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0359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25/144300 (79%)
Visitors : 51185411      Online Users : 90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596


    Title: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之特性及其現代意義
    Authors: 張善楠
    Contributors: 馮滬祥
    張善楠
    Date: 1984
    Issue Date: 2016-11-09 15:58:15 (UTC+8)
    Abstract: 論文提要
    本文旨在呈現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內涵及其價值,並試圖結合現實環境,以申論民族主義內涵在當前所展現的重要意義。
    第一章,先申論三民主義對吾人之時代需要,及其與時代環境的關係,再論當前民族主義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研究方式。
    第二章,主要說明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思想淵源、歷史發展,並歸納出其內涵具有文化、統一、理性、圓融等特性。再由此特性為基礎,開展出三、四、五、六章的討論主題。
    第三章,先說明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文化內涵,再論當前文化的民族主義障礙所在,最後提出當前文化的民族主義之實踐方向。
    第四章,先說明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統一內涵,再論當前統一的民族主義障礙所在,最後提出當前統一的民族主義之實踐方向。
    第五章,先說明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理性內涵,再論當前理性的民族主義障礙所在,最後提出當前理性的民族主義之實踐方向。
    第六章,先說明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圓融內涵,再論民族文化與當前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實踐的關係。
    第七章,結論。
    論文提要 壹
    序言 叁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中國人為什麼需要三民主義1
    一、意識型態沒有終結1
    二、世界潮流的趨勢4
    三、當前環境的需要7
    第二節 三民主義與時代環境的關係10
    一、三民主義的理想層次與實踐層次10
    二、三民主義的實踐層次及其時代意義13
    第三節 當前民族主義研究的重要性16
    一、就解決中國問題的動力而言16
    二、就當前世界民族主義的浪潮而言18
    三、就中國當前的民族問題而言22
    第四節 研究方法23
    一、研究方式23
    二、名詞界定24
    三、本文結構24
    第二章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形成及其內涵35
    第一節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淵源35
    一、中國固有的民族思想36
    (一)、春秋大義36
    (二)、王道文化38
    (三)、中庸之道39
    (四)、民族融合40
    二、西方民族主義的思潮41
    (一)、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42
    (二)、民族政體與民族融合43
    (三)、民族獨立不撓的精神45
    (四)、民族自決46
    第二節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階段主張48
    一、早期―辛亥革命前48
    二、中期―辛亥革命後至歐戰終了51
    三、晚期―歐戰終了以後53
    第三節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特性56
    一、文化的民族主義58
    二、統一的民族主義60
    三、理性的民族主義61
    四、圓融的民族主義62
    第三章 文化的民族主義及其現代意義75
    第一節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文化內涵76
    一、三民主義與中國文化的關係76
    (一)、文化正統的延續76
    (二)、文化自信力的恢復78
    (三)、文化內容的擴充80
    二、民族主義與中國文化的闡揚81
    (一)、恢復民族精神81
    (二)、恢復固有道德84
    (三)、恢復固有智能85
    第二節 當前文化的民族主義障碍所在86
    一、西化的衝擊88
    (一)、西化的由來88
    (二)、西化的演變及影響90
    (三)、從文化的民族主義看西化92
    二、馬列主義的逆流95
    (一)、馬列主義的本質與中國文化96
    (二)、中共的起源與發展100
    (三)、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必然終結104
    第三節 如何實踐文化的民族主義107
    一、發揚民族精神107
    (一)、憂患意識108
    (二)、民族正氣109
    (三)、民族道德110
    二、創新中國文化114
    (一)、恢復民族自信心114
    (二)、恢復民族創造力116
    (三)、從傳統中創造現代的中國文化117
    三、引導大陸的文化復興運動121
    (一)、人性化122
    (二)、中國化124
    (三)、三民主義化126
    第四章 統一的民族主義及其現代意義145
    第一節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統一內涵145
    一、統一的中國145
    (一)、中國必然朝向統一145
    (二)、統一為一切建設的基礎147
    (三)、符合民心的真實統一149
    二、統一的重要途徑150
    (一)、以倫理相團結151
    (二)、以民族相融合153
    (三)、以平等相結合155
    第二節 當前統一的民族主義障碍所在159
    一、馬列主義的強迫同化159
    二、分離主義的內在分化163
    第三節 如何實踐統一的民族主義168
    一、以民族文化為認同的基礎168
    二、以民主憲政為統一的共識173
    三、以生活方式為選擇的標準175
    第五章 理性的民族主義及其現代意義189
    第一節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理性內涵191
    一、平等與節制的精神191
    二、王道文化的發揚193
    三、民族主義與人類共同前途的調合195
    第二節 當前理性的民族主義障碍所在199
    一、世界主義200
    二、種族主義202
    三、共產主義205
    第三節 如何實踐理性的民族主義208
    一、導引民族主義形成反共潮流209
    (一)、正視民族主義的反共力量209
    (二)、促使民族主義朝理性發展212
    二、堅持國際正義214
    三、促進國際互助與合作216
    第六章 圓融的民族主義及其現代意義231
    第一節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圓融內涵231
    一、三民主義的整體性與連環性232
    二、以民權主義、民生主義落實民族主義的實踐234
    三、以民族主義促進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的實踐236
    第二節 民族文化與民權主義實踐的關係239
    一、民族文化如何通向民主政治239
    (一)、肯定人的尊嚴239
    (二)、闡揚民本思想241
    (三)、落實恕道精神242
    二、民族文化如何結合現代民主憲政243
    (一)、肯定一體多元的開放社會244
    (二)、抱持和平漸進的改革精神246
    (三)、樹立政治倫理的現代規範247
    第三節 民族文化與民生主義實踐的關係249
    一、民族文化如何促進民生發展249
    (一)、以理性態度促進科學精神249
    (二)、以儒家倫理促進經濟發展252
    二、民族文化如何提昇民生品質254
    (一)、導正科技方向254
    (二)、提昇精神生活256
    第七章 結論265
    參考書目271
    Reference: 一、中文著作
    (一)專書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四版。
    中國大陸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共產主義與共黨策略批判選輯,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王章陵,共產主義與中華文化,台北:作者自印,民國五十九年。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三版。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四版。
