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5600
|
Title: | 明末清初<<西遊記>>「再書寫」研究 To discuss the Sequels to Xiyouji in Late-Ming and Early-Qing |
Authors: | 張怡微 Zhang, Yi-Wei |
Contributors: | 高桂惠 許暉林 Kao, Kuei-Hui Hsu, Hui-Lin 張怡微 Zhang, Yi-Wei |
Keywords: | <<西遊記>> 再書寫 續書研究 語言 Xiyouji Recreation writing Sequel studies Narrative |
Date: | 2016 |
Issue Date: | 2017-01-04 11:58:18 (UTC+8) |
Abstract: | 近年來,被評價為《西遊記》價值最高的續書《西遊補》的相關研究愈來愈受到重視,從兩岸對於《西遊補》的幾次再版,以及期刊論文數量的增加等種種現象表明,越来越多學者認為像《西遊補》這樣的作品是具有經典化的可能性。對於《西遊補》的重視,起源於海外漢學界對《西遊補》的高度評價。在1986年出版的《印第安那傳統中國文學指南》中,倪豪士把《西遊補》和《西遊記》分別以獨立詞條的形式呈現。也就是說,《西遊補》是被當作獨立的傳統中國文學作品加以介紹,而不是作為《西遊記》的附庸。這樣的安排,展現出一種對於《西遊補》的文學地位的認定。其它例如高辛勇、白保羅的研究同樣也注意到了《西遊補》的價值不僅僅只能在「西遊故事」的脈絡中被認識,而是具有有別於所有中國古典小說的美學特質。但是,在以中文為主要語言的學術社群當中《西遊補》卻始終沒有作為一部獨立的文學作品被重視。至今沒有博士論文或專著討論過它。這樣的現象本身向我們說明了一個事實,《西遊補》是否取得文學史上的獨立地位,是決定於學術研究典範的框架。 本論文認為,《西遊補》之所以沒有被賦予獨立的地位,和現有流行的「續書研究」理論是密切相關的。當代的「續書研究」受到西方的接受理論以及讀者反應理論啟發,很大程度上關注明清文人對於續書的普遍評價。但是,研究者並沒有將明清文人的評價當成研究對象本身,反而是直接接受或者認同了他們的評價。例如,李漁、劉廷璣的著名評價。而這些早期的批評對於後世的影響深遠。到了當代,研究者看待續書,也基本是以傳統的「文學史觀」加以評判。正因如此續書一直是屬於經典文本的附庸,它的文學地位始終處於弱勢。但這種評判的標準是怎麼來的,卻很少被認真注意到,更不用談去檢視這種評價標準的可靠性。本論文推測,現有的「續書研究」存在著研究框架上的盲點。 本論文藉由分析明末清初三部以「西遊故事」為主題衍生而成的小說提出現有的「續書研究」理論可能存在著的幾個主要的問題: 第一,底本問題。在其它文學研究領域,如文學選集的編纂、編輯等問題,認定確鑿的底本這件事非常重要。可是,到了「續書研究」領域,底本問題卻通常被懸置。以《西遊記》為例,因為《西遊記》本身經歷了非常複雜的流衍過程,所以《西遊記》的每一部續書究竟依照的是哪一個底本進行再創作,並不清楚。它可能的確是以世德堂本作為定本,也可能是當代的研究者約定俗成以世德堂本作為比較的基準。這一研究盲點並非不會帶來問題。例如經過陳速的考證,《續西遊記》依據的底本可能是一部已經散失的古本《西遊》,它早於世德堂本《西遊記》。《續西遊記》的普遍評價不高,這是相對於原著而言,也相對於其它續作而言的。但是,如果連底本都不統一,那基於不同的底本,文學比較的標準又如何產生呢?這是「續書研究」在預設上,首先可能遭遇的問題。 第二,就原著與續書的關聯性而言,「續書研究」的視野從一開始就假定原著跟續書之間,以及續書跟續書之間一定存在著競爭關係。這裡的競爭關係,表現為一種以原著為中心的意義上的「連貫性」。只有當兩個文本之間,預先被假定為存在著意義上的「開始」以及「接續」這樣的連貫關係,才有所謂的「原著」和「續書」的分別。而,這種意義的「連貫性」讓喜愛原著的讀者們以原著為中心,為續書進行價值評定。長期以來,這種基於預設的連貫性而使用的比較方法,影響到了所謂的續書作為一部獨立文學作品的價值認定。以《西遊記》續書中評價最高的《西遊補》為例,朱陳曼麗指出過往的評論過於聚焦於續書與原著的連貫性。而且續書在文學史上的弱勢地位則是會進一步讓續書的價值長期隱蔽不彰。朱陳曼麗提出,續書的弱勢地位影響了我們對於整體續書文學價值的認定,這一點很有意義。但是,朱陳曼麗為了將《西遊補》的地位獨立出來,而批評過往評論家將《西遊補》與董說的佛教背景過度聯結,本論文認為,《西遊補》雖然脫胎於西遊故事,可是它同樣可能是「僧人記夢」系統的重要代表作。如果只將它看做是《西遊記》的續作,就很可能忽略了它在其它書寫脈絡中的重要意義。《圓覺經》、《心經》、《雲山夢語》與《西遊補》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對於這一層關係的認知,迫使我們必須把《西遊補》放置於另一個書寫系統當中來評價。而這剛好是挑戰了我們從前所預設的《西遊補》和《西遊記》之間的意義連貫性。通過廖肇亨、徐聖心、林順夫的研究路徑可以看到「僧人記夢」這個這一研究領域本身所具有的廣闊的可能性,而《西遊補》會是這一新研究課題當中的重要文本。在續書研究視野中居於次要地位的續作,在去除與原著的連貫性之後,其實是另一條研究路徑中的核心文本。它的價值該如何判斷?以現有的續書研究的視野,其實是沒有辦法處理這樣的問題。 第三,關於續書生產以及消費動力的問題。黃衛總在《狗尾續貂》這一部「續書研究」的重要論文選本當中,提出了續書研究的兩個基本問題:儘管作為文學類型而言「續書」的名聲並不好,是什麼鼓勵寫作者去寫作續書?知道和原書比較而言,續書不免令人失望已經是一個普遍的共識,那麼又是什麼促使讀者還去閱讀續書?所有的續書討論即使不能解決這些問題,但至少應該回應到這兩個問題。但是,目前為止,並沒有足夠令人滿意的回應。 當代研究者試圖通過其它的研究方法來解決上述的續書研究框架的問題。例如,借用神話、人類學的「群落」意識或者是文化研究中的「互文性」的研究視野來看待續書現象,但是,文本畢竟是產品而不是具有主體意識的人,而「互文性」關照的是文本相互交織指涉的現象。這個概念雖然在表面上打破了文本之間的不平等,顛覆了以所謂的原作為中心的研究方法,但是,實質上「互文性」並不處理文本為什麼會產生的問題。而這一問題恰恰是「續書研究」的視野所關心的,卻是「續書研究」的研究框架所難以回答的。換句話說,這些研究角度與其說是解決了續書研究中的底本問題、關聯性問題以及生產及消費動力的問題,不如說是在某種程度上迴避了這些問題。但是,迴避並不意味問題不存在。為了回應這些問題,本論文提出了「再書寫」的概念。 在論文的第一部分,本論文提出了「再書寫」的概念,來暫時取代以往「續書研究」中的「續書」一詞,也借用源於翻譯學的「元文本」概念來取代有問題的「底本」概念。使用「再書寫」這個詞,因為它不僅僅包含了續寫、補入、改寫等形式的對於「元文本」的改造和延伸,也更強調對於再書寫者的寫作動機、寫作策略以及,最重要的,寫作動力的觀照。 在第二、三、四部分,本論文分別討論了《西遊補》、《續西遊記》、《後西遊記》這三部明末清初的小說。這三部以「西遊故事」為中心的小說能為「續書研究」帶來的思考可以分幾個方面: 首先,「再書寫」的動機未必只是以往「續書研究」所概括的「取其易行」,內容上並不只是對於「元文本」情節和角色的進行改造或補充,效應上也不只是為了發揮「情志補憾」的功能。事實上,再書寫是藉由人們熟悉的故事遂行新的書寫策略,例如《西遊補》補入的懷古書寫、僧人記夢、彈詞;《續西遊記》中嚴格去除暴力的構思;以及《後西遊記》植入了「歷史符碼」以及「商業語境」。再書寫也可能呈現了語言層面上有意圖的操作,譬如這幾個文本中所出現的大量的語詞重複、一詞多義、意義借挪等等語言現象。以往的「續書研究」視域尚未具有容納理解這些意圖和方法的空間,以至於「續書」獨立的文學價值沒有能夠獲得足夠的重視。 本論文透過分析《西遊補》所處理的原著與續書的「連續性」的問題,以及透過分析《續西遊記》所處理的底本問題,都回應了對於現有「續書研究」模式的質疑。而對於以《後西遊記》和《西遊補》為代表的語言現象的探究,也是試圖從語言問題發展出「續書研究」的新角度。本論文嘗試對現有「續書研究」提出的建議是,可以藉由「語言」——也就是故事表達形式作為研究方法,取代基於傳統的文學史觀的研究方法。因為,表達形式既沒有價值排序的問題,也沒有主次的問題,不存在競爭關係。以這樣的方式來研究「續書」,或許更能夠注意到作品獨立的文學價值。過去學者已經指出,「續書」現象發生於世代交替的時間段。這個現象不再能夠只以出版發展、商業需求、娛樂功能等因素來解釋。續書本身就是一種「語言」現象,續書內容也記錄了世代交替之時,寫作者對於語詞的使用方式。這對於我們探尋「續書」存在、繁榮的真正原因可能會有幫助。在續書中所出現的新的語言現象,可能可以回應到寫作續書的動機,也可能回應到閱讀續書的動機。這對於我們探尋「續書」存在、繁榮的真正原因可能會有幫助。 本論文的預期成果及貢獻,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 反思並重新思考現有「續書研究」的知識建構。 (二) 提出「續書研究」所必須面對的「底本」不統一的問題。 (三) 指出「續衍」作品與原著之間,「續衍」作品彼此之間的價值競爭關係並無根據。 (四) 從類型而言,《西遊補》與《西遊記》的關係並不密切,卻與《雲山夢語摘要》等佛教書寫中僧人記夢的文體更密切。 (五) 從「暴力」敘事角度而言,《續西遊記》獨立於《西遊記》、《西遊補》、《後西遊記》的書寫系統,是唯一真正反暴力的「西遊故事」。《後西遊記》則為「西遊故事」的「暴力書寫」增添了金錢與性的面向。 (六) 通過詞頻分析,字詞配置,語詞意義的大量變異與替代現象,可以反思「再書寫」作為文學策略和文學意圖的研究立場,足可作為文學史觀之下的「續書研究」所補充。 (七) 中文研究領域少有提及的海外文獻譯介。 (八) 《楝花磯隨筆》抄錄、校註。 The thesis aims to analyze the three sequels of the Xiyouji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 including Xiyoubu, Xuxiyouji, and Houxiyouj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reation writing,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quel works and the existing framework of sequel theory. Based on close reading of the text, the research discards the literary value order based on previous literary historical views, instead, it reconsiders the literary value of sequel writing cultur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 in terms of linguistics. The reconsidering of the issue recreation writing derives from the query of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previous sequel studies. Specifically, I explore: 1) the ways in which sequels have a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with an un-unified parent novel; 2) the intensive relationships that sequels with different writing systems have in terms of intertextuality. This study argues that recreation writing not only refers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extension of meta-text (i.e. sequel, supplement, and rewriting), but also contains the selection of genre. The trend of recreation writing, which always emerges as a bottom-up literary expression during transition period between dynastiesan interregnum, have established a series of narrative modes including comment, interpretation, and replacement. Moreover, recreation writing develops broader possibilities of understanding the parent text compared to what the existing sequel studies have observed: it concentrates more on investigations of literary strategies as well as linguistic elements. Further, the distinctiveness of xiyou story attributes to its unique literary expression: the sequel anxiety observed in the three sequel novels does not stem from readership, but rather novel researchers, which differentiates these works from other sequels that based on historical view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verlasting trend of recreation writing makes contemporary researchers, who are currently experiencing the recreation of different parent texts, to rethink the genuine intention of sequel culture, which leads back to the two fundamental questions within sequel studies: 1) the reasons authors are encouraged to write sequels despite of the low reputation they will bring; 2) the reasons readers are inspired to read sequel novels even if they are always regarded as disappointing. In exploring these question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recreation writing in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Xiyou story and Recreation writing) begins with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recreation writing, clarify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stery copy”/ “meta text”, “sequel studies”/ “recreation writing studies”, as well as the term “intertexuality”. Also, basic conceptual explanations of recreation writing, not only as a means of writing, but also as an issue of language, will be included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Two (Recreation writing of Xiyoubu) develops a semantic analysis of Xiyoubu from the framework of character, language, and cognition, which is absent in previous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I attempt to explore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Xiyoubu in certain plots such as religious trial, visual cognition, as well as Buddhist and dreams. Chapter Three (Recreation writing of Xuxiyouji) presents that