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0465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26024      線上人數 : 93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4659


    題名: 中國大陸資源累積模式與經濟發展之硏究(一九五二年̃一九七八年)
    作者: 張榮豐
    貢獻者: 于宗先 趙岡
    張榮豐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2016-12-07 15:17:40 (UTC+8)
    摘要: 中國大陸自1953年開始推行其第一個五年計劃,迄今已有三十多年。在這三十多年間,1979年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在1979年以前的近三十年間,雖有「大躍進」、「1963年~1965年經濟調整時期」、「十年文化大革命」等不同之運動,但其在經濟上所採取的資源累積模式及經濟發展策略,卻頗具一致性。不過此種一致性到了1979年鄧小平等人實行大規模的經濟改革後,有了明顯的改變。
    即便如此,但由於經濟發展是一個持續的現象,故目前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走向和經濟發展情形,和過去的資源累積模式及經濟發展策略,仍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至1979年以後的大部份經濟改革,都是針對此一獨特的資源累積模式及經濟簽展策略的缺點而來。因而本文之主要研究目的,即是在就中國大陸1979年以前的資源累積模式,及其對經濟發展策略的選譯及影響做一探討,俾能做為將來探討中國大陸經濟改革之基礎。
    就如同其他開發中國家一樣,中國大陸在推行經濟發展計劃之初,首先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儲蓄的不足。此種儲蓄的不足,常使開發中國家所擬訂的經濟發展計劃受到挫折而無法實現。因而如何克服此種儲蓄缺口 (Savings Gap),就成為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過程的一個重要課題。而此一課題對中國大陸這種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人口,且其中80%以上集中於農村的典型之勞動過剩經濟體系(Labor Surplus Economy)言,尤其顯得重要。因為在中國大陸此種經濟條件下,大部份的資源將被其龐大的人口所消耗,因而若無一個極具效率的資源累積模式,勢必難以克服上述的儲蓄缺口。除此之外,由於中國大陸具有一般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政府部門具有完全干預能力,以計劃取代價格機能來分配資源等特色。故在以上經濟及制度條件下,乃形成其獨特的資源累積模式。
    中國大陸此一獨具特色的資源累積模式,主要係由產業及所得兩大政策構成。在產業政策方面,由於受到馬克斯(K. Marx)及蘇聯經濟成長理論(其中以Fel`dman 的模型最具代表性)的影響,故採取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式,來為其資源的累積創造物質條件。因為根據國民所得會計之定義,一個經濟體系所能累積之資源總額(即儲蓄總額)S,等於其國民生產總值Y減去消費總額C,即 S=Y - C 。由於重工業之產品大部份係供生產用,而非消費品,故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做法,乃有強迫提高儲蓄S之作用。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大陸在1936年時,其工業產值中有28%為生產財。此一比率在1949年時為26.4 %,到了中共推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時(即1957年),則已上升到48.3%,而至1974年時則已高達62 %。這說明中國大陸的確是透過優先發展重工業,提高生產財比重的方式,來達到累積建設資源的目的。
    中國大陸此一資源累積模式,在產業政策透過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式,決定了其物質基礎後,尚需所得政策來配合,方能順利運行。此一所得政策的主要目的,在於有效控制居民的購買力,以配合前述產業政策所決定的消費品供給,而避免發生通貨膨脹或商品市場處於失衛(disequilibrium)的狀態。
    中國大陸的所得政策,主要內容有二:其一是運用農工交易條件,來抽取農業部門的剩餘;二是透過對工資總額的討劃與控制,來增加非農業部門的利潤。在運用農工交易條件方面,最重要的一個工具就是對農產品的統購統銷制度。即當其農業部門完成生產後,需將其農產品按政府部門訂定之價格及數量,交售給其「國營」商業機構。本文首先利用獨買(monopsony)理論加以分析,並利用有關之資料估計,結果顯示:在1978年時僅糧食、食用植物油兩項的統購,即抽取了118.36億元(人民幣)的農業剩餘。這一金額相當於當年農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單位總收入的10.69 %,或其淨收入總額的16.41%,而且這還不包括其統購中最大宗的棉花在內。
    其次,中國大陸的商業系統,復將其低價統購來的農產品(其中以糧食、食用值物油、棉花三項最為重要),低價統銷給非農業部門(尤其是工業部門)。此種統購統銷制度的主要經濟意義,在於:一則藉此保障工業部門勞動之基本生活,如再考慮前述之統購制度使得其農民之收入,無法隨其生產力上升而相應提高;以及農村有大量剩餘勞動存在的條件下,此舉也等於相對壓低了工人的工資。本文利用尤拉定理(Euler`s Theorem),估計出中國大陸工業部門之勞動,其實際獲得之工資,平均僅為其理論上應得工資的46 % ~ 54 %。這說明工人在上述之統購統銷及有效的計劃控制工資總額等辦法配合下,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剝削。另則,在中國大陸的輕工業,其主要原料來自農產品(在1978年時,此一比率仍高達70 %)的條件下,低價統銷原料為其降低了大量的成本。
    以上兩者,都為其非農業部門,尤其是工業部門創造了產生超額利潤的條件。而由於1979年以前,中國大陸的企業大部份皆為全民所有制,故其利潤完全上繳而成為其財政收入的一個主要來源。
    從以上之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大陸透過此一資源累積模式的運作,其累積資源的效率極高,根據資料顯示在1952 年~78年間,其總合儲蓄率平均高達27.8%左右。另一方面,則其經濟發展的成果,大部份皆掌握在政府部門手中,以從事進一步的投資,而甚少由民間分享。本文利用恩格爾法則(Engel`s Law),分析其恩格爾係數與其每人國民收入之關係,發現其恩格爾係數並未隨其經濟發展而明顯下降(t值僅為 -1.3421,未具顯著水準)。另外,本文並分析當上述資源累積模式的運作,未能使其商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則將透過:1.票證的發行以強迫居民儲蓄 2.有限度提高價格3.有限度增加商品供給4.進一步控制居民所得等四個途徑的回饋系統(Feedback System)來達到均衡。
