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824259      Online Users : 71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682


    Title: 台灣省消滅貧窮政策之研究--小康計畫之個案分析
    Authors: 謝錫銘
    Contributors: 趙守博
    謝錫銘
    Date: 1984
    Issue Date: 2016-11-09 17:34:26 (UTC+8)
    Abstract: 論文提要
    貧窮是一個與史俱來的老問題,貧窮現象不但是落後的象徵,也是共產主義的溫床。因此,晚近各國政府無不設法給予貧窮者各項救助,以改善其生活,並極力防止貧窮現象的發生。
    截至民國六十年底止,台灣省尚有一、二、三級貧戶七萬四千二百四十七戶,貧民卅九萬一千四百六十三人,貧窮現象至為嚴重,亟需政府與民間共同合力加以解決。為澈底消滅貧窮,以改善全省貧苦民眾的生活,謝前副總統東閔先生於擔任省府主席時,特責成社政主管單位―社會處,縝密規劃了「台灣省消滅貧窮計畫綱要」(簡稱小康計畫),於民國六十一年十月廿五日台灣光復節前夕正式宣佈實施,積極而有計畫的展開全面性的消滅貧窮運動,其最終目的旨在經由「消滅貧窮,增加財富」的作法,以達成建設安和樂利社會的目標,並由「小康」步入「大同」。目前該計畫已經收到許多預期的成果,並正賡續擴大辦理當中。
    本文嘗試以政策分析架構(Framework of Policy Analysis),探討台灣省消滅貧窮政策―小康計畫的制定經過及執行情形。全文共分六章廿二節,約十四萬言,其內容大略如下:
    第一章緒論:先闡明公共政策的意義及小康計畫的實施經過,次分別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分析架構、研究範圍和所受限制。
    第二章政策的形成:先說明「小康計晝」政策形成的背景,次說明台灣省貧窮問題的狀況及政府當局對該問題的體認,並探究貧窮問題進入政府議程的過程。
    第三章政策的規劃和合法化:先說明政策規劃的內涵,次分別探究「小康計畫」政策規劃和合法化的過程。
    第四章政策的執行:分別說明「小康計畫」政策執行的機構、經費、人員、項目,並以統計數字說明政策執行的實際成果。
    第五章政策的評估:先說明政策評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次分就政策形成、政策規劃和合法化、政策執行等三方面,檢討台灣省消滅貧窮政策。
    第六章結論:依據前述各章的分析說明與檢討,提出研究心得與建議意見,期能有助於政府推行社會福利工作及政策擬訂之充實與改進。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題目界說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分析架構6
    第四節 研究範圍和研究限制10
    第二章 政策的形成13
    第一節 政策形成的背景14
    第二節 貧窮問題的認定20
    第三節 問題的進入政府議程37
    第三章 政策的規劃和合法化46
    第一節 政策規劃的內涵46
    第二節 小康計劃的規劃過程53
    第三節 小康計劃的合法化過程73
    第四章 政策的執行85
    第一節 執行的機構86
    第二節 執行的經費96
    第三節 執行的人員114
    第四節 執行的項目121
    第五節 執行的成果130
    第五章 政策的評估140
    第一節 政策評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40
    第二節 政策形成的評估144
    第三節 政策規劃和合法化的評估147
    第四節 政策執行的評估160
    第六章 結論180
    第一節 小康計畫之特性181
    第二節 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的檢討184
    第三節 對我國未來反貧政策的展望192
    參考書目196
    附錄211
    一、台灣省消滅貧窮計劃綱要―小康計畫211
    二、社會救助法221

    圖表目錄
    圖一 ~ 1:本文分析架構圖9
    圖二 ~ 1:貧窮週期圖29
    圖四 ~ 1:美國聯邦、州及地方政府執行反貧政策的機構88
    圖四 ~ 2:台灣省政府、各縣市政府、各鄉鎮(市、區)執行反貧政策的機構90
    圖四 ~ 3:歷年台灣省社會福利經費增加趨勢圖104
    圖四 ~ 4:台灣省歷年貧民戶數升降曲線圖134
    圖四 ~ 5:台灣省歷年貧民人數升降曲線圖135
    圖五 ~ 1:英國社會福利體系圖與小(安)康計畫關係圖172
    表二 ~ 1:台灣省各縣市貧戶數統計表25
    表二 ~ 2:台灣省樣本貧戶家庭收入狀況統計表26
    表二 ~ 3:台灣省貧戶戶長健康狀況統計表26
    表二 ~ 4:台灣省各級貧戶健康狀況比例表27
    表二 ~ 5:台灣省貧戶致貧原因分析表34
    表三 ~ 1:社政人員對大專學生複查之意見表65
    表四 ~ 1: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組織系統與職掌表92
    表四 ~ 2:台灣省社會福利基金管理委員會行政系統及業務職掌表100
    表四 ~ 3:台灣省加強社會福利措施第三期四年工作計畫社會福利基金計畫表(六十四至六十七年) 101
    表四 ~ 4:台灣省歷年社會福利經費統計表105
    表四 ~ 5:美國經濟機會局的預算:1965-1968會計年度總統要求與國會認可及撥款的金額表112
    表四 ~ 6 : 1965 -1968會計年度OEO執行方案的經費及支出表113
    表四 ~ 7:歷年台灣省貧民戶數和人數狀況表133
    表五 ~ 1:台灣省以社區發展方法推行小康計畫重要成果統計表155
    Reference: 壹、中文部份
    一.書籍論文
    1.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社會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六版。
    2.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四版。
    3.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七冊,行政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九月三版。
