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53449      Online Users : 86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601


    Title: 民生主義人力政策之研究 : 臺灣現階段教育與就業結構配合之探討
    Authors: 吳德美
    Contributors: 陳小紅
    吳德美
    Date: 1985
    Issue Date: 2016-11-09 15:58:33 (UTC+8)
    Abstract: 論文提要:
    本研究旨在利用次級資料,分析勞動市場中人力運用的變動情形,以評估我國現階段人力政策與民生主義教育與就業結構配合之理念差距。全文一冊,計分六章,凡七萬餘言。
    首章緒論,旨在說明本文之研究目的、架構、範圍與方法。
    次章乃就民生主義中有關教育與就業配合的理論,做一綜合性介紹。
    第三章說明台灣卅年來經濟發展策略的形成,並就經濟發展各階段所採不同之策略對各部門勞動吸收的影響加以分析。
    第四章探討歷年來,我國勞動供給之量與質的變動情形,前者著重在經濟活動人口的成長,及勞動參與率的分析;後者則以正規教育之投資,與各級教育之產出成長為研討重點。
    第五章乃就現階段教育培育出的人才,在勞動市場上運用的變動情形,做一短期性分析,以明其趨勢。
    第六章評估現階段人力運用之實際情況與民生主義教育與就業結構配合之理念差距,得如下主要發現:
    一、政府卅多年來,秉持民生主義人力規劃的藍圖,致力於經濟的成長與教育的發展頗具成效,因而避免了農村性與都市性的失業。
    二、然因五十年代教育量的發展過速,導致教育性及結構性的失業,其中以高等教育人力為最。近年來因政策上的調整,大學及高中情形改善,但專科及高職運用狀況,因需求不足,教育素質偏低,致競爭能力不夠,低度運用情形普遍,並影響到初級人力的就業。故建議:
    1.繼續推廣人口教育,提升人口品質。
    2.增加教育投資,提高學生素質。
    3.試辦職業群集課程,以加強學生適應行業變遷的能力。
    4.力求才用相當,並提供合理的工作環境。
    5.除加強就業輔導外,應輔導企業界建立一套完整的職業訓練體系。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及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3
    第三節 研究架構5
    第二章 民生主義人力政策的理論基礎與規劃19
    第一節 中山先生人力資源之基本精神探微20
    第二節 中正先生教育與就業政策之規劃23
    第三節 民生主義人力資源理論對台灣現階段人力政策的含義及其實施26
    第三章 台灣經濟發展策略與勞動力需求35
    第一節 經濟發展策略的形成36
    第二節 發展策略與勞動吸收39
    第四章 勞動供給量與人力之培訓55
    第一節 勞動供給量成長之分析55
    第二節 教育與人力的培訓65
    第五章 現階段人力運用的變動分析76
    第一節 資料定義與使用說明76
    第二節 人力運用概況77
    第三節 人力低度運用分析8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96
    參考書目99

    圖表目次
    圖錄
    圖 1 本研究架構圖12
    表錄
    表 2 〜 1 台灣各期人力發展計劃完成時間與各計劃期間30
    表 3 〜 1 平均每年產出、勞動力、就業成長率與失業率39
    表 3 〜 2 各產業之產出與就業成長率40
    表 3 〜 3 複種指數--單位耕地及單位收穫面積之勞力投入量41
    表 3 〜 4 各業就業人口所占百分比44
    表 3 〜 5 台灣製造業資本勞動比率45
    表 3 〜 6 製造業部門別就業人口數之變動46
    表 3 〜 7 製造業部門生產的就業彈性值47
    表 3 〜 8 全體產業就業機會增加的原因49
    表 3 〜 9 製造業部門別輸出就業彈性值之變動50
    表 3 〜 10全體產業勞力使用分配51
    表 4 〜 1 台灣地區十五歲以上人口及勞動力57
    表 4 〜 2 台灣地區勞動參與率按性別年齡分60
    表 4 〜 3 台灣地區勞動參與率按教育程度分63
    表 4 〜 4 公私立大學專科及高職資本支出占其總支出預算數之比例67
    表 4 〜 5 公私立大學暨獨立學院學生單位成本收入比較分析表68
    表 4 〜 6 教育經費支出佔國民生產毛額比率及各級政府教育科學文化支出佔總支出之比率69
    表 4 〜 7 各類職業學校一年級入學結構及增加率72
    表 5 〜 1 台灣地區就業者職業百分比80
    表 5 〜 2 失業率之變動81
    表 5 〜 3 台灣地區66〜72年勞動力運用狀況之比較分析82
    表 5 〜 4 台灣地區就業者人力運用狀況依職業分之比較83
    表 5 〜 5 所得偏低與教職不稱佔未適當運用人力之比例85
    表 5 〜 6 台灣地區67〜72年勞動力所得偏低之比較88
    表 5 〜 7 台灣地區67〜72年勞動力教育與職業不相稱之比較89
    表 5 〜 8 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加列所得因素標準與原標準之比較94
    Reference: 一、中文參考書目:
    (一)書籍:
    于宗先、李誠編:台灣人力資源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民64年。
    王文科:教育計劃中教育發展策略之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民66年。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台灣對外貿易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民70年。
    ____________________:台灣人力資源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民68年。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發展與國家建設,台北:幼獅出版社,民69年。
    李登輝:台灣農業經濟論文集,台北:自印,民72年。
