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78987      Online Users : 35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354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542


    Title: 吳稚暉與國語運動
    Authors: 詹瑋
    Contributors: 蔣永敬
    詹瑋
    Date: 1985
    Issue Date: 2016-11-08 15:19:46 (UTC+8)
    Abstract: 前言1
    第一章 早年生涯與漢字改良
    第一節 清末語文改革理念之形成5
    壹 中國聲韻學歷代發展之趨勢5
    貳 西洋字母之影響7
    叁 社會背景8
    肆 外力之衝擊10
    第二節 家世與受學背景11
    壹 寒微身世12
    貳 受學背景14
    第三節 豆芽字母之發明17
    壹 切音運動之影響18
    貳 甲午戰敗之刺激20
    第二章 新世紀時期之漢字改良主張
    第一節 接觸新思潮32
    第二節 鼓吹世界語38
    第三節 吳、章之辯論44
    第三章 主持讀音統一會
    第一節 讀音統一會之醞釀60
    壹 清末簡字運動之推動與官方之努力60
    貳 清末國語統一思想之形成63
    參 吳氏於議定官音之設計65
    第二節 受命與籌備67
    第三節 注音字母之製定74
    壹 會議之召開及爭執74
    貳 注音字母之製定78
    第四章 護持國語運動
    第一節 民初語運之發展及國音爭議90
    壹 語運組織之變遷90
    貳 注音字母之公布與修訂92
    參 有關國音之爭議93
    第二節 民初之漢字改革運動96
    壹 漢字改革思潮之再起96
    貳 漢字改革言論之分析100
    第三節 吳氏維護漢字與注音字母之主張105
    第四節 支持白話與駁斥文言讀經113
    第五章 奠定國語運動推行基礎
    第一節 國語字典之編纂129
    第二節 語文研究之科學化132
    第三節 國語師資之培育136
    第四節 為國語推行法案催生141
    第五節 注音符號與注音漢字之宣傳推廣145
    結論159
    附錄一 吳稚暉年譜與國語運動大事對照表165
    附錄二 參考書目201
    Reference: 壹 中文資料
    一 史料與專著
    1.方毅,國音沿革,臺灣商務印書館,六二年十二月台一版。
    2.方師鐸,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台北,國語日報出版社,五十八年十二月第二版。
    3.王炬,國語運動的理論與實際,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四十年五月。
    4.王照,小航文存,文海出版社。
    5.王樹槐,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江蘇省(一八六○ ― 一九一六),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七十三年六月初版。
    6.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央黨史會」)編印,吳稚暉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專輯,台北,中央黨史會出版,五十三年四月。
    7.中央黨史會編,吳稚暉先生墨蹟,台北,中央黨史會,五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出版。
    8.中央黨史會編,李石曾先生文集,台北,中央黨史會,六十九年五月二十九日出版。
    9.中央黨史會編訂,國父全集,台北,中央黨史會,七十年八月一日再版。
    l0.中央黨史會編,吳稚暉先生選集,台北,中央黨史會,五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出版。
    11.中國大辭典編纂處編,國音字典,台灣商務印書館,三十八年八月初版,四十八年三月台一版。
    12.中華民國大學誌―丁惟汾先生八秩榮慶祝賀論文集,中國新聞出版公司,四十二年九月一日出版。
    13.多賀秋五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一 ― 五),東京,日本學術振興會,昭和五十一年出版。(內容係中國史料)。
    14.伍稼青輯述,吳稚暉先生軼事,台北,芬芳寶島雜誌社,六十六年五月一日出版。
    15.汪學文,共匪文字改革總批判,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六十三年七月初版。
    16.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華世出版社,六十八年二月初版,六十八年十月再版。
    17.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台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七十三年六月初版。
    18.呂芳上,吳敬恒,收於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冊四九,台灣商務印書館,六十八年三月二版。
    19.李中昊,文字歷史觀與革命論,北平,文化學社,二十五年五月初版。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書。
    20.李定一、包遵彭、吳相湘合編,中國近代史論叢(二十冊),台北,正中書局,六十四年十一月台四版。
    21.李定一,中國近代史,台灣中華書局,六十五年十二月台十九版。