    4.國父全集,第一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5.華力進,政治學,(上、中、下冊),台北:華視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六年八月初版。
    6.華力進,「高級行政人員的角色與修養」,刊於張金鑑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7.吳定,「政策分析概念探述一,刊於張金鑑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8.張潤書,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修訂初版。
    9.姜占魁,行政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二月四版。
    10.林水波,張世賢合著,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三月初版。
    11.朱志宏,公共政策概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八年七月初版。
    12.湯絢章,公共政策之研究,作者自印,民國六十七年五月初版。
    13.張世賢,政策分析的導師―林布隆,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14.蔡伸章譯,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 By Alvin Toffler),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五月再版。
    15.趙守博,法治與革新,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八月初版。
    16.劉永憲,財政學原理,凱倫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八月三版。
    17.邱創煥,中國社會福利思想制度概要(上下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七月初版。
    18.白秀雄,社會福利理論與實際(上下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十月初版。
    19.董來燦,美國壓力團體之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十月初版。
    20.楊國樞等著,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初版。
    21.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22.周世輔,國父思想新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四年九月初版。
    23.宋楚瑜,如何寫學術論文,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九月初版。
    24.吳思華等譯,司徒達賢校訂,組織理論與管理,(韋柏(R. A. Webber)原著),台北:長橋出版社,民國七十年七月。
    25.彭懷恩,決策論奇才―賽蒙,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26.林嘉誠,政治系統的工程師―伊士頓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27.常如玉,現階段民生主義社會福利政策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六年三月。
    28.詹火生,民生主義的社會安全理論與實施,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29.劉脩如,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上下冊),台北:開明書店,民國六十六年七月。
    30.吳夢桂,台灣地方社會行政實務研究,台北:嵩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民國六十五年。
    31.白秀雄,社會福利行政,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八年。
    32.羅志淵,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七版。
    33.白秀雄,瑞典美國和我國社會福利的比較研究,台北:中國社會福利協進會,民國六十五年。
    34.易君博,政治學論文集;理論與方法,台灣省教育會出版,民國六十四年十月。
    35.易君博譯,現代政治分析,台北:幼獅書店,民國六十年九月。
    36.金耀基,行政生態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十月五版。
    37.楊國樞、葉啟政主編,當前台灣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十月。
    38.白秀雄,社會工作,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39.朱岑樓譯,社會學,(Dr. Samuel Koenig 原著),台北:協志工業叢書,民國六十五年四月。
    40.朱岑樓編譯,美國如何對貧窮作戰,台灣省社會處印行,民國六十三年八月。
    41.陳國鈞,公共救助,台北:華欣書局,民國六十年。
    42.謝雙喜,台灣省議會組織與職權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民國六十年六月。
    43.黃癸楠,台灣省社會工作員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民國七十年六月。
    44.孫健忠,美國詹森總統「向貧窮作戰」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民國七十一年五月。
    45.朱响勢,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一月。
    二、期刊雜誌
    1.林水波,「政策評估:標準之建立、研究之問題與其解決之道」,公共政策學報,第六期,民國七十二年八月。
    2.林水波譯,「政策繼續的內涵、類型與過程」,憲政思潮,第六十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
