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0686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3/144292 (79%)
Visitors : 50947965      Online Users : 93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866


    Title: 蔣中正國家建構的型範:戰前江西之經驗(1930~37)
    The importance of “Jiangxi Mode”1930-37 for Chiang Kai-shek`s ideas of state-building
    Authors: 張智瑋
    Chang, Chih-Wei
    Contributors: 王遠義
    Wang, Yuan-Yi
    張智瑋
    Chang, Chih-Wei
    Keywords: 蔣中正
    江西省
    管教養衛
    國家建構
    基礎性權力
    Chiang Kai-shek
    Jiangxi province
    Guan, Jiao, Yang, Wei
    State building
    Infrastructure power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7-03-01 17:10:53 (UTC+8)
    Abstract: 本文主要探討蔣中正於1930~1937年之間如何型範其建構現代國家的模式。此期間在完成北伐後對中共展開軍事圍剿,他試圖融合中國傳統社會控制方法與現代西方觀念,展開一連串政治、社會、經濟等層面的改革,從中體現了現代國家的建構過程。江西省作為對中共軍事圍剿的中心,在熊式輝主政下施行一系列地方政治改革措施,其中包含了許多傳統的中國社會控制方式,而正也體現了蔣中正其有關地方政治改革觀念。同時,江西省的農村與同時期中國其他省份農村,均面臨了嚴重的經濟與社會危機,江西農村在當時更成為毛澤東建立革命根據地並成功動員農民的大本營,並且展現了毛澤東建構現代國家的另一種模式。所以分析江西為何能夠成為中共進行武裝革命的重要根據地,以及其能成功動員農民的主要動力何在,成為理解蔣中正據以提出其著名的「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策略的重要原因。因此,江西省政府於1930年代進行一連串的地方政治改革,分析其方案內容以理解蔣中正對於地方政治改革與建構現代國家之間的關係。對蔣中正而言,進行地方政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張與強化國家對基層社會之基礎控制能力,借以強化對農村社會的控制。但為使改革成功而必須適應中國之國情,因此蔣中正採借了中國傳統帝國時期有關農村社會控制與動員的手段,例如保甲制度、團練與強調恢復傳統道德精神的新生活運動等。其後,蔣中正以江西省的實際作法與成功經驗作為其掌握國家權力後的具體施政參照,例如1939年對日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毅然決定全面革新進行縣政制度,也反映了相同的政治改革邏輯。在蔣中正的政治改革理念中,不僅反映了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的掙扎、反抗與妥協,衝突、轉化與融合,並且有意或無意地採取了中國特有的習慣與制度,從而體現了現代性的多元特性。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ideas and mode of how Chiang Kai-shek build the modern state in 1930-1937. In this period, he tried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control methods and modern Western concepts, and launched a series of political, social, economic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form. However, in the period of 1930-1937. Which embo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state process. Jiangxi Province as the center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siege before 1935, Xiong Shi-hui implement a series of local political reform measures which contains man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control, Chiang Kai-shek is the best embodiment of the concept of local political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rural areas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other provinces in China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facing ser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crises. At that time, the rural areas in Jiangxi Province became Mao Zedong`s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and the headquarters where successfully mobilized the peasants, moreover, Mao Zedong to show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state of another model.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why Jiangxi c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base for the armed revolution in China, its main motivation to mobilize the peasants, became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Chiang Kai-shek to put forward his famous "three points military, seven political" strategy. Therefore, the Jiangxi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 the 1930s to carry out a series of local political reform, analysis of its program content to understand the Chiang Kai-shek for local political re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rn state. For Chiang Kai-shek, the purpose of local political reform is to expand and strengthen the country`s basic control of grass-roots level of social control, but to make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 must adapt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so he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of social control and mobilization means, such as the system of “Bar-jia”, “Tuan-Lian”(militia) and the new life movement which that emphasizes the resto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oral spirit. The practice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Jiangxi beco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after Chiang Kai-shek take the political power of nation, for example, he decided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county system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in 1939, which that also reflects the same logic of political reform. In Chiang Kai-shek`s ideas of political reform, not only reflects the struggle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resistance and compromise, bat also conflict,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his ideas had adopted China`s unique habits and institutions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thus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ity multivariate.
    Reference: 一、古籍史料
    1.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2. (明)王士性,《廣志繹》,《叢書集成續編》,第22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
    3. (明)李東陽等撰;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4. (明)李樂,《見聞雜記》,《續修四庫全書》,第117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 (淸)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6. (清)王先謙,《東華續錄‧同治朝》,《續修四庫全書》。
    7. (清)白潢等修,《(康熙)西江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8. (清)胡林翼,《胡文忠公遺集》,清同治六年刻本。
