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99846      Online Users : 78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700


    Title: 臺灣鐵路薪給制度之研究
    Authors: 陳素霞
    Contributors: 華力進
    陳素霞
    Date: 1985
    Issue Date: 2016-11-09 17:35:42 (UTC+8)
    Abstract: 論文提要
    人性是千變萬化的,人所以工作及為何努力工作的原因,一直困擾著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自己。為使人們對其所服務的組織貢獻心力,組織一定要對工作者提供某些報酬,論者稱這些報酬對員工而言是種積極的誘因,可以促使人們去從事組織所欲達成的目標。如果員工察覺到組織所提供的這些報酬正是他們所亟求的,且工作表現得愈好就會給予更多報酬的時候,自然就會更加努力去工作,這些組織所提供的報酬論者定義為「激勵」。問題是這些激勵該提供那些項目、該何時運作、該如何運作等卻一直困擾著管理者及學術研究者。
    金錢報酬也是眾多激勵之一,同時它也是一種最古老的工作報酬。但自從「行為科學」理論崛起後,對管理科學所作最大的修正便是人們對工作的看法,他們認為金錢在人們的工作動機中所扮演的只是維護性的角色,影響所及使得少有人對物質的激勵方法再多加探討。這種趨勢造成理論與實際互相矛盾的現象,在實際上沒有一次工潮不是為了錢(薪給),而在理論研究上卻一直不重視這個問題。本論文的目的即在探討金錢報酬在激勵管理理論中所具有的功能,並且除在理論作探討以外,並以台灣鐵路管理局的薪給制度為例,輔以實際情況作說明,期能對此一問題作深入的了解。
    本論文共分五章。茲將各章主要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首先說明本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次之為求行文之便,將若干相關概念加以界定;最後則釐清本論文的研究範圍,所採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限制。
    第二章係對薪給制度探討其理論基礎,共分四節。第一節了解激勵的意義及性質;第二節剖析薪給與激勵之間的關係;第三節說明薪給的激勵價值;第四節說明薪給制度的原則與薪給水準的決定因素。
    第三章和第四章著重於實例的部份。第三章為台灣鐵路的薪給制度。首先介紹台灣鐵路的人事體制;第二節認識台鐵薪給制度的沿革;第三節則對台鐵薪給制度的現況加以了解並評析制度的缺失。
    第四章是對問卷調查結果作研究分析,共分六節。第一節說明問卷問題的設計及變項的選擇:第二節介紹受測樣本在個人變數上所表現的特性;第三節為了解受測樣本對目前工作及薪給滿足所抱持的看法;第四節敘述受測樣本對薪給制度之合理性與公平性的意見;第五節為評估現行薪給制度對人事行政功能的影響;第六節為認識受測樣本對薪給制度未來改進方向的意向。
    第五章為本論文之結論。包括本論文研究之發現及提出改進的建議。
    本論文限於筆者之才能之有限,及資料蒐集之困難,疏漏與謬誤在所難免,尚祈方家不吝指正。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相關概念的界定3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限制8
    第二章 薪給制度的理論基礎13
    第一節 激勵的意義與性質13
    第二節 薪給與激勵關係的評析21
    第三節 薪給的激勵價值34
    第四節 結語41
    第三章 台灣鐵路薪給制度54
    第一節 台鐵人事體制54
    第二節 台鐵薪給制度的沿革57
    第三節 台灣鐵路薪給制度的現況與缺失63
    第四章 台灣鐵路員工對薪給制度的看法77
    第一節 問卷設計77
    第二節 受測樣本的特性81
    第三節 鐵路員工對工作與薪給滿意的看法84
    第四節 對薪給制度公平性與合理性的看法93
    第五節 現行薪給制度對人事行政功能的影響109
    第六節 鐵路員工對薪給制度未來改進方向的看法121
    第五章 結論124
    第一節 研究發現124
    第二節 改進建議127
    參考書目132
    附錄140
    圖表目次
    圖 1- 1 行為基本模式4
    圖 1- 2 績效為激勵與能力的函數7
    圖 2- 1 赫茲柏的「雙因子理論」摘要18
    圖 2- 2 ERG理論的滿足—進展/挫折—退縮的成分18
    圖 2- 3 激勵的內容理論比較19
    圖 2- 4 傳統與雙因子理論對「滿足」與「不滿足」之觀點24
    圖 2- 5 公平理論27
    圖 2- 6 弗姆理論的激勵過程30
    圖 2- 7 以弗姆模型說明薪給的激勵力量30
    圖 2- 8 波特與羅拉的期待模型32
    圖 2- 9 羅拉期待模型的激勵過程33
    圖 2- 10 金錢滿足人的各種需求35
    圖 2- 11 人類需求與薪給的關係36