    牟古三等著,周陽山編,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文化傳統的重建,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
    江振昌,中國大陸青年民主運動之探討,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
    江炳倫,政治文化研究導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朱謙之,中國思想對於歐洲文化之影響,台北:台灣時代書局,民國六十六年。
    任卓宣等著,民族與歷史,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五十一年。
    李亦園,文化與行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五版。
    李其泰,國際政治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七年。
    李其泰,國際政治,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台三版。
    李國祈等著,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二版。
    李嗣璁,三民主義與中華文化之復興,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七年。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吳仲良,三民主義的倫理思想,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七年。
    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吳相湘,俄帝侵略中國史,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十二年七版。
    吳相湘主編,中國現代史叢刊,第四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四年十二版。
    吳經熊,中西文化之比較,台北:新中國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
    吳經熊等著,三民主義與中華文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七年。
    周世輔,國父思想與中國文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周昆田,邊疆政策研究,台北:蒙藏委員會,民國五十一年。
    周軍呼,「台獨」意識型態乃其策略之研究,台北: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周道濟、孫震、馮滬祥合著,三民主義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企業管理教育中心編印,民國七十一年。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言心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再版。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增一版。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金耀基等著,三民主義與儒家思想,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七年。
    帕米爾書店編輯部編,文化建設與西化問題討論集,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九年三月。
    洪泉湖,中山先生民族自決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
    胡秋原,古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識份子,台北;學術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四版。
    胡秋原,文化復興與超越前進論,台北:學術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胡漢民,三民主義的連環性,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六年。
    郭華倫,中共史論,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七年三版。
    姜新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貧困,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六十九年。
    孫文,國父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七十年再版。
    袁簡,三民主義與道統,台北:國父遺教研究會,民國七十一年。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北:八十年代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浦薛鳳,現代西洋政治思潮,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十八年七版。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三版。
    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三版。
    馬起華,三民主義與政治學,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六年。
    桂崇基,政治思想之問題與趨勢,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年。
    桂崇基、羅時實、謝徵孚、孫邦正、崔載陽等著,程天放主編,國父思想與近代學術,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四年二版。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台北:民國五十四年二版。
    陳立夫、李亦園、林衡道、郭為藩、金耀基、逯耀東、成中英、蔣廉儒等著,我是中國人,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陳奇祿,民族與文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
    陳鴻瑜,政治發展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陸民仁,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三年。
    崔書琴,孫中山與共產主義,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民國六十三年。
    崔書琴,三民主義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年修訂十四版。
    崔垂言,國父思想申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五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六年。
    張忠正,中山先生民族主義與世界新秩序之建立,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
    張亞澐,比較主義,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啟業書局,民國六十一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問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曹伯一,中國現代史綱―近代中國締造均富社會之奮鬥歷程,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民國六十六年。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主編,民權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國立編譯館印行,民國七十一年。
    馮滬祥,文化哲學面面觀,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馮滬祥,中國哲學與三民主義―試論兩者之時代關係與時代使命,自印單行本。
    彭堅汶,國父建國三程序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七年。
    鄔昆如,三民主義哲學,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年。
    鄒文海,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鄒文海,西洋政治思想史稿,台北:鄒文海先生獎學金基金會,民國六十一年。
    鄒文海,鄒文海先生政治科學論文集,台北:鄒文海先生六十華誕受業學生慶祝會發行,民國五十六年。
    楊國樞,金神保主編,現代化與民族主義,台北:中國論壇社,民國六十九年。