    9. (清)高駿升等纂修,《(道光)貴溪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10. (清)徐棟輯,《牧令書》,清道光二十八年刊本。
    1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12. (清)張應昌編,《清詩鐸》,北京:中華書局,1960。
    13. (清)黃德溥,《(同治)贛縣志》,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14. (清)曾國藩、劉坤一等修,《(光緒)江西通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清光緒七年刻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15.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
    16. (清)魏禮,《魏季子文集》
    17. (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四部叢刊三編,上海涵芬楼影印。
    18.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
    19. 《宣宗成皇帝實錄》,《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20. 《高宗純皇帝實錄》,《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21. 《乾隆石城縣志》,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119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2.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1980。
    23. 清高宗輯,《御選明臣奏議》,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
    24.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

    二、檔案、政府公報與出版品
    (一)檔案
    1. 「全國農民運動現狀報告」(1927),《五部檔案》,中國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檔號:部11437。
    2. 「民國15年全國農民協會及會員一覽表」(1926),《五部檔案》,中國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檔案號:部12087。
    3. 〈區自治施行法〉,《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12120-0015,入藏登錄號:001000001368A。
    4. 〈剿匪區黨政組織法令〉,《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12071-0114,入藏登錄號:001000000967A。
    5. 〈戰地黨政委員會暨分(區)會組織法令案(一)〉,《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12071-0333,入藏登錄號:001000001186A。
    6. 〈縣組織法令案(一)〉,《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12071-0107,入藏登錄號:001000000960A。
    7. 「寧都社會調查」(1934),《民國檔案》,江西省檔案館藏,檔案號:43-22-131。
    8. 「江西省礦稅高上宜稽徵專員李繼光呈江西省建設廳」(1933.03.15),《民國檔案》,江西省檔案館藏,檔號:J045-2-00518-0001。
    9. 「彭澤縣政府關於列陳近年來農村不景氣原因及現狀督導」(1934.4.13),《民國檔案》,江西省檔案館藏,檔號:J061-2-01286-0009
    10. 「農村實況報告」(1935.12),《一般檔案》,中國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館藏號:一般443/3。
    11. 「奉省府轉奉蔣委員長七日密電」(1932.10.20),《民國檔案》,江西省檔案館藏,檔號:J023-1-00485-0062。
    12. 「四屆三中全會決議促進地方自治應從生計與教育入手」(民國22年3月9日),〈中國國民黨歷屆中全會地方自治決議案〉,《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51200-0006,入藏登錄號:001000004655A。
    13. 「四屆四中全會改進地方自治原則」(民國23年2月22日),〈中國國民黨歷屆中全會地方自治決議案〉,《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51200-0006,入藏登錄號:001000004655A。
    14. 「剿匪省份各縣政府裁局改科辦法大綱」(民國24年1月30日),〈縣政機構調整〉,《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42250-0001,入藏登錄號:001000004222A。
    15. 「剿匪省份各縣分區設署辦法大綱」(民國24年12月20日),〈縣政機構調整〉,《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42250-0001,入藏登陸號:001000004222A。
    16. 「江西農民運動報告」(1926.08.15),《五部檔案》,中國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檔號:部10438。
    17. 「蔣中正電請李烈鈞由粵來江西指導一切」(1926.11.12),〈籌筆—北伐時期(二)〉,《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10100-00002-017,入藏登錄號:002000000002A。
    18. 「文(群)委員等提議為擬具江西省政府收復縣區善後籌備會簡章」(1932.10.26),《民國檔案》,江西省檔案館藏,檔號:J032-1-00454-0013。
    19. 「蔣中正電汪兆銘、葉楚傖發表對中國土地問題意見」(1933.2.12),〈武裝叛國(四十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90300-00068-248,入藏登錄號:002000002322A。
    20. 「江西行政狀況」(1936.4.29),〈各省政務報告〉,《國民政府》,國史館藏,內:001000004541A,典藏號:001-050040-0001。
    21.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事報告》,《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國家檔案管理局藏,檔案號:B5018230601/0020/109.4/6015.2。
    (二)政府出版品
    1. 〈地方政制改革意見書〉(1934.12),全國經濟委員會編,《全國經濟委員會政制專家晏納克報告》(出版地:不詳,1934),頁5。
    2. 〈江西省各縣經徵處組織規則〉,《江西省政府公報》,第846號(1937),頁1-3。
    3. 〈江西省政府合署辦公施行規則及組織系統表〉,《江西省政府公報》,第53期(1934),頁1-17。
    4. 〈行營規定省廳處與行政區及各縣關於處理行政事項應遵行之五點轉令遵照〉,《江西省政府公報》,第80期(1934),頁28-29。
    5. 〈呈報開辦江西縣政人員訓練所情形〉(1935.3.15),《江西省政府公報》,第142期(1935),頁14-15。
    6. 〈奉行營指令本府呈送各縣保甲概況報告表請鑒核一案仰遵照辦理等因令仰遵照〉,《江西省政府公報》,第324期(1935),頁6-8。
    7. 〈奉委員長蔣電敕研究王安石政治經濟學等因令仰遵照〉,《江西省政府公報》,第217號(1935),頁8-9。
    8. 〈指示南昌等三十二縣第一期分區設署應辦事項令仰遵照〉,《江西省政府公報》,第245期(1935),頁7-8。
    9. 〈省政府合署辦公辦法大綱〉,《軍政旬刊》,第27期(1934),頁51。
    10. 〈軍委會委員長南昌行營令知成立及啟用關防日期〉,《江西省政府公報》,第54期(1933),頁73。
    11. 〈訓令中路指揮部江西省政府為籐田等處設置特別行政區一案令仰遵照辦理〉(1933.7.14),《軍政旬刊》,第1卷第1期(1933),頁13。
    12. 〈訓令江西省政府頒發各縣長兼行營軍法官暫行條例仰即轉飭所屬一體知照嗣後各該縣長如有撤調情事並仰隨時具報〉(1933.7.8),《軍政旬刊》,第1卷第1期(1933),頁11-12。
    13. 〈訓令江西省政府據報南昌各馬路上之丐兒及盲瞽須設法收容仰即遵照〉(1934.1.5),《軍政旬刊》,第2卷第9/10期合刊(1934),頁8。
    14. 〈訓令江西省政府轉飭臨川等十七縣縣長剿匪期中為本行營各該縣諜報主任〉(1933.6.4),《軍政旬刊》,第1卷第1期(1933),頁2-3。
    15. 〈訓令豫鄂皖贛閩五省政府令頒省政府合署辦公辦法大綱仰即遵照辦理具報〉(1934.7.1),《軍政旬刊》,第27期(1934),頁3-7。
    16. 〈訓令豫鄂皖贛閩省政府暨行政督察專員為訂定各省行政督察專員職責系統劃分辦法令發遵照〉(1934.7.1),《軍政旬刊》,第27期(1934),頁7-9。
    17. 〈訓令豫鄂皖贛蘇浙湘陝甘閩省政府為令知財政應統收統支專款尤宜少定仰遵辦報查〉(1934.4.6),《軍政旬刊》,第18期(1934),頁12。
    18. 〈財政廳案呈據視察員呈報弋陽縣設立鄉櫃辦法請通令各縣倣辦一案令仰遵照〉,《江西省政府公報》,第695號(1937.1),頁13。
    19. 〈國府紀念週汪講土地政策〉,《軍政旬刊》,第1卷第7期(1933),頁788。
    20. 〈規定各縣政府選任第四科科長及技士人選標準令仰遵照〉(1937.8.5),《江西省政府公報》,第879期(1937),頁4。
    21. 〈通令各省府為令發剿匪省份各縣分區設署辦法大綱仰查照辦理具報〉(1934.12.30),《軍政旬刊》,第43-44期合刊(1934),頁7
    22. 〈剿匪區臨時施政綱要〉(1922.10.27),《軍政旬刊》,第1卷第2期(1933),頁173。
    23. 〈新豐特別區政治局局長劉千俊報告匪區民眾根本動搖情形匪方維持殘局原因及所擬對策報請察核〉(1933.11.17),《軍政旬刊》,第1卷第7期(1933),頁761。
    24. 〈電江西熊主席暨各行政專員電飭監督封鎖不准保甲長把持仰即督飭認真辦理〉(1933.9.17),《軍政旬刊》,第1卷第3期(1933),頁226。
    25. 〈蓮花永新寧岡三縣收復區土地處理督察報告〉,《軍政旬刊》,第37、38期合刊(1934年),頁105-114。
    26. 〈據臨川縣電為修正剿匪區內整理縣地方財政章程內所稱之經徵處是否指各縣原有經徵處而言請核示等情令仰知照〉,《江西省政府公報》,第591號(1936),頁4-5。
    27. 〈縣政府財局改科暫行規程及第三條修正條文〉,《江西省政府公報》,第879期(1937),頁2-4。
    28. 〈縣政建設實驗區資料彙要(中)〉,《內政公報》,第19期(1935),頁247-252。
    29. 〈贛閩皖豫鄂五省推行特種教育計劃〉(1934.9.30),《軍政旬刊》,第33-34期合刊(1934),頁176-185。
    30. 〈贛閩皖豫鄂五省推行特種教育計劃綱要〉(1934.9.20),《軍政旬刊》,第33-34期合刊(1934),頁173-176。
    31. 農村復興委員會編,〈第一次大會記錄〉,《農村復興委員會會報》,第1卷第1期(1933),頁9-14。
