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書籍 1.王義雲,會計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初版)。 2.林柄滄,會計審計的理論與實務,(台北:自版,民國六十七年初版)。 3.施智謀,公司法,(台北:自版,民國六十九年初版)。 4.高松譯,審計準則報告彙編,(台北:自版,民國六十八年初版)。 5.馮拙人譯,審計學原理,(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6.陳一騏,美國會計學快速發展之分析暨我國會計興革之研究,(台北:自版,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7.鄭丁旺,中級會計學上册,(台北:自版,民國六十九年初版) 。 8.陸民仁,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年八月第五版)。 二、中文期刊 1.王蘋蘋,「會計師應該對誰負責?」管理雜誌第109期(哈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七月),頁五十二~六十一。 2.天下雜誌,「用人之道」,民國七十二年元月,頁九十。 3.方成,「查帳人員對於一般公認查帳準則的認識」,現代審計第二八六期(民國六十七年八月),頁十四~十六。 4.白培英,「樹立會計觀念提昇會計水準」,會計師會訊第二十二期(民國七十二年四月),頁一~四。 5.白培英,「從證券管理觀點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配合」,稅務旬刊第一一六二期(民國七十三年一月),頁十五~十八。 6.白培英,「建立我國會計師的新形象─簽證業務促進會成立大會致詞」,會計師會訊第三十三期(民國七十三年三月),頁五~九。 7.田東志,「談財務報表品質」,會計人第六十一期(民國六十六年七月),頁二十一~二十二。 8.江亮一,「會計在現代企業中的功用」,會計人第三十九期(民國六十四年九月),頁六。 9.朱國璋,「會計師簽證報表之演進」,中國會計第二十七卷第九、十期(民國六十九年九、十月),頁一。 10.朱寶奎,「會計師簽證申報之功能及其查帳程序之改進」,稅務旬刊第九八一期(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頁六~九。 11.余先達,「公司財務會計作業對證券市場之重要性」,會計人第六十四期(民國六十六年十月),頁一~四。 12.余先達,「證券管理委員會的任務」,證券管理第一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二年三月),頁四十七~五十。 13.竹安,「會計師融資簽證面面觀」,法商顧問月刊第一卷第十期(民國六十九年十月),頁八○六~八一二。 14.杜英宗,「如何發揮我國會計師功能」,稅務旬刊第一○三七期(民國六十九年七月),頁十六~十七。 15.林柄滄,「論稅務簽證制度之改良」,稅務旬刊第八六四期(民國六十四年九月),頁4~5。 16.林柄滄,「美國對會計師的評鑑方法」,稅務旬刊第一○○五期(民國六十八年八月),頁十一~十三。 17.林榮裕,「會計師同業評鑑的經驗談」,致遠會計七十二年第四期(台北,致遠會計師事務所,民國七十二年八月),頁四~六。 18.林有志,「對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告應有的認識」,會計師會訊第二十五期(民國七十二年七月),頁五~七。 19.柯大倫,「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表誕生記」,會計師會訊第十八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頁五十~五十三。 20.柯淵育,「介紹美國會計師界的同業評鑑制度─兼談如何強化我國會計師界的品質管制」,致遠會計七十一年第三期(台北,致遠會計師事務所,民國七十一年六月),頁一~四。 21.柯淵育,「我國會計師業務的發展趨勢」,中國會計第二十七卷第九、十期(民國六十九年九、十月),頁十五~十六。 22.邵金文,「會計制度與會計師的使命」,會計人第四十七期(民國六十五年五月),頁三~四。 23.程忠元,「會計師在經濟發展中擔負的任務」,中國會計第二十九卷第八、九期(民國七十一年八、九月),頁十~十五。 24.阮呂芳周,「對證管會加強會計師簽證責任擬議之我見」,會計師會訊第二十二期(民國七十二年四月),頁二十九~三十。 25.黃正,「企業審計與會計師」,台中商專學報第十一期(民國六十八年六月),頁二十七~五十四。 26.黃敏助,「財務報表之虛與實」,今日合庫第二卷第七期(民國六十五年七月),頁五十九~六十五。 27.黃松榮,「會計師融資簽證制度剖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三卷第七期(民國六十九年七月),頁三十三~四十二。 28.湯中,「微言證券上市發行公司財務報表之公開發表」,中國會計第二十六卷第三期(民國六十八年三月),頁二十七~二十九。 29.楊燦雄,「破壞會計師形象的幾點缺失」,現代審計第三六七期(民國七十一年四月),頁十~十一。 30.喬林譯,「一九八○年代的會計師專業」,會計報第一二三五期(民國六十九年四月),頁一~六。 31.盛禮約,「公開發行公司會計師簽證與財務」,證券管理第一卷第五期(民國七十二年九月),頁七十五~八十。 32.盛禮約,「改進會計師考試之雛議」,中國會計第二十八卷第一期民國七十年一月),頁一~二。 33.陳秋芳,「介紹美國會計師之同業評鑑」,稅務旬刊第一一五八期(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頁十二~十四。 