    楊逢泰,民族自決的理論和實際,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趙洪慈,中共偽政權的治藏政策,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五十七年。
    趙洪慈,中共政權少數民族政策,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六十三年。
    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主編,三民主義的心理學基礎,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七十年。
    蔣中正,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五十五年。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大綱,台北:啟明書局。
    蔡元培,蔡元培民族學論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蔡政文,核子時代國際關係的特質,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增訂二版。
    鄭小傑,民族精神教育與心理健康,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七年。
    龍冠海,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三年六版。
    錢穆,歷史與時代,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民國六十五年。
    戴季陶,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十三年二版。
    蕭公權,迹園文存,台北:環宇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十一月。
    羅時實,三民主義與當代政治趨向,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六年。
    羅剛,中國民族主義運動與台灣,台北:國民圖書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七版。
    羅剛,「中共」企圖滅華鐵證,台北:著者自印,民國六十三年再版。
    羅家倫,新民族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
    (二)專文
    卜大中,「兩個中國不可能」,綜合月刊,台北:綜合月刊社,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王冠青,「民族主義的思想淵源」,三民主義研究論文,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合作,民國五十四年。
    毛樹清,「從國際情勢演變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必然性」,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論集,台北:東方文物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八月再版。
    丘宏達,「對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運動的幾點淺見」,台北: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第二版。
    牟宗三,「漢宋知識份子之規格與現代知識份子之立身處世之道」,中國文化月刊四十期。台北:東海大學,民國七十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概述」,中國文化論文集第四集,台北:東海大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李亦園,「與青年人談文化」,台北:聯合報,民國七十二年十月十八日第三版。
    李超宗,「試論馬列主義者對『民族主義』的解釋和利用」,台北: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三民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十年。
    沈清松,「從科技時代的特性看三民主義的前途」,三民主義學術研討專輯,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七十一年。
    余英時,「統一不是統戰―中國應當如何統一?」台北:聯合報座談,民國七十年十月二日。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民主生活座談會記實」台北: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二年八月二十一日,第三版。
    金耀基,「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韋伯學說的重探」,聯合月刊,台北:聯合月刊社,民國七十二年,第二十五期。
    孟玄,「一位英國史學家眼中的中國未來」,台北:聯合報,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第二版。
    林雙木,「中國的道路」,中國未來動向(一),台北:仙人掌雜誌,民國六十六年。
    林桂圃,「國父民族思想的演進與發展」,主流選集(三),台北:中央日報社,民國七十年。
    林恩顯,「民族主義的研究方法」,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方法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周應龍,「中國的現代化與開放的社會」,台北: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三民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十年。
    段家鋒,「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台北: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三民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十年。
    郭為藩,「從文化的認同談民族精神教育」,中華學報第二卷第一期,台北:中華學報,民國六十四年。
    孫常煒,「國父民族主義思想的發生及其演進」,三民主義廣播講座專集(上冊),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印,民國六十四年。
    涂子麟,「民族主義的理念與實際」,三民主義學報,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一年。
    崔載陽,「三民主義的統一性與統一中國的主流」,台北: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三民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十年。
    崔載陽,「三民主義研究法的管見」,三民主義學報第五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年。
    陳力生,「從社會主義異化看中共信仰危機」,台北:聯合報,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第五版。
    陳澤禎,「達蘭沙拉去來」,台北:聯合報,民國七十二年十二年六日―十二日,第二版。
    陳曉林,「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在現代學理上的衝突與調和」,台北: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三民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十年。
    張亞澐,「中山先生對世界新秩序的意見」,三民主義學術研究專刊 (二十二),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
    張亞澐,「中山先生與中國的現代化」,中國未來的動向 (一),台北:仙人掌雜誌社,民國六十六年。
    馮滬祥,「中國文化之現代化與三民主義」,台北: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三民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十年。
    湯承業,「唯有三民主義可以統一中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論集,台北:東方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年再版。
    楊逢泰,「民族主義與世界新秩序」,三民主義學術研究專刊 (十四),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年。
    楊國樞,「分離主義:虛幻而危險的路」,台北:聯合報,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十日第二版。
    楊樹藩,「民族主義的精神與內涵」,主流選集第二輯,台北:中央日報,民國六十九年。