    在上述資源累積模式影響之下,中國大陸採取了不平衡成長(Unbalanced Growth)的經濟發展策略。理論上言,此種策略是選一組核心部門或關鍵部門(Key Sectors),當做投資的重點。而如就這一組核心部門相對於全體系言,是一個不平衡的發展策略。但如就核心部門之間的投入-產出(Input - Output),以及基本生活消費資料與經濟發展間之關係言,則仍需保持平衡,否則會產生阻礙成長(Growth - Thwarting)的現象。誠如前述,由於在中國大陸是採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辦法來加速資源的累積,加上其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人口,使得其糧食的供給和經濟發展的配合變得十分重要。因而中國大陸的不平衡成長發展策略的具體內容為:選取冶金、機械、電力、煤炭等產業為核心部門,並兼顧農業(尤其是糧食)與經濟發展之配合。事實上,一個對此種經濟發展策略的最佳描述,就是中國大陸本身所提出的口號—「以鋼為綱、以糧為綱」。
    理論而言,在中國大陸此種經濟發展策略下,其經濟發展的成敗,實繫於以下三個條件是否能夠滿足:
    1.在冶金、機械、電力、煤炭等核心部門間的投入產出之間,供需是否能夠平衡成長。
    2.維持勞動者基本生活所需之糧食,與經濟成長是否能夠配合。
    3.就較長期間言,此一不平衡發展策略,是否足以使其相對豐富的資源-人力,做最有效之分派。
    本文利用1956年及1979年中國大陸之投入-產出表,證明上述第一個條件在過去並未被滿足。其次,利用Fei - Ranis模型,證明中國大陸過去在勞動重分配方面,雖滿足了決定性最小努力標準(CMEC)。但經分解分析的結果顯示,發現其非農業部門有提早發生資本增用的現象。這意味著中國大陸並未將其累積的資源做最有效的分派,以便使其勞動重分派得以較迅速的進行,俾能較快的提高全體勞動力之生產力。最後並利用迴歸分析,找出阻礙此一勞動重分配進行的因素為糧食。易言之,前述第二、三條件在中國大陸亦未能滿足。事實上,這也正是過去中國大陸缺乏經濟效率,和促成日後經濟改革的主因。
    第壹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限制3
    第三節 本文結構3
    第貳章 中國大陸1952年~1978年間經濟結構變動分析5
    第一節 產業結構之變動趨勢與特徵5
    第二節 消費結構之變動趨勢與特徵14
    第三節 生產要素結構之變動趨勢與特徵25
    第叁章 中國大陸資源累積與儲蓄型態之探討35
    第一節 中國大陸資源累積模式36
    第二節 中國大陸之產業政策39
    第三節 中國大陸之所得政策50
    第四節 中國大陸之儲蓄型態與能力之評估79
    第肆章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策略之評估111
    第一節 經濟發展策略理論之回顧112
    第二節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策略中關鍵部門平衡之檢定121
    第三節 中國大陸勞動力重分配之評估及其與糧食關係之檢定129
    第伍章 結論157
    參考文獻163
    參考文獻: 一、中文期刊部份:
    〔1〕丁元林,「淺談農業稅的改革」,農業經濟問題,1985年第6期,12頁- 21頁。
    〔2〕丁聲俊,「對我國糧食流通戰略轉變的探討」,農業經濟問題,1984年第1之12集,32頁- 37頁。
    〔3〕刁守研,「比例數據所代表的經濟水平與實際的經濟狀況為什麼不一致?」,財政金融,1982年第1期,41頁- 45頁。
    〔4〕大建,「試論預算外資金的宏觀調節」,財經研究,1986年第3期,19頁- 21頁。
    〔5〕么樹本,「對我國職工工資水平增長變化的認識」,經濟問題探索,1983年第9期,15頁- 17頁。
    〔6〕王中,「投入產出表」,科技導報,1980年1月,19頁- 23頁。
    〔7〕王克忠,「試論在商品貨幣關係條件下的按勞分配」,社會科學,1983年6月,12頁- 37頁。
    〔8〕王志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固定資產更新問題」,復旦學報,1985年第3期,21頁- 29頁。
    〔9〕王建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農業稅制改革」,農業經濟,1986年第4期,174頁- 176頁。
    〔10〕王振之、王永治,「我國近年來農產品價格問題討論情況評介」,價格理論與實踐,1984年第2期,28頁- 30頁。
    〔11〕王振之、韋歆琅、王永治,「目前我國工農業產品交換價格剪刀差問題」,江漢論壇,1982年第3期,15頁- 18頁。
    〔12〕王韋瑤,「乘數原理和窄橋原理」,經濟研究,1983年第12期,66頁- 70頁。
    〔13〕王祿生,「也談剪刀差和工農業勞動力折算問題」,價格理論與實踐,1983年第2期,26頁- 28頁。
    〔14〕王慎之,「試論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模式」,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第3期,79頁- 92頁。
    〔15〕王誠堯,「試論農產品價差與稅收的配合運用和協調平衡」,財政金融,1981年第7期,3頁- 18頁。
    〔16〕王誠堯,「建國以來稅收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概況(上)」,財政研究,1983年第1期,74頁- 80頁。
    〔17〕王誠堯,「建國以來稅收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概況(下)」,財政研究,1983年第2期,63頁- 70頁。
    〔18〕王積業,「關于我國經濟成長階段問題」,經濟研究,1985年第9期,21頁- 25頁。
    〔19〕史正富,「社會主義經濟中的投資膨脹與治理」,經濟研究,1985年第4期,37頁- 47頁。
    〔20〕史正富,「投資分配和產業結構」,經濟研究,1986年第3期,3頁- 11頁。
    〔21〕史晉川,「國民經濟增長總量模型分析」,經濟研究,1985年第9期,8頁- 19頁。
    〔22〕尹志海,「要重視儲蓄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中國金融,1983年8月,34頁- 37頁。
    〔23〕中國人民銀行湘鄉縣支行,「把控制貨幣投放當作一件大事來抓」,中國金融,1983年第10期,3頁- 4頁。
    〔24〕中國人民銀行湘鄉縣支行,「把住三關,捉進貨幣回籠」,中國金融,1983年第12期,42頁- 43頁。
    〔25〕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國民經濟新成長階段和農村發展」,經濟研究,1985年第7期,3頁- 18頁。
    〔26〕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論國民經濟結構變革」,經濟研究,1986年第5期,10頁- 24頁。
    〔27〕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綜合調查組,「改革,我們面臨的挑戰與選擇」,經濟研究,1985年第11期,3頁- 18頁。