34.陳耀連,「我國會計師職業現況」,現代審計第二五三期(民國六十六年四月),頁一~五。 35.陳成庚,「對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告應有的認識」,會計師會訊第二十四期(民國七十二年六月),頁二十七~三十二。 36.約翰、波頓,「中華民國資本市場及會計設施之改進(下)」,會計報第一二六○期(民國六十九年九月),頁一~九。 37.耿美璋,「美國會計師制度」,主計月報第四十二卷第六期(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頁十八~二十三。 38.鄭丁旺,「對我國會計師界的一些建議」,會計師會訊第十六期(民國七十一年十月),頁二十六~二十八。 39.鄭丁旺,「論健全我國證券市場之道」,會計師會訊第二十四期(民國七十二年六月),頁十一~十二。 40.鄭丁旺,「會計師界的努力應獲社會肯定─從籌募會計學術基金會談起」,會計師會訊第三十三期(民國七十三年三月),頁十三、十五。 41.鄧海波,「會計師簽證事項之檢討與重建」,今日財經第二四一期(民國七十年十二月),頁十四~十六。 42.鄧海波,「會計師簽證制度及其方法之研議」,今日財經第二六一期(民國七十二年八月),頁十~十六。 43.戴問梅,「談會計師業務對社會之福利與沿革」,中國會計第二十三卷第十一、十二期(民國六十五年十一、十二月),頁三~五。 44.工商時報,「對大眾的欺騙行為必須嚴刑禁止─論股票上市欺騙投資大眾問題」之社論,民國七十二年十月份。 45.楊士仁,「會計師面面觀」,經濟日報,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十七日。 46.經濟日報,「評全面提升會計師制度計劃草案」之社論,民國七十三年四月份。 三、英文書籍及期刊 1. Austin, Kenneth R. and David C. Langston "Peer Review: Its Impact on Quality Control", Journal of Accountancy (July, 1981), PP. 78-82. 2. Benson Lord, "Discipline in the Accountancy Profession", The CPA. Journal (July 1983). PP. 10-15. 3. Bremser, Wayne G., "Acceptance and Continuance of Client", The CPA Journal (October, 1980), PP. 29-35. 4. Bremser Wayne G., "Improving the SSARS Engagement Review", The CPA Journal (Septemper 1983), pp. 12-19. 5. Butchart, James A., "What the Peer Reviewer is looking for in a Peer Review", The Ohio CAP Journal (Autumn 1981), PP. 137-139. 6. Campbell, David R., "How Local Firms can Document Quality Conerol ", The CPA Journal (April 1978), PP. 39-43. 7. Carey, John L., "The CPA Plans for the Future", (New York : AICPA, 1965), P. 128. 8. Committee on Fuducation and Experience Requirments for CPAS,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Requirements for CPAS", (New York: AICPA, 1969), P. 28. 9. Committee on Qualifying Experience, " Report to Council ", (New York: AICPA, 1969). 10. Cook, J. Michael and Haldon G. Robinson, "Peer Review-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s Program", The CPA Journal (March 1979). PP. 11-16. 11. Hannon, James P.,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Peer Review", The CPA Journal (September 1979) PP. 33-37. 12. Hannon, James P.,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a CPA Firm", The CPA Journal. (Jan. 1980). 13. Hill and Knowlton, "Member Services Assessment: Finding and Observations", (New York: AICPA, Sept. 1982). 14. Hollander, Morris I., "What to Expect in a Peer Review Under Today`s New Rules", The Practical Accountant (Sept. 1981), PP. 41-49. 15. Larson, Rholan E., "Self-Rogulation: A Professional Step Forward", Journal of Accountancy (Sept. 1983) pp. 58-64. 