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57860      Online Users : 95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862


    Title: 東南亞國家協會與日本之關係
    Authors: 惣田耕造
    Contributors: 陳水逢
    惣田耕造
    Date: 1985
    Issue Date: 2016-11-11 16:47:16 (UTC+8)
    Abstract: 前言
    在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的蹂躪之後,原來屬於殖民地的東南亞國家百廢待舉,加之來自歐美的自由、民主思潮風起雲湧,以致許多愛國份子在狹隘的民族主義作祟下,紛紛利用各種不同的途徑力圖追求國家的獨立;而在爭取獨立的革命行動中,由於當時社會經濟普遍的蕭條,在缺乏堅強的正確意識與完整的政治體制之下,共產主義的毒素開始滲透進入這個多難地區,人類的生命和存在的價值,因而受到嚴重考驗。戰後數十年中東南亞諸國飽受共黨威脅、恐怖、顛覆以及軍事性和暴力性的長期鬥爭,終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可以肯定的是,採取民主體制的自由國家,均能享有高層次的生活水準,而共產社會多數經濟落後、人民窮困。綜觀越戰的失敗,中南半島三邦相繼淪陷,東南亞諸國終於徹底覺悟,非依靠自立自強、團結奮鬥不足以抵禦日趨擴張的赤禍以及彼等內部叛亂的威脅。
    東南亞諸國為了圖謀自立自強,不得不施行集中的權威統治,軍人干政現象由是普遍存在,在邁向現代化國家的歷程上,令人遺憾的產生了諸多的毒瘤,諸如專制政治、官員腐敗、經濟落後、教育未能普及,民主思潮如鯁在喉,停滯不前。加之美國欲在東南亞加強其勢力範圍,不顧各國文化傳統背景的不同,忽略各國人民知識、教育及生活水平的差異,強行推銷民主體制,結果反而削弱了這些國家的整合力量。
    另一超級大國的蘇俄,也為了本身在太平洋航線上的戰略地位,公然佔據越南金蘭灣等主要港口,作為控制此一地區的軍事力量,以威脅美國與另一強權中共。
    因此,東南亞諸國在豐富的資源、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缺乏民主體制的種種因素之下,潛伏者無數一觸即發的危機。覬覦這塊豐饒的土地,早已是列強之間不爭之事實。東南亞朝夕處在恐懼、困惑和苦惱的邊緣,今後如何斷絕赤禍蔓延,徹底實行民主政治,擺脫大國干涉內政,甚至於預防再度淪為殖民地統治的悲劇重演,都是東南亞諸國當前首要的課題。
    由相同意識組成的「東協」,在本質上追求社會振與、經濟發展、鞏固內部力量以作為將來在國際上立足的根基,誠如「東協」領袖之一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所說:「假如東協沒有一些值得依靠的經建成果,又遑論其他合作?」
    反觀日本,在一百二十餘年的現代化歷程中,日本首先歷經明治維新的洗禮,在政治上揚棄了長達六百七十多年的封建社會,逐步建立中央集權的立憲體制,並從制度上模倣歐美先進國家作適度的政治調整,俾日後有助於吸收外國的優點,當然其中也包含經濟制度。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屬於戰敗國的日本,又如何在一片廢墟中重整家園,並且再度建立起被視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的地位,針對此項疑問,吾人實有探討之必要:第一,日本用一種自覺的態度,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檢視所有的傳統制度,並且加以改革。諸如政治、商業、教育、軍事與藝術各方面,在戰後二十年的研究工作上,無不選擇適合本國環境與文化傳統的制度,更培育專家,分析各先進國家相關制度的優劣點,及為因應未來需求,評估、改革並創新。第二,日本幾乎是個沒有資源的國家,因此勢必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威,為應付各種短缺,政府尋求各種集團協定,一方面顧及個人利益,一方面減少社會的離析;日本依賴國際貿易獲取資源和市場,在許多事務上,必須負起破釜沈舟的決心,從事規劃、重建、現代化,並中止某些式微的工業,以適應整體性的生存發展。第三,日本的各項制度極為成功,這些成功不僅限於經濟方面,同時也包括了政治和社會方面。為了因應世界性的遲緩的成長率和日漸抬頭的保護政策,日本隨時都在作制度上的有效修正,靈活的運作加上全體國民的集體意識,致令日本渡過無數次的經濟危機,反而進一步向西歐,美國擴展它的勢力。