    〔28〕田江海,「我國基本建設的戰略考慮」,經濟研究,1986年第7期,45頁- 49頁。
    〔29〕田源,「論經濟發展中的儲蓄資金及其使用方向」,經濟問題探索,1983年第12期,50頁- 53頁。
    〔30〕貝多廣,「儲蓄結構、投資結構和金融結構」,經濟研究,1986年第10期,42頁- 48頁。
    〔31〕宋希伋,「論我國農產品價格體制改革與價格政策調整」,農業經濟問題,1985年第10期,23頁- 28頁。
    〔32〕宋希伋,「我國農產品市場的建立與發展前景」,商業經濟、商業企業管理,1986年第4期,100頁- 103頁。
    〔33〕宋敏、劉安平,「我國消費品收入彈性分析及消費結構預測」,數量經濟和技術經濟研究,1984年第1期,27頁- 35頁。
    〔34〕宋國清,「農村稅收及其他勞動扣除與擇優分配」,農村經濟社會,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集刊第1卷,1985年6月,295頁- 304頁。
    〔35〕宋國清、張雅迎,「關於宏觀平衡與宏觀控制的幾個理論問題」,經濟研究,1986年第6期,25頁- 35頁。
    〔36〕朱爭鳴,「關於物價與工資關係的探討」,南京大學學報,1984年第3期,23頁- 29頁。
    〔37〕朱則民,「關於農業發展戰略問題的幾點想法」,農業經濟問題,第1之12集,3頁- 7頁。
    〔38〕朱蔚,「論我國投資主體的合理結構」,福建論壇,1986年第4期,9頁- 11頁。
    〔39〕朱鍾棣,「對國外貿易條件決定理論述評之二」,財經研究,1986年第6期,53頁- 56頁。
    〔40〕李玉先,「農業總產值及其計算問題的探討」,農業經濟,1986年第3期,109頁- 114頁。
    〔41〕李成瑞,「十年內亂期間我國經濟情況分析-兼論這一期間統計數字的可靠性」,經濟研究,1984年第1期,23頁- 31頁。
    〔42〕李克穆,「我國價格總水平變動趨勢的分析」,財貿經濟,34頁- 36頁。
    〔43〕李宗植,「試論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西北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21頁- 27頁。
    〔44〕李炳坤,「關於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幾點看法」,社會科學輯刊,1983年第3期,61頁- 67頁。
    〔45〕李建德,「恩格爾定律在我國的適應性」,經濟研究,1984年6月,59頁- 63頁。
    〔46〕李海、姚德超,「論財政與國民收入分配的關係」,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學報,1982年第2期,35頁- 41頁。
    〔47〕李震寰、陳得利、張忠山,「社會主義制度下儲蓄的作用」,財政金融,1981年9月,67頁- 70頁。
    〔48〕居昊,「論我國價格補貼的改革」,財貿經濟,1986年第4期,37頁- 40頁。
    〔49〕佐牧,「關於"價格比差"與"價值比差"的進一步說明」,價格理論與實踐,1984年第2期,21頁- 23頁。
    〔50〕阮武,「應如何確定貨幣流通量」,中國經濟問題,1983年第3期,36頁- 40頁。
    〔51〕杜郁哉,「加快發展農機化事業幾點看法」,農業經濟,1986年4月,139頁- 142頁。
    〔52〕沈水根,「略論我國貨幣政策有關的幾個理論問題」,財貿經濟,1982年第12期,20頁- 23頁。
    〔53〕沈解通,「改革與內聯淺論」,經濟問題,1985年11月,111頁- 114頁。
    〔54〕吳子鳴,「農業機械化的歷史回顧與展望」,農業技術經濟,1986年11月,27頁- 32頁。
    〔55〕吳天錫,「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價格政策」,農業經濟問題,1985年第10期,62頁- 65頁。
    〔56〕吳健,「我國國民總收入分配中若干數量關係的研究」,統計學經濟數學方法雙月刊,1980年第3期,11頁- 21頁。
    〔57〕吳碩,「糧食流通體制的戰略性大改革」,經濟研究,1985年第3期,26頁- 30頁。
    〔58〕吳碩,「統購統銷與價值規律之運用」,經濟研究,1984年第1期,66頁- 71頁。
    〔59〕吳敬璉,「再論保特經濟改革的良好經濟環境」,經濟研究,1985年第5期,3頁- 12頁。
    〔60〕吳鼎成,「如何衡量貨幣流通量偏多偏少」,社會科學輯刊,1981年第3期,68頁- 70頁。
    〔61〕岳文韜,「保加利亞、南斯拉夫、波蘭的農產品價格改革」,商業經濟、商業企業管理,1986年第3期,125頁- 127頁。
    〔62〕易宏仁,「談談我國銀行利息制度的改革」,財政金融,1980年11月,70頁- 72頁。
    〔63〕周岐松、王琪延,「試論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發和發展戰略選擇」,經濟問題探索,1986年第2期,1頁- 11頁。
    〔64〕周振華,「堅持社會總需求同總供給的基本平衡」,財經科學,1986年第2期,8頁- 13頁。
    〔65〕季崇威,「我國工業應當積極支援和促進農業的發展」,經濟研究,1958年第2期,1頁- 11頁。
    〔66〕武捷思、廖熙文,「不同社會制度下儲蓄作用的比較」,財政金融,1985年第1期,87頁- 92頁。
    〔67〕金重仁,「貨幣數量公式與社會主義貨幣物價關係」,財政金融,1986年第6期,120頁- 123頁。
    〔68〕金喜在,「不準確的概念-略談"比價剪刀差"和"比值剪刀差"」,價格理論與實踐,1984年第5期,21頁- 22頁。
    〔69〕林明增,「銀行在實現消費、儲蓄、生產良性循環中的作用」,財政金融,1985年第7期,105頁- 109頁。
    〔70〕林繼肯,「衡量市場貨幣流通量是否正常的標誌」,經濟研究,1984年第1期,61頁- 70頁。
    〔71〕林嗣明,「經濟增長及其制約因業分析初探」,中國經濟問題,1985年第3期,52頁- 53頁
    〔72〕尚明,「發展人民儲蓄事業的重要意義」,中國金融,1982年第22期,4頁- 8頁
    〔73〕胡永剛,「試論我國利率變動的客觀依據」,財政、金融,1985年第8期,115頁- 118頁。
    〔74〕胡汝銀,「社會主義宏觀經濟學分析結構」,復旦學報,1986年第1期,8頁- 9頁。
    〔75〕胡昌暖,「論價格體系變動規律」,經濟研究,1985年第5期,25頁- 29頁。
    〔76〕胡軍,「略論勞動力流向、流速、流量的宏觀控制」,經濟研究,1986年第7期,70頁- 72頁。
    〔77〕胡勝益,「台灣農工交易條件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23卷第2期,1頁- 25頁。
    〔78〕姚林,「試論我國物價戰略目標及價格總水平發展趨勢」,南開學報,1984年第1期,32頁- 38頁。
    〔79〕洪英芳,「關於我國就業結構轉變的幾個問題」,勞動經濟與人事管理,1986年第1期,5頁- 9頁。
    〔80〕洪葭管、馬裕康,「試論儲蓄與積累的關係」,福建論壇,1982年第6期,36頁- 45頁。
    〔81〕候勝利,「解決農業剩餘勞動力的重要途徑」,農業經濟,1986年2月,161頁- 164頁。