    3.段重祺,「農村貧匱與政策危機」,中國行政,第三十四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
    4.吳定,「論抗議方式的政策參與」,聯合月刊,第十七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
    5.陸光,「我國社會福利之探討」,自由中國之工業,第五十五卷第二期,民國七十年二月。
    6.曹俊漢,「科學家對國家公共政策制定影響度之分析」,美國研究,第七卷第一期,民國六十六年三月。
    7.曹俊漢,「從政策科學分析看社會政策制作的趨向」,新時代,第十七卷第五期。
    8.張世賢,「專業知識與公共問題的解決」,憲政思潮,第四十五期,民國六十八年三月。
    9.詹火生,「貧窮現象探究」,社區發展,第十六號,民國七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10.詹火生,「社會福利理論之研究」,社會建設,第四十六號,民國七十一年四月。
    11.蔡詩萍,「論決策的有限理性與補救途徑―兼評二重疏洪道請願事件」,中國論壇,第十五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12.李錦地,「邁向均富―一九八○年代中華民國經濟社會發展展望」,台灣經濟,第四十九期,民國七十年一月。
    13.林水波,「政策執行之理論探討」,思與言,第十八卷第六期,民國七十年三月。
    14.許水德,「如何結合並鼓勵民間力量興辦社會福利事業」,社會福利,創刊號,民國六十七年三月。
    15.許宗德,「建立社會服務體系,增進社會福祉」,第十六期,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16.趙守博,「對社會福利工作應有的觀念與作法」,第十七期,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17.郭振昌,「社會福利政策的決策模型」,社區發展季刊,第十七期,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18.李鍾元,「台灣省貧民救助措施的檢討與改進對策的商榷」,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第三期,民國六十七年六月。
    19.趙守博,「我國老人福利的現況及其展望」,社會建設,第四十六期,民國七十一年四月。
    20.許水德,「邁向一個安和樂利的均富社會―簡介台灣省社會福利概況」,社會建設,第三十四期,民國六十七年八月。
    21.黎偉卿,「英國的防貧新措施」―從公共救助改稱補充給付說起,社會建設,第三十一期,民國六十六年八月。
    22.李長貴,「論貧窮與消除貧窮對策」,社會建設,第十三期,民國五十九年二月。
    23.白秀雄,「詹森大社會及消滅貧窮之研究」,社會建設,創刊號,民國五十八年四月。
    24.白秀雄,「對小康計畫之評價」,社會建設,第二十八期,民國六十五年十月。
    25.陸光,「台灣地區的貧窮問題」,社會建設,第二十二期,民國六十四年。
    26.陳國鈞,「台灣地區社會救濟機構檢討」,社會建設,第三十五期,民國六十七年。
    27.王維林,「貧窮的性質―兼談美國向貧窮挑戰」,社會建設,第二號。
    28.蔡振志,「社會指標、政策評估與國家現代化」,自由青年,第六十六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一年四月。
    29.林洋港,「國民住宅之展望」,土地改革,第三十二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一年四月。
    30.張隆盛,「國民住宅政策之探討」,土地改革,第三十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一年四月。
    31.陳國鈞,「論公共救助與我國公共救助制度建立」,法商學報,第八期,民國六十一年八月。
    32.陳時英,「台灣省社會福利金之規劃與運用」,實踐,第六二九期,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
    33.楊乃藩,「怎樣解決都市的貧窮人口問題」,今日經濟,第一○二期,民國六十五年二月。
    34.白秀雄,「如何建立我國社會福利完整體制」,新時代,民國六十五年八月。
    35.范珍輝,「貧戶查證與救助工作」,社會科學論叢,第二十四期。
    36.陳國鈞,「論我國社會福利四法」,社會安全,第四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37.廖榮利,「貧民和專業人員對貧窮和服務貧民的看法」,台大社會學刊,第十一期,民國六十四年七月。
    38.沙學漢,「貧窮文化~一個評論」,台大社會學刊,第十期,民國六十三年七月。
    39.鄭為元,「台灣社會工作者之社會背景與其對貧民之態度」,思與言,第十五卷第四期,民國六十六年。
    40.李長貴,「貧民的貧窮觀念之分析」、「貧民態度之分析―六十年台灣省貧戶調查報告」,東海大學社會研究中心叢書,民國五十九年二月。
    41.詹火生,「小康與安康計畫在未來社會福利體系中的地位與任務」,社區發展季刊,創刊號,民國六十六年四月。
    42.林杉齡,「台灣中部地區貧窮現象之研究―台中市低收入戶專案研究」,東海社會學評論,第一期,民國七十年十一月。
    43.王麗容,「社工員與里幹事工作角色重複與否的研析」,社區發展季刊,第二十五號,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44.李建興,「我國社會救助的現況與改進途徑」,社區發展季刊,第十二號,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
    45.熊麗生,「談談小康計畫的理論基礎」,社區發展月刊,第二卷第九期,民國六十二年七月。
    46.孫文旺,「由實務及理念探討社會工作員制度―社會需要及社會功能方面」,社區發展季刊,第十號,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47.白秀雄,「對我國社會福利措施幾點革新管見」社會建設,第十八號,民國六十二年十二月。
    48.時報雜誌,「身體力行的謝東閔」,第二四三期,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廿四日至卅日。
    49.張世賢,「林布隆(Charles E. Lindblom)漸進調適科學之研究」,行政學報,第十四期,民國七十一年五月。
    50.林水波,「政策分析」,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講義。