    今天,日本的成就早已凌駕當年努力模倣的西歐國家之上,甚至於不久的將來能夠超越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也未可知。這一切均歸功於完整的政治型態、健全的社會結構與普及的教育制度。日本人所享有的政治自由、民間的知識水準,以及應付能源、環境、公害、社會福利等等的能力,都是使它成為「非西方地區惟一的現代化的國家」的條件。
    以上種種,讓我們深切的體認到,同屬於亞洲地區的東南亞諸國和日本在人文、國體、社會、教育及地理環境上均有很大的差異。東南亞數十年來迭遭共黨迫害,致令生機斵斷,今後東南亞該如何振衰起敝,「東協」諸會員國業已挑起沈重的重擔,它們本著共同的宗旨:致力於經濟、文化、社會、科技及行政方面的合作;在教育、專業、技術方面,提供訓練及研究;促進工、農、商業發展,俾成為一個進步及和平的地區。至此,吾人業已瞭解東協諸國致力發展的目標千頭萬緒,端賴一己之力,實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東協諸國領導人物亦體認到,仰賴外力支援,國家建設始克有成。
    而如日中天的日本與東南亞又係何種關係,在此尤需作一番說明。日本所有的資源物資,絕大部份需要量,都依靠海外進口,而東南亞為日貨最大市場,幾佔其出口總額的百分之三十,也是它工業原料的主要供給區。日本私人對外投資總額中,有百分之二十投入「東協」諸國,麻六甲海峽又為日本航運的生命線--由中東、非洲運輸而來的原油、鑛沙等必經其地。「東協」諸國的進口總額中,日本產品所佔的比重,已經遠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而扼歐亞航路的麻六甲海峽終於成為日本海上生命線,只要它一旦遭遇封鎖,扶桑三島的航行油路便會被連腰切斷;從而導致到整個經濟運作,都會突然癱瘓下來。
    因此,日本的命運實與東南亞息息相關,過去幾十年來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經濟關係愈加密切,日本是東南亞最大的貿易夥伴,而東南亞也成為日本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而且,日本三分之一的對外援助是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在東南亞力圖振興的今日,依賴日本獲得相當數量的經濟援助和貸款,亦不失為息喘的機會。對於規模狹小而必須向外尋求市場的東協經濟集團來說,一個動態的外貿是其成長的要件,而日本基於其強大的經濟勢力;積極的投資政策;和東協自然依存關係等三種優勢,是目前最有能力從外圍影響東協發展的大國。
    基於上述種種,吾人當能徹底瞭解東南亞諸國在經濟、社會、民主政體、教育水準等各方面落後的原因;同時亦能認識亞洲東北端的蕞爾小國--日本,如何成為東南亞國家競相倣效的對象。日本以亞洲人的方式創造了本國的和平與繁榮,這種楷模如今已成為開發中國家的標竿。而東南亞目前正處於成長階段,國家陷入債務累積的困境,與大國間的互相依靠關係益見深刻。故督促開發中國家發揮其潛在能力,並將其經濟績效提昇於自律的發展軌道上,由救濟貧窮和飢餓之人道觀點觀之,日本尤需支援彼等之自強努力,積極推展經濟援助。
    東協希望日本政府或私人團體將來能夠在該地區進行更多的投資計劃,引進技術與工廠設備,以便日後能夠獨立發展自己的工業。也只有經濟的成長,才能逐步推行社會、政治、軍事等各方面的發展;否則東協將無以鞏固內部安定,和向外競爭的力量。
    日本對東南亞的經濟政策,今後將循「福田主義」的方針,逐漸改變它一昧追求強調出口的商業主義,為尊重人類,提升發展人性主義--真心誠意為亞洲地區人民的福利和生活改進而努力;幫助東協國家在飽受殖民帝國統治及共黨蹂躪的慘痛經驗之後,謀求自立自強,使不再依賴大國的庇蔭,重新建立民族的自尊心。而東南亞在邁向新興國家的階段,也將有段很遠的路程必須艱苦跋涉。
    俗云:「四海之內皆兄弟。」本人在論文提筆之初至完成之日,均衷心懷抱著此一信念,冀望將來日本與東南亞的外交關係終能秉持「悲天憫人」襟懷,彼此引導緊密的再結合,則亞洲真正的和平、安定和繁榮始指日可期。
    本人係留華的日籍學生,中文基礎十分淺陋,而本篇論文之中所參考的日方書籍、雜誌及新聞又汗牛充棟,致令翻譯工作進行非常遲緩,在文字的表達上難免辭不達意,多有漏失;全文八萬餘言,畢竟無法一一做到「信、達、雅」的要求。付梓之時,內心栖皇不安,失誤之處,尚祈師長、朋儕不吝指正,使本篇論文能更臻完整純熟,俾免野人獻曝,騰笑四方。