    林文達:教育經濟與計劃,台北:幼獅出版社,民69年再版。
    :教育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民73年。
    明德基金會:中華民國社會報告:台灣地區國民生活素質之評估(摘要),生活素質與公共政策研討會,台北:明德基金會,民73年。
    陸民仁:經濟分析:個體經濟之部,台北:三民書局,民72年二版。
    _______:________:總體理論之部,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編印,民62年。
    殷章甫:經濟發展與土地利用,台北:一文出版社,民64年。
    唐代光、沈曾圻編著:教育發展與經濟成長,台北:新新書局,民53年。
    唐代光、丁記涵、陳佩珍譯述:教育人力與經濟成長--人力資源發展策略,台北:正中書局,民55年。
    袁立錕:職業教育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大聖書局,民65年。
    高希均主編:教育經濟學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民66年。
    楊亮功先生九秩華誕紀念論文集,中國教育的展望,民73年。
    蓋浙生:教育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民71年。
    劉克智:台灣人口成長與經濟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民68年二版。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編,教育計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台北:正中書局,民63年二版。
    鎮天錫、尹建中合著:人口政策的形成與檢討,台北:聯經出版社,民72年。
    鎮天錫、余煥模及張丕繼等合著,人力政策的形成與實施,台北:聯經出版社,民72年。
    國父全集:台北:黨史會編訂,民70年再版。
    蔣中正:中國之命運,台北:黎明書局,民65年。
    ______: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67年。
    蔣總統言論彙編,台北:正中書局,民45年。
    (二)政府出版品:
    內政部編印,台閩地區人口統計,民72年。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中華民國國民所得,民72年。
    ________________:中華民國勞工統計年、月報,民73年。
    ________________:台灣地區勞動力,各行業就業及失業人口資料銜接與調整說明;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行政院台閩地區農漁業普查委員會編印,台閩地區農業普查報告,民64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教育政策與人力運用配合之檢討,民68年。
    青輔會:青年人力研究報告:
    十五、我國工業技術及工業職業教育體系所培育人力就業問題之研究,民69年。
    十八、役畢未升學未就業高中高職畢業青年升學就業意願調查研究,民70年。
    廿五、國中及高中職人力供需及運用之研究,民71年。
    廿六、大專畢業人力運用之調查研究,民72年。
    卅二、七十一年我國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民73年。
    四十、工商界對目前工商職校畢業生運用狀況之研究,民73年。
    教育部:教育統計。
    教育部教育計劃小組,教育計劃叢書:
    五三、公私立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單位成本,民69年。
    五八、全國專科以上學校教師人力結構調查研究,民69年。
    五九、我國專科學校教育投資及其收益率之調查研究,民70年。
    六八、我國中等學校科技教師人力結構調查研究報告,民71年。
    七九、我國國民教育經費長期歲入歲出之研究,民73年。
    勞動力調查研究所 勞動力調查報告。
    經建會:中華民國台灣經濟建設十年計劃人力發展部門計劃 (69~78) 年,民70年。
    經建會人力規劃小組編印:人力規劃研究報告 (一),民70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民71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民7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民73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台灣地區婦女人力運用情形分析,民73年。
    臺北市立大安高工電機類職業群集課程實驗研究執行委員會編印:電機類職業群集課程實驗研究計劃,民71年。
    (三)期刊:
    吳榮義:「技術選擇,勞力吸收與經濟發展」 (上)、(下),台北市銀月刊,6卷1、2期,民64年1、2月,頁10~18 ; 10~24。
    吳惠林:「台灣地區人力供給與勞動力參與率之分析」,自由中國之工業,51卷5期,頁2~20。
    林文達:「從教育投資和個人所得相關的分析論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與文化月刊,410期,民62年12月,頁1~5。
    ______:「從專門及一般教育所得利益分析探討我國教育資源運用的策略」,教育與文化月刊,414期,民63年4月,頁47~52。
    ______:「規模經濟與教育政策」,新時代15卷5期,民64年5月,頁61~65。
    ______:「未來十年的人力政策與教育計劃」,政大學報35期,民66年5月,頁175~94。
    ______:「大學及獨立學院的素質及其對經濟的貢獻」政大學報50期,民73年12月,頁111~139。
    林清祥譯:「人口因素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自由中國之工業,49卷1期,民67年1月,頁16~29。
    周談輝:「工職畢業生就業與生活素質研究」,中美技術季刊,28卷3期,民72年9月,頁38~49。