Xuxiyouji, as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sequels which poses a significant question to the issue of master copy, has challenge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iterary value in traditional sequel studies which are mainly rooted in literary historical views. This chapter finds that the literature debate arisen in 2010 reflected the influence of “human mind” in the terrain of recreation writing. The “replacement” and “anti-writing” created by Xuxiyouji resort to an anti-violence stance in contrast to Xiyouji, Xiyoubu, and Houxiyouji. Chapter Four (Recreation writing of Houxiyouji) moves on to the sequel analysis of Houxiyouji. I demonstrate that the recreation writing strategy the sequel takes is “self-degradation”, which not only accomplishes a sense of secularization, but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historical mind” and “commercial context”.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ding chapter, where I summarise key findings and contribution to: 1) rethinking about the knowledge constitution of existing sequel studies, 2) raising the question of un-unified master copy which is inevitable for sequel studies, 3) pointing out that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that exists between sequels and parent text, neither among different sequels, 4) arguing that in terms of genre, Xiyoubu does not develop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Xiyouji, but rather it is more related to Buddhist writings such as 雲山夢語摘要, 5) demonstrating that in terms of violence narrative, Xuxiyouji is independent from the writing system that Xiyouji, Xiyoubu, and Houxiyouji follow, which makes it the only anti-violence Xiyou story, while Houxiyouji adds elements as money and sex into its violence narrative, 6) finding a large amount of “transformation” and “replacement” of word us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word frequency and word configuration, which helps to reflect that the research stance of recreation writing as a kind of literary strategy and intention is able to supplement the literary historical view based sequel studies, 7) translation of oversea literature that is seldom mentioned in Chinese relating studies, 8) transcribing and collating of楝花磯隨筆. |
Reference: | 一、古籍
《宋史》,臺北:鼎文書局,〈列傳〉卷124,頁11375-11397。 《宋史》,臺北:鼎文書局,〈列傳〉卷332,頁13747-13765。 《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日﹞曲亭馬琴:《續西遊記國字評》(電子版),早稻田大學圖書館公開古籍書1833年版。 ﹝明﹞不題撰人著,《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後西遊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吳承恩著,徐少知校,周中明、朱彤注:《西遊記校注》,臺北:里仁,1996年。 ﹝明﹞季跪撰,鍾夫、世平標點:《續西遊記》,新北:建宏出版社,1995年。 ﹝明﹞董說著:《西遊補》,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明﹞董說著:《西遊補》,收於浙江古籍出版社編:《明清神話小說選》,浙江:新華書店,1988年。 ﹝明﹞董說著:《楝花磯隨筆》,收於《豫恕堂叢書》,清‧沈善登輯,計發集錄。上海圖書館藏。 ﹝明﹞董說著:《補樵書》,現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 ﹝明﹞董漢策:《計然子‧計然子序》,《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明崇禎陸信甫刻本,子部,第94冊。 ﹝清﹞吳趼人著:〈《兩晉演義》序〉,載《月月小說》第一卷第一期,光緒三十二年(1906)。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506〈遺逸二‧徐枋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頁391-392。 ﹝清﹞丁柔克:《柳弧》,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1-9。 ﹝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84年。 房玄齡等編:《晉書‧藝術列傳》序,收入於《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二、專書
﹝日﹞河合隼雄:《高山寺的夢僧:明惠法師的夢境探索之旅》,林暉鈞譯,2013年。 ﹝日﹞淺見洋二:《距離與想像——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加﹞卜正民(Timothy James Brook):《明代的社會與國家》,陳時龍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法﹞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神話與意義》,楊德睿譯,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法﹞侯瑞.夏提葉(Roger Chartier):《書籍的秩序:歐洲的讀者、作者與圖書館(14-18世紀)》,謝柏暉譯,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法﹞保羅‧利科(Paul Ricoeur):《活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眼與心》,龔卓軍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年。 ﹝法﹞傅柯:《外邊思維》,洪維信譯,臺北:行人出版社,2003年。 ﹝法﹞蒂費納‧薩莫瓦約 (Tiphaine Samoyault):《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3-11。 ﹝法﹞福西永(Henri Focillon):《形式的生命》,陳平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美﹞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小說與重複》,王宏圖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太史文(Stephen F.Teiser):《幽靈的節日——中國中世紀的信仰與生活》,侯旭東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白保羅(Frederick Brandauer):《Violence in China:Essays in Culture and Counterculture》,Edited by Kipman Jonathan N. and Harrell Stevan.,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美﹞何谷理(Robert E.Hegel):《In The Art of the Book in China》.(London: Londo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2006;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Colloquies 23)。 ﹝美﹞余國藩:《余國藩西遊記論集》,李奭學譯,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 ﹝美﹞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主編:《印第安那傳統中國文學指南(第一卷)》(The Indiana Compan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Vol. 1),(布魯明頓: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1986年)。 ﹝美﹞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美﹞馬克‧愛普斯坦(Mark Epstein),《佛洛德遇見佛陀:精神分析和佛教論慾望》,梁永安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6年。 ﹝美﹞凱薩琳‧奧蘭絲汀(Catherine Orenstein):《百變小紅帽——一則童話三百年的演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美﹞黃衛總(Martin W. Huang),《Snakes’ legs: sequels, continuations, rewriting, and Chinese fiction》,(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美﹞維維安娜‧澤利澤(Viviana A. Zelizer):《金錢的社會意義》,臺北:正中書局,2004年。 ﹝美﹞劉曉廉(Xiao-lian liu):《佛心的〈奧德賽〉:〈西遊補〉的諷喻》(The Odyssey of the Buddhist Mind:The Allegory of The Later Journey to the West),拉纳姆:美洲大學出版社,1994年。 ﹝美﹞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汙名:受損身份管理劄記》,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英﹞C.S.路易士:《痛苦的奧秘》,林菡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英﹞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小說面面觀》,李文彬譯,臺北:志文出版社,2002年。 ﹝英﹞蒂芬妮.史密斯(Tiffany Watt Smith):《情緒之書》,林金源譯,2016年。 ﹝荷﹞約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遊戲的人——文化的遊戲要素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意﹞埃科(Umberto Eco):《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自白:艾可的寫作講堂》,顏慧儀譯,臺北:商周文化公司,2014年。 ﹝意﹞埃科(Umberto Eco):《埃科談文學》,翁德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年。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原型與集體無意識》,徐德林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 ﹝德﹞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真理與方法》,王才勇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德﹞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周寧等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德﹞姚斯:《接受理論》,張廷琛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 ﹝德﹞康德:《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楊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澳﹞安東尼‧史蒂芬斯:《夢:私我的神話》,臺北:立緒出版社,2000年。 ﹝澳﹞納維爾‧希明頓, 瓊安‧希明頓(Joan&Neville Symington):《等待思想者的思想:後現代精神分析大師比昂》,蘇曉波譯,臺北:心靈工坊,2014年。 ﹝澳﹞納維爾‧希明頓, 瓊安‧希明頓(Joan&Neville Symington):《等待思想者的思想:後現代精神分析大師比昂》,蘇曉波譯,臺北:心靈工坊,2014年。 ﹝羅曼尼亞﹞蕭沆(E.M. Cioran):《解體概要》,臺北:行人出版社,2008年。 丁錫根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王成勉:《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2012年。 王旭川:《中國小說續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秋桂編《中國文學論著譯叢》,上冊,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第二集七百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里仁出版社,2009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申丹:《敘事、文體與潛文本——重讀英美經典短篇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朱一玄、劉毓忱編:《〈西遊記〉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朱一玄:《明清小說資料選編》,濟南:齊魯書社,1990年。 余安邦主編:《情、欲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2003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年。 余國藩:《〈紅樓夢〉、〈西遊記〉與其他——余國藩論學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吳文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十冊。 