    圖 2- 12 薪給之重要性37
    圖 4- 1 台灣鐵路管理局組織編制圖79
    圖 4- 2 路局員工需求層次圖89
    表 2- 1 現代激勵理論的分類15
    表 2- 2 需求層次理論在組織管理上的意義16
    表 3- 1 鐵公路暫支待遇時期鐵公路待遇與郵電人員待遇之比較表59
    表 3- 2 比照郵電九折待遇時期鐵路員工薪給表60
    表 3- 3 交通事業待遇支給標準表(六十三年)61
    表 3- 4 民國六十八年路局薪給額與郵電機構抽樣比較表62
    表 3- 5 鐵路專用資位職務薪給表64
    表 3- 6 未實施用人費率之交通事業人員薪給與工作補助費支給標準表(七十三年七月)66
    表 3- 7 主管特支費支給標準(七十三年七月)67
    表 3- 8 台灣鐵路管理局營運獎金級點支給標準(修訂表)70
    表 3- 9 離島加給給付標準表71
    表 4- 1- 1 問卷分發日期及回收有效問卷數量表80
    表 4- 2- 1 樣本年齡分配表81
    表 4- 2- 2 樣本年資狀況分配表81
    表 4- 2- 3 樣本性別狀況分配表82
    表 4- 2- 4 樣本婚姻狀況分配表82
    表 4- 2- 5 樣本資位狀況分配表82
    表 4- 2- 6 樣本撫養子女數狀況分配表82
    表 4- 2- 7 樣本工作性質分配表83
    表 4- 2- 8 樣本是否為主管之分配表83
    表 4- 2- 9 樣本教育程度狀況分配表83
    表 4- 2- 10 樣本工作地點狀況分配表83
    表 4- 2- 11 樣本工作單位狀況分配表84
    表 4- 3- 1 對工作滿意之分配表84
    表 4- 3- 2 對工作不滿意原因分配表85
    表 4- 3- 3 資位與對工作不滿原因交叉分析表85
    表 4- 3- 4 學歷與對工作不滿原因交叉分析表86
    表 4- 3- 5 撫養子女數與對工作不滿原因交叉分析表87
    表 4- 3- 7員工平時最關心事情分配表88
    表 4- 3- 8路局員工需求層次表88
    表 4- 3- 9對薪給滿意程度分配表90
    表 4- 3- 10個人變數與對薪給滿意度交叉分析關係表90
    表 4- 3- 11員工對薪給不滿原因之分配表91
    表 4- 3- 12員工教育程度與對薪給不滿原因交叉分析表92
    表 4- 4- 1員工薪給可否維持生活之分配表93
    表 4- 4- 2員工個人變數與可否維持生活之交叉分析關係表94
    表 4- 4- 4對主管薪給比屬下低的看法之分配表95
    表 4- 4- 5對薪給是否符合自己期望之分配表96
    表 4- 4- 6員工個人變數與薪給是否符合自己期望之交叉分析關係表97
    表 4- 4- 7員工對工作津貼看法之分配表98
    表 4- 4- 8員工認為工作津貼最不合理的項目98
    表 4- 4- 9員工資位與工作津貼不合理項目交叉分析表99
    表 4-4- 10工作性質與工作津貼不合理項目交叉分析表100
    表 4- 4- 11「是否為主管」與工作津貼不合理項目之交叉分析表101
    表 4- 4- 12對工作量與所得薪給相比是否滿意102
    表 4- 4- 13個人變數與工作量與薪給比率交叉分析關係表102
    表 4- 4- 14與本機關同職位同仁薪給比較的看法104
    表 4- 4- 15年齡與同職位同仁薪給比較之交叉分析表104
    表 4- 4- 16年資與同職位同仁薪給比較之交叉分析表105
    表 4- 4- 17撫養子女數與同職位同仁薪給比較之交叉分析表105
    表 4- 4- 18教育程度與同職位同仁薪給比較之交叉分析表106
    表 4- 4- 19對資位間薪給差距的看法106
    表 4- 4- 20資位間薪給差距與個人變數之交叉分析關係表107
    表 4- 4- 21比較路局與郵電機構薪給的看法108
    表 4- 4- 22與自己同條件郵電員工的薪給作比較是否公平合理的看法108
    表 4- 4- 23與郵電機構同條件員工薪給作比較與個人變數之交叉分析關係表108
    表 4- 5- 1對薪給不滿卻又沒轉業的原因110
    表 4- 5- 2是否有為求更高薪給而轉業的意圖111
    表 4- 5- 3年齡與為求更高薪給而轉業的交叉分析表112
    表 4- 5- 4年資與為求更高薪給而轉業的交叉分析表112
    表 4- 5- 5教育程度與為求更高薪給而轉業之交叉分析表113
    表 4- 5- 6工作性質與為求更高薪給而轉業之交叉分析表114
    表 4- 5- 7若轉業對所得薪給的看法115
    表 4- 5- 8個人變數與若轉業對所得薪給看法之交叉分析表115
    表 4- 5- 9「是否為主管」與對轉業後所得薪給看法之交叉分析表116
    表 4- 5- 10學歷與對轉業後所得薪給看法之交叉分析表116
    表 4- 5- 11在何種薪給差距下就會轉業117
    表 4- 5- 12為何辭職他就的原因分配表118
    表 4- 5- 13為何自願提早退休而轉職的原因分配表119
    表 4- 5- 14有無為家庭生活而必需在外兼差者120
    表 4- 5- 15薪給與工作效率關係之看法分配表120