    22.李瞻、石麗東合著,林樂知與萬國公報,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六十六年九月初版。
    23.吳相湘,民國百人傳,四之一,傳記文學出版社,六十八年元月十五日再版。
    24.James D Forman原著,吳連明譯,近代主義透視,台北,龍田出版社,七十年十一月再版。
    25.吳敬恒,吳敬恒選集,台北,文星書店,五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版。
    26.吳稚暉先生全集編纂會主編,吳稚暉先生全集(十八卷),台北,中央黨史會,五十八年三月廿五日出版。
    27.祁致賢,國語教育,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五十年出版。
    28.邵鳴九,國音沿革六講,台灣商務印書館,六十二年八月台一版。
    29.周法高,中國語文研究,台北,華岡出版部,六十二年十月初版。
    30.周陽山、楊肅獻,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李國祁等著,民族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七十一年九月十五日三版。
    31.周策縱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出版社,六十九年五月初版。
    32.紀果庵編著,晚清及民國人物瑣談,台灣學生書局,六十一年十一月初版。
    33.胡適主編,中國新文藝大系,文藝論戰一集,台北,大漢出版社,六十九年一月出版。
    34.胡適主編,中國新文藝大系,文藝論戰二集,台北,大漢出版社,六十六年五月三十一日出版。
    35.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華正書局,六十三年十月台一版。
    36.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三之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七十三年四月初版。
    37.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一九七三年三月初版。
    38.張文伯,吳敬恒先生傳記,台北,中央黨史會,五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出版。
    39.張文伯,吳稚暉先生傳記,台北,文星書店,五十四年一月二十五日初版。
    40.張世祿,中國音韻學史(下),台灣商務印書館,五十九年十月出版。
    41.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研院近史所」),七十一年八月再版。
    42.張玉法,中國近代史,台灣東華書局,七十二年八月六版。
    43.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十之六,台北,聯經出版公司,七十年十二月初版。
    44.張金鑑,動態政治學,台北,七友出出版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六十六年九月初版。
    45.張星很,歐化東漸史,台北,地平線出版社,六十三年五月台一版。
    46.張素貞,毀家憂國一奇人―張人傑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七十年五月二十五日初版。
    47.張博宇編,台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台灣商務印書館,六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48.章炳麟,民國章太炎先生炳麟自訂年譜,台灣商務印書館,六十九年七月初版。
    49.民國陳思等修,繆全孫等纂,江陰縣續志(一),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九年刊本影印,五十九年五月台一版。
    50.陳凌海編印,陳洪校訂,吳稚暉先生年譜,台北,六十年四月初版。
    51.陳訓正,馬瀛纂修,定海縣志(二),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十三年鉛印本影印,五十九年十一月台一版。
    52.陳懋治,統一國語問題,收入梁啟超等撰,晚清五十年來之中國,十一年上海初版,香港、龍門書店,六十八年九月出版。
    53.符顯仁,中國文字面面觀,台北,莊嚴出版社,七十年元月初版。
    54.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六十年十月影印出版。
    55.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上海,商務印書館,三十七年出版。
    56.舒新城輯,近代中國教育史料,十七年上海出版,文海出版社重印。
    57.勞乃宣,桐鄉勞先生遺稿,文海出版社出版。
    58.馮自由,革命逸史,五之三,台灣商務印書館,六十七年二月台三版。
    59.楊愷齡編,民國吳稚暉先生敬恒年譜,台灣商務印書館,七十年四月初版。
    60.楊愷齡撰,民國李石曾先生煜瀛年譜,台灣商務印書館,六十九年五月初版。
    61.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編,國語教育法令彙編,台北,國語日報社,七十一年十月十日出版。
    62.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編,吳稚暉先生的生平,編者自印,四十年四月出版。
