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91711      Online Users : 8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4657


    Title: 毛死後中共權力鬥爭與政治變革之探討
    Authors: 柳熙汶
    Contributors: 張鎮邦
    柳熙汶
    Date: 1984
    Issue Date: 2016-12-07 15:17:31 (UTC+8)
    Abstract: 前言
    鄧小平在打倒華國鋒,取得了對中共的領導權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不得不進行重大的改革措施。所以本論文以研究毛死後中共權力鬥爭與政治變革為主,目的在分析中共權力鬥爭的內涵,以及探討中共進行的各項變革的具體內容,以期有助於其內部情勢的掌握與瞭解。
    本論文共分六章,十六節,全文約十萬字。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理論與分析方法。
    第二章,中共權力鬥爭的內涵。敘述中共權力鬥爭的特徵以及文革以來中共內部權力鬥爭的經過。
    第三章,鄧、華鬥爭的中心問題,包括批毛問題、平反問題與清除「四人幫」餘黨問題。
    第四章,鄧、華鬥爭的經過。討論中共十一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鄧、華之間的鬥爭。
    第五章,鄧小平實施的政治變革,討論中共各項改革之實情 ( 體制改革、新幹部政策及整黨整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法制改革 ),並加以分析檢討。
    第六章,結論,總論鄧、胡、趙幫派之形成及其未來之可能變化,以及鄧小平面臨的問題。
    本文撰寫期間,承蒙恩師張鎮邦教授關愛有加,悉心指導,使論文得以順利完成,特此致上最崇高之敬意與謝忱。
    筆者能夠在東亞所如此理想的環境中求學,深感慶幸。在此期間受到諸位師長諄諄教誨與愛護,以及同學們的砥礪與照顧,衷心感念,但盼日後得以回報。尤其芮所長和蒸及前所長曹師伯一,給予筆者之教誨與照顧,韓國西江大學校政治外交學系主任李相禹教授,熱心關懷學生的論文,在此敬致誠摯之謝忱。
    另外,金昭中、吳安家、金春坤學長,從蒐集資料以至校稿等繁雜工作均給予全力支持,深感於心,謹此敬致謝意。還有,寫作期間,內人時時給予幫助與鼓勵,亦在此致謝。
    最後,謹將此論文獻給父母親大人,以報答多年殷望之情於萬一。
    柳熙汶 謹識
    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前言1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理論與分析方法3
    第二章 中共權力鬥爭之內涵9
    第一節 中共派系衝突之形成9
    第二節 參中共權力鬥爭的特徵18
    第三節 文革以來中共內部權力鬥爭之經過30
    第三章 鄧華鬥爭的中心問題53
    第一節 批毛問題53
    第二節 平反問題62
    第三節 清除「四人幫」餘黨問題67
    第四章 鄧華鬥爭的經過79
    第一節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鬥爭79
    第二節 十一屆四中全會的鬥爭86
    第三節 十一屆五中全會的鬥爭96
    第四節 十一屆六中全會的鬥爭103
    第五章 鄧小平實施的政治變革
    第一節 體制改革116
    第二節 新幹部政策與整黨整風147
    第三節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155
    第四節 法制改革162
    第六章 代結論:接班與整黨--中共面臨的問題181
    參考書目199
    Reference: 中文參考書目
    1.張鎮邦,對中共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之分析,台北:世界反共聯盟中華民國分會,亞洲人民反共聯盟中華民國總會,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初版。
    2.周文青,中共往何處去?台北:世界反共聯盟中華民國分會,亞洲人民反共聯盟中華民國總會,一九八一年八月初版。
    3.葉青,毛澤東思想批判,台北:帕米爾書局,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初版。
    4.陳力生,中共文化革命與政治鬥爭,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七四年一月初版。
    5.中共機密文件彙編,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出版,一九七八年四月初版。
    6.毛澤東死後的中國大陸問題論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7.「林彪事件」研析,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編印,一九七二年三月。
    8.曹伯一,中共延安時期之政治經驗,台北:政大東亞所,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初版。
    9.許冠三著,何俊仁編,劉少奇與劉少奇路線,香港:中道出版社,一九八○年十月初版
    10.余新明,中共黨基層組織之研究,台北:政大東亞所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11.胡耀邦,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印行,一九八一年。
    12.谷正綱,從中共「十二大」看鄧小平路線的前途,台北:世盟中華分會,亞盟中華總會,一九八二年。
    13.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香港:三聯書店編,一九八○年。
    14.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香港:三聯書店編,一九八一年。
    15.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香港:三聯書店編,一九八二年。
    16.中國共產黨歷次重要會議集-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資料組編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17.中共原始資料選輯綜合類,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編,民國七十年。
    18.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首要講話及文件選編上、下册,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編,一九八三年。
    19.黃德北,一九六五年後中共政治秀異份子的衝突:意識形態、權力、政策,台北: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20.李繼玄,鄧小平與中共權力鬥爭,台北: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
    21.吳樂道,文革與中共對反制度化組織型模之尋求-歷史與比較的分析,台北: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22.司馬長風,鄧小平復職始末,香港:波文書局,一九八○年。
    23.張鎮邦,從中共審判林、江集團看中國共產黨,台北:世盟分會、亞盟總會印行,民國七十年。
    24.張邦文,林彪與毛澤東權力鬥爭之研究,台北: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四年。
    25.共匪原始資料彙編,中共「體制改革」專輯,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印,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26.陳力生,中共「文化革命」與政治鬥爭,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印行,民國六十三年。
    27.中共兩條路線鬥爭史(一九二一 - 一九六六),香港:當代中國研究所編輯,一九七一年。
    28.揭發批判「四人幫」文選,香港:三聯書店編,一九七七年。
    29.堅決擁護領袖華主席憤怒聲討「四人幫」,香港:三聯書店編,一九七七年。
    30.中共中央政治局權力鬥爭史料集,香港:東方學文獻出版社編,一九七二年。
    31.司馬璐主編,鄧小平資料彙編,香港:自聯出版社印行,一九七七年。
    32.張世熒,中共內部政治衝突-劉少奇事件個案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33.林彪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叛徒,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編,一九七三年。