巫鴻:《禮儀中的美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李玉平:《多元文化時代的文學經典理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 李忠昌:《古代小說續書漫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李前程校注:《西遊補校注》,北京:昆侖出版社,2011年。 李時人、蔡鏡浩:《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 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李豐楙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漢學研究中心,2001年。 周策縱:《紅樓夢案——棄園紅學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周策縱:《紅樓夢案——棄園紅學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林辰:《明末清初小說述錄》,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 林庚:《西遊記漫話》,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林崗:《明清小說評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阿英:《晚清小說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柳存仁:《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年。 段春旭:《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續書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胡適:《胡適全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冥飛:《古今小說評林》,上海:民權出版部,1919年。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史論》,胡益民等譯,陳正發校,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孫述宇:《小說內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翁小芬:〈《西遊記》及其三本續書研究(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高玉海:《古代小說續書序跋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高玉海:《明清小說續書研究》,沈陽: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張書紳評:《西遊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張堅:《視覺形式的生命》,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年。 張雲:《誰能煉石補蒼天——清代《紅樓夢》續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張穎、陳速:《文史哲學法政術立言集》,香港: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13年。 梅新林、崔小敬主編:《20世紀〈西遊記〉研究‧上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 淩建候:《巴赫金哲學思想與文本分析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引馳:《文學傳統與中古道家佛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陳平原主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陳國斌:《明代書坊與小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陳寅恪:〈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收入於《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童慶炳、陶東風主編:《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馮文樓:《四大奇書的文本文化學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馮契:《哲學大辭典‧美學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 黃仁達編:《中國顏色》,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楊潔:《楊潔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難》,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蒲慕州編:《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趙紅娟:《明遺民董說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趙憲章主編:《漢語文體與文化認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趙聰:《中國四大小說之研究》,香港:友聯出版社,1964年。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劉廷璣:《在園雜志》,張守謙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劉勇強:《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勇強:《奇特的精神漫遊——《西遊記》新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 劉蔭柏:《西遊記發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劉蔭柏:《西遊記發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劉衛英:《明清小說寶物崇拜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歐麗娟:《大觀紅樓‧綜論卷》,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蔡忠道主編:《中國小說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屆》,臺北:里仁出版社,2008年。 蔡鐵鷹編:《西遊記資料彙編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鄭明娳:《西遊記探源》(下冊),臺北:里仁出版社,2003年。 鄭明娳:《西遊記探源》,臺北:里仁出版社,2003年。 鄭振鐸:《中國文學研究下冊》,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 鄭毓瑜主编:《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化》,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錢谷融、魯樞元主編:《文學心理學》,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年。 錢新祖:《中國思想史講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錢鐘書:〈史記會註考證〉,《管錐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鄺健行、吳淑細:《香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論文選粹——小說‧戲曲‧散文及賦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譚正璧:《譚正璧學術著作集10‧古本稀見小說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鐘彩鈞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