16. Loscalzo, Margaret A., "What is Peer Review All About?" The Journal of Accountancy (Oct. 1978), PP. 78-82. 17. Luton James P., "Quality Control and Peer Review : How They are Working Today" The Practical Accountant (April 1981), PP. 33-40. 18. Mautz, Robert K., "Self-Regulation-Perils and Problems", Jofa, May 1983, P. 82. 19. Olson, Wallace E., "Self-Requlation-What’s Ahead?" The Journal of Accountancy (March 1980). 20. Public Orersight Board "Annual Report 1982-1983", (New York: AICPA Division for CPA Firms SEC Practice Section, Oct. 1982). 21. Professional Standards, "Ethics Bylaws Quality Control", (New York: AICPA June 1981). 22.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Committee, Statement on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No. 1, " System of Quality Control for CPA Firm", (New York: AICPA Feb. 1980). 23. Radford Richard, "The depth and extent of Peer Review", Practice Administration (April 1979), PP. 68-70. 24. Reckers, M. J. and Martin E. Taylor, "Peer Review At the-State Level", The CPA Journal (Jan. 1979) PP. 35-41. 25. Richard, Baker C., "Management Strategy in a Large Accounting Firm", The Accounting Review (July 1977) PP. 576-586. 26. Romig, Clinton J., "Preparing the Firm for a Peer Review", The Ohio CPA Journal (Autumn 1981), PP. 141-143. 27. Romig, Clinton, J., “Peer Review Key to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Standards Says Louisiana CPA", Public Accounting Report (April 1983), P. 16. 28. Schiftman, John T., "What the Peer Reviewer is Looking for in a Peer Review", The Ohio CPA Journal (Autumn 1981), PP. 147-148. 29. "SECPS Manual" (Ney York: AICPA Division for CPA Firms SEC Practice Section 1983). 30. Siegel, Joel G. and Marc Levine, "Peer Review: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e National Public Accountant (June 1982). pp. 12-14. 31. Sturcke, H. carl, "How to Prepare for Peer Review" The CPA Journal (June 1979), PP. 19-22. 32. Thomas, Barbara S.,"SEC Oversight Role in Self-Regulation", The CPA Journal (May 1983) PP. 11-15. 33. "Who Audits America", 9th ed. (Menlo Park, Calif : Data Financial Press, 1982). 四、未出版論文 1.王立瑋,會計師事務所品質控制與同業評鑑之研究(政大會計碩士論文,70年6月)。 2.呂惠民,我國會計師簽證制度之研究(東吳會計碩士論文,68年7月)。 3.洪慶山,我國融資簽證制度之研究(政大會計碩士論文,70年6月)。 4.許崇源,我國會計師稅務簽證功能之研究(政大會計碩士論文,68年6月。 5.陳舜秋,會計師的資格教育與實務經驗(東吳會計碩士論文,65年6月)。 6.陳耀連,現代審計成長與專業會計師制度之研究(政大會計碩士論文,66年7月)。 7.鄭惠秋,我國會計師稅務簽證評鑑問題之研究(政大會計碩士論文,71年6月)。 8.盧孝忠,我國財務簽證制度及功能之研究(政大會計碩士論文,67年元月)。 9.賴傳源,我國會計師專業執業素質之研究(東吳會計碩士論文,69年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