    32. 農村復興委員會編,《農村復興委員會會報》,第1卷1期(1933),頁27。
    三、出版史料
    1. 《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農村金融救濟處工作報告》,收入張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第459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2.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1931-1937)》,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
    5. 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中央檔案館編,《八七會議》,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
    6. 中共永新縣委組織部、中共永新縣委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永新縣檔案館編,《中國共產黨江西省永新縣組織史資料(1926-1987)》,出版者不詳:出版地不詳,1991。
    7. 中共湖口縣委組織部、中共湖口縣委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湖口縣檔案館編,《中國共產黨江西省湖口縣組織史資料》,合肥:黃山書社,1994。
    8. 中南軍政委員會土地改革委員會調查研究處編,《中南區一百個鄉調查資料選集:解放前部分》,武漢:中南軍政委員會土地改革委員會調查研究處,1953。
    9.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羅家倫主編《革命文獻》,第71冊,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9。
    10.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11.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國民黨政府政治制度檔案史料選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12. 王正華等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臺北:國史館,2003。
    13. 王次甫,《保甲述要講義》,南昌:江西省縣政人員訓練所,1935。
    14. 王效文,《中國土地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15. 全國經濟委員會編,《全國經濟委員會政治專家晏納克報告》,南京:全國經濟委員會,1934。
    16. 全國經濟委員會編,《全國經濟委員會報告彙編:國聯技術合作代表拉西曼報告》,南京:全國經濟委員會,1934。
    17. 全國經濟委員會編,《全國經濟委員會報告彙編:國聯農業專家特賴貢尼報告》,南京:全國經濟委員會,1933。
    18. 江西省政府秘書處統計室編,《江西省農業統計》,泰和:江西省政府,1939。
    19. 江西省政府教育廳編,《江西的保學》,南昌:江西省政府教育廳,1939。
    20. 江西省政府經濟委員會編,《江西經濟問題》,收入張研、孫燕京編,《民國史料叢刊》,第365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21. 江西省農業院推廣部編,《南昌全縣農村調查報告》,南昌:豐記印務局,1935。
    22. 江西省檔案館、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敎硏室選編,《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23. 江西省檔案館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24. 行政院縣政計劃委員會編,《總裁地方自治言論續編》,上海:正中書局,1942。
    25. 李用賓、樊祖邦、袁永馥,《常熟縣史地政治經濟社會概況總報告》,收入南京圖書館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情調查報告》,第9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26. 李宗黃,《新縣制之實際與理論》,收入張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第14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27. 李宗黃,《現行保甲制度》,重慶:中華書局,1943。
    28. 李璜,《江西紀遊》,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輯第79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29. 周炳文,《江西舊撫州府屬田賦之研究》,收入蕭錚主編,《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第7冊,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7。
    30.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政治工作報告(民國二十四年)》,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25輯第249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
    31.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32.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5。
    33. 郝遇林、李品粹、鐘家洲,《浙江建德史地政治概況及縣政考察總報告》,收入南京圖書館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情調查報告》,第205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34.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第二廳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處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報告》,南昌:南昌印記印刷所,1934。
    35.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編,《南昌行營召集第二次保安會議紀錄(民國二十三年)》,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53輯第530冊,1989。
    36.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編,《各省高級行政人員奉召南昌集會記錄》,南昌:南昌行營,1935。
    37. 曹乃疆,《江西義圖制之研究》,收入蕭錚主編,《中國地政研究所叢刊》,第7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
    38. 曹魁武,《江西省特種教育之概況與評議》,收入南京圖書館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情調查報告》,第219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39. 陳誠編,《赤匪反動文件彙編》,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35。
    40. 陳賡雅,《贛皖湘鄂視察記》,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9輯第189-190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41. 程懋型編,《剿匪地方行政制度》,收入張研、孫燕京編,《民國史料叢刊》,第77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42. 黃自進、潘光哲編,《蔣中正總統五記》,臺北:國史館,2011。
    43. 楊璿熙編,《楊永泰先生言論集》,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98輯第975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
    44. 經濟部江西農村服務區管理處,《江西農村社會調查》,贛縣:經濟部江西農村服務區管理處,1938。
    45. 葉倍振,〈南昌田賦及改徵地價稅之研究〉,收入蕭錚主編,《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第2冊,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7。
    46. 葉倍振,〈南昌實習調查日記〉,收入蕭錚主編,《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第172冊,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7。
    47. 農村復興委員會秘書處編,《一年來復興農村政策之實施狀況》,南京:農村復興委員會,1934。
    48. 農村復興委員會編,《中國農業之改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49. 農商部總務廳統計科編,《中華民國五年第五次農商統計表》,北京:中華書局,1919。
    50. 熊述冰,《江西田賦問題》,收入陳湛綺編,《國家圖書館藏民國稅收稅務檔案史料匯編》,第16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8。
    51. 劉治乾主編,《江西年鑑(1936年)》,收入張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第1007-1009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52. 蔡鴻源主編,《民國法規集成》,合肥:黃山書社,1999。
    53. 贛政十年編輯委員會,《贛政十年:熊主席治贛十週年紀念特刊》,《民國珍稀專刊特刊增刊紀念號匯編》,第39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10。
    54. 中共江西省委黨史資料徵委會方志敏文集編輯組選編,《方志敏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5. 程方,《中國縣政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
    56. 汪浩,《收復匪區之土地問題》,南京:正中書局,1935。
    57. 高亨庸,《保甲長之任務》,重慶:正中書局,1940。
    58. 內政部警政司編,《中國警察行政》,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59. 孔充,《縣政建設》,北平:中華書局,1937。
    60. 卜凱,《中國土地利用》,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農業經濟系,1941。