    表 4- 6- 1對薪給制度制定原則的看法121
    表 4- 6- 2對制度改進方向的看法122
    附錄目次
    附錄一 特種考試交通事業人員考試規則140
    附錄二 特種考試交通事業鐵路人員考試錄取人員學習辦法151
    附錄三 交通事業人員升資考試規則152
    附錄四 交通事業人員任用條例154
    附錄五 交通事業人員升資甄審辦法157
    附錄六 台灣鐵路管理局營運獎金支給重點159
    附錄七 本研究調查問卷169
    附錄八 台灣鐵路工會章程164
    Reference: 壹、中文部份
    一、書藉
    1.王清福,論管理,台北:第一商業銀行印行,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2.王德馨,現代人事管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八月,增訂十七版。
    3.田長模譯,W. G. Scott & T. R. Mitchell原著,組織論,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十三年元月。
    4.李長貴,組織社會心理學,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六十八年三月二版。
    5.余朝權等譯,吳定校對,Gary Dessler 原著,組織理論:整合結構與行為(Organization Theory : Integration Structure & Behaviors),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三月初版。
    6.林錦勝譯:Douglas Mcgegor原著,企業人性面 (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六十七年九月九版。
    7.林榮模,工業心理學,台北:正文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8.林添貴譯,Howard Falberg 原著,人事管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
    9.吳洋德譯,E. H. Schein 原著,組織心理學 ( D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 ,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四版。
    10.吳挽瀾,行政組織與管理,台北:景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九月初版。
    11.姜占魁,行政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
    12.哈佛企管叢書,薪資制度與甄選測驗範例,台北:哈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13.柴松林,統計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初版。
    14.姚為民,杜魯克管理學新詮,台北:經濟日報叢書,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15.陳照明編譯,行為科學與管理,台北:儒林圖書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二月。
    16.陳義勝,組織行為,台北:華泰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元月初版。
    17.郭俊次,組織設計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一月初版。
    18.郭俊次,團體動態與組織行為(上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初版。
    19.許南雄,人事行政,台北:漢苑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20.許是祥譯,R. M. Hodgetts 原著,企業管理:理論,程序,實務二版 ( Management : Theory , Process & Paratice ) ,台北: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民國七十年。
    21.郭婉容,總體經濟學,台北:作者自印,民國七十三年。
    22.許濱松,論激勵管理與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台北:七友出版傳播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六月。
    23.盛元清,人事管理學,台北:徐氏基金會,民國六十六年七月初版。
