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0203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22116      線上人數 : 90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2036


    題名: 戰爭動詞在報紙媒體上之隱喻使用
    Metaphorical Use of War-Related Verbs in Newspapers
    作者: 陳奕蓁
    Chen, I Chen
    貢獻者: 賴惠玲
    Lai, Huei Ling
    陳奕蓁
    Chen, I Chen
    關鍵詞: 隱喻
    戰爭動詞
    概念譬喻理論
    語意關係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016-09-20 11:35:40 (UTC+8)
    摘要: 隱喻研究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人類的認知模式,觀察人類運用身體經驗學習抽象概念的過程。戰爭隱喻與人類生活經驗密切相關,過往研究顯示至少有七種概念會運用戰爭隱喻來凸顯事件競爭的本質,但是過去研究無法說明戰爭隱喻涵蓋的概念種類,並且缺乏有效的語言證據來證明隱喻映射的豐富程度。因此本研究將從來源域的角度出發,以語料庫為本,透過戰爭動詞在報紙媒體上的長期使用情形討論戰爭隱喻的使用分布及詞彙語意顯示之意涵。
    本研究分析戰爭動詞在台灣報紙媒體上的隱喻使用情形,研究結果顯示戰爭隱喻的主題分布與事件概念性質相關,特別是體育、財經、政治等三個主題大量運用戰爭隱喻,顯示追求競賽勝負、利益和權力的概念都常用戰爭加以描繪。在語意梳理後則得到台灣報紙新聞使用的六個主要戰爭隱喻:追求愛情是戰爭、治療病體是戰爭、資安防護是戰爭、投資交易是戰爭、政治競爭是戰爭、競賽活動是戰爭。政治競爭、競賽活動和投資交易的語料數量與主題分布成正比,資安防護是因應網路時代來臨而產生的新興目標域,最後治療病體及追求愛情則是反應人類對於肉體以及精神上維持滿足的生存需求。至於各隱喻共同使用的概念元素顯示戰爭行動以參與者和交戰過程的描述最為重要。最後由其他隱喻詞彙分布和語意關係的比較,可以發現表達戰時攻防行動的詞彙最多,除了再次證明行動的重要性,也強調行動過程的攻擊性和結果。而大量使用近義詞、反義詞象徵漢語對描述競爭細節的需求。
    最後,本研究針對以上發現對華語教學提出教材編排、教學設計與詞彙教學之建議,認為隱喻教學有助學生習得新詞彙,且透過詞彙網路的概念連結可提升學習效率。建議未來可針對口語語料進行調查,並分析語意之外的言談篇章要素,同時落實戰爭隱喻之教學設計用於課堂實際教學,以檢視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按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一、專書
    安可思. (2009). 概念隱喻. 於 蘇以文, & 畢永峨, 語言與認知 (頁 56-81). 臺北: 國立臺大出版中心.
    李美華. (2013). 台灣客家族群媒體與文化傳播:再現.效果.語藝傳播. 台北市: 時英出版社.
    周世箴譯注(Lakoff & Johnson 1980原著). (2006).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郇慧. (2012). 華語句法新論. 新北市: 正中出版社.
    陳年福. (2001). 甲骨文動詞詞彙研究. 成都: 巴蜀書社.
    陳高華主編. (1997). 中國軍事制度史. 河南: 大象出版社.
    彭文正. (2008). 台灣主要報紙客家意象多樣化研究. 於 張維安, 徐正光, & 羅烈師, 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20年 (頁 274-295). 新竹市: 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蘇以文. (2005). 隱喻與認知.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蘇以文, & 畢永峨. (2009). 語言與認知.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二、期刊論文
    方麗娜. (2004). 華語詞彙的認知途徑與教學策略研究. 高雄師大學報(17), 頁 139-158.
    王成. (2002年05月). 用文學傳遞沖繩的聲音--評目取真俊的短篇小說《水滴》. 外國文學, 頁 38-43.
    石伊婷, 陳浩然, 李維潔, & 楊惠媚. (2016). 探討《新版實用視聽華語》與「華測八千詞」選用詞語之異同. 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0), 頁 73-94.
    李豔蕊. (2008). 英漢“疾病”隱喻構建異同的體驗和文化闡釋. 中州大學學報, 25(4), 頁 61-65.