    留華期間,在課業上曾經多次遭受困擾和挫折,也曾一度心灰意冷,妄圖退路;而家遠路迢,舉目無親,只有不斷勉勵自己學習「過河卒子,拼命向前」的決心。如今回首前塵,關於學問方面,尚不敢宣稱有所進益,而在意志的磨鍊上,數年來已領悟「事在人為」的道理,未嘗不是另一種更有意義的收獲。
    東亞研究所芮所長是一位溫厚的長者,在多年的相處中,讓一個負笈他鄉的青年深刻認識「經師易得,人師難求」的慰安。東亞研究所除了提供給我一個優良的求學環境之外,同時在促進國際友誼方面,也作了許多無形的貢獻。
    而本文之所以能夠完成,指導教授陳水逢博士居功至偉,陳教授對於「日本」的認識,頗有權威;因此本文無論在架構上或原始資料的選擇方面,均能予本人以充足的信心作一番判斷。陳教授嚴謹的為學態度,誠為我輩的模範。
    而服務於「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陳儔美小姐,在半年多的時間內,就近幫助我提供許多寶貴的資料,論文在初稿完成階段,復又撥冗重新訂正,本人非常感謝這位亦師亦友的學姐。
    最後,本人謹在此誠懇的向我的妻子致謝,感謝她曾經無條件的支持下去,並且毫無怨尤。
    走筆至此,百感交集,東亞研究所的研究工作至今即將告一段落,內心無限惶恐。臨別依依,在此除了向曾經協助過我的中華民國的友人致謝外,對於將來更多的考驗,希望本人亦能一本初衷,再度出發。
    惣田耕造 謹識於台北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
    前言
    第一章 「東南亞國家協會」的形成背景1
    第一節 「東協」會員國獨立的經過1
    第二節 「東協」成立的過程及目的6
    第二章 「東協」與國際間的關係15
    第一節 越戰後美國的東南亞政策17
    第二節 蘇聯對東南亞的新政策23
    第三節 中共對東南亞的新政策27
    第四節 歐洲與東南亞的關係33
    第五節 日本重視東南亞的原因37
    第三章 田中首相訪問「東協」的成敗51
    第一節 田中首相的外交政策51
    第二節 田中首相訪問「東協」的目的55
    第三節 田中首相訪問「東協」的經過58
    第四節 田中首相訪問「東協」時的反日暴動65
    第四章 福田首相強化日本與「東協」的關係71
    第一節 福田首相的外交政策71
    第二節 「東協」第二屆高峰會議與日本的聯合公報74
    第三節 「東協」成立十年的成就79
    第四節 福田首相訪問「東協」的經過82
    第五章 鈴木首相溝通「東協」關係的新里程93
    第一節 鈴木首相對「東協」的外交政策93
    第二節 鈴木首相訪問「東協」的經過97
    第三節 鈴木首相訪問「東協」的意義103
    第六章 中曾根首相加強日本軍備的立場107
    第一節 中曾根首相對「東協」的外交政策107
    第二節 中曾根首相訪問「東協」的經過111
    一、經濟方面111
    二、軍事方面117
    第三節 中曾根首相訪問「東協」的外交成就123
    第七章 東南亞與日本的摩擦135
    第一節 東南亞國家的反日感情135
    第二節 對於嚴厲批判,日本所提出的反論139
    第八章 結論151
    第一節 日本今後外交的基本課題151
    第二節 東南亞的將來與日本的對策157
    第三節 「東協」未來的展望162
    一、東協秩序之探尋162
    二、「東協」國家的軍事化問題168
    參考書目177
    Reference: 一、中文書目:
    1.朱鶴賓:「東南亞新興國家」(上冊),中華文化出版,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初版。
    2.汪大鑄:「現代國際組織與國際關係」,中華民族研究所,一九六六年一月初版。
    3.張文蔚:「華人社會與東南亞諸國之政治發展」,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七二年初版。
    4.宋哲美編:「東南亞年鑑」,(香港:東南亞研究所出版,一九七六年初版)。
    5.李明水撰:「東南亞各國現狀研究」,文豪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初版。
    6.陳水逢:「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社會動態」,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七七年五月初版。