    24.國際合作總署工資技援組編譯,工資與薪給管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教育中心。
    25.張金鑑,行政學新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五月初版。
    26.張金鑑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七冊)- 行政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九月三版。
    27.張潤書,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修訂初版。
    28.張春興、楊國樞,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二年六月三版。
    29.傅肅良,人事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年四月初版。
    30.傅肅良,考銓制度,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七月初版。
    31.雷飛龍譯,H. A. Simon 原著,行政學,教育部,民國四十八年十二月初版。
    32.蔡憲六,企業薪資管理,作者自印,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二、碩士論文
    1.古步鋼,組織中員工的需求與滿足的研究:以ERG分類式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
    2.江岷欽,組織控制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
    3.姚艷華,研究機構從業員工薪酬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4.黃惇勝,台灣鐵路人事管理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四年。
    5.商富華,工作滿足理論之研究:台北電話局的調查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6.陳森壬,員工個人屬性、需求層次、工作特性與工作滿足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7.許道然,增強理論在激勵管理上的運用,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8.彭剛力,人格特質,組織氣候與工作滿足相關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9.張麗娟,動機與滿足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
    10.韓英俊,,我國行政機關人事機構激勵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11.顏淑瓊,台北市政府女性人員工作滿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
    三、報章雜誌
    1.王德馨, 「如何酬庸與獎勵部屬」,人事行政季刊(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卅一日),頁18-31。
    2.楊艾俐,「誰的薪水高」,天下雜誌(民國七十一年四月份)頁10-15。
    3.謝有為,「行為科學理論之待遇觀」,人事行政季刊(民國七十年五月),頁70-82。
    4.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第二版。
    5 路工月刊,第四十三卷:第一期。
    第四十四卷:第六期、第九期、第十二期。
    第四十六卷:第一期、第二期、第五期、第六期、第八期、第十二期。
    第四十七卷:第三期、第六期。
    四、研究報告
    1.吳定、陳吉永,合理訂定公務人員待遇標準之研究,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2.華力進、張家祥,改善軍公教人員待遇之研究,民國六十八年八月。
    3.葉重新,台灣鐵路行車事故人為因素預防對策之研究,民國六十八年三月。
    五、政府出版品
    1.台灣鐵路管理局公報,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2.台鐵福利待遇手冊,民國七十二年版。
    3.交通年鑑七十二年。交通部交通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4.考銓法規彙編,考試院民國七十三年。
    5.唐富藏、趙捷謙,交通政策之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6.張潤書,改進台灣鐵路營運管理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七十一年二月。