    〔82〕候繼明,「結構學派,新古典學派、與台灣工業升級」,經濟論文,第十二卷第二期,1頁- 16頁。
    〔83〕郁慶璘,「利用增長模型作經濟增長因素分析」,統計學,經濟數學方法,1985年6月,2頁- 7頁。
    〔84〕姜興渭,「談談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問題」,經濟研究,1980年第4期,73頁- 76頁。
    〔85〕袁永和,「建設規模與經濟穩定」,經濟科學,1983年第5期,13頁- 18頁。
    〔86〕袁鋼明,「論國民經濟基礎研究」,經濟研究,1985年12月,44頁- 50頁。
    〔87〕唐大德,「論國防工業產品的生產,流通和再生產」,國防經濟學論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2月出版,318頁- 328頁。
    〔88〕唐安偉,「關於我國市場貨幣容納量問題的探討」,財政金融,1986年第5期,85頁- 88頁。
    〔89〕唐豪、陳良,「西方價格機制理論述評」,價格理論與實踐,1984年第5期,50頁- 52頁。
    〔90〕孫效良,「機械工業發展戰略研究」,工業經濟,1985年第12期,180頁- 193頁。
    〔91〕孫振環,「關於建立軍民結合的工業體制的探討」,國防經濟學論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2月出版,302頁- 310頁。
    〔92〕徐節文,「關於工資增長的理論問題」,經濟研究,1985年第11期,52頁- 57頁。
    〔93〕夏曉汎、李峻,「消費膨脹;改革與發展面臨的嚴峻桃戰」,經濟與管理研究,1986年第2期,5頁- 11頁。
    〔94〕許玉龍、曲韋敏,「工資中的問題究竟是什麼」,經濟研究,1982年第10期,75頁- 76頁。
    〔95〕梅泰和、丁兆祥,「應當鼓勵農民離土不離鄉」,農業經濟問題,1984年第1之12期,27頁- 29頁。
    〔96〕陳正蟾,「儲蓄的最佳方案與模擬試驗程序」,財政、金融,1985年第11期,103頁- 108頁。
    〔97〕陳宗勝,「論國民經濟的適度增長」,南開學報,1986年第1期,1頁- 7頁。
    〔98〕陳開國,「試論工農業產品比價的剪刀差」,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1期,115頁- 130頁。
    〔99〕梁尚敏,「財政分配與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的幾個問題」,財政金融,1982年第8期,43頁- 48頁。
    〔100〕國家物價總局,「關於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問題」,理論動態,第十輯,1頁- 8頁。
    〔101〕國家農委農業經濟調查組農產品成本與價格專題組,「農產品成本與價格問題」,中國農業年鑑,1981年,365頁- 380頁。
    〔102〕華生,「論社會主義條件下價格形成的均衡點」,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6年第3期,15頁- 22頁。
    〔103〕黃維德,「我國傳統就業模式的產生、運行和改革」,經濟研究,1986年第7期,55頁- 60頁。
    〔104〕曹陽,「論兩大部類生產增長的基本趨勢」,華中師院學報,1983年第5期,60頁- 66頁。
    〔105〕曹湘泉,「國營工業企業職工工資體制改革之我見」,華中師院學報,1983年第5期,67頁- 72頁。
    〔106〕康耀、解韋森、陳冰,「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分配結構爭議」,經濟科學,1984年第3期,1頁- 6頁。
    〔107〕童源軾、錢世明,「試論社會主義工資分配最佳模式的標準」,社會科學,1982年第9期,36頁- 39頁。
    〔108〕賀安,「加強消費基金宏觀控制的基本出路」,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6年第3期,67頁- 69頁。
    〔109〕景宗賀、田椿生,「試論固定資產投資的宏觀控制」,財政金融,1985年第7期,117頁- 127頁。
    〔110〕發展研究所綜合課題組,「農民、市場和制度到新-包產到戶八年後農村發展面臨的深層改革」,經濟研究,1987年第1期,3頁- 16頁。
    〔111〕曾啟賢,「淺論消費和儲蓄」,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4期,99頁- 117頁。
    〔112〕項裕太,「再論商品供需與貨幣總量的宏觀分析」,江漢論壇,1984年第10期,1頁- 11頁。
    〔113〕馮立天,「研究勞動生產率和平均工資比例若干方法問題的探討」,經濟研究,1984年第10期,48頁- 53頁。
    〔114〕馮德才,「農村人民公社應該成為單純的經濟組織」,經濟研究,1980年第2期,80頁- 81頁。
    〔115〕馮立天、聞潛,「勞動生產率和平均工資增長速度比例關係的數量分析」,經濟研究,1964年第6期,16頁- 25頁。
    〔116〕馮義瑞、趙履寬,「我國的工資問題」,經濟問題探索,1982年第1期,18頁- 23頁。
    〔117〕馮寶興、萬欣、張大簡,「在一定時期內優先發展輕工業的客觀必然性」,經濟研究,1980年第1期,17頁- 22頁。
    〔118〕張一耿,「我國零售物價總指數的經濟意義和編制方法」,經濟研究,1980年第5期,30頁- 36頁。
    〔119〕張天羽,「試論儲蓄與商品銷售的關係」,財貿經濟,1983年第3期,30頁- 32頁。
    〔120〕張永岳,「試論儲蓄存款增長的合理界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3年第5期,10頁- 13頁。
    〔121〕張風光,「瀋陽縣種植業農戶最優經濟規模初探」,農業經濟問題,1986年第7期,30頁- 35頁。
    〔122〕張桐,「我國農業投資與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經濟問題,1987年第1期,169頁- 172頁。
    〔123〕張國藩,「要正確估量我國的工農業商品剪刀差」,經濟研究,1981年第6期,78頁- 79頁。
    〔124〕張翼飛,「社會主義制度下價格的幾個問題」,經濟研究,1958年第2期,
    〔125〕楊沐、黃一義,「需求管理應與供給管理相結合」,經濟研究,1986年第3期,12頁- 20頁。
    〔126〕楊沐、楊世濤,「從工業看國民經濟增長的幾個問題」,經濟研究,1985年第9期,29頁- 31頁。
    〔127〕楊開忠,「我國二元經濟結構現代化的機制與政策抉擇」,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7年第1期,31頁- 36頁。
    〔128〕楊聖明,「我國消費體制改革問題探討」,經濟研究,1985年第3期,20頁- 30頁。
    〔129〕楊聖明,「收入、儲蓄、消費」,經濟研究,1984年第9期,54頁- 58頁。
    〔130〕楊培新,「我國當前的貨幣流通狀況的剖析」,財政金融,1982年第1期,55頁- 58頁。
    〔131〕賈克誠,「關於價格與稅收的幾個問題」,經濟研究,1984年第9期,65頁- 67頁。
    〔132〕萬典武,「調整比例實現商品供需平衡」,經濟研究,1981年第4期,17頁- 21頁。