    陳小紅:「西方正統發展理論之回顧與評估--兼談國家發展之真正涵義」,民族社會學報第16.期,民67年5月,頁263~281。
    ______:「開發中國家都市非正式部門之研究」,政大學報50期,73年12月,頁79~109。
    陳美珍:「費景漢 ( John , C . H. Fei ) 與雷恩斯 ( Gustav Ranis ) 之經濟發展理論評價」,經濟研究論文選集,1卷1期,民62年1月,頁36~42。
    陳俊勳:「台灣製造業的勞動力吸收與經濟發展--1966~68年轉捩點說之輔證」,台銀季刊,35卷2期,民73年6月,頁19~49。
    黃仁德:「經濟發展與就業創造--實際與理論之驗證」政大學報47期,民72年5月,頁289~311。
    黃建森:「人口成長理論與經濟發展」,今日合庫,8卷11期,71年11月,頁22~28。
    張丕繼、李炫宏合著,「68年台灣地區低度運用人力分析」中國統計學報,18卷6期,民69年8月,頁6757~6771。
    董水量:「運用廻歸方法評估台灣家庭計劃」,台灣經濟研究所,2卷10期,民68年10月,頁5~10。
    葉克強:「台灣之出口與就業分析」,台銀季刊,25卷4期,民63年12月。
    葉萬安:「台灣工業發展政策的研訂與實施」(初稿),民72年3月,頁1。
    湯明輝譯:「技術進步與勞動市場的衝突性」,台北市銀月刊,16卷1期,民74年1月,頁44~53。
    經設會綜合計劃處:「台灣地區勞動力參與率之分折」,自由中國之工業,46卷4期,民65年10月,頁2~11。
    經建會綜合計劃處:「台灣地區勞動力低度運用之分折--芝加哥大學赫塞教授測度勞動力低度運用之方法之試驗研究」,自由中國之工業,49卷4期,民69年4月,頁10~21。
    經建會人力規劃小組:「69年台灣地區勞動力低度運用人力分析」,自由中國之工業,55卷3期,民70年3月,頁2~12。
    __________________:「台灣地區勞動力成長分析及預測」自由中國之工業,60卷4期,民72年10月,頁1~14。
    廖正宏:「職業結構變化之研究--台灣地區,民國45~64年」,農推學報第二期,民65年12月,頁1~33。
    _______:「台灣農村勞力移動之研究」,台銀季刊28卷4期 民66年12月,頁151~191。
    廖正宏、高淑貴、陳淑美:「農業勞動力需要量之分析」,農推學報第五期,民69年10月,頁49~90。
    劉玉蘭、高月霞:「勞動力低度運用之分析」,中國統計學報,20卷2期,頁7995~8007。
    劉克智:「一八九五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與人口之全面觀察」,經濟論文1卷1期,民62年3月,頁45~74。
    ______:「台灣人力資源的成長與運用」(上)、(中)、(下) 自由中國之工業,19卷5、6期,20卷1期,民52年5月、6月、7月,頁2~8;9~20;12~22。
    蔡宗義:「台灣經濟成長過程中勞力與資本利用之研究」,台銀季刊,33卷4期,71年12月,頁47~63。
    邊裕淵:「教育與薪資所得分配之研究--台灣地區之實證分析」,台灣經濟,78期,民72年6月,頁20~37。
    ______:「台灣農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之貢獻及地位」,台銀季刊23卷2期,民61年6月,頁26~49。
    謝明瑞:「我國台灣地區教育投資對經濟成長貢獻之評估」,中國統計學報,17卷3期,民68年8月,頁6413~22。
    (四)論文:
    呂炳寬:我國大學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評估,政大公行所碩論文,民74年1月。
    林文達:我國教育投資政策之研究,國科會補助研究,民63年。
    陳紹寬:台灣家庭計劃供需體系的架構分析,台大經研所碩論文,民67年
    高月霞:台灣男性勞動參與率,台大經研所,70年。
    夏雁峯:技術進步、勞動吸收與經濟發展,政大經研碩論文,73年。
    許金童:由教育面研究結構性失業,交大管科所碩論文,民66年。
    黃仁德:經濟發展與就業成長,政大經研碩論文,民70年。
    張瑞猛:教育與經濟發展,台大經研所碩論文,民69年。
    張榮豐:技術進步理論與實證之研究,政大經研碩論文,民69年。
    劉克智:三民主義人口理論的體認,中研院三民所專題選刊 (十一),民67年5月。
    ______:「台灣技術進步、就業結構與所得分配之關係」社會文化與科技發展研討會論文初稿,民72年。
    謝雅茹: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運用結果之研究,政大教研碩論文,民74年1月。
    蘇德禮:台灣高級人力供需之研究,政大經研碩論文,民66年。
    羅惠新:我國人力運用之測定,逢甲經研碩論文,民70年。
    二、西文參考書目
    (一)書籍:
    Adams, Don. et al (eds.), Education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1.
    Banks, Olive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B.T. Batsfard Ltd, 1968.
    Bension, Charles S. The Economics of Public Educa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1968.
    Blaug, Mark.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London: the Penguin Press, 1970.
    ______, Educ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Probl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LO : Geneva, 1973.
    Bowles, Samuel, Planning Educational Systems for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Bowman, J.M. et al (eds,), Reading in Economics for Education, Paris UNESCO/IIEP, 1971.