    貳、西文部份
    一、書籍
    1. Barnarl , C. I.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38.
    2. Berelson , B. , & G.A. Steiner , Human Behavior : An Invent of Scientific Findings, N. Y. : Horcott Brace & World , 1964。
    3. Dessler , G. Personnel Manangement : Mordern Concepts & Techniques ,Reston Publishing Company Inc. , 1978。
    4. Dunn , J.D., & F. M. Rachel , Wage & Salary Administration :Total Compensation in System ,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 1971。
    5. French , W. ,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 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 3rd. ed. ,Boston : Hough ton Mifflin Dompany 1970。
    6. Glueck , W.F. , Management , 2nd. ed., The Dryden Press Hinsdale , Illinois, 1977。
    7. Gibson , J. L. , J. M. Ivanceivich , & J. H. Donnelly Jr., Organizations : Behavior , Structure , Process , revised ed., Dollas: Business Publishing Inc. , 1976。
    8. Hampton , D. R. ,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N.J. : McGraw-Hill Book Compamy , 1977 , 台北東南書局翻印。
    9. Herzberg , F., B. Mausner , B. B. Snyderman , The Motivation to Work , N. Y : John Wiley & Sonc , Inc. , 1965。
    10. Hodgetts , R. M. , & S. Altma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台北華泰書局翻印,民國七十年。
    11. Hodgetts , R. M. , Management : Theory , Processes & Paractice W. B.: Sounders Company。
    12. Kast. , F. E. , & J. E. Rosenzweig ,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 A Systems & Contingency Approach , 3rd.ed. , 台北華泰書局翻印,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13. Lawler , E. E., Pay &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 A Psycho-logical View , McGraw-Hill , Inc. , 1971。
    14. Leavitt ,H. J. , Managerial Psychology , 2nd. ed. ,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64。
    15. Luthans , F.,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 A Contingency Approach , McGraw-Hill Inc . , 1976。
    16. March , J. G., & H. A. Sinon , Organization , John Wiley & Sons , Inc. , 1958。
    17. McCormick ,E. J. & J. Tiffin, Industrial Psychology ,N.J.: Prentice-Hall Inc. , 1974。
    18. Mcfarland , D. E , Management : Principles & paractices , 4th. ed., N.Y. : Macmilliam Pulbishing Co., Inc.。
    19. Megginson , L. C. ,Personnel-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Administratn , Homewood , Illinois , Richard D. Iwin Inc. , 1967。
    20. Miller , L. M. ,Behavior Management : the New Science of Managing People at Work , 台北華泰書局翻印,民國六十八年。
    21. Newman , W. H., C. E. Summer , & E. K. Warren ,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 Concepts , Behavior. & Paractice N. J: Prentice-Hall Inc. , Englewood Cliffs , 1965。
    22. Porter , L. W., & E. E. Lawler Ⅲ , Managerial Attitude & Performance , Richard D. Irwin Inc. , 1968。
    23. Reitz , H. J . ,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 1977 , Richard D. Irwin , Inc. , 台北華泰書局翻印,民國六十七年。
    24. Robbins , S. P. , 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 N. J. : Englewood Cliffs , Prentice-Hall Inc. , 1978。
    25. Sibson , R. E. , Componsation : A Complete Revision of Wage & Salaries , N. J. : Advision of American of Management Association , 1974。
    26. Stahl , O.G., Public Administration , 台北華泰書局翻印,民國六十七年。
    27. Steers , R M. , & L. W. Porter(ed.), Motivation & Work Behavior, N.Y. :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 1979
    28. Viteles ,M. S. ,Motivation & Morale in Industry, W. W. Norton & Company , Inc. , 1953。
    29. Vroom , V. H. , Work & Motivation N.Y. : John Wiley & Sons , Inc. , 1967。
    30. Webber , R.A. ,Management : Basic Element of Managing Organizations , revised ed. , 台北華泰書局翻印,民國六十八年。
    31. Whyte , W.F. , Money & Motivation , N.Y. : Harper. & Bros , 1955。
    32. Zollitsch , H.G . , & A. Langener ,Wage & Salary Administration 2nd. ed. , Taipei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 1970。
    二、期刊短文.
    1. Adams , J. S..,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 Social Science Psychology , Vol. 67 No. 5, 1963 , PP. 422-436。
    2.________ , "Inequity in Social Change" , in L. Berkowitz (ed.) ,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 Vol. 2, N.Y. : Adacamic Press , 1964 , PP. 267-299。
    3. ________, "The Relationship of Worker Productivity to Congnitive Dissonance about Wage Inequity" ,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 Vol. 46 , No. 3. 1962 , P.P. 161- 164。
    4._______ , P. A. Jacobson "Effect of Wage Inequity on Work Quality" , Journal of Abnormal & Social Psychology Vol. 69 , No. 1 , 1964 , PP. 19-25。
    5. Lawler, E.E, “Using Pay to Motivation Job Performances”, in Steers & Porter(ed.), Motivation & Work Behavior, N.Y. :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9. P.P. 534-548.
    6. Mcfarland, D.C, “Money as a Motivator: Some Research Insights ”, in Steers & Porter(ed.),
    Op.cit., P.P.523-534.
    7. Opsahl, R.L., & M.D. Dunnette, “The Role of Financial Compensation in Industrial Motivation,” in Steers & Porter (ed.), Op.cit, P.P.518-523.
    Relation: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碩士
    7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0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