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0353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24/144300 (79%)
造訪人次 : 51136270      線上人數 : 85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3534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534


    題名: 張國燾與早期的中共
    作者: 杜梅生
    貢獻者: 趙洪慈
    杜梅生
    日期: 1984
    上傳時間: 2016-11-08 15:19:15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共計一冊,約十五萬餘言,包括前言、本文、結論、附錄及參考書目等部份。其中本文分四章十一節,附錄則是張國燾的生平大事年表,可與本文相互參照。
    前言部份,將說明研究動機、資料運用、研究方法等,並界定本論文研究範圍的起止斷限—一八九七年至一九二七年。
    第一章張國燾的早年生活,計分二小節,將以傳統與西化衝擊的背景及革命運動的響往這兩條主脈,探究張氏早年生活的情形。
    第二章逐步走向「馬克思主義」之路,第一節以政治、外交、經濟的危機,來說明從清末到民初的時代背景。第二、三節則專就張國燾的經歷,以及該時馬克思主義浸潤中國思想界的趨勢,來探討張氏走向「馬克思主義」的緣由。
    第三章張國燾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分三小節,由張氏參與中共建黨的實際工作,及對工人運動的積極態度,嘗試對張國燾的共產主義思想、工運思想的來源及其內容做一初步的評論。
    第四章從容共到清黨,分三小節,將以國共之分合為經,以中共政策轉變之緣由為緯,經緯交錯,逐步剖析說明張氏在中共黨內所堅持的理想為何。並肯定張氏的理想在「俄化」了的中共黨內是無法實現的。
    結論中將綜合各章,說明張氏成為中共黨員的一個歷程及其思想轉變的過程。
    前言
    第一章 張國燾的早年生活1
    第一節 傳統的家庭出身1
    一、 傳統與西化的衝擊背景1
    二、 新舊衝突的幼年生活9
    第二節 於革命動亂的震撼12
    一、 革命運動的響往12
    二、 民國成立以後16
    第二章 逐步走向「馬克思主義」之路29
    第一節 時代背景29
    一、動亂的政治29
    二、列強的壓迫34
    三、破產的經濟38
    第二節 北大學涯42
    一、 北大的自由風氣42
    二、 「新青年」的啟迪47
    三、 「救國第一」的導向54
    第三節「五四」的激盪58
    一、 投入五四學生愛國運動59
    二、 往返京、滬之間64
    三、 走向「馬克思主義」69
    第三章 張國燾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13
    第一節 參與中共建黨工作113
    一、 中共成立的契機113
    二、 北京支部的成立120
    三、 參與中共一全大會127
    第二節 中共工運的開創135
    一、長辛店的工人運動135
    二、「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成立140
    三、京漢鐵路罷工前後145
    第三節 張國燾的共產主義觀及其工運思想151
    第四章 從容共到清黨184
    第一節 「聯合戰線」的開端184
    一、 中共政策的轉變184
    二、 張國熹的反對190
    三、 認同共產國際的策略199
    第二節 國民黨「容共」時期203
    一、 潛心致力於工運203
    二、 對國民黨的分化行動210
    第三節 國共衝突219
    一、張國燾在武漢220
    二、武漢政權的崩潰226
    三、南昌暴動的失敗235
    第五章 結論267
    附錄:張國熹生平大事年表(一八九七年 ━ 一九七九年)273
    參考書目284
    參考文獻: 一、中日文部份
    1.史料
    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二集,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
    五四運動在上海史料選輯,上海研究院歷史研究所編,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年。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八),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羅家倫主編,革命文獻,第六、九、十五、二十輯。
    民國經世文編,沈雲龍主篇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五一年五月。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一編第十二、十三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五三年三月。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共匪禍國史料彙編,第一冊,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印。
    北方地區工人運動資料選編(一九二一 - 一九二三),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
    江西省萍鄉縣志,清同治十一年刊本,合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共匪重要資料彙編(一),中國國民黨中央第六組編,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一年八月。
    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三輯,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輯印,民國五八年。
    胡適編,五四新文學論戰集彙編(下),台北,民國六四年。
    國立北京大學紀念刊三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影印合訂本,民國六十年十月。
    郭廷以編著,中華民國史事日誌(一九一二 - 一九二五),第一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六八年七月初版。
    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第二冊,民國二三年編,傳記文學社,民國六十年十月影印本。
