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一、中文書籍 1.朱斯煌主編 民國經濟史,上下二冊,(上海、銀行學會編印,民國三十八年一版)。 2.李品昂,經濟管制立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六十五年一版)。 3.林紀東,國家總動員法概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十七年一版)。 4.林能生,胡平生合編,中國現代史論文選輯,(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一版)。 5.翁之鏞,民國財政檢論,(台北、華國出版社,民國四十一年)。 6.徐有守,經濟動員與經濟發展之關係,(台北、政大行政教育中心,民國五十四年)。 7.殷章輔,現行土地稅對土地利用之研究,(台北、政大地政研究所,民國七十年)。 8.陳琮,戰時財政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9.張白衣,英國戰時財政論,(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三十五年再版)。 10.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文集,共十集,第八輯,十年建國,第九輯,八年抗戰,(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版)。 11.張成達,中國金融,(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一年一版)。 12.游春楙,美國戰時經濟措施,(台北、撰者自刊,國際經濟研究社輔助)。 13.張素民,抗戰與經濟統制,(漢口、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七年)。 14.張維亞,戰時財政之研究,(台北、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民國五十七年)。 15._______ ,經濟戰之研究,(台北、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民國五十六年)。 16._______ ,中國貨幣金融論,(台北、東方經濟研究所,民國五十三年二版)。 17.賈士毅,民國財政史,正編上下二冊,續編上中下三冊,三編上下二冊,共七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一年)。 18._______,民國財政經濟問題今昔觀,(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五十七年三版)。 19.薛光前主編,八年對日抗戰之國民政府(1937-1945),(台北、商務印書館,中山學術文化基金董事會編譯,民國六十七年二版)。 20.嚴明,經濟作戰論,(台北、國際經濟出版社,民國四十六年一版)。 21.蘇志彬,配給經濟原理,(台北、合作經濟月刊社,民國四十八年一版)。 二、中譯書籍 1.馬肇選譯,如何籌措戰費(How To Pay For The War,Keynes John Maynard,1940)(台北、商務印書館、人文書庫、第二五九集、民國五十六年一版)。 2.鈕先鍾譯,國家安全的政治經濟學,(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National Security, Schlesinge James R. ) ;(台北、軍事譯粹社,民國六十四年一版)。 三、中文期刊 1.張鏡影,"概論各國國家總動員法",軍法專刊。Vo.19,NO.7,pp.2-6(上),No.8 pp. 10-14(中),NO.9 pp. 2-11(下)(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八月、九月)。 2.楊必立,"中國戰時財政與通貨膨脹評介",清華學報,No.5 No.2 pp276-282, (1966年12月)。 3.熊國清,"美國戰時推銷儲蓄公債國民熱烈支援情形" 中國經濟月刊,No. 221-222 pp.37-41(民國五十八年三月十日)。 4.關吉玉,"四十年來的民國財政",中國經濟月刊,(民國四十一年)。 四、其他中文書目 1.國防研究院編印,唐寬宏,介紹俄國總動員--蘇俄動員能力之研究,(台北、民國四十八年)。 2.________,孫義宣,經濟動員綱要,(台北、民國四十八年)。 3.________,馬潤庠,戰時經濟應有的措施,(台北、民國四十八年)。 4.________,翁之鏞,美國經濟動員概述,(台北、民國四十八年),。 5.東亞經濟考察組編印,日韓越三國物力動員考察報告,(台北、民國五十九年)。 6.內政部調查局編印,戰時日人在台所採經濟應變措施,(台北、民國四十四年)。 7.財政部財政年鑑纂處編,財政年鑑三編,(台北、民國三十六年)。 8. 陳國智,公債負擔代際轉嫁研究,(台北、政大財政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五、英文書籍 1. Baruch B. M & J. M. Hancock War and Postwar Adjustment Policies Washington, American Council on Public Affairs,(1944)。 2. Chang Kia-ngau The Inflationary Spiral: The Experience in China 1939-1950, Cambridge Technology Press of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knology (1958) 3. Chou Shun-Hsin The Chinese Inflation : 1937-194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3),台版、敦煌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4. Honcock W. K. & M. M. Growing British War Economy, London His Majesty Stationery Office. (1949) 5. Hunter & Allen Harper Principles of Public Finance. Charpter 29, Emergency Financing-War, 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 New York and London .(1940 ) 6. Milward Alan S. War, Economy and Society: 1939-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7. Young Arthur N. Chinese Wartime Finance and Inflation (1937-1945)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1965) 8.________ China and The Helping Hand 1937-1945 , Harvard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 台版、虹橋書局,民國六十一年。 六、英文期刊 1. Copeland Morris A. "The Capital Budget and the War Effor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 33 pp. 38-49 (March, 1943) 2. Freidman M. "The Spending Tax As A Wartime Fiscal Measu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 33 pp. 50-62 (March, 1943) 3. Hamilton E.J. "Roles of War in Modern Inflation ",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ery, Vo. 37 pp. 13-19. (March , 1977) 4. Lee D. R. "Price Controls , Binding Constrainsts and Intertemporal Economic Decesion Making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Vo. 86 pp. 293-301 . (April 1978, Part I) 5. Lindhold Richard W. "German Finance in World War Ⅱ", American Econcmic Review. Vo. 37 pp 121-137 (1947) 6. Millar J. R. & S. T. Linz, "Cost of World War Ⅱ to the Soviet People: a research not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ery, Vo. 38 pp59-62. (1978) 7. Shoup Carl "Problems in War Finance"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 33 pp. 75-97 (March, 1943 ) 8. Sumberg Theodore A. "The Soviet Unions War Budge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 36 pp. 113-126. (March, 1946) 9. Walls W. Allen, "How to Ration Consumers Goods and Control Their Pric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 32 pp. 501-537, (September, 1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