    63.趙淑敏,吳稚暉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六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初版。
    64.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上海,商務印書館,二十三年初版。孫逸仙圖書館藏。
    65.黎錦熙,錢玄同先生手傳與手札合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六十一年出版。
    66.蔡冠洛編,清代七百名人傳,文海出版社出版。
    67.劉紹唐主編,文史新刊之一五○,吳稚暉著,吳稚暉書信選,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五十九年十二月一日初版。
    68.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一),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六十四年六月一日出版。
    69.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三),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六十九年十一月一日初版。
    70.劉獻廷,廣陽雜記,台灣商務印書館,六十五年四月初版。
    71.繆荃孫纂錄,續碑傳集,文海出版社出版。
    72.謝雲飛,中國聲韻學大綱,台北,蘭台書局,七十二年八月三版。
    73.鍾露昇,國語語音學,台北,語文出版社,六十八年四月十版。
    74.韓文蔚,世界語概要,台北,救國團贊助出版,四十九年五月初版。
    75.羅常培,國音字母演進史,上海,商務印書館,二十三年九月初版。中研院史語所藏。
    二 期刊論文
    1.大方,「注音通俗報紙之回顧與前瞻」,收於方師鐸,五十年來國語運動史,附錄三。
    2.王爾敏,「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之自覺與國語運動」,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十一期,七十一年九月。
    3.心怡,「官話字母與合聲簡字」,國語週刊三十九期,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
    4.尹耕,「龔定盫國語統一論」,國語週刊三十九期,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
    5.方師鐸,「記劉半農先生」,傳記文學三卷三期,五十二年九月。
    6.白滌洲,「介紹國語運動急先鋒―盧戇章」,國語週刊第十期,二十年十一月七日。
    7.白滌洲,「從反切到拼音」,國語週刊五十七、八期,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二、二十九日。
    8.史穎君,「我國國語運動之研究」,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七十三年一月。
    9.安嘉芳,「新世紀的始末及其言論分析」,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六十六年七月
    l0.我一,「臨時教育會議日記」,教育雜誌四卷六號,特別記事欄,七年六月二十日。
    11.杜子勁,「中國新文字問題」,收入李中昊編,文字歷史觀與革命論。
    12.李書華,「吳稚暉先生從維新派成為革命黨的經過」,傳記文學四卷三期,五十三年三月
    13.吳少芬,「吳稚暉的教育思想」,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七十一年六月。
    14.吳敬恒,「論注音字母書」,教育雜誌十一卷三號,民國八年三月二十日。
    15.吳稚暉,「吳稚暉述上海蘇報案記事」,收於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三集。
    16.吳稚暉,「補救中國文字之方法若何」,新青年五卷五號,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17.吳稚暉,「書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後」,新世紀第五十七號,一九○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18.吳稚暉,「闢謬」,新世紀一百一十九號,一九一○年三月十二日。
    19.吳稚暉,「新語問題之雜答」,新世紀第四十四號,一九○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20.前行君撰,燃附註,「編造中國新語凡例」,新世紀第四十號,一九○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21.吳稚暉,「致國語週刊記者―友喪」,收入論戰二集。
    22.何仲英,「漢字改革的歷史觀」,收於李中昊編,文字歷史觀與革命論。
    23邢島,「改革文字之意見書」,東方雜誌九卷七號,民國元年十二月。
    24.邢島,「讀音統一會公定國音字母之概說」,收於李定一等合編之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八冊。
    25.卓文義,「民初之國語運動」,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六十二年出版。
    26.柳明奎,「中國國語運動發展史」,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五十年六月出版。
    27.胡適,「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新青年四卷四號,七年四月十五日。