    51.段重祺,「政府評估與政策變遷:麥寮計畫與林口計畫的個案比較分析」,中國政治學會,七十二年年會學術研討會,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52.陳裕生,「公共行政的新趨向―新公共行政的誕生」,中國行政,第廿四期,民國六十四年元月。
    53.鄭宏,「三民主義社會政策在台灣的實踐」,社區發展月刊,第二卷第八期,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54.白秀雄,「從社會福利世界潮流及各國反貧政策談我國小(安)康計畫(上、下)」,社區發展月刊,第四卷第二期,民國六十四年二月。
    55.林水波,「當代政府應具備的能力及其提升之道—兼論公權力行使的有效條件」,中國論壇,政治評論。
    56.魏鏞 ,「行政研究與政策的結合」,刊載於張金鑑八秩榮慶論文集,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57.張世賢,「社會指標應用於政策分析與政策制定之探討」,第三次社會指標研討會論文。
    三、政府出版品
    1.內政部,台灣地區殘障者複查與鑑定工作手冊,民國七十年十月。
    2.內政部,社會福利法規,民國七十二年五月。
    3.台灣省政府,小康計畫―台灣省消滅貧窮計畫綱要,民國六十一年十月。
    4.台灣省政府,台灣省政府推行小康計畫工作報告,民國六十八年三月。
    5.台灣省政府研考會,小康計畫之理論與實施,民國六十七年一月。
    6.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台灣光復卅五年,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7.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社會救濟法令彙集,民國五十七年六月。
    8.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台灣省推行小康計畫工作手冊,民國六十二年五月。
    9.台灣省政府,社會處,朱岑樓編譯,美國如何對貧窮作戰,民國六十三年八月。
    10.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台灣省加強社會福利措施概況,民國六十三年十二月。
    11.台灣省政府,社會處裝訂,台灣省各縣市加強推行小康計畫座談會資料集,民國六十六年五月。
    12.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就業訓練專輯,民國六十六年六月。
    13.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小康計畫自強夏令營手冊,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14.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台灣省加強社會福利措施第三期四年推行成效總報告,民國六十七年八月。
    15.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台灣省社會救助調查手冊,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16.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台灣省加強社會福利措施第四期四年工作計畫編製準則及提要,民國六十八年八月。
    17.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台灣省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專輯,民國六十八年九月。
    18.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白秀雄著,各國反貧政策比較研究―台灣省六十二年貧戶調查報告書,民國六十二年。
    19.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小康計畫工作通報,民國六十二年五月一日。
    20.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社政年報,民國七十年、七十一年。
    21.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工作報告,向省議會第六屆第七次大會報告,民國七十年四月。
    22.台灣省政府,社會處,台灣省推行小康計畫擴大照顧低收入工作資料報告。
    23.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小康計畫工作通報。
    24.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小康計畫問答一○一則。
    25.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台灣省的政治建設,實施地方自治三十年,民國六十九年四月。
    26.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社會處小康計畫推行小組會議紀錄(未出版)。
    27.台中市政府,台中市社會福利措施五年計畫,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28.台灣省政府,新聞處,中華民國台灣省基本省政資料,七十二年版。
    29.台灣省政資料館,台灣省政建設概況,民國七十二年。
    30.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問題與社會工作實務研討會紀錄,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
    31.台灣省政府,謝東閔著,走向文化大國之路。
    32.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省政建設論輯,第十三輯,民國六十五年十月。
    四、報紙
    (一)、中央日報
    1.詹騰孫,「民生主義社會福利政策的演進」,主流第六十六期。
    2.社論,「評小康計畫及其推行重點」,民國六十二年一月二十九日,第二版。
    3.謝東閔,「全面推行本省社會建設」,民國六十七年一月一日,第十三版。
    4.「二重疏洪道政策制定之剖析」,地圖週刊,民國七十二年三月二十日。
    5.鄭竹園,「雷根新聯邦主義的構想與前景,」民國七十一年二月廿三日,第二版。