    〔133〕董輔礽,「我國經濟發展中積累和消費的關係問題」,武漢大學學報,1981年第1期,44頁- 52頁。
    〔134〕鄒學榮、刁隆信、潘佳銘、黎小杰,「工業企業工資總額掛鉤指標的設想」,經濟研究,1985年第9期,65頁- 70頁。
    〔135〕趙人偉,「勞動者個人收入分配的若干變化趨勢」,經濟研究,1985年第3期,10頁- 19頁。
    〔136〕趙明陽,「市場貨幣量的形成與分析」,財政金融,1982年第8期,75頁- 84頁。
    〔137〕趙素英,「工業系統的經濟責任制問題」,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2年第5期,47頁- 52頁。
    〔138〕趙海寬,「我國測算市場貨幣流通狀況的方法需要改進」,中國金融,1983年第11期,29頁- 31頁。
    〔139〕趙崇齡,「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戰略問題」,思想戰線,1984年第1期,6頁- 11頁。
    〔140〕趙履寬,「我國工資制度的改革問題」,經濟研究,1983年第2期,44頁- 50頁。
    〔141〕銀路,「居民消費收入及其增長的數量分析」,統計學經濟數學方法雙月刊,1986年第3期,23頁- 28頁。
    〔142〕蔣大鳴,「關於農副產品價格補貼的幾個問題」,河南財經學院學報,1986年第4期,106頁- 109頁。
    〔143〕蔣躍,「當前流動資金短缺機制及其緩解對策」,經濟研究,1986年第5期,36頁- 41頁。
    〔144〕鄭友敬、汪向東,「技術改造與經濟結構的關係初探」,經濟科學,1986年第1期,1頁- 7頁。
    〔145〕鄭家駒、葉少群,「對改革農業稅的設想」,農業經濟問題,1985年第4期,36頁- 38頁。
    〔146〕鄭紹增,「試析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與國民收入實物形式的比例關係」,經濟科學,1986年第1期,33頁- 35頁。
    〔147〕鄭紹濂、張處,「我國消費水平與消費結構的分析與預測」,復旦學報,1985年第3期,31頁- 41頁。
    〔148〕鄭殿興,「"種養加"-平原糧區的致富路」,農業經濟,1986年第2期,169頁- 170頁。
    〔149〕潘石,「評"重工業自我循環"說」,思想戰線,1982年第6期,8頁- 13頁。
    〔150〕潘紀一、郭申陽,「中國農業勞動力轉移展望」,農業經濟,1986年第4期,147頁- 151頁。
    〔151〕鄧一鳴,「試論我國不同類型地區農村勞動力的剩餘轉移」,農業經濟問題,1985年第12期,23頁- 27頁。
    〔152〕蔡立敏,「四川農村的產業勞動力結構」,農業經濟,1986年第1期,165頁- 168頁。
    〔153〕劉卓甫,「關於調整物價的幾個問題」,理論動態,第9輯,26頁- 36頁。
    〔154〕劉桂蘇,「國民經濟結構優化的數量分析」,經濟研究,1986年第10期,3頁- 25頁。
    〔155〕劉振陸、陳浩武,「我國人民儲蓄的特點」,中國金融,1982年第21期,33頁- 36頁。
    〔156〕劉國光,「經濟體制改革與宏觀經濟管理」,經濟研究,1985年第12期,3頁- 19頁。
    〔157〕劉國光,「中國經濟大變動中的雙重模式轉換」,中國經濟問題雙月刊,1987年第1期,1頁- 9頁。
    〔158〕劉福垣,「要重新認識工農業產品比價剪刀差」,農業經濟,1986年第4期,99頁- 104頁。
    〔159〕劉慶相,「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是解決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農業經濟,1986年第1期,157頁- 160頁。
    〔160〕劉慧勇,「試論農副產品收購價格總水平的調整原則」,農村經濟社會,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集刊第一卷,1985年6月,258頁- 260頁。
    〔161〕劉曉、于清文,「試論國民經濟系統經濟效益的綜合評介」,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84年第5期,11頁- 17頁。
    〔162〕劉樹成,「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週期性初探」,經濟研究,1986年第2期,23頁- 27頁。
    〔163〕劉鐵涼,「社會主義工資與宏觀經濟的綜合平衡」,經濟問題探索,1983年第9期,11頁- 14頁。
    〔164〕歐陽元松,「社會再生產實現條件及其特點」,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第3期,104頁- 106頁。
    〔165〕歐陽勝,「論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平衡」,經濟研究,1979年第6期,13頁- 19頁。
    〔166〕蔡龍,「試論離土也離鄉」,農業經濟問題,1985年第7期,4頁- 12頁。
    〔167〕盧文,「要增加農業的物質投入」,農業技術經濟,1986年第3期,1頁- 8頁。
    〔168〕盧希悅,「試論剪刀差與"農業的特權"」,價格理論與實踐,1983年第5期,29頁- 31頁。
    〔169〕鍾志奇,「生產資料市場的幾個問題」,物質經濟,1985年第4期,15頁- 21頁。
    〔170〕鍾淦恩、王新文,「論我國的銀行利息」,財政金融,1980年第11期,63頁- 69頁。
    〔171〕薛琦,「聯鎖效果與直接外人投資」,中國經學會論文集,民國68年12月,77頁- 91頁。
    〔172〕薛暮橋、吳凱泰、李克穆,「六十年代前期物價的穩定與成長」,經濟研究,1985年第3期,41頁- 50頁。
    〔173〕韓志榮,「工農業勞動力折合標準問題之我見」,價格理論與實踐,1982年第5期,18頁- 20頁。
    〔174〕羅首初,「勞動力流動和勞動制度改革爭議」,中國社會科學,1986年第5期,57頁- 70頁。
    〔175〕邊裕淵,「台灣農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之貢獻及地位」,台灣銀行季刊,第23卷第二期,26頁- 49頁。
    〔176〕蘇星,「土地改革以後,我國農村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經濟研究,1958年第2期,12頁- 26頁。
    〔177〕嚴瑞珍,「當前我國農村流通領域改革中的三個基本問題」,農業經濟問題,1984年第1之12集,23頁- 40頁。
    〔178〕龔金國,「從制約因素論證兩大部類發展速度對比關係」,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6期,59頁- 73頁。
    二、中文書目部份:
    〔179〕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市場管理局編,農村集市貿易的開放和管理,工商出版社(北京:1982年4月出版)。
    〔180〕于宗先、杜文田編,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聯經出版公司,(台北:民國65年3月出版)。
