。如何擺放?─ 從醫院端的看見。於蜂巢社區復健中心主辦,走鐘人生之玩真的-瘋WORKER論壇。桃園市:蜂巢社區復健中心。
    郭芬如(2013)。精神障礙者家屬之照顧經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婉盈(2007)。在生活世界中實踐專業的慢性療養院社工。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柏蓁(2014)。我在社會工作教育裡擺盪、現身與尋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碧君(2003)。基隆市政府主計人員角色衝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陳奎林(2005)。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專業角色與困境探討-實務工作者的觀點。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佩(2007)。家庭是療癒的聖杯嗎?精神分裂症患者對家庭關係解讀與家庭支持需求之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陳怡伶(2010)。精神復健機構的評鑑制度與專業實踐:建制民族誌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芬(2013)。我國長期照顧體系欠缺的一角:照顧者支持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41,203-213。
    陳玉婷(2015)。精神障礙者主要照顧者從受助者到助人者的生命經驗。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萩芬、林麗瑞、李易駿(2013)。精障者社區就業歷程之個案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1),23-59。
    陳姿廷(2013)。運用優勢觀點於家屬團體之經驗分享-以北部某醫院精神科日間病房為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19(4),27-44。
    陳玟玲、楊燦、賴家欣、李昭憲(2014)。精神分裂患者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及其相關因素初探。美和學報,33(2),13-28。
    陳姿廷、吳慧菁、 鄭懿之(2015)。臺灣精神障礙者手足照顧經驗之初探:以父母照顧經驗做對照 。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1,55-103。
    陳冠伶(2010)。共譜圓舞曲~非自願案主思維下少年工作之探究與反思可以參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章明儀(譯)(2003)心智與自然:統合生命與無生命的心智生態學(原作者:Gregory Bateson)。臺北:商周出版。
    梁瓊宜(2014)。解凍中的工作者~邁向反映實踐之路。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曹寶玉(2014)。重返社區之路:會所模式中的過渡性就業。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梅黎晞(2006)。精神分裂症病患對家庭維繫的衝擊─從配偶角度探討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玳菱(2007)。社工新人無法拋置的生命經驗---我在康復之家從事精神社會工作的反思。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如杏(2008)。嚴重情緒障礙學生自我決策及其家庭參與在轉銜服務歷程之探討—以又一村情障班個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如杏(2009)。台灣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專業發展與危機。臺灣社會工作學刊,6,119+121-145。
    張正瑋(2013)。互為照顧者:老化中的父母與精神障礙子女。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如杏、楊添圍、張玲如(2016)。精神疾病與醫療發展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兼述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臺北:洪葉。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曾淑欣(2011)。會所模式下精障者邁向獨立生活的歷程─以伊甸活泉之家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香(2003)。後現代思潮對現代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處遇的影響及反思。社區發展季刊, 104 ,321-341。
    黃玉珠、王育慧(2015)。伴我路遙遙-家屬及公衛護理師照護社區精神病患之現況與困境。護理雜誌 ,62(4),26-33。
    黃慈音、謝艾美、楊雅嵐、陳嘉茵、林淑娥、魏心敏、林佩瑾(譯)(2013)。助人工作者的養成歷程與實務(原作者:Marianne Schneider Corey & Gerald Corey)。臺北市:心理出版。
    楊玉欣(2015)。楊玉欣立法委員「強制住院的病患數減少,不是因為他們都好了」 質詢簡報:精神病患社區照顧及居住問題 。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yangyuxing/photos/a.1066647153355178.1073741879.460623490624217/1066647230021837/?type=3&theater
    溫信學(2014)。醫務社會工作。臺北市:洪葉。
    楊連謙、郭葉珍(譯)(2004)。家屬與精神病患(原作者:Kayla F.Bernheim & Anthony F.Lehman)。臺北市:合記。
    葉人豪、葉玲玲、黃光華、陳快樂、邵文娟、陳宏(2009)。社區精神分裂症照顧者之需要與負荷探討。精神衛生護理雜誌,4(1),1-8。
    葉錦成(2011)。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信念、理論和實踐。台北:心理。
    趙雋康(2011)。家屬參與精神病患強制處置之經驗。中國醫藥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
    趙淑珠(2005)。從獨舞到雙人舞。應用心理研究 ,25,1 - 3。
    潘淑滿(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 。臺北:心理。
    鄭玉英、趙家玉(譯)(2006)。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原作者:John Bradshaw)。臺北:張老師文化。
    萬心蕊、劉蓉台(2011)。 後現代思潮中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發展的另類可能。社區發展季刊,136,232-250。
    萬心蕊、黃薇蓁(2014)。心理衛生社區服務輸送現象與社區工作應用(二)社區關懷訪視現況與應用。論文發表於台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2014年台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研討會—從入院到返「家」談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與價值」。臺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萬東茵(2007)。社區精神復健之社會工作角色探討―以中部地區為例。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臺北市:巨流。
    劉素芬 (2011)。社會功能與社區慢性精神病人復元之相關性研究-以社區復健中心與康復之家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3,137-180。
    劉玲君(2014)。以詮釋觀點探討精神障礙者的復元歷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熊德筠、林靜蘭、林冠品、李玫昭(2010)。出院準備概念於精神病患照護的應用。護理雜誌,57(2S),58-64。
    熊德筠、林冠品、林宛蓁、張素蓮、祝年豐(2010)。精神病患社區持續性照護—以中部某縣為例。護理雜誌,57(3),69-78。
    鄭舒文(2006)。精神障礙者家屬領導者參與社會運動之主體經驗。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生福利部(2014)。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703
    衛生福利部(2015)。精神疾病防治工作說明及討論報告 。取自http://www.mohw.gov.tw/MOHW_Upload/doc/%E7%B2%BE%E7%A5%9E%E7%96%BE%E7%97%85%E9%98%B2%E6%B2%BB%E7%A7%91_0050202002.pdf
    衛生福利部(2016)。身心障礙者人數統計資料。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98
    謝宏林(2000)。精神分裂症家屬主要照顧者期待病患長期安置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謝依君 (2014)。綜合醫院端的精神醫療社會工作服務-處理疾病瘋癲,得以回家生活或者安置。論文發表於台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2014年台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研討會—從入院到返「家」談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與價值」。臺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謝國雄(2007)。四位一體的田野工作:《茶鄉社會誌》的例子。於謝國雄、高穎超、李慈穎、吳偉立、劉怡昀、劉惠純、鄭玉菁、葉虹靈、林文蘭等編著,以身為度、如是我做。臺北:群學。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
    簡春安、趙善如(2010)。社會工作理論。臺北: 巨流。
    簡嘉惠(2013)。從受助者到助人者的可能-探討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之精障家屬的充權歷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顏珮名(2014)。精神障礙者職場友誼發展歷程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龔千逢(2011)。初探情感性精神病患身為疾病照顧者之家庭生活適應歷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舜君(2014)。精神疾病患者復元經驗與歷程的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佳容、蕭淑貞(2006)。台灣社區精神復健機構的服務現況與展望。精神衛生護理雜誌,1(2),45-5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226401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264015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5601.pdf1388KbAdobe PDF291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