三、學位論文
云燕:《《西遊補》研究》,陜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田小兵:《《西遊記》續書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呂素端:《《西遊記》敘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林景隆:《西遊記續書審美敘事藝術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郭璉謙:《品讀、視聽於翫藏:水滸故事的商品化與現代化》,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 張家仁:《《西遊記》與三種續書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莊淑華:《《西遊記》續書論──人物主題轉變與新類型之建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宥任:《西遊記敘事的「遊觀」探究──以《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西遊記雜劇》、《西遊記》為主》,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 黃詣淳:《〈西遊補〉的「情」論研究》,臺灣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劉麗華:《從《西遊記》和其續書看晚明文人價值觀變化》,陜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四、單篇論文
﹝日﹞大木康:〈明末「惡僧小說」初探〉,《中正漢學研究》2012年第2期,總第20期,2012年12月,頁183-212。 ﹝日﹞前野直彬:〈論明清兩種對立的小說理論——金聖嘆與紀昀〉,吳璧雍譯,《中外文學》第14卷第3期,1985年8月,頁71-97。 ﹝日﹞淺見洋二:〈「焚棄」與「改定」——論宋代別集的編纂或定本的制定〉,朱剛譯,《中國韻文學刊》第21卷第3期,2007年9月,頁80-92。 ﹝以﹞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多元系統論〉,張南峰譯,《中外文學》第30卷第3期,2001年8月,頁18-36。 ﹝匈牙利﹞陳國(Csongor Barnabas):〈水滸傳與西遊記分析比較——中國古典小說的藩離〉,胡復熊譯,《中外文學》第11卷第2期,1982年7月,頁60-66。 ﹝法﹞弗里德里克‧巴斯(Fredrik Barth):〈《族群與邊界》序言〉,高崇譯,周大鳴校,李遠龍複校,《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1999年1月,頁21-32。 ﹝美﹞Frederick P. Brandauer, The Hsi-yu pu and Its World as Sati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97, No. 3 (Jul. - Sep., 1977), pp. 305-322。 ﹝美﹞Howard Goldblatt, Review, World Literature Today, Vol. 53, No. 4 (Autumn, 1979), pp. 743。 ﹝美﹞Katherine N. Carlitz l, Re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02, No. 1 (Jan. - Mar., 1982), pp. 141-142。 ﹝美﹞Madeline Chu, “Journey into Desire: Monkey`s Secular Experience in the Xiyoubu”,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7, No. 4 (Oct. - Dec., 1997), pp. 654-664。 ﹝美﹞Robert E. Hegel, Review,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4, No. 1 (Jan., 1982), pp. 140-141。 ﹝美﹞Robert M. Somers,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41, No. 3 (May, 1982), pp. 572-573。 ﹝美﹞Robert M. Somersa, Book Reviews—China and Inner Asia, for Tung Yüeh, By Frederick P. Brandauer. (Boston: Twayne, 1978) , pp.178. Selected Bibliograph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ume 41, Issue 03, May 1982, pp 572-573。 ﹝美﹞白保羅(Frederick P. Brandauer):“The Hsi-Yu Pu as an Example of Myth-Making in Chinese Fiction”,原載於1975年《淡江評論》(Tamkang Review),頁99-120。轉引自《清華學報》,林順夫譯,第13卷1/2期,1981年12月,頁265-271。 ﹝美﹞伊維德(Wilt L. Idema):〈關於中國文學史中物質性的思考〉,丁涵譯,《中正漢學研究》2013年第1期,總第21期,2013年6月,頁1-14。 ﹝美﹞余國藩:〈「安息罷,安息罷,受擾的靈!」:中國傳統小說裏的鬼〉,范國生譯,《中外文學》第17卷第4期,1988年9月,頁4-36。 ﹝美﹞李前程:〈《西遊補》的作者及明清版本〉,《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2009年,頁306-321。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打一用物:中國古典小說中物體形象的象徵與非象徵作用〉,《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7期,2011年6月,頁257-266。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西遊記、紅樓夢的寓意探討〉,孫康宜譯,《中外文學》第8卷第2期,1979年7月,頁36-62。 ﹝美﹞劉曉廉著:〈心路歷程:《後西遊記》的根本寓意〉,咸增強譯,《運城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頁21-26。 ﹝英﹞杜德橋(Glen Dudbridge):《西遊記祖本的再商榷》(The Hsi-Yu-Chi: A Study of Antecedents to the Sixteenth-Century Chinese Novel),《新亞學報》第6卷第2期,1964年,頁497-518。 ﹝荷蘭﹞W. L. Idema, Review,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 66, Livr. 4/5 (1980), pp. 295-297。 ﹝德﹞特雷特(Clemens Treter),“Das XiyouBu Alas Reise In Die Literatur: Anmerkungen Zu Intertextualität Und Erzählstruktur”(作為旅行文學的西遊補:以互文性和敘事結構為評論), Monumenta Serica, Vol. 48 (2000), pp. 337-357。 王才勇:〈現代視覺感知及其圖式特點〉,《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8期,2014年10月,頁47-52。 王才勇:〈視覺形式自律與視覺現代性問題〉,《求是學刊》2014年第6期,2014年1月,頁20-26。 王拓:〈對西遊補的新評價〉,《現代學苑》第8卷第9期,1971年9月,頁13-22。 王厚懷:〈《西遊補》情事的戲擬和俗人的還原〉,《咸寧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頁32-34。 