    〔181〕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台北:1974年7月出版)。
    〔182〕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物資經濟研究所編,農產品成本與價格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4年出版)。
    〔183〕中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經濟導報社,(香港:1978年~1985年各版)。
    〔18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資本論第一~四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6月出版)。
    〔185〕王美涵著,消費經濟概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北京:1985年9月出版)。
    〔186〕尹世杰主編,社會主義消費經濟學,人民出版社,(上海:1982年11月出版)。
    〔187〕石齊平,當代個體經濟理論與應用,三民書局,(台北:民國71年9月出版)。
    〔188〕朱剛、李洪鰲合著,經濟發展理論與策略,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台北:民國61年7月出版)。
    〔189〕杜玉章編著,怎樣提高商業經濟效益,中國展望出版社,(北京:1983年12月出版)。
    〔190〕李炳坤編著,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問題,農業出版社,(北京:1981年4月出版)。
    〔191〕李登輝主編,台灣農業結構變動之研究,農復會,(台北:民國61年4月出版)。
    〔192〕李登輝著,台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民國65年8月出版)。
    〔193〕李華夏著,中共工業生產函數初探,中華經濟研究院,(台北:民國76年1月出版)。
    〔194〕李悅編著,中國工業部門結構(上、下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北京:1983年10月出版)。
    〔195〕汪海波著,中國工業經濟問題研究,雲南人民出版社,(雲南昆明:1984年6月出版)。
    〔196〕林華德著,台灣兩元性經濟的發展策略-戰後台灣經濟的實證分析,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民國67年11月出版)。
    〔197〕姜漁、黨曉捷、姜洪,中國就業結構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1986年出版)。
    〔198〕高長,中國大陸農業勞動力剩餘之估計,中華經濟研究院,(台北:民國72年9月出版)。
    〔199〕高梓澤,中共鋼鐵業之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台北:民國72年7月出版)。
    〔200〕馬洪主編,中國工業經濟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3年2月出版)。
    〔201〕馬洪、孫尚清主編,中國經濟結構問題研究(上、下册),人民出版社,(北京::1981年12月出版)。
    〔202〕孫尚清主編,論經濟結構對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4年3月出版)。
    〔203〕張如海著,農產品價格問題研究,人民出版社,(上海:1984年2月出版)。
    〔204〕張佩珍,中國大陸農業總要素生產力之變化,中華經濟研究,(台北:民國71年8月出版)。
    〔205〕張曙光,經濟結構和經濟效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2年12月份出版)。
    〔206〕國家計劃委員會預測中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平衡統計司,全國投入產出表一九八一年,中國統計出版社,(北京:1986年6月出版)。
    〔207〕國家統計局貿易物價統計司編,中國貿易物價統計資料1952 - 1983,中國統計出版社,(北京:1984年12月出版)。
    〔208〕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物資司編,中國工業經濟統計資料1949 - 1984,中國統計出版社,(北京:1985年11月出版)。
    〔209〕商業部商業經濟研究所編著,新中國商業史稿,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北京:1983年12月出版)。
    〔210〕黃通、張宗漢、李昌槿合編,日據時代台灣之財政,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台北:民國76年1月出版)。
    〔211〕崔世爽編著,國內零售市場商品供求關係統計問題,中國統計出版社,(北京:1985年9月出版)。
    〔212〕許毅、陳寶森、梁無瑕著,社會主義價格問題,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北京:1982年12月出版)。
    〔213〕楊堅白編著,解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中幾種主要比例關係的變化,新知識出版社,(上海:1957年出版)。
    〔214〕楊叔進著,經濟發展的理論與策略,江蘇人民出版社,(江蘇:1983年10月出版)。
    〔215〕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當代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4年出版)。
    〔216〕鄒至莊著,中國經濟,中文大學出版社,(香港新界沙田:1986年出版)。
    〔217〕劉方域著,消費經濟學概論,貴州人民出版社,(貴陽:1984年5月出版)。
    〔218〕劉燕蓀著,中國儲蓄史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北京:1984年10月出版)。
    〔219〕劉國光主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人民出版社,(上海:1984年1月出版)。
    〔220〕厲以寧,消費經濟學,人民出版社,(北京:1984年12月出版)。
    〔221〕薛暮橋著,我國物價加貨幣問題研究,紅旗出版社,(北京:1986年4月出版)。
    〔222〕謝佑權、林光祖、鄭普青,我國社會主義商業經濟的理論與實踐,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1984年出版)。
    〔223〕羅正齊、袁培樹編著,消費經濟,學林出版社,(上海:1986年2月)。
    〔224〕H. B. Chenery and P. G. Clark著,張溫波、施敏雄合譯,產業關聯經濟學,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民國58年6月出版)。