    7.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印:「東南亞國家國際關係論叢」,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一九八三年四月初版。
    二、中文期刊、報紙:
    1.問題與研究,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出版。
    2.共黨問題研究,台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發行。
    3.日本研究,台北,中日關係研究會出版。
    4.經濟日報。
    5.新生報。
    6.青年戰士報。
    7.台灣日報。
    8.中國時報。
    9.聯合報。
    10.中央日報。
    11.民族晚報。
    12.大華晚報。
    13.南洋商報。
    14.星島日報。
    15.香港日報。
    16.大公報。
    17.人民日報。
    三、日文書目:
    1.澀谷雅英.齊藤志郎編:「東南アジアの日本批判」,サイマル出版,一九七四年二月。
    2.日比野文夫.藏居良造合編:「華僑」,日本放送出版協會,一九七四年三月。
    3.小島清編:「東南アジア經濟と日本」,財團法人.日本國際研究所,一九七五年十月。
    4.岡部達味:「東南アジアと日本の進路」,日本經濟新聞社,一九七六年一月。
    5.澀谷雅英編:「日本を見つめる東南アジア」,サイマル出版,一九七七年一月。
    6.永積昭:「東南アジアの歷史」,講談社,一九七七年七月。
    7.岡部達味編:「ASEANをめぐる國際關係」,財團法人.日本國際研究所,一九七七年九月。
    8.林理介:「アジアの中の日本.平穩の中にひそむ不安」,泰流社,一九七八年五月。
    9.矢野暢:「東南アジア政策」,サイマル出版會,一九七八年七月。
    10.鈴木康雄:「日本と東南アジア」,教育社,一九七八年十月。
    11.田中壽雄:「シンガポ─ルとアジアダラ─」,教育社,一九七八年十一月。
    12.金垣茂:「東南アジアの安全保障」,教育社,一九七八年十二月。
    13.大野徹編:「東南アジアと國際關係」,晃洋書房,一九七九年五月。
    14.鳥羽嶺次郎:「東南アジアの構圖」,產能大,一九七九年八月。
    15.松本三郎 •福永安祥編:「東南アジアの展望」,勁草書房,一九八○年三月。
    16.齊藤吉史:「國際史の中の東南アジア」, TBSブリタニヵ,一九八○年七月。
    17.穴戶壽雄:「援助大國.日本の選擇」,東洋經濟新報社,一九八一年三月。
    18.通商產業省編:「經濟協力の現狀と問題點」,財團法人.通商產業調查會,一九八一年。
    19.西谷浩明.井上宣時編:「經濟協力ハンドブツク」,アジア經濟研究所,一九八一年。
    20.小木曾功:「ASEAN」,教育社,一九八二年三月。
    21.加納啓色:「東南アジア現代史」,有斐閣,一九八二年八月。
    22.ロバ─ト.シヤプレン著.阿部義正.伊藤雄次譯:「回轉する東南アジア」,サイマル出版會,一九八二年九月。
    23.通商產業省編:「新書版.通商日書」,財團法人.通商產業調查會,一九八三年七月。
    24.外務省編:「わが外交の近況」,大藏省印刷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25.荻原宜之:「ASEAN」,有斐閣,一九八三年十二月。
    26.經濟企畫廳編:「世界經濟白書」,大藏省印刷局,一九八三年二月。
    27.經濟企畫廳編:「經濟白書」,大藏省印刷局,一九八四年九月。
    四、日文期刊、報紙:
    1.國際經濟臨時增刊,「フイリツピン特集」,國際經濟社,一九七六年七月三十一日。
    2.國際經濟臨時增刊,「マレ─シア特集」,國際經濟社,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3.國際經濟臨時增刊,「タイ特集」,國際經濟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4.國際經濟臨時增刊,「シンガポ─ル」,國際經濟社,一九七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5.國際經濟臨時增刊,「ASEAN特集」,國際經濟社,一九七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6.東南アジア研究,京都大學アジア研究センタ─。
    7.世界思想,國際勝共連合出版。
    8.軍事研究,ジヤパンミリタリ.レビユ─。