王星琦:〈恣情縱筆任橫行:《西遊補》讀劄〉,《明清小說研究》1991年第1期,頁166-178。 王洪軍:〈董斯張:《西遊補》的作者〉,《廣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8期,頁19-23。 王婉甄:〈《西遊原旨》中妖魔的內丹意涵〉,《東華漢學》第4期,2006年9月,頁147-170。 王增斌、李衍明:〈《續西遊記》主題探奧〉,《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5期,頁53-56。 王增斌:〈機心滅處諸魔伏自證菩提大覺林——禪學的心界神話《續西遊記》〉,《運城學院學報》1997年3期,頁24-27。 左芝蘭:〈對明末清初《西遊記》續書的研究〉,《晉中學院學報》第24卷第5期,2007年10月,頁34-47。 田幹生:〈《西遊補》作者之謎〉,《文史雜誌》2003年第2期,頁34-36。 石麟:〈《西遊記》及其三種續書的哲理蘊涵〉,《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11期,2010年,頁13-20。 石麟:〈略論《西遊記》續書三種——《續西遊記》《西遊補》《後西遊記》考略〉,《明清小說研究》1990年第2期,頁150-158。 向鵬、黃靜、陳鳳:〈作為元文本的翻譯〉,《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353-355。 朱萍、胡雅君:〈《西遊補》明清版本敘錄〉,《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4期,2016年4月,頁31-33。 朱萍:〈詩意品格的個性閃現——《西遊補》的意蘊與風格再探〉,《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學術論壇)》第8卷第1期,2010年1月,頁22-24。 朱學東:〈晚唐五代詩僧齊己的詩學理論探微〉,《荊州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100-102。 江泓:〈對「文字禪」問題的解讀與澄清〉,《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2期 ,2012年9月,頁57-76。 何良昊:〈《西遊補》的背景鋪墊〉,《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頁153-157。 何良昊:〈《西遊補》的謙與傲〉,《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345-354。 吳達芸:〈天地不全——西遊記主題試探〉,《中外文學》第10卷第11期,1982年4月,頁80-109。 宋珂君:〈《後西遊記》的文化批判性研究〉,《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2009年6月,頁66-69。 李元貞:〈紅樓夢裏的夢〉,《現代文學》第47期,1971年12月,頁192-199。 李孝友:〈關於《續西遊記》〉,《邊疆文學‧文藝評論》2010年第10期,頁25。 李秀花:〈孫悟空形象在明末清初續作中之演變〉,《明清小說研究》2006年第4期,總第82期,頁174-184。 李忠昌:〈論中國古代小說的續衍現象及成因〉(《社會科學輯刊》第83期,1992年6月,頁124-133。 李忠昌:〈續書價值新論——《古代小說續書漫話》補論〉,《明清小說研究》第30期,1993年4月,頁108-128。 李惠儀:〈世變與玩物——略論清初文人的審美風尚〉,《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年9月,頁35-76。 李夢圓:〈論《西遊補》的視覺現代性之維〉,《理論界》2015年第8期,總第504期,頁124-129。 李蕊芹、許勇強:〈接受視野下的明末清初《西遊記》續書〉,《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1期,2011年第1期,頁39-43。 那宗訓:〈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初稿)〉,《中外文學》第10卷第11期,1982年4月,頁66-78。 林辰:〈紅樓續書之我見〉,《光明日報》,1985年2月26日 林佩芬:〈董若雨的《西遊補》〉,《幼獅文藝》第45卷第6期,1977年6月,頁215-219。 林保淳:〈後西遊記略論〉,《中外文學》第14卷第5期,1985年10月,頁49-67。 林海曦:〈從邏輯視角探析《後西遊記》價值缺陷〉,《長春教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10年8月,頁25-26,轉頁52。 侯美珍:〈毛奇齡《季跪小品制文引》析論——兼談「稗官野乘,悉為制義新編」的意涵〉,《臺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4年12月,頁185-214。 胡淳艷:〈心路歷程——論《西遊記》〉,《明清小說研究》2008年第2期,總第88期,頁111-119。 容津萶、紀興:〈蘭茂與最早的《西遊記》〉,《國學》2012年第11期,頁26-27。 徐江:〈董說《西遊補》考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3年第4期,頁53-57。 徐章彪:〈也談《續西遊記》的作者問題〉,《邊疆文學‧文藝評論》2011年第1期,頁28-30。 徐聖心:〈夢即佛法——徹庸周理《雲山夢語摘要》研究〉,《臺大佛學研究》第18期,2009年12月,頁33-73。 柴葵珍:〈優美的荒誕 清醒的空幻——《西遊補》初探〉,《湖州師範學院學報》,1989年1月,頁41-44。 翁小芬:〈《後西遊記》之寓意及其寫作藝術論析〉,《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19期,2012年9月,頁39-69。 翁小芬:〈論《西遊補》之寓意及其寫作藝術〉,《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20期,2013年3月,頁47-81。 翁小芬:〈論《續西遊記》之寓意及其寫作藝術〉,《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總143期,2013年8月,頁33-56。 馬曠源:〈《西遊記》研究兩題〉,《(滇)楚雄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第4期,頁53-55、轉頁65。 高辛勇:〈「西遊補」與敘述理論〉,《中外文學》第12卷第8期,1984年1月,頁5-23。 高洪鈞:〈《西遊補》作者是誰〉,《天津師大學報》1985年第6期,頁81-84。 高洪鈞:〈《西遊補》作者是誰之再辯—答馮保善同志〉,《明清小說研究》1989年第1期,頁238-245。 高桂惠:〈Snakes’ Legs: Sequels, Continuations, Rewritings, and Chinese Fiction書評〉,載《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7期,2005年9月,頁317-322。 張高評:〈宋人詩集之刊行與詩分唐宋——兼論印刷傳媒對宋詩體派之推助〉,《東華漢學》第7期,2008年6月,頁67-128。 張清華:〈經典與我們時代的文學〉,《鐘山》2000年第5期,頁203-206。 張漢良:〈「楊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結構〉,《中外文學》第3卷第11期,1975年4月,頁166-179。 張錦池:〈宗教光環下的塵俗治平求索──論世本《西遊記》的文化特徵〉,《文學評論》1996年第6期,頁132-141。 張靜二:〈論《心經》與西遊故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51期,1985年5月,頁247-265。 張靜二:《論西遊故事中的悟空》,《中外文學》第10卷11期,1982年4月,頁14-15。 曹炳建:〈《西遊記》中所見佛教經目考〉,《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2004年7月,頁79-82。 許暉林:〈「白話小說,書籍史與閱讀史:明清文學研究的新視角」研討會論文評述〉,《中國文史研究通訊》第18卷第3期,頁9-23。 許暉林:〈延滯與替代:論《西遊補》的自我顛覆敘事〉,《臺大中文學報》35期,2011年12月,頁125-156。 許蔚:〈《西遊記》研究二題〉,《華人宗教研究》第6期,2015年12月,頁87-135。 郭劼:〈文本與觀看:近年來英語漢學界對視覺與文本關係之研究〉,《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09年第2期,總第14期,2009年12月,頁35-68。 