    張靜盧輯注,中國近代出版史料二篇,北京群聯出版社,一九五四年。
    張靜盧輯注,中國現代出版史料丁篇,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四年初版。
    楊大金編,現代中國實業誌,民國二一年六月,台北華世出版社重新出版影印本。
    新潮社編,蔡孑民先生言行錄,民國九年十月出版,台北文海影印本,民國六二年七月。
    蔣永敬,北伐時期的政治史料 - 一九二七年的中國,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年。
    蘇聯陰謀文證彙編第五冊,北京京師廳印本,民國十六年。
    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期,台北文海鉛印本,民國五五年。
    2.專著
    文公直,最近卅年中國軍事史,上冊第一編,上海,民國十九年。
    五四愛國運動(上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一九七九年三月。
    五四運動文輯,華中工學院馬克思列寧主義資料室編,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
    中共人名錄,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印,民國七二年三月二次重修定本。
    中共中央書記處編,六大以前―黨的歷史材料,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
    王聿均,中蘇外交的序慕,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專刊,民國五二年十一月。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的蔣介石,南京刊印線裝本,民國二六年三月。
    王哲甫,中國新文學運動史,上海,民國二二年。
    中國通商銀行編,五十年來之中國經濟(一八九六 - 一九四七),上海,民國三六年,台北文海出版社重新影印本。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馬超俊等編,中國勞工運動史,台北,民國四八年。
    中國現代革命運動史,上冊,香港新民主出版,一九四七年七月初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編,中國共產黨之透視,民國二四年,台北文海重新影印本。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二年六月。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張溥泉先生全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十年。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第一編上海時期,民國六十年修訂版。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七年十月二日。
    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九年十一月三日。
    王實,中國共產黨歷史簡編,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
    史筠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出版地點、年月不詳。
    包遵彭,中國青年運動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三年十一月。
    司馬璐,中共黨史暨文獻選粹,第二、三部,香港自聯出版社,一九七三年,一九七五年六月出版。
    朱斯煌,民國經濟史(上),銀行週報卅週年紀念刊,民國三六年。
    列寧,列寧選集(第四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
    池田誠,中國現代政治史,日本京都,一九六二年。
    李大釗,李大釗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
    李守孔,中國現代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一年。
    近百年來上海政治經濟史(1842-1937),Ernest O. Hauser,越裔譯,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九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李定一,中國近代史,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五年十二月第十九版。
    李則芬,中日關係史,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九年四月初版。
    余英時,近代文明的新趨勢―十九世紀以來的民主發展,香港,一九五三年。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叢書之十五,民國五五年五月。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商務書局,民國五一年十月三版。
    沈雲龍,中國共產黨之來源,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六十年九月。
    何幹之,中國現代革命史(一九一一 - 一九五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印行,一九五六年。
    汪敬虞編,中國近代工業史料(一八九五 - 一九一四),北京科學出版社,一九五七年。
    谷鍾秀,中華民國開國史,上海,民國二年。
    佐藤俊三,支那近世政黨史,東京,一九四一年。
    周之鳴編著,蘇俄征服中國密件,台北國際共黨問題研究社,民國六五年十月四版。
    吳相湘,俄帝侵略中國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三年二月。
    吳相湘,陳炯明與俄共中共關係初探,中國現代叢刊第三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九年六月。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二年八月初版。
    胡狄原,近百年來中外關係,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六二料,民國六十年三月初版。