    二、外文著作
    (一)中譯本
    艾本斯坦著,文矩譯,當代各種主義,台北:龍田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二版。
    李約瑟原著,文矩、趙紀諭譯,「中國藥方」,科學在中國,台北:仙人掌雜誌社,民國六十七年。
    共產黨原始資料選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五十八年。
    Dorothy Pickles著,朱堅章主譯,柯麗卿、趙知濂合譯,民主政治,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Dr. William Ophuls著,何沙崙譯,生態學與匱乏政治學,台北:華泰圖書文物公司,民國七十年。
    迦納著,孫寒冰譯,政治科學與政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五年。
    Pennok, James Roland著,郭秋永等譯,民主政治理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年。
    J. S. Mill著,郭志嵩譯,論自由及論代議政治,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五十年。
    Dr. Anthong Kubek著,陳國儁譯,遠東是怎樣失去的,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五年再版。
    Robert G. Wesson著,洤克超譯,馬克斯主義之演變及被利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Maurice Duverger著,張保民譯,政治之解析,台北:長橋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恩格爾等著,張明貴譯,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年。
    李普塞著,張明貴譯,政治人,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年。
    吉拉斯著,葉蒼譯,不完美的社會,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三版。
    史懷哲著,鄭泰安譯,文明的哲學,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再版。
    貝爾查也夫著,鄭學稼譯,俄羅斯共產主義之本源,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三月再版。
    Hannh Arendt著,蔡英文譯,帝國主義,台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巴拉克浴夫著,譚逸譯,當代史導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S .N. Eisenstadt著,嚴伯英、江勇振譯,現代化抗拒與變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八年。
    (二)外文本
    Acton Lord, Essays in the Liber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67.
    Almond G .A. ,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0.
    Apter , David E., The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 Taipei: Rainbow-Bridge Book Co., 1971
    Apter , David E .ed., Ideology and Disconten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7
    Atwater, Elton et.al.,World Tensions: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New York: Meredith Corporation, 1972.
    Bell, Daniel, The End of Ideolog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5.
    Berlin, Cf. Isaiah, Against the Current, Viking Press, 1980.
    Braunthal, Julius ,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Vol I, tr. by Henry Collins and Kenneth Mitchell , New York Praeger 1967.
    Cobban, Alfred,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Chicago: The Unir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4
    Deutsch, Karl W., Nationalism and Its Alternatives, New York: Knopf, Distributed by Random House, 1969.
    Emerson, R., From Empire To Nation, Harvard Press, 1960.
    Featherstone, H.L.,A Century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Thomas Nelson & Sons , 1939.
    Goldwnin, R .A. ed., Readings in World Politics, Taipei: New Moon,1959.
    Hayes , C. J .H., Essays on Nationalis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 1928.
    Hayes, C. J. H.,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odern Nationalis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 1931.
    Hertz , Frederick, Nationality in History and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 Paul Ltd . , 1957.
    Kohn, Hans, 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 New York: D. Van Nostrand Co. Inc. , 1955.
    McNeil William H.,“Western Europe’s Modern World Dominance, ” Delivered before Daily News Cultural Foundation, Taiwan, September 1983.
    Puchala, Donald James ,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oday,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 1971.
    Ranney, Austin, Governing-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Wisconsin 1971.
    Roelofs, H. Mark, The Language of Modern Politics: A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Government, Hmewood, Ill. : Dorsey, 1967.
    Rosenau, James N. ed., .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 1968.
    Sanders, Bruce L.& Alan C. Durbin ed.,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roduction Reading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 Inc.. 1971.
    Sills, David L.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Vol.7., Taipei : Rainbow Bridge Book Co. , 1968.
    Tout, T.F., The Empire and the Papacy, London: 34 King Street, Covent Garden, 1903.
    Relation: 國立政治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
    碩士
    7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2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