    61. 千家駒、李紫翔編著,《中國鄉村建設批判》,上海:上海書店,1992。
    62. 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編,《中國農村社會性質論戰》,上海:新知書店,1935。
    63. 王禮錫、陸晶清編,《讀書雜誌:中囯社会史論戰專号》,東京:龍溪書舍,1973。
    64. 汗血月刊社編,《新縣政研究》,上海:汗血書店,1936。
    65. 江西省科學技術志編纂委員會編,《江西省科學技術志》(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頁171。
    66.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臺北:正中書局,1963。
    67. 高軍編,《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資料選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8. 陳序經,《鄉村建設運動》,上海:大東書局,1946。
    69. 吳景超,《第四種國家的出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四、報刊史料
    1. 〈二十二省農民離村統計〉,《實業部月刊》,第1卷第6期(1936),頁180-181。
    2. 〈五省縣長本夏調廬山受訓〉,《行政效率》,第2卷第9、10期合刊(1934),頁1488。
    3. 〈本院新院落成典禮暨成立兩週年紀念會紀〉,《江西農訊》,第2卷第11期(1936),頁182-187。
    4. 〈各省各種農佃之百分比〉,《經濟旬刊》,第1卷第6期(1933),頁20-21。
    5. 〈各區行政長官將遵令改稱為行政督察專員〉,《江西民國日報》,南昌,1932年9月2日,版3。
    6. 〈江西一年來經濟之建設〉,《經濟旬刊》,第4卷第1期(1935),頁2。
    7. 〈江西永修縣縣政概況〉,《農村》,第4卷第1期(1936),頁211-215。
    8. 〈江西的農村〉,《農村》,創刊號(1933),頁14。
    9. 〈江西省農村改進事業委員會組織綱要〉,《經濟旬刊》,第6卷第10期(1936),頁51-52。
    10. 〈江西財政談〉,《銀行週報》,第16卷第47期(1932),頁53-56。
    11. 〈行政改革消息:南昌行營辦理結束〉,《行政效率》,第2卷第4期(1935),頁879。
    12. 〈治蝗瑣記〉,《江西農訊》,第1卷第13期(1935),頁253。
    13. 〈保安處通令所屬不得就地截提中央稅款〉,《江西民國日報》,1932.03.09,第二版
    14. 〈宣誓就職答詞〉(1931.12.28),贛政十年編輯委員會,《贛政十年:熊主席治贛十週年紀念特刊》,收入《民國珍稀專刊特刊增刊紀念號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10),增刊紀念號卷38,頁18790-18791。
    15. 〈省府合署辦法大綱全文〉,《中央週報》,第319期(1934),頁15。
    16. 〈限期完成各縣義圖〉,《經濟旬刊》,第2卷第8-9期(1934),頁4。
    17. 〈通訊〉,《經濟旬刊》,第3卷第4期(1934),頁1。
    18. 〈經濟要聞〉,《經濟旬刊》,第2卷第1期(1934),頁4。
    19. 〈農村復興委員會會議記詳〉,《銀行週報》,第17卷第18期(1936),頁25-28。
    20. 〈實業消息〉,《中國實業》,第1卷第11期(1935),頁2110。
    21. 〈實業部中央農業實驗所沿革及現況〉,《中國實業雜誌》,第1卷第1期(1935),頁197。
    22. 〈贛北沿南潯鐵路一帶何以多荒地〉,《經濟旬刊》,第1卷第4期(1933),頁19-20。
    23. 〈贛省米穀豐年成災〉,《農聲月刊》,第175期(1933),頁136-139。
    24. 〈贛省改七行政區派定專員〉,《行政效率》,第2卷第9、10期合刊(1935),頁1486-1487。
    25. 「人民委員會第四十六次會議」(1933.8.22),《紅色中華》,第104期(1933.8),第4版。
    26. 「十八軍師長李明電請遂川大汾添設縣治」,《江西民國日報》,1932年6月10日,版4。
    27. 「中央執行委員會關於重新劃分行政區域的決議」(1933.8.1),《紅色中華》,第98期(1933.8),第3版。
    28. 「中執會及人委會報告全文」,《紅色中華》,特刊第3期(1934.3),第1版。
    29. 「社評:統一徵收保甲經費與統一徵收捐稅機關」,《江西民國日報》,1936.6.30,版1。
    30. 「重新劃分行政區域決議」(1933.7.23),《紅色中華》,第95期(1933.7),第1版。
    31. 「剿匪區各縣財政應重新整理」,《江西民國日報》,1933年8月7日,版7。
    32. 「閩省推行自治 民廳分令各縣限期辦理」,《申報》,1934年4月7日,版9。
    33. 「蔣委員長注意王安石學說」,《中央日報》,1935年5月28日,版2。
    34. 「整理保甲芻議」,《江西民國日報》,1936.2.1,版1。
    35. 「蘇各廳長準備赴贛」,《申報》,1934年2月28日,版9。
    36. 「蘇維埃建設重要的訓令」(1931.12.18),《紅色中華》,第2期(1931.12),第4版。
    37. 「贛省田賦田租 黨政會規定處理辦法」,《申報》,1931年8月1日,版4。
    38. 「贛農村經濟完全破產 穀賤傷農亟待救濟」,《申報》,1932.10.15,第10版。
    39. 丁文江,〈所謂「剿匪」問題〉,《獨立評論》,第6期(1932.6),頁2-4。
    40. 千家駒,〈中國的岐路〉,《中國農村經濟論文集》,《民國叢書》,第2編第35輯(上海:上海書店,1992),頁37。
    41. 千家駒,〈中國農村的出路在哪裡〉,千家駒、李紫翔編著,《中國鄉村建設批判》,收入《民國叢書》,第4編第16輯(上海:上海書店,1996),頁89-111
    42. 中央社,〈今日廿四年度開始各縣府實施新組織〉,《江西民國日報》,南昌,1935年7月1日,版5。
    43. 中央社,〈熊主席昨在省府紀念週講——整理田賦與完成保甲〉,《江西民國日報》,南昌,1935年10月29日,版7。
    44. 公孫愈之,〈中國農民問題(下)〉,《前進(上海)》,第1卷第6期(1928),頁5-6。
    45. 反共救民會編,〈剿匪清鄉答問〉,《剷共半月刊》,第28期(1932.10),收入陳正茂主編,《中國青年黨史料叢刊》,第11輯(臺北:國史館,1997),頁70-71。
    46. 文紹云,〈豫鄂皖贛四省農村合作運動之內容及其目的〉,《安徽合作》,第1卷第1期(1934.7),頁4。
    47. 文紹云,〈豫鄂皖贛四省農村合作運動之內容及其目的〉,《安徽合作》,第1卷第1期(1934.7),頁4。
    48. 方銘行,〈弋陽考察散記〉,《地方建設》,第1卷第3期(1941),頁152。
    49. 王子明,〈農民問題研究〉,《農村》,第1卷第2期(1935),頁26-29。
    50. 王宜昌,〈從土地來看中國農村經濟〉,《中國經濟》,第3卷第1期(1935),頁12。
    51. 王宜昌,〈從農民上看中國農村經濟〉,《中國經濟》,第2卷第12期(1934),頁6。
    52. 王宜昌,〈從農民上看中國農村經濟〉,《中國經濟》,第2卷第12期(1934),頁6。
    53. 王宜昌,〈從農業來看中國農村經濟〉,《中國經濟》,第3卷第1期(1935),頁4。
    54. 王秉耀,〈夾攻狀態下的江西農村〉,《中國經濟》,第1卷第4-5期合刊(1933.8),頁1-12。
    55. 全巨蓀,〈整飭保甲人員之必要〉,《江西民國日報》,1936年3月25日,版1。
    56. 匡盧社,〈中央分飭各省採行〉,《江西民國日報》,南昌,1935年11月18日,版7
    57. 匡廬社,〈本省分區設署實施細則〉,《江西民國日報》,南昌,1935年5月29日,版5。
    58. 匡廬社,〈改組縣政府裁局改科省府訂定組織規程〉,《江西民國日報》,南昌,1935年4月14日,版3。
    59. 匡廬社,〈省政府決定裁留各縣公安機關〉,《江西民國日報》,南昌,1935年6月7日,版5。
    60. 朱偰,〈田賦附加稅之繁重與農村經濟之沒落〉,《東方雜誌》,第30卷第22號(1933),頁14。
    61. 朱節之,〈改革省制運動之各見〉,《政治評論》,第74號(1933.10),頁817-818。
    62. 汗,〈小言:儲谷計劃〉,《江西民國日報》,1932.09.30,第三版。
    63. 江西社,〈省府二十一起實行合署辦公〉,《江西民國日報》,南昌,1934年9月19日,版3。
    64. 江西社,〈省府合署辦公定九月一日實行〉,《江西民國日報》,南昌,1934年7月19日,版3。
    65. 江西社,〈熊主席籌備合署辦公〉,《江西民國日報》,南昌,1934年7月8日,版3。
    66. 江西省特種教育處南豐實驗區編,〈南豐實驗區各中山學校民眾常識指導工作綱要〉,《區務月刊》,第1卷第6期(1935.6),頁3。
    67. 余鐸,〈怎樣去改進江西農村(續)〉,《農村》,第1卷第2期(1933),頁53-72。
    68. 余鐸,〈怎樣去改進江西農村〉,《農村》,第1卷第1期(1933),頁42-57。
    69. 吳長庚,〈江西收復區的社會情形〉,《遺族校刊》,第3卷第1期(1935),頁48。
    70. 吳順友,〈江西之農佃概況〉,《文化批判》,第2卷第2、3期合刊(1935),頁10-38。
    71. 杜時誾,〈省政府合署辦公問題〉,《時代公論》,第123期(1934),頁17-20。
    72. 汪正亞,〈中國土地現狀與出路〉,《農村》,第3卷第2期(1935),頁63-80。
    73. 亞蘇,〈江西泰和縣匪情報告〉,《剷共半月刊》,第28期(1932.10),收入陳正茂主編,《中國青年黨史料叢刊》,第11輯,頁120-121。
    74. 孟真,〈中國現在要有政府〉,《獨立評論》,第5期(1932.6),頁6-9。
    75. 武,〈江西剿匪期中各縣地方之苛捐雜派(附表)〉,《經濟旬刊》,第1卷第18期(1933年),頁35-36(35-69)
    76. 胡嘉英,〈江西萬安縣曉瑞村之現狀〉,《農村》,第3卷第3期(1936),頁239。
    77. 胡適,〈建國問題引論〉,《獨立評論》,第77期(1933.11),頁6
    78. 夏更新,〈從視察匪區說到匪區的善後〉,《政治評論》,第84-85號合刊(1934.01),頁197(194-199)
    79. 徐熾廷,〈縣政經濟建設的中心問題〉,《自覺》,第36~37期合刊(1935),頁12-18。
    80. 特賴貢尼,〈我對於中國農業問題之觀察及意見〉,《銀行週報》,第17卷第18期(1933),頁24-26
    81. 袁聘之,〈論中國國民經濟建設的重心問題〉,《東方雜誌》,第32卷第16號(1935.8),頁23。
    82. 馬乘風,〈最近中國農村經濟諸實相之暴露〉,《中國經濟》,第1卷第1期(1933年4月),頁27。
    83. 張純明,〈現行保甲制度之檢討〉,《行政研究》,第2卷第3期(1937.3),頁216。
    84. 曹雄,〈中國地方行政督察制度的研究〉,《政治評論》,第45號(1933.4),頁17。
    85. 陳之邁,〈研究行政督察專員制度報告〉,《行政研究》,第1卷第1期(1936),頁53。
    86. 陳之邁,〈介紹周作孚先生〉,《獨立評論》,第217期(1936),頁9-11。
    87. 陳之邁,〈漫遊雜感(五):省府合署辦公〉,《獨立評論》,第230期(1937),頁18。
    88. 陶希聖,〈中國最近之思想界〉,《四十年代》,第6卷第3期(1935),頁13-14。
    89. 麥啟霖,〈縣府裁局設科後之組織及其運用問提〉,《政治評論》,第147號(1935.3),頁603。
    90. 彭學沛,〈江西農村匪區視察記〉,《社會經濟月報》,第1卷第12期(1934),頁109。