    9.經濟往來,經濟往來社。
    10.國防,朝雲新聞社。
    11.海外事情,拓殖大學海外事業研究所。
    12.國際問題,財團法人.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
    13.世界,岩波書店。
    14.アジア時報,社團法人.東南アジア調查會。
    15.東南アジア月報,社團法人.東南アジア調查會。
    16.アジア經濟,アジア研究所。
    17. アジアトレンド,アジア研究所。
    18.時事通信アジア情報,時事通信社。
    19.世界週報,時事通信社。
    20.週刊時事,時事通信社。
    21.時の課題,時事問題研究所。
    22. ASIAN.BEAT,現代アジア問題研究會。
    23.外交時報,外交時報社。
    24. ASIAN • REPORT,マスコミ總合研究所。
    25.朝日ジヤ─ナル,朝日新聞社。
    26.アジ研ニユ─ス,アジア經濟研究所。
    27.エコノミスト,每日新聞社。
    28.アジア經濟旬報,社團法人.中國研究所。
    29.讀賣新聞。
    30.產經新聞。
    31.每日新聞。
    32.朝日新聞。
    33.東京新聞。
    五、英文書目
    1. Secretariat-General of the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Bulleti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Volume 12, No. 12, 1979.
    2. Allan Gyngell, "Looking Outwards : ASEAN`S External Relations," in Alson Broinowski, ed., Understanding ASEAN, 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2 ).
    3. Ulrich Cartellieri,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EEC and ASEAN," The Indonesian Quarterly, Vol. x, No. 4, October 1982.
    4. Hans-Dietrich Genscher,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ASEAN : Partners in Building a world of peaceful Cooperation," Europa, Volume 4, No. 4, July, August 1982.
    5. Press and Information Office, Delegation of the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2nd edition ( Bangkok, October 1981 ).
    6. The Far East and Australia, year book 1974.
    7. M. P. Gopalan : The Lanching of ASA.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FEER), September 21, 1966.
    六、英文期刊、報紙:
    1.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2. ASIA Week.
    3.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4. China Post.
    5.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6. Straits Times.
    7. Bangkok Post.
    8. Times.
    9. Japan Times.
    Relation: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碩士
    7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7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