郭明志:〈論《西遊記》續書〉,《學習與探索》1997年第2期,總第109期,頁120-125。 陳冬季:〈變形、荒誕與象徵——論「荒誕」小說《西遊補》的美學特徵〉,《明清小說研究》1989年2月,頁144-155。 陳宏:〈《西遊記》的傳播與經典化的形成〉,《文學與文化》2010年第3期,頁60-69。 陳思和:〈共名和無名:百年中國文學發展管窺〉,《上海文學》第10期,1996年10月,頁71。 陳美林:〈《後西遊記》的思想、藝術及其他〉,《文學評論》1985年第5期,頁128-134。 陳惠琴:〈善取善創 別開生面——《西遊記》續書略論〉,《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3期,頁156-167。 陳會明〈古代小說續書研究探尋〉,《龍岩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07年10月,頁49-51,轉頁67。 陳寶良:〈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浙江學刊》2002年第2期,頁153-159。 陸林、戴春花:〈清初文言小說《觚賸》作者鈕琇生年考略〉,《文學遺產》2006 年第1期,頁153-155。 陸楊:〈中國佛教文學中祖師形象的演變——以道安、慧能和孫悟空為中心〉,《文史》2009年第4輯,頁221-247。 傅承洲:〈《西遊補》作者董斯張考〉,《文學遺產》1998年第3期,頁120-122。 傅承洲:〈董斯張《西遊補》原本十五回考〉,《文獻》2006年第1期,頁 127-130。 寒爵:〈「西遊補」創作的時代背景〉,《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卷第3期,1972年6月,頁193-206。 彭侃:〈好萊塢電影的IP開發與運營機制〉,《當代電影》2015年第9期,頁13-17。 曾永義:〈董說的「鯖魚世界」──略論西遊補的結構、主題和技巧〉,《中外文學》第8卷第4期,1979年9月,頁18-30。 程毅中:〈《心經》與「心猿」〉,《文學遺產》2004年第1期,頁108-111。 童瓊:〈從「真假猴王」到「鯖魚世界」──《西遊補》寓意淺論〉,《中國文學研究》2001年第1期,頁51-55,轉頁71。 馮保善:〈也談《西遊補》的作者〉,《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2期,頁235-240。 黃培青:〈樹妖一定得死?論《西遊記》之「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國文學報》第37期,2005年6月,頁137-160。 楊峰:〈董說與《西遊補》三題〉,《溫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頁97-101。 楊琳:〈「野狐禪」非佛源考〉,《文學與文化》2015年第1期,頁90-96。 廖咸浩:〈說淫:《紅樓夢》「悲劇」的後現代沉思〉,《中外文學》第22卷第2期,1993年7月,頁85-99。 熊發恕:〈《續西遊記》評介〉,《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0年1期,頁48-54,轉頁61。 趙紅娟:〈《西遊補》作者為董說應是定論──《西遊補》作者之爭的檢視、評析與結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3卷第3期,2013年9月,頁183-203。 趙紅娟:〈《西遊補》作者董說新證〉,《文學評論》200年第4期,頁 128-132。 趙紅娟:〈《西遊補》的境外傳播與研究及其學術理路〉,《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第2期,2011年3月,頁47-54。 趙紅娟:〈《西遊補》與《西遊記》關係新探〉,《浙江學刊》2006年4期,頁96-100。 趙紅娟:〈一部可以和世界文學接軌的古典小說──《西遊補》新論〉,《明清小說研究》2006年第3期,頁184-196。 趙紅娟:〈董說《楝花磯隨筆》的發現及其價值〉,《文學遺產》2004年第5期,頁130-133。 趙紅娟:〈補天石‧鏡子‧顏色——試論《西遊補》與《紅樓夢》的象徵意象〉,《浙江學刊》2013年第3期,頁91-98。 趙紅娟:〈試論《西遊補》作者董說的嗜夢臥遊癖〉,《南京師大學報》2004年第4期,頁139-144。 趙強、王確:《「物」的崛起:晚明社會的生活轉型》,《史林》2013年第5期,頁68-77。 劉人鵬:〈章太炎的「神經病」:作為生存位置與革命知識情感動能〉,《文化研究》第16期,2013年12月,頁81-124。 劉洪強:〈《後西遊記》作者及成書年代考〉,《濰坊學院學報》第11卷第3期,2011年6月,頁26-28。 劉雪眞:〈交織的文本記憶──《西遊補》的互文語境〉,《東海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7月,頁111-137。 劉蔭柏:〈《續西遊記》作者推考〉,《雲南社會科學》1984年第3期,頁106-107,轉頁101。 劉燕萍:〈怪誕小說——《西遊補》和《斬鬼傳》〉,《人文中國學報》第5期,1998年,頁127-149。 劉興漢:〈試論中國小說史上的續書問題〉,《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87年3月,頁76-88。 劉瓊云:〈妖魔、動物、精怪:《醒世姻緣傳》中的記惡書寫〉,《清華中文學報》第11期,2014年6月,頁103-157。 劉瓊云:〈搬演神聖:以玄奘取經行故事為中心〉,《戲劇研究》2009年第4卷,頁119-153。 劉瓊云:〈聖教與戲言——論世本《西遊記》中意義的遊戲〉,《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6期,2010年3月,頁1-43。 劉藝:〈從照妖鏡到玄理之鏡——《西遊補》義旨淺析〉,《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3期,2005年5月,頁129-133。 劉麗華:〈《後西遊記》與晚明文人價值觀的變化趨勢〉,《絲綢之路》2009年第18期,總第163期,頁56-59。 蔣琛嫻:〈網路同人文:古代續書之變種〉,《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2016年4期,頁77-80。 鄭明娳:〈火熖山故事的形成〉,《中外文學》第10卷第11期,1982年4月,頁4-11。 鄭智勇:〈《後西遊記》與潮人〉,《韓山師專學報》第1期,1993年3月,頁31-33。 蕭馳:〈從互文關係論《石頭記》的悖論敘事主題〉,《漢學研究》第16卷第2期,1998年12月,頁351-378。 賴素玫:〈論《左傳》中夢之解析與意義生成過程〉,《興大中文學報》第十七期,2005年6月,頁367-390。 薛泉:〈論明清小說續書的成因〉,《殷都學刊》2002年第4期,頁80-84。 謝文華:〈論《西遊補》作者及其成書〉,《成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09年4月,頁115-138。 韓洪舉:〈董說《西遊補》的版本、序跋考辯〉,《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第39卷,總第194期,頁82-87。 簡政珍:〈隱喻與換喻——以唐詩為例〉,《中外文學》第20卷第2期,1983年7月,頁6-18。 蘇國有:〈蘭茂和《續西遊記》的關係〉,《邊疆文學‧文藝評論》,2010年第10期,頁16-24。 蘇興:〈《西遊記》中破情根與立道根剖析〉,《北方論叢》1998年第6期,頁50-55。 蘇興:〈標點本《續西遊記》讀校隨記〉,蘇鐵戈整理,《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5期,頁14-20。 釋大睿:〈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1998年第2期,頁313-337。 顧克勇:〈陸人龍是《型世言》編者而非作者考辨〉,《明清小說研究》2003年第3期,頁146-153。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1151514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1514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514101.pdf | 5327Kb | Adobe PDF2 | 109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