    91. 曾幹楨,〈江西安遠尋鄔信豐三縣土地狀況〉,《農村》,第3卷第2期(1935),頁110-113。
    92. 舒少南,〈管教養衛〉,《良友畫報雜誌》,第118期(1936.7),頁32-33。
    93. 舒寬鑫紀錄,〈檢討過去與努力現在—程廳長一月二十五日在江西全省第二屆教師寒假修養會開幕典禮演詞〉,《江西教育》,第5期(1935),頁2。
    94. 楊康君,〈江西縣政訓練的新精神〉,汗血月刊社編,《新縣政研究》,頁224。
    95. 楊微央,〈江西農村三大危機〉,《現代讀物》,第2卷第29-30期(1937),頁155。
    96. 董時進,〈最近獨立評論上引起的兩個問題〉,《獨立評論》,第43號(1933.3),頁18-19。
    97. 董時進,〈鄉下目前最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獨立評論》,第47號(1933.4),頁60。
    98. 漆琪生,〈中國國民經濟建設的重心安在〉,《東方雜誌》,第32卷第10號(1935.5),頁40。
    99. 熊式輝,〈縣政人員訓練的意義——公勇〉,汗血月刊社編,《新縣政研究》,頁286-287。
    100. 趙可師,〈贛西收復區各縣考察記(三)〉,《江西教育旬刊》,第10卷第4-5期合刊(1934.07),頁51。
    101. 趙可師,〈贛西收復區各縣考察記(五)〉,《江西教育旬刊》,第10卷第9期(1934),頁68。
    102. 趙可師,〈贛西收復區各縣考察記(四)〉,《江西教育旬刊》,第10卷第8期(1934),頁42。
    103. 趙可師,〈贛西收復區各縣考察記〉,《江西教育旬刊》,第10卷第1期(1934),頁35。
    104. 蔡斌咸,〈誰負復興本省農村的責任〉,《浙江省建設月刊》,第6卷第12期(1933.6),頁13。
    105. 蔡斌咸,〈誰負復興本省農村的責任〉,《浙江省建設月刊》,第6卷第12期(1933.6),頁13。
    106. 蔣廷黼,〈革命與專制〉,《獨立評論》,第80期(1933.12),頁2、5。
    107. 蕭純錦,〈關於保甲改進之意見〉,《江西民國日報》,1936年7月5日,版1。
    108. 儲家昌,〈合署辦公與裁局為科的理論和實際〉,《政治評論》,第146號(1935.3),頁558-563。
    109. 韓拔羣,〈籌措保甲經費之商榷〉,《江西民國日報》,1936年4月22日,版1。
    110. 顧之義,〈贛省收復區中嚴重問題之發生與解決〉,《蘇衡》,第2卷第1期(1936),頁57-59。
    五、文集、日記、回憶錄
    1.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明)海瑞,《海瑞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
    3. (清)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北京:中華書局,1998。
    4. 中央黨史研究室張聞天選集傳記組編,《張聞天文集》,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2012。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詩詞集》,北京:文獻出版社,1996。
    7. 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中國人政治協商會議江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江西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
    10. 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梁漱溟全集》,濟南:山東人民社出版,1989。
    11. 王子壯,《王子壯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12. 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13. 王德溥,《政海遊蹤》,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
    14. 竹內實監修、毛澤東文獻資料研究會編,《毛澤東集》,東京:蒼蒼社,1983。
    15. 竹內實監修、毛澤東文獻資料研究會編,《毛澤東集補卷》,東京:蒼蒼社,1983。
    16. 何智霖主編,《贛南與松滬記》,臺北:國史館,2009。
    17. 吳國楨,《夜來臨:吳國楨見證的國共爭鬥》,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18. 吳淑鳳主編,《陳誠先生回憶錄——國共戰爭》,臺北:國史館,2005。
    19. 宋恩榮編,《晏陽初全集》,長沙:湖南教育,1989。
    20. 李烈鈞,《李烈鈞將軍自傳》,北京:中華書局,2007。
    21. 李璜,《學鈍室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73。
    22. 林致良、吳孟明、周履鏘編,《陳獨秀晚年著作選》,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2。
    23. 苗培成,《皖贛工作紀要》,臺北:現太印刷有限公司,1977。
    24.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
    25. 陳克文著、陳方正編,《陳克文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
    26.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4。
    27. 陶恆生,《海隅文集》,香港:明報出版社,2003。
    28. 黃仁宇,《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
    29. 黃紹竑,《五十回憶》,臺北: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89。
    30. 熊式輝,《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香港:明鏡出版社,2008。
    31. 蔡和森,《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2. 康澤等著,《康澤自述及其下落》,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8。
    33. 徐浩然,《蔣經國在贛南》,臺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
    34. 雷嘯岑,《憂患餘生之自述》,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82。
    35. 雷嘯岑,《我的生活史》,臺北: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4。
    六、專書
    (一)中文專著
    1. 卜正民(Brook, Timothy)、傅堯樂(Frolic, B. Michael)等著,《國家與社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
    2. 中華民國張君勱學會編譯,《中國第三勢力》,臺北:稻香出版社,2005。
    3. 孔飛力著,謝亮生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796~1864年的軍事化與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4. 巴林頓‧摩爾(Barrington Moore, JR.),王茁、顧潔譯,《專制與民主的社會起源》,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
    5. 方德萬(Van de Ven, Hans J.)著;胡允桓譯,《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戰爭1925~1945》,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6. 王世杰、錢端升著,《比較憲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7. 王先明,《近代紳士——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8.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型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9. 王明前,《太平天國的權力結構和農村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10. 王春英,《民國時期的縣級行政權力與地方社會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區縣政整改為例》,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
    11. 王科,《控制與發展: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初期的鄉村治理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12. 王國斌(R. Bin Wong)著,連玲玲、李伯重譯,《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得局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13. 冉綿惠,《民國時期四川保甲制度與基層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14. 冉綿惠、李慧宇著,《民國時期保甲制度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15. 史文忠,《中國縣政》,南京:縣市行政講習所,1937。
    16. 白眉初,《中華民國省區全志‧鄂湘贛三省誌》,北京:中央地學社,1927。
    17. 白凱(Kathugn Bennhandt)著、林楓譯,《長江下游地區的地租、賦稅與農民的反抗鬥爭》,上海:上海書店,2005。