    Cohn, Elchana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Lexington Mass: D.C. Heath &Co., 1972.
    Fei, John C.F. & Rains, Gustav,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 Theory and Policy.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conomics: Yale University, 1967.
    Harbison F., Education Planning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aris: UNESCO/IIEP, 1967.
    Hollister, R.G., A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the First Stage of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al Project, OECD Paris,:1966.
    Kneller, George F., Education and Economic. Thought, N.Y.: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68.
    OECD, Education and Working Life in Modern Society, OECD Paris, 1975.
    OECD, New Relations Betwee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OECD: Paris, 1974.
    Psacharopoulos, G., Returns to Education, London: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1973.
    Simmons, John (eds.), The Education Dilemma: Policy Issu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1980s, the World Bank, 1980.
    Souire, Lyn, Employment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Survey of Issues and Evidence, World Ban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Thomas H. Patten, JR., Manpow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N.Y.: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71.
    Todero, M.P.,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2nd, 台北:華泰書局,1981.
    Turnham, David, The Employment Problem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 OECD: Paris, 1971.
    (二).期刊、論文:
    Chang, Pei-Chi, “Higher Education and Manpower planning in Taiwa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 198 (November-December 1980): 22-30.
    Dension, E.F., “Educ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Gaps in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 (Oct. 1962): 124-129.
    Harbison, F. and Myers, Charles A.,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in the Newly Developing Economics.” Comperative Education Review (June, 1964): 5-10.
    Hou, Chi-Ming, “Manpow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Taiwan”. Industry of Free China Vol.50, No.2 & 3, ( Aug. & Sep. 1978): 2-18; 8-22.
    Inbar, D., “Organizational Patterns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Comperative Education Vol.9, No.2 (June, 1973):
    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1, No.1 (March 1961): 3-6.
    Tsai, Shu-Ling, Sex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A Review of Literature, Institute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Academia Sinica, (Oct., 1983).
    Relation: 國立政治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
    碩士
    7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75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