    (二)、中國時報
    1.王維林,「消滅貧窮運動―小康(安康)計畫」,民國六十二年十月廿五日,第十五版。
    2.社論,「經濟學者對推行均富及社會福利政策的獻言」,民國七十年一月十七日,第二版。
    3.社論,「怎樣照顧低收入者的生活」,民國六十五年一月廿五日,第二版。
    4.社論,「消滅貧窮計畫與現代社會福利制度」,民國六十四年八月廿九日,第二版。
    5.社論,「再論決策錯誤之害甚於貪瀆」,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6.社論,「加強公共關係消除政府推行公共政策的無力感」,民國七十二年一月十日,第二版。
    7.曹俊漢,「從『政策窘境』看公共政策運作的無力感」,民國七十二年二月廿日,第二版。
    8.「新春話國事」系列,「第一流的政府要有第一流的人才!魏鏞華力進對談紀實」,民國七十三年一月十六日,第二版。
    9.民國七十三年二月六日,第二版。
    10.民國七十三年四月卅日,第三版。
    (三)、聯合報
    1.丁幼泉,「以社會財富創建社會福利事業」,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十一日,第二版。
    2.沈征郎,「小康計畫成效卓著,消滅貧窮同臻康樂」,民國六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第三版。
    3.「貧戶生活水準的新觀念」,民國六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第七版。
    4.專論,「如何照顧低所得者―加速邁向均富社會」,民國六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第二版。
    5.「政策制訂要更有魄力,評估部會首長政績的理論架構」,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七日,第二版。
    6.曹俊漢,「掌握政策性立法的契機」,民國七十二年四月廿四口,第二版。
    7.曹俊漢,「專家學者『建言』對政策性立法的重要性」,民國七十二年五月廿一日,第二版。
    8.張苙雲,「社會福利:除錢之外還缺什麼?」,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十四日,第二版。
    9.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十四日,第二版。
    10.林鈺祥,「全面推展社會福利」,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廿日,特刊三版。
    11.魏鏞,「國家中長程政策計畫的基本觀念與作法(上)」,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十二日,第二版。
    12.曹俊漢,「政策規劃:迎接行政革新的挑戰」,民國七十一年二月一日,第二版。
    13.吳定,「向更廉能有效的行政邁進」,民國七十二年一月一日,第十五版。
    (四)、台灣新生報
    1.社論,「從自立自強脫離貧窮的範例」,民國六十二年九月廿五日,第二版。
    2.社論,「從倫理、科學消滅富裕中的貧窮」,民國七十年二月十四日,第二版。
    3.天擇,「從小康進入大同—兼敘謝主席小康計畫的成果」,民國六十七年三月十七日,第二版。
    4.社論,「發動社會力量,興辦社會福利」,民國六十六年一月十一日,第二版。
    5.黃西玲,「美國的反貧窮計畫」,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六日,第二版。
    6.梁伯群,「消滅貧窮與小康計畫」,民國六十二年一月十五日至一月廿日,均載於第二版。
    (五)、青年戰士報
    戴仁甫,「省府重視社會福利加強各項救濟措施」,民國六十六年十月廿一日,第七版。
    (六)、台灣日報
    1.沈匡時,「小康計畫的成就與今後問題」,民國六十二年九月四日,第二版。
    2.徐文興,「促進發揮社福基金運用效果,亟待社會尋求根本解決辦法」,民國六十六年八月卅一日,第三版。
    3.吳成豐,「省府加強推行小康計畫應設法輔導貧民自立自強」,民國六十六年四月廿九日,第二版。
    (七)、民眾日報
    1.侯庭督,「如何縮短貧富差距」,民國六十二年三月十日,第四版。
    2.張世良等,「推行小康計畫擴大座談會專刊」,民國六十二年一月廿五日,第二版。
    (八)、自立晚報
    1.林倖一,「蔣經國關切窮人生活」,民國六十二年三月廿九日,第四版。
    2.陳陣,「小康計畫的先鋒隊—梅山仁愛工作隊任重道遠」,民國六十二年三月六日,第六版。
    3.白秀雄,「社會工作員制度的建立」,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十八日,第二版。
    4.譚志明,「邁向民生主義均富社會的看法與作法」,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卅日至二月廿一日止,均載於第四版。
    5.馬起華,「如何解除窮困」,民國六十六年十月廿日,第四版。
    (九)、民族晚報
    1.楊尚強,「中部行,看小康」,民國六十二年二月廿二日至二月廿七日,均載於第三版。
    2.社論,「論民生主義均富政策的應有觀念」,民國六十七年十月七日,第二版。
    (十)、民生報
    白秀雄,「如何在社區中推行小康計畫(專欄)」,民國六十四年一月。
    貳、英文部份
    1. Almond, G. A. and Verb S., The Civic Culture,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2. Anderson, James E. Cases in Public Policy-Making. N. Y.: Praeger Publishers, 1976.
    3. Anderson, James E. ‘Public Policy-Making. N. Y. : Praeger Publishers, 1975.
    4. Batchelder, Alan B. The Economics of Poverty. N. Y.: John Wiley & Sons, 1971.
    5. Blaustein, Arthur I. & Woock, Roger R. ed. Man Against Poverty: World War III. N. Y. : Vintage Books, 1968.
    6. Brinker, P. A. & Klos, J. J. Poverty, Manpower, and Social Security, Texas: Austin, 1976.