    34.華國鋒同志是毛主席革命路綫的卓越繼承者,湖南:人民出版社編,一九七七年。
    35.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準則」學習輔導材料編寫組,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八月一版。
    36.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一、二集),台北:國研所、東亞所編印,民國五十八年。
    37.曹伯一,中國現代史綱。台北:政大東亞所,民國七十年。
    38.郭華倫,中共史論(第一 — 四册),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七十一年四版。
    39.姚孟軒編,匪黨內部鬥爭問題論集,台北:國研所,民國六十四年。
    40.李天民編,匪黨問題論集,台北:國研所,民國六十二年。
    41.高向果編,共匪經濟問題論集,台北:國研所,民國六十二年。
    42.張敬文編,共匪政治問題論集,台北:國研所,民國六十四年。
    43.周自強編 • 共匪軍事問題論集,台北:國研所,民國六十三年。
    44.張敬文,大陸知識份子問題論集,台北:國研所,民國六十二年。
    45.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台北:國研所,民國六十五年
    46.中共人名錄,台北:國研所,民國七十二年重修。
    4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48.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49.史大林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50.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51.鄧小平文選,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
    中文期刊、報紙
    1.東亞季刊,台北,政大東亞研究所出版。
    2.問題與研究,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出版。
    3.匪情月報,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出版。
    4.共黨問題研究,台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發行。
    5.中共研究,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6.大陸觀察,台北,大陸觀察雜誌社。
    7.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中國大陸研究雜誌社。
    8.匪情週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
    9.一週重要情報摘要,台北,總政治作戰部心戰處。
    10.明報月刊,香港。
    11.紅旗,北京,紅旗雜誌社。
    12.大公報,香港。
    13.星島日報,香港。
    14.明報,香港。
    15.文滙報,香港。
    16.人民日報,北京。
    17.解放軍報,北京。
    18.光明日報,北京。
    19.文滙報,上海。
    英文參考書目
    1. Tien Hung-ma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arty Powers and Group Politics from the Third Plenum to the Twelfth Party Congress." Occasional Papers/Reprints Series in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es No. 2-1984 (61): 30 pp.
    2. Chang Parris H. "Elite Conflict in the Post-Mao China" Occasional Papers/Reprints Series in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es No. 2-1983 (55): 48 pp.
    3. Scalapino, Robert A. ed. Elit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attle &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 1972.
    4. G. A. Almond.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A World Review.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4.
    5. Terrill, Ross. The future of China, after Mao. New York: Delacrte Pr., C 1978.
    6. Dutt, V. P. ed. China: the Post-Mao view. New Delhi: Allied Publishes Private Ltd., C 1981.
    7. Hsu, Immanuel C. Y. China without Mao.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 1983.
    8. Bang, Chan Y, China after Mao: What next? Sanfrancisco: Institute for Asian Pacific Studies, 1977.
    9. Beller Denis C. & Frank, P. Belloni ed., Faction Palitics: Political Parties &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Califonia: ABC-Clio Inc., Santa Barbara, 1978.
    英文期刊雜誌
    1. The China Quarterly (London: The Contemporary China Institute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 University).
    2. Beijing Review (Beijing: Peking Review).
    3. Contemporary China (Boulder: Westview Press).
    4. Asian Survey (Califoni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5.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East Asian Institute, Columbia University).
    6. Current Scene (Hong Kong: Green Pogoda Press Ltd.)
    7.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U.S.A.: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Inc.)
    8.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New York: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Columbia University).
    9. Problems of Communism (Washington, D.C.: U.S. Information Agency).
    10.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 (School of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nia).
    11. Occasional Papers/Reprints Series in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es (Baltimore, Mary Land 21201, U.S.A. University of Mary Land School of Law).
    Relation: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碩士
    7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5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