    〔225〕E. D. Domar著,張溫波、施敏雄合譯,經濟成長論文集,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民國57年3月出版)。
    〔226〕Poul H. Douglas著,侯家駒譯,工資理論(上、下册),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民國61年出版)。
    三、英文期刊部份:
    [227] Barro, Robert J. and Herschel I. Grossman, "Suppressed Inflation and the Supply Multiplier",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anuary, 1974, pp. 87-104.
    [228] Barro, Robert J. and Herschel I. Grossman, "A General Disequilibrium Model of Income and Employment", A. E. R. March. 1971, pp. 82-93.
    [229] Boucher, Michel, "Some Further Results on the Linkage Hypothesis", Q. J. E. May, 1976, pp. 312-317.
    [230] Chenery, Hollis B., "The Structuralist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Policy", A. E. R. May, 1975, pp. 310-317.
    [231] Diamond, J.,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al Constraints in Developing Economics: A Case Study",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4, pp. 95-108.
    [232] Ellman, Michael, "Did the Agricultural Surplus Provide the Resources for the Increase in Investment in the U. S. S. R. During the First Five year Plan?", The Economic Journal, December, 1975, pp. 844-864.
    [233] Grabowski, Richard, and Bong Joon Yoon, "Intersectoral Terms of Trade, Industrial Labor Supply, and the Classical Model: Early Japanese Experience", The Developing Economics, September, 1984, pp. 264-273.
    [234] Hare, Poul G., "Aggregate Planning by Means of Input-Output and Material-Balances System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5. 1981, pp. 272-279.
    [235] Hazari Bharat R. and Stere Bakalis, "An Analysis of Capital Underutilizat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 A Trade Theoretic Approach", The Developing Economics, March, 1985, pp. 3-15.
    [236] Hewings, Geoffery J. D., "The Empirical Indentification of Key Sectors in An Economy: A Regional Perspective",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June, 1983, pp. 173-195.
    [237] Houthakker, H. 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Household Expenditure Patterns, Commemorating the Centenary of Engel`s Law", Econometrica, October, 1957, pp. 532-551.
    [238] Howard, David H., "The Disequilibrium Model in A Controlled Economy: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Barro-Grossman Model", A. E. R. December, 1976, pp. 87 1-879.
    [239] Howard, David H., "Rationing, Quantity Constraints, and Consumption Theory", Econometrica, March, 1977, pp. 399-413.
    [240] Haward, David H., "The Disequilibrium Model in A Controlled Economy: Reply and Further Results", A. E. R. September, 1979, pp. 733-738.
    [241] Ishikawa, Shigeru, "Resource Flow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the Chinese Experience",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March, 1967, pp. 3-49.
    [242] Jones, Leroy p., "The Measurement of Hirschmanian Linkages", Q. J. E. May, 1976, pp. 323-333.
    [243] Kader, Ahmad A., "Development Patterns Among Countries Reexamined",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September, 1985, pp. 199-220.
    [244] Katz, Barbara Goody, "The Disequilibrium Model in a Controlled Economy: Comment", A. E. R. September, 1979, pp. 721-725.
    [245] Laumas, Prem S., "The Weighting Problem in Testing the Linkage Hypothesis", Q. J. E. May, 1976, pp. 308-312.