    18.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著;鄭大華、任菁譯,《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19.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胡宗澤、趙力濤譯,《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20. 米格代爾(Migdal, J. S.)著、李揚等譯,《社會中的國家:國家與社會如何相互改變與相互構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21. 米格代爾(Migdal, J. S.)著、張長東等譯,《強社會與弱國家:第三世界的國家社會關係及國家能力》,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22. 亨廷頓(Huntington, Samuel P)著;王冠華等譯,《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3. 何友良,《江西通史‧民國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24. 吳景超,《第四種國家的出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25. 李丹(Daniel Little)著;張天弘等譯,《理解農民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的案例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26. 李巨瀾,《失範與重構: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蘇北地方政權秩序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7. 李里峰,《革命政黨與鄉村社會: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型態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28. 李偉中,《20世紀30年代縣政建設實驗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9.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30. 周振甫,《嚴復思想述評》,昆明:中華書局,1940。
    31. 周振鶴主編,傅林祥、鄭寶恆著,《中國行政區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32. 拉斯基(H. J. Laski)著、王造時譯,《國家的理論與實際》,長沙:商務印書館,1937。
    33. 金輪海,《中國農村經濟研究》,上海:中國書局,1937。
    34. 俞祖華,《深沈的民族反省——中國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
    35. 姜克夫,《民國軍事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36. 施由眀,《明清江西社會經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37. 施拉姆(Stuart R. Schram)著;田松年,楊德等譯,《毛澤東的思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38. 夏道漢、陳立明,《江西蘇區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39. 晏雪平,《困境與變革:江西國統區社會動員研究(1928-194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40. 桑玉成,《自治政治》,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4。
    41. 翁有為,《行政督察專員區公署制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42. 袁洪亮,《人的現代化——中國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3.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頁731。
    44.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支配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44。
    45. 張信,《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社會之演變:國家與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北京:中華書局,2004。
    46. 張效敏(Sherman H. M. Chang)著、田毅松譯,《馬克思的國家理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3。
    47. 張鳴,《鄉村社會權力和文化結構的變遷(1903-1953)》,桂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
    48. 曹伯一,《江西蘇維埃之建立及其崩潰》,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69。
    49. 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0. 許滌新、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1. 陳之邁,《中國政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頁246-249。
    52.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
    53. 陳志讓,《軍紳政權》,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54. 陳毅等著,《回憶中央蘇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55. 陳耀煌,《共產黨‧地方菁英‧農民:豫鄂皖蘇區的共產革命(1922-193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2。
    56. 陶希聖,《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上海:新生命書局,1931。
    57. 陶希聖,《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上海:新生命書局,1929。
    58. 麥克里蘭(J. S. McClelland)著,彭淮棟譯,《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9. 斐宜理(Elizabeth J. Perry)著;閻小駿譯,《安源:發掘中國革命之傳統》,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4。
    60. 斯科克波(Theda Skocpol)著;劉北成譯,《國家與社會革命》,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
    61. 斯科特(J. C. Scott)著;程立顯等譯,《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上海:譯林出版社,2013)
    62. 斯科特(J. C. Scott)著;鄭廣懷等譯,《弱者的武器》(上海:譯林出版社,2007)
    63. 斯諾埃德加(Edgar Snow)著;奚博銓譯,《紅色中華散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
    64. 費正清(John K. Fairbank)著;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臺北:正中書局,1994。
    65. 費正清、費維愷主編,《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66. 費正清等,《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67. 費孝通,《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68. 費孝通,《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9. 黃宗智,《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70. 黃宗智,《華北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71. 黃金麟,《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
    72. 黃道炫,《張力與限界:中央蘇區的革命(1933-193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73. 楊大春,《傅柯》,臺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1997。
    74. 葛劍雄、吳松弟、曹樹基等著,《中國移民史‧明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75. 葛劍雄、吳松弟、曹樹基等著,《中國移民史‧清民國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76. 熊志勇,《從邊緣走向中心──晚清社會變遷中的軍人集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77. 福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78. 趙慶河,《讀書雜誌與中國社會史論戰(1931-1933)》,臺北:稻禾出版社,1995。
    79. 鄭學稼,《社會史論戰簡史》,臺北:黎明出版社,1978。
    80. 蕭公權著,張皓、張升譯,《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
    81. 錢端升,《民國政制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2. 薛暮橋、馮和法編,《中國農村論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3. 邁克爾・曼(Michael Mann)著,陳海宏等譯,《社會權力的起源(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4.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85. 魏光奇,《官治與自治: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縣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86. 魏光奇,《有法與無法——清代的州縣制度及其運作》,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87. 羅志淵,《中國縣政制度》,上海:群眾雜誌公司,1937。
    88.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廣州:興寧希山書藏,1933。
    89. 羅敦偉,《中國統制經濟論》,上海:新生命書局,1934。
    90. 羅榮渠,《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展道路論爭文選》,合肥:黃山書社,2008。
    91.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中國現代化之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2。
    92.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93. 鐘日興,《紅旗下的鄉村——中央蘇區政權建設與鄉村社會動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二)日文專書
    1. 久保亨、波多野澄雄、西村成雄編,《戦時期中国の経済発展と社会変容》,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株式会社,2014。