    胡華主編,中國革命史講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六二年。
    胡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初稿),北京新華書店,一九五○年四月三版。
    胡喬木,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年。
    洪煥椿,五四時期的中國革命運動,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五六年。
    胡適,胡適文選,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六五年十月十三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
    桂崇基原著,沈世平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九年十二月四版。
    孫常煒編,蔡元培先生全集,台北商務書局,民國六六年十一月二版。
    孫常煒,蔡元培先生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台北商務書局,民國五七年。
    孫福坤,共產國際擾亂中國記,台北,民國四二年。
    殷海光,「中國共產黨之觀察」,殷海光選集,香港友聯出版社,一九七一年。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一年五月。
    黃大受,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大中華圖書公司,民國四九年。
    黃天健,馬克斯主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六三年十一月。
    從五四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著作年月不詳,北京新潮書店印行。
    陳公博「我與共產黨」,寒風集甲篇,上海地方行政社發行,民國三三年十二月再版。
    陳公博、周佛海回憶錄合編,香港春秋出版社,民國六十年九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一九七五年。
    許克祥,馬日剷共回憶錄,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五年八月。
    崔書琴,孫中山與共產主義,香港亞州出版社,民國四三年二月。
    棲梧老人,二七回憶錄,北京工人出版社,一九五七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機論,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三年。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四八年。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局,一九七三年一月。
    郭華倫,中共史論第一冊,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七一年版。
    陳曾燾著,陳勤譯,五四運動在上海,台北經世書局,民國七十年五月。
    陳端志,五四運動之史的評價,香港中文大學,一九七三年三月。
    陳錫璋,細說北洋,台北,民國六十年。
    陳錫璋,廣州樞府史話,台南,民國六三年。
    陳獨秀,告全黨同志書,上海影印本,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日。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工人運動,北京人民出版,一九五四年。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八月。
    張之洞,張文農公全集,北平楚學精廬版,民國廿六年五月。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九年十月三版。
    張玉法,清際的立憲團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8 ),民國六四年四月。
    張如心,論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
    華岡,五四運動史,上海新文藝出版社,一九五三年。
    張忠紱,中華民國外交史,台北,民國五十年。
    傅啟學編,中國外交史,台北,民國四六年十月。
    晚清最近五十年來之中國,原上海申報報館編「最近之五十年-申報五十週年紀念專刊」,民國十二年上海出版,香港龍門書店影印出版,一九六八年九月再版。
    張國燾,我的回憶(一)、(二),香港明報出版社,一九七一、七四年。
    張靜如等編,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辜鴻銘,辜鴻銘的筆記,台北國民出版社,民國四四年。
    楊子烈,張國燾夫人回憶錄,(原名:往事如煙),香港自聯出版社,一九七○年七月初版。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略,台北商務書局重印出版,民國四十年六月。
    趙列潘諾夫著,王啟中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一),國防部情報局譯印,民國六四年十一月。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六年七月十日。
    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一九一九 - 一九二六),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
    蔡元培,蔡元培自述,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六年九月一日出版。
    蔣永敬,飽羅廷與武漢政權,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獎助出版,民國五二年十二月初版。
    劉彥,中國外交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四十年。
    論群眾路線,北京工人出版社,一九五六年。
    蔣夢麟,西潮,台北中華日報叢書,民國四八年十二月出版。
    鄭學稼,中共興亡史,第一卷上下冊,台北黎明出版公司。民國六九年十一月再版。第二卷上冊,由上海到武漢,台北中華雜誌社出版,民國六八年一月。
    鄭學稼,第三國際興亡史,香港亞洲出版社,民國四三年六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下冊),台北華岡公司,民國六六年。