    [246] Macrae, John T., "Mobil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Surplus in China for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1952-1957",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March, 1970, pp. 79-92.
    [247] Maruyama, Nubuo, "The Machanism of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Background to the Shift in Development Strategy -- ",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December, 1982, pp. 437-471.
    [248] Mathur, Ashok, "Balanced V. Unbalanced Growth -- A Reconciliatory View", Oxford Economic Papers, July, l966, pp. 137-157.
    [249] Mikesell, Raymond F., "The Nature of the Savings Fun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Survey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March, 1973, pp. 1-26.
    [250] Mundle, Sudipto and Kazushi Ohkawa, "Agricultural Surplus Flow in Japan",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September, 1979, pp. 247-265.
    [251] Nissankle, Machiko K., "The Disequilibrium Model in A Cobtrolled Economy: Comment", A. E. R., September, 1979, pp. 726-731.
    [252] Nugent, Jeffery B. and Pan A, Yotopoulos, "Morphology of Growth -- the Effects of Country Siz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Linkag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0, 1982, pp. 279-295.
    [253] Ofer, Gur, "Industrial Structure, Urbanization, and the Growth Strategy of Socialist Countries", Q. J. E. May, 1976, pp. 219-244.
    [254] Owen, Wyn F., "The Double Developmental Squeeze on Agriculture", A. E. R. March, 1966, pp. 43-70.
    [255] Pickersgill, Joyce, "Recent Evidence on Soviet Households Saving Behavior",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0, pp. 628-633.
    [256] Pickersgill, Joyce, "Soviet Households Saving Behavior"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May, 1976, pp. 139-147.
    [257] Pollak, Robert A., "Conditional Demand Functions and Consumption Theory", Q. J. E. February, 1969, pp. 60-78.
    [258] Reynolds Lioyd G., "China as A Less Developed Economy", A. E. R. June, 1975, pp. 418-428.
    [259] Riedel, James, "A Balanced-Growth Version of the Linkage Hypothesis: A Comment", Q. J. E. May, 1976, pp. 319-322.
    [260] Santhanam K. V. and R. H. Patil, "A Study of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of the Indian Economy: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Econometrica, January, 1972, pp. 159-176.
    [261] Singh B. and H. Drost, "An Alternative Economic Approach to th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Review of Economics Statistics, 1971, pp. 326-334.
    [262] Sun, Chen and Ming-Yih Liang, "Savings in Taiwan, 1953-1980", 台灣經濟發展會議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南港:民國70年12月8日- 20日)。
    [263] Sutcliffe, Robert B., "Balaced and Unbalanced Growth", Q. J. E. November, 1964, pp. 621-640.
    [264] Tanaka, Taskuo, Hiroshi Osada, Kinya Onod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Trade in the Pacific Asian Region",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December, 1983, pp. 340-356.
    [265] Teubal, Morris,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A Medium -- Sized Economy", Econometrica, September, 1971, pp. 773-795.
    [266] Teubal, Morris, "Heavy and Light Industr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 E. R. September, 1973, pp. 588-596.
    [267] Weisskoff, Richard and Edward Wolff, "Linkages and Leakages: Industrial Tracking in An Enclave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July, 1977, pp. 607-629.
    [268] Whalley, John, "A Note o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Savings Rat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6) 1982, pp. 273-277.
    [269] Yotopoulos, Pan A. and Jeffrey B. Nugent, "In Defense of a Test of the Linkage Hypothesis", Q. J. E. May 1976, pp. 334-343.
    [270] Yotopoulos, Pan A. and Lawrence J. Lau, "A Test for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Growth",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November, 1970, pp. 376-384.
    [271] Yotopoulos, Pan A. and Lawrence J. Lau, "The Balanced-Unbalanced Growth Controvenry Revisited", The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1975, pp. 516-517.
    四、英文書目部份:
    [272] Adelman, Irma and Erilk Thorbecks., Editors., The Theory and Desig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6.
    [273] Chenery, Hollis and Moises Syrquin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1950-1970,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274] Deaton, Angus and John Muellbauer, Economics and Consumer Behavio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275] Draper, N. R. and H. Smith, 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 New York: Jphn Wiley & Sons, Press, 1981.
    [276] Ellman, Michael, Socialist Plann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277] Fei, John C. H. and G. Rains,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 Theory and Policy, Homewood. Ill.,: Irwin, 1964.
    [278] Ferguson, C. E.,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of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1977.
    [279] Grassman Sven and Erilk Lundbery Edited., The World Economic Order: past and Prospect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1.
    [280] Hagen, Everett E., The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Homewood, Ill.,: Richard D. Irwin, 1975.
    [281] Henderson, James M. and Richard E. Quandt, Microecomom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 1980.
    [282] Hirschman, A. O.,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283] Horvat, Branko, Towards a Theory of Planned Economy, Beograd: Yugoslav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Press, 1964.
    [284] Huang, Fung-Yea, Collective Saving Behavior in China: A Test of th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August 1986. - - A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285] Kindleberger, Charles P., Herrich Bruce,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Press, 1977.
    [286] Lardy, Nicholas R., Agriculture in China`s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87] Meier, Gerald M.,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288] Mitra, Ashok, Terms of Trade and Class Relations -- An Essay in Political Economy, Allahabad: Bombay: New Delhi: Calcutta Press, 1979.
    [289] Nurkse, Ragnar, Problems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53.
    [290] Singh, S. K., Development Economics,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Lexington Books Press, 1975.
    [291] Todaro, Michael P.,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New York: Longman, 1981.
    [292] Thirlwall, A. P., Growth & Development --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eveloping Economics, London: Macmillan, 1977.
    [293] World Bank, China: Long-Ter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Options,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294] Wu, Rong-I.,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aiwan, Vsndder Louvain, 1981.
    [295] Yotopoulos, Pan A. and Jeffrey B. Nugent,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 - Emirical Investigations, New York: Harper & Raw, 1976.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博士
    76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41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