    2. 味岡 徹,《中国国民党訓政下の政治改革》,東京:汲古書院,2008。
    3. 城山智子,《大恐慌下の中国:市場・国家・世界経済1929年~37年》,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1。(中文譯本:孟凡禮、尚國敏譯,《大蕭條時期的中國——市場、國家與世界經濟(1929-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4. 段瑞聰,《蔣介石と新生活運動》,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06。
    5. 家近亮子,《蒋介石と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の権力浸透に関する分析》,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02。(中文譯本:王士花譯,《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6. 健一郎編,《日中戦争期の中国における社会‧文化変容》,東京:東洋文庫,2007。
    7. 笹川裕史,《中華民国期農村土地行政史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2。
    8. 笹川裕史、奥村哲著,《銃後の中国社会:日中戦争下の総動員と農村》,東京:岩波書店,2007。
    9. 溝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国》,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9。(中文譯本:林右崇譯,《作為「方法」的中國》,臺北:編譯館,1999。)
    (三)英文專書
    1. Charles Tilly,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tate-Making” in 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N. 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2. Charles Tilly, 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AD990-1992, Cambridge, Mass., USA: B. Blackwell, 1990.
    3. 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N. 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4. Clifford Geertz,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Berkeley: Published for 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66.
    5. Gianfranco Poggi,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 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6. Hans J. Van de Ven, War and Nationalism, 1925-1945,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7. James C. Thomson, Jr. While China Faced West: American Reformers in Nationalist China, 1928-1937,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8. Kenneth Pomeranz, The Making of Hinterland: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 1853-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33.
    9. Lyoyd E Eastman, “Regional Politics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Yunnan and Chungking”, in Shi, Paul K. T. ed., Nationalist China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Hicksville, New York: Exposition Press, 1977.
    10. Mary B. Rankin,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 1865-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11. Philip A. Kuhn, Origin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2. Prasenjit Duara,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3. R. H. Tawny, Land and Labor of China, Boston: Beacon Press, c1966.
    14. Ralph S. Thaxton, Salt of the Earth: The Political Origins of Peasant Protest and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Press, 1997.
    15. Stephen C. Averill, Revolution in the Highlands: China’s Jinggangshan Base Area.,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 2006.
    16. Strayer, Joseph R. On the Medieval Origins of the Modern Stat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17. Tamanaha, Brian. On the Rule of Law,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8. Vivienne Shu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9. William T. Rome, Han Kou: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89-189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七、期刊論文
    (一)中文論文
    1. 王又庸原作、李若松提供,〈楊永泰與熊式輝——對唐德剛教授「政學系探源」大文的一件補充資料〉,《傳記文學》,第64卷第2期(1994.2),頁57-64。
    2. 王才友,〈50年來的江西蘇區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第6期(2010),頁134-149。
    3. 王正華,〈國防委員會的成立與運作〉,《國史館學術集刊》,第8期(2006.6),頁73-114。
    4. 王先明,〈試論城鄉背離化進程中的鄉村危機—關於20世紀30年代中國鄉村危機問題的辨析〉,收入徐秀麗、王先明編,《中國近代鄉村的危機與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頁3-19。
    5. 王先明、常書紅,〈傳統與現代的交錯、糾葛與重構:20世紀前期中國鄉村權力體制的歷史變遷〉,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編,《近代中國的鄉村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頁45-71。
    6. 王國斌(R. Bin Wong),〈農業帝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及其當代遺緒〉,收入古偉瀛等譯,《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頁281-334。
    7. 王遠義,〈惑在哪裡──新解胡適與李大釗「問題與主義」的論辯及其歷史意義〉,《臺大歷史學報》,第50期(2012.12),頁155-250。
    8. 王遠義,〈對中國現代性的一種觀察〉,《臺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12),頁249-274。
    9. 王遠義,〈儒學與馬克斯主義:析論梁漱溟的歷史觀〉,《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6期,頁145-196;另修訂後,收於楊貞德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歷史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頁95-166。
    10. 朱浤源,〈1930年代廣西的動員與重建〉,《近史所集刊》,第17期下(1988年12月),頁307-353。
    11. 池子華,〈民國時期鄉村危機與應對方略:路徑探索與縣時關懷〉,徐秀麗、王先明主編,《中國近代鄉村的危機與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頁20-37。
    12. 吳緝華,〈論明代稅糧重心之地域及其重稅之由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8期(1968.1),頁351-374。
    13. 呂芳上,〈江西現代化遲滯的原因試析〉,《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0期(1991),頁105-118。
    14. 呂芳上,〈對訓政時期江西縣長的一些觀察(1926~1940)〉,收入氏著《民國史論》,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頁1034-1100。
    15. 李平亮,〈民國時期江西的義圖制—上高縣《白土上團急公會砧基》〉,《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第41期(2005.10),頁1-9。
    16. 李里峰,〈革命視角下的中國農民政治參與研究〉,《江海學刊》,(2008.6),頁141-146。
    17. 汪日章原作、汪聞天整理,〈追隨蔣介石夫婦六年瑣憶(上)〉,《傳記文學》,第53卷第2期(1988.8),頁83-88。
    18. 沈松僑,〈地方精英與國家權力—民國時期的宛西自治,1930-1943〉,《近史所集刊》,第21期(1992.6),頁371-435。
    19. 沈松僑,〈從自治到保甲:近代河南地方基層政治的演變,1908-1935〉,《近史所集刊》,第18期(1989.6),頁189-219。
    20. 沈懷玉,〈行政督查專員制度之創設、演變與功能〉,第22期上(1993.6),頁421-461。
    21. 林滿紅,〈Philip Alden Kuhn〉,《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8期(1989.9),頁18-26。