    28.胡適,「關於江蘇南菁書院的史料」,大陸雜誌十八卷十二期,四十八年六月三十日。
    29.胡適,「追念吳稚暉先生」,傳記文學四卷三期,五十三年三月。
    30.胡學愚,「世界語發達之現勢」,東方雜誌十四卷一號,六年一月十五日。
    31.俞最成,「吳稚暉先生言行散記」,中國一周一九七期,四十三年二月一日。
    32.洪德先,「辛亥革命前的世界社及無政府主義思想」,食貨復刊十二卷二期,七十一年五月十日。
    33.梁容若,「吳稚老談辭壽」,傳記文學四卷四期,五十三年四月。
    34.梁容若,「吳稚暉先生與國語運動」,台北中央日報,三十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35.凌霜,「世界語問題」,新青年六卷二號,八年二月十五日。
    36.馬裕藻,「小學國語教授法商榷」,東方雜誌九卷九號,二年三月二日。
    37.健攻,「打倒國語運動的攔路虎」,收入胡適主編,文藝論戰二集。
    38.張士一,「張士一先生論標準語」,國語週刊八十六期,二十二年五月二日。
    39.張其昀,「國語之父吳敬恒」,中國一周七二七期,五十三年三月十日。
    40.張朋園,「評勞者清代教育及大眾識字能力」,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九期,六十九年七月。
    41湯承業,「吳稚暉先生之微寒家世與寒涼身世」,國立編譯館館刊十卷一期,七十年六月。
    42.章太炎,「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民報第廿一號,一九○八年六月十日。
    43.章太炎,「規新世紀」,民報二十四號,一九○八年十月十日。
    44.陳立夫,「語言一聲,統一中國」,收於吳稚暉先生倡導國語運動七十周年專集,七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45.陳訓慈,「桐鄉勞玉初先生傳」,文瀾學報第一期,二十四年一月。
    46.馮自由,「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收於馮著革命逸史,五之一。
    47.傅斯年,「漢語改用拼音文字的初步談」,新潮一卷三號,八年三月一日。
    48.程滄波,「吳稚暉與南菁書院」,江蘇文獻新十四期,六十四年六月二十日。
    49.程滄波,「吳稚暉先生的文化背景」,東方雜誌復刊八卷九期,六十四年三月。
    50.楊時達,「追思姑父―趙元任先生」,傳記文學四十卷四期,七十一年四月。
    51.趙椿年(坡鄰老大),「覃研齋師友小記」,中和月刊二卷三期,三十年三月一日。
    52.劉紀曜,「評介林著中國意識的危機」,收於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十之六。
    53.黎錦熙,「民二讀音統一大會始末記」,國語週刊一三三期,二十三年四月十四日、二十一一目。
    54.黎錦熙,「王照傳」,國語週刊一二九期,二十三年三月十七日。
    55.黎錦熙,「全國國語運動大會宣言」,收入李中昊編,文字歷史觀與革命論。
    56.黎錦熙,「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最近六年紀略」,國語週刊一四三期,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57.盧戇章,「變通推原說」,萬國公報卷七十八。
    58.賴景瑚,「念吳叔微追思稚老和蘅公」,傳記文學三十九卷三期,七十年九月。
    59.錢玄同,「論注音字母」,新青年四卷一號,七年一月五日。
    60.錢玄同,「 Esperanto 」,新青年四卷二號,七年二月十五日。
    61.錢玄同,「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新青年四卷四號,七年四月十五日。
    62.錢玄同,「漢字革命」,收入李中昊編,文字歷史觀與革命論。
    63.錢玄同,「高元國音學序」,教育雜誌,十四卷三號,十一年三月二十日。
    64.頤,「為注音符號敬告中學的國文教員」,國語週刊第三期,二十年九月十九日。
    65.謝康,「吳老頭子稚暉師」,中外雜誌十九卷五期,六十五年五月。
    66.羅常培,「耶穌會士在音韻學上之貢獻」,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一本第三分,六十年一月。
    67.蘇格蘭君,「廢漢文議」,新世紀七十一號,一九○八年十月十七日。
    貳 英文資料
    1. Boorman, Howard L. and Howard C. Rechard (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University of Colombia Press, 1967.
    2. Gasster, Michael.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9.
    3. Scalapino, Robert A. and Gerorge T. Yu. The Chinese Anarchist Move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eb. 1961.
    4. Rawski, Evelyn Sakakida.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9.
    Relation: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碩士
    7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3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