    戴林(David J. Dallin)著,周肇譯,蘇俄侵略遠東史,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四一年七月。
    繆楚黃編,中國共產黨簡要歷史,北京,一九五八年。
    羅家倫,逝者如斯集,台北傳記文學社,民國五六年九月。
    3.專文、論文
    王克文,「軍閥在現代中國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人與社會,四卷二期,民國六五年六月。
    公時,「北京大學之成立及其沿革」,東方雜誌,十六卷三號,民國八年三月十五日。
    木真,「張國燾事略」,現代史料第四集,海天出版社,民國二四年五月初版。
    王健民,「張國燾先生飲恨以終」,傳記文學,第三六卷第二期。
    杜夫平著,王健民譯,「孫中山先生與大林」,國立東亞研究所,東亞季刊,五卷三期,民國六三年一月一日。
    李守孔,「國父護法與廣州軍政府之成立」,中華學報,四卷二期,民國六六年七月一日。
    肖超然,「中國共產黨的創立與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十週年論文集,北京大學社會科學處編,北京新華書店,一九八二年。
    林一新,「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卷第六期。
    汪精衛,分共以後,民國十六年十一月,廣州中山大學講演原稿。
    呂實強,「馮桂芬的政治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四卷二期。
    何鍵,民國十六年六月廿九日反共訓令,國聞週報第四卷二九期。
    吳玉山,列寧主義意識型態之研究,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民國七一年六月。
    周承恩,「關於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探討」,北京大學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週年論文集。
    林明德,「日本與洪憲帝制」,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三輯,民國六二年九月。
    林毓生,「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激烈反傳統思想」,中外文學三卷十二期,民國六四年五月一日。
    胡夢華,「中國軍閥之史的敘述」,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五輯―軍閥政治,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六九年七月初版。
    高一涵,「回憶李大釗同志」,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十一月。
    梁紹文,「三大政策的來源」,進攻週刊第二期,上海,民國十六年五月十四日。
    莊吉發,「京師大學堂」,台大文史叢刊之三三,民國五九年八月。
    陳果夫,「十五年至十七年間從事黨務工作的回憶」,陳果夫先生全集第五冊,台北,民國四一年八月。
    黃季陸,「談當年容共一幕」,台北聯合報,民國四六年六月廿九日。
    陳明鉥,「五四與工運」,汪榮祖,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民國六八年。
    葉嘉熾,「五四與學運」,汪榮祖,五四研究論文集。
    張力,蔡元培與近代中國啟蒙運動,政大史研碩士論文,民國六八年。
    悲天撰,「武漢農工的慘狀」,上海「革命」第六期,民國十六年六月五日。
    張玉法,「民國國會中的激進派政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七期,民國六八年五月。
    彭明,「五四時期的李大釗和陳獨秀」,歷史研究,一九六二年第六期。
    陶英惠,「蔡元培與北京大學」,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五集,民國六五年六月。
    華崗,「一九二五―二七年大革命的中國共產黨」,中國經濟協會編,布爾什維克第四專第三期,上海,民國二十年五月十日。
    張國燾,「我參加五四運動的始末」,陳少廷主編,五四運動與知識青年,台北環宇出版社,民國六二年。
    張灝,「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七期。
    蔡孟堅,「悼念反共強人張國燾」,傳記文學三六卷第一期。
    楊亮功、蔡曉舟,「五四」,傳記文學三五卷第一期。
    雷嘯岑,「我所認知的張國燾先生」,傳記文學三六卷第二期。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東方雜誌第三十卷第一號,民國二二年一月。
    蔡和森,「機會主義史」,原件藏黨史會。
    趙親,「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工人運動」,歷史研究,一九五四年第二冊。
    潘公展,「近代社會主義及其批評」,東方雜誌第十八卷第四號,民國十年二月二五日。
    蔣永敬,「鮑羅廷使華始末記」,傳記文學一卷第五、六期。
    鄭學稼,「悼張國燾先生」,傳記文學三六卷第一期。
    鄭霆昇,「三十年來我國的政局概要」,東方雜誌二一卷三號,民國十三年三月。
    蕭甡、姜華宣,「第一次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形成」,歷史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二期。
    4.雜誌、期刊、文件
    中央半月刊,第三期、第四期,南京中宣部出版,民國十六年七月十五日、八月一日。
    中共中央通信,第二、七、十三期,民國十六年八月二三日、十月三十日、十一月三十日,司法行政部調查局藏。
    民報,八號、十九號,光緒三二年(一九○六)六月、宣統元年(一九○八)一月。
    共黨問題研究,第四、五卷,司法行政部調查局出版,民國六四年。
    政府公報,民國元年五月,國務院印鑄局編,台北文海影印本,民國六十年。
    教育雜誌,九卷二十號、十卷六號、十二卷七號,商務印書館印行合訂本。
    新民叢報,四年四號,光緒三二年(一九○六)一月。
    「新青年」雜誌,一卷一號、二號,二卷六號,四卷一號,五卷一號、五號、六號,六卷五號、六號,七卷一號、二號、六號,第二號,十卷一號,日本大安株式會社影印合訂本。
    響導週報,第二十、三十、六二、一○四、一一五、一一七、一二六、一三九、一四五、一六○、一九五期。
    二、西文部份
    1. Books
    Bernal Martin, Chinese Socialism to 1907,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6.