    22. 侯坤宏,〈「農技派」與戰前糧食生產〉,《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第二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3),頁439-473。
    23. 侯家駒,〈統一前後之經濟建設〉,收入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第一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3),頁415。
    24. 施純純,〈戴季陶的社會革命觀〉,《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9期(2013.5),頁145-182。
    25. 段瑞聰,〈蔣介石與抗戰時期總動員體制之構建〉,《抗日戰爭研究》,第1期(2014.3),頁34-53。
    26. 秦暉,〈傳統中華帝國的鄉村基層控制:漢唐間的鄉村組織〉,《中國鄉村研究》,第1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頁1-31。
    27. 張力,〈一九三○年代中國與國聯的技術合作〉,《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1986),頁281-314。
    28. 張玉法,〈民國初年山東省行政制度的變革,1912-1937〉,《近史所集刊》,第21期(1992.6),頁521-552。
    29. 張旺山,〈韋伯的「國家」概念〉,收入蔡英文、張福建主編,《現代性的政治反思》(臺北:中研院人社中心,2007),頁157-194。
    30. 張益民,〈國民黨新縣制實施簡論〉,《史學月刊》,第5期(1986),頁76-80。
    31. 曹天忠,〈新縣制「政教合一」的演進和背景〉,《近代史研究》,第4期(2008),頁74-91。
    32. 曹成建,〈1930年代中前期南京國民政府推行縣政改革的原因及主要內容〉,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編,《1930年代的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頁160-176。
    33. 曹成建,〈1930年代中前期南京國民政府推行縣政改革的原因及主要內容〉,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一九三○年代的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頁160-176。
    34. 曹樹基,〈明清時期的流民和贛南山區的開發〉,《中國農史》,第4期(1985),頁19-40。
    35. 笹川裕史,〈中國的總力戰與基層社會——以中日戰爭‧國共內戰‧朝鮮戰爭為中心〉,《抗日戰爭研究》,第1期(2014.3),頁54-62。
    36. 陳耀煌,〈在共產中國發現歷史——毛澤東時代中共農村革命史之西方研究述評〉,《新史學》,第23卷第4期(2012.12),頁207-245。
    37. 傅衣凌,〈明末清初閩贛毗鄰地區的社會經濟與佃農抗租風潮〉,收入氏著,《明清社會經濟使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340-385。
    38. 楊雪冬,〈論「縣」:對一個中觀分析單位的分析〉,收入陳明明主編,《權利、責任與國家——復旦政治學評論第四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161-163。
    39. 楊維真,〈1938年四川省政府改組風潮始末〉,《國史館學術集刊》,第4期(2004.9),頁101-134。
    40. 楊維真,〈蔣介石的地緣關係〉,收入呂芳上等著,《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臺北:時報文化,2011),頁232-252。
    41. 鄒曉昇,〈試論中國農民銀行角色和職能的演變〉,《中國經濟史研究》,第4期(2006),頁59-62。
    42. 劉海燕,〈30年代國民政府推行縣政建設原因探析〉,《民國檔案》,第1期(2001),頁77-81。
    43. 劉椿,〈三十年代南京國民政府的田賦整理〉,《中國農史》,第19卷第2期(2000),頁
    44. 劉維開,〈訓政前期的黨政關係(1928~1937)—以中央政治會議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4期(2005.11),頁85-129。
    45. 劉維開,〈戰時黨政軍統一指揮機構的設置與發展〉,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第三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6),頁341-365。
    46. 潘光哲,〈知識人對「新生活運動」的回應:以胡適為例〉,《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第一冊:領袖的淬煉》(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13),頁616-622。
    47. 潘光哲,〈近現代中國「改造國民論」的討論〉,《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19期(1995.3),頁68-79。
    48. 鄭起東,〈近代的紳權與官權〉,《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73期(2002.10),頁54-61。
    49. 鄭會欣,〈試論1935年白銀風潮的原因及其後果〉,收入氏著《改革與困擾——三十年代國民政府的嘗試》(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8年),頁35-37。
    50. 龔汝富,〈民國時期江西推行義圖制的嘗試及其失敗〉,《中國經濟史研究》,第2期(2005),頁86-96。
    (二)日文論文
    1. 天野祐子,〈日中戦争期における国民政府の新県制——四川省事例から〉,平野健一郎編,《日中戦争期の中国における社会‧文化変容》(東京:東洋文庫,2007),頁87-132。
    2. 樹中 毅,〈強い権威主義支配と弱いレーニン主義党〉,《法學政治學論究:法律‧政治‧社會》,第51號(2001),頁1-34。
    3. 笹川裕史,〈「七‧七」前夜国民政府の江西省農村統治—保甲制度と「地方自治」推進工作〉,《史学研究》,第187‧188合併號(1987.9),頁72-93。
    4. 笹川裕史,〈1930年代国民政府の江西省統治と土地税制改革〉,《歴史学研究》,第631號(1992.4),頁16-32。
    (三)英文論文
    1. Carroll, Patrick. “Articulating Theories of States and State Formatio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22.4 (2009), pp.553-603.
    2. Charles Tilly, “Western State-Making and Theories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ed. Charles Til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pp. 602-607.
    3. Dirlik Arif,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he New Life Movement: A Study in Counterrevolutio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4:4(August 1975), pp. 968-969.
    4. E. P. Thompson, 1993(1971).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English crow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Customs in Common. pp.185-258.
    5. Fred W. Riggs, “Ethno nationalism, Industrialism, and the Modern State,” Third World Quarterly 15: 4 (1994, London), p. 588.
    6. Leszek Kolakowski, “Modernity on Endless Trial,” Encounter ixvi (1986, London), pp. 8-12.
    7. Philip A. Kuhn, “Local Self-Government under the Republic, Problems of Control, Autonomy, and Mobilization,” in Wakeman Jr.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pp. 257-311.
    8. Roland Axtmann, “The State of the State: The Model of the Modern State and Its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5: 3 (2004, Beverly Hills), pp. 259-279.
    9. Stephen C. Averill, "Local Elites and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the Jiangxi Hill Country," in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 Rankin,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282-304.
    10. Stephen C. Averill, “Party, Society, and Local Elite in the Jiangxi Communist Movemen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6 No.3(1987), pp. 279-303.
    11. Theda Skocpol,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3-29.
    八、學位論文
    1. 王才友,〈「赤」、「白」之間:贛西地區的中共革命、「圍剿」與地方因應〉,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1。
    2. 李力庸,〈中央農業實驗所對中國農業科學化的推動(1931-195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3. 黃雪娥,〈帝俄末期財經農業改革之研究—以維特及史托里賓之改革為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9615350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153507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507301.pdf2314KbAdobe PDF2115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