    7. Donvan, John C. The Politics of Poverty N. Y. : Pegasus, 1976.
    8. Dror, Yehezkel, Public Policy Making Reexamined. Scranton: Chandler, 1968.
    9. Dye, Thomas R.,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1978.
    10. Ea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Company, 1965.
    11. Easton, David,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 Y. 1965.
    12. Easton, David. The Political System. N. Y. Knopf, 1953.
    13. Edward III, George C., and Sharkansky, Ira. The Policy Predicament: Making and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78.
    14. Felix A. Nigro and Lloyd G. Nigro, 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5th ed, N. Y.: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9.
    15. Friedlander, Walter A & Apte, Robert Z.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elfare.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1974.
    16. Haveman, Robert H. ed. A Decade of Federal Antipoverty Programs. N. Y.: Academic, 1979
    17. Horton, Paul B. & Leslie, Gerald R. The Sociology of Social Programs. 6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1978.
    18. Jones, Charles 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2d ed., North Scituate, Massachusetts: Duxbury Press, 1977.
    19. Lane, Frederick S. Current Issue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N. Y. : St. Martin’s Press, Inc., 1978.
    20. Levitan, Sar A. The Great Society’s Poor Law: A New Approach to Povert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9.
    21. Lineberry, Rober L. America Public Policy: What Government Does and What Difference It Makes, N. Y. :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7.
    22, Lindblom, Charles E.,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 1968.
    23. Mishra, Ramesh Society and Social Polic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Welfare, London: Macmillian Publishers, 1977.
    24. Nachmias , Danid(ed.), The Practice of Policy Evaluation, N. Y. : St. Martin`s Press, Inc. , 1980.
    25. Quade. E. S.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s, 2nd ed, North-Holland, N. Y. : Amsterdam. Oxford, 1982.
    26. Ranny, Austin, Govern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 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77.
    27. Sundquist, James L. Politics and Policy: The Eisenhawer, Kennedy and Johnson Years, Washington D. C. :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68.
    28. Wholey, Joseph S. etal. Federal Evaluation Policy: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Public Programs. Washington D. C. : The Urban Institute, 1973.
    29. Wildavsky, Aaron. Speaking Truth to Power: The Art and Craft of Policy Analysi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1979.
    30. Williams, Walter. Social Policy Research and Analysis. N. Y. : Elsevier, 197
    Relation: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碩士
    7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0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