    Boorman L. Howar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Vol. 1,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Brandt Conrad, Schwartz Benjamin and Fairbank John K.,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 Atheneum, 1967.
    Chang Tien-fong, A History of Sino-Russian Relations, Washington, Public Affairs Press, 1957.
    Ch’en Kung-po,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China, an essay written in 1924,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C. Martin Wilbu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6.
    Ch’i Hsi-sheng,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1916-1928, Stanford University, 1976.
    Chow Tse-ts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Har 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Dingle Edwin J., China’s Revolution 1911-1912; a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record of the civil war, New York, 1972.
    Duiker William, Ts’ai Yüan-pei: Educatior of Modern China, Pennsyvania State University, 1977.
    Eudin Xenia J. and North Robert C., Soviet Russia and the East 1920-l927:A Documentary Surve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Fairbank John K., Reischaver Edwin O. and Craig Albert M., East Asia: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Houghton Miffin Company Boston, 1965.
    Gaster Michsel,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Birth of Modern Chinese Radicalism,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9.
    Harrison James Pinckney, The Long March to Power: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 munist Party 1921-72, New York, second printing, 1974.
    Hsu Immanuel C.Y.,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1970.
    Isacs Harold R., The Traged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2nd edition, 1966.
    Tacques Guillerimaz,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m Party 1921-1949, (translated by Anne Destenay) New York, 1972.
    Jean Chesneauz, Francerise Le Barbier and Marie-Claire Bergêre, Chinese From the 1911 Revolution to Liberation, (translated by Paul Auster and Lydia Davis, Harvester Press, 1977.
    Kuo Thomas C., Ch’en Tu-hsiu (1879-1942)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 New Jersey, Seton Hall University, 1975.
    Lane Robert, Political Ideology, New York, 1962.
    Liew K. S., Struggle for Democracy: Sung Chiao-jen and the 1911 Revolution, Berkeley and L.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1.
    Lyman P. Van Slyre, Enemies and Friends: The United Front in Chinese Communist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Meisner Maurice,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Harvard University 1967.
    Pye Lucian W., Warlord Politics: Conflict and Coali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1971.
    Rubinstein Alvin Z., The Foreign Policy of Soviet Union,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New York, 1966.
    Schwartz Benjamin I.,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Cambridge, Mass, 1958.
    Sheridan James E., China in Disintegration: The Republican Era in Chinese History,
    1912-1949, New York, 1975. Chinese Warlord: The Career of Feng Yü-hsiang, Stanford University, 1966.
    Whiting Allen S., Soviet Policies in China 1917-1924, Stanford Univ. Press,1953.
    Wi1bur C. Martin and How Julie Lien-ying (ed.), Documents on Communism,Nationa1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 1918-1927, N.Y. Columbia Univ., 1972.
    2. Articles
    Bernal Martin, “Chinese Socialism before 1913”. Ch’en Jerome,” “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Jack Gray (ed.) Modern China’s Search for a Political Form. Oxford Univ. Press, 1969.
    Eastman Lloyd E., “Political Reformism in China Before Sino-Japanese War”, Journal of Asia Studies, Vol. XXVII, No.4, Aug., 1968.
    Furth Charlotte, “ May Fourth in History”, in Benjamin I. Schwartz (ed.) Refection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arvard Univ., 1973.
    Kwanha Yim, “ Yuan Shih-kai and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Asia Studies, Vol. 24, No.1, Nov. 1964.
    Li Ting-i (李定一 ),The First Cultural and Social Reform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載壽羅香林教授論集,香港中文大學,一九七○年。
    Schwa rtz Benjemin I., “ The Intelligentsia in Communist China: A Tentative Comparison”, in Richard Pipes (ed.) The Russian Intelligentsia,Columbia Univ. Press, 1961.
    Sullivan La wrence and Solomon Richard H., “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Ideology in the May Fourth Era: A Content Analysis of Hsin Ching Nien”, in Charmers Jonson (ed.),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mtemporary China,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 1973.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碩士
    72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49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