    林肖瑜. (1994). 隱喻的抽象思維功能. 現代外語(4).
    林穎佑. (2013). 大陸網軍與APT攻擊. 展望與探索, 11:3 , 頁95-110.
    武振玉. (2009). 殷商金文中的征戰類動詞. 北方論叢(4).
    姚麗梅. (2008). 從認知、心理、文化角度比較英漢“愛情”概念隱喻. 黎明職業大學學報(4), 頁 46-50.
    柯淑津. (2003). 從詞網出發的中文複合名詞的語義表達.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8(2), 頁 93-108.
    袁影. (2004). 論戰爭隱喻的普遍性及文化淵源. 外語研究.
    高照明. (2007). 中文詞彙語意資料的整合與擷取:詞彙語意學的觀點. 第十九屆自然語言與語音處理研討會論文集, (頁 257-272). 台北.
    張莉萍, & 陳鳳儀. (2005). 華語詞彙分級初探. 第六屆漢語辭彙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 新加坡中文與東方語言信息處理學會.
    張榮興. (2012). 從心理空間理論解讀古代 「多重來源單一目標投射」篇章中的隱喻. 華語文教學研究(9.1), 頁 1-22.
    張麗麗, 陳克健, & 黃居仁. (2000). 漢語動詞詞彙語意分析:表達模式與研究方法.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5(1), 頁 1-18.
    陳世丹. (2007). 《第二層皮》︰一個後現代喜劇的夢魘世界.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4(4), 頁 130-135.
    陳柯妮. (2014). 基於語料庫的商務英語語篇中的戰爭隱喻研究.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 頁 43-48.
    陳楚安, & 侯致遠. (2009). 2007世界杯棒球賽報導花式標題研究. 國立台灣體育大學論叢, 19(3), 頁 35-53.
    粟進英, & 焦新平. (2012). 基于語料庫的體育新聞報道中戰爭隱喻研究. 武陵學刊, 37(5).
    賀夢依. (2011). 概念隱喻與政治的關係識解. 外國語文(四川外語學院學報)(3), 頁 48-52.
    馮勝利. (2007). 韻律語法理論與漢語研究. 語言科學, 6(2), 頁 48-59.
    黃秋林, & 吳本虎. (2009). 政治隱喻的歷時分析——基于《人民日報》(1978-2007)兩會社論的研究. 語言教學與研究(5).
    楊惠媚, 陳浩然, & 潘依婷. (2015). 分析華語口語語料庫高頻詞之特點並對TOCFL 詞表提出建議. 華語文教學研究, 12(1), 頁 1-44.
    董方峰, & 楊洋. (2007). 中國媒體體育報道中的戰爭隱喻.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7(4).
    歐秀慧. (2010年11月). 從新聞看生活中有關戰爭的隱喻思維. 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6), 頁 21-35.
    鄧育仁, & 孫式文. (2001年4月). 隱喻框架:臺灣政治新聞裡的路途隱喻. 新聞學研究(67), 頁 87-112.
    蔡柏生, & 黃居仁. (2002). 中文詞義關係的定義與判定原則. Journal of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16(4).
    蕭惠貞, 周俞珊, & 李佳霖. (2013). 華語詞彙教學:概念圖與數位學習運用探究. 第八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ICICE-8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et Chinese Education)論文集, (頁 761-774). 美國加州.
    謝菁, & 賈春華. (2011年6月). 中醫病因病機語言中的戰爭隱喻. 中醫藥學報, 頁 1-4.

    三、學位論文
    吳恩鋒. (2007). 基於經濟報道標題語料庫的概念隱喻研究.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博士論文.
    徐喜萱. (2004). 台灣報章標題隱喻詞彙宏觀分析與外籍生認知度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
    張秋霞. (2009). 「左傳」征戰類動詞研究. 吉林大學碩士,碩士論文.
    莊惠茹. (2011). 兩周金文軍事動詞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博士論文.
    陳正鑫. (2006). 概念隱喻:以中文商業行為為目標域為例. 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
    陳梅英. (2003). 駭客新聞的隱喻分析.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碩士論文.
    楊美儀. (2014). 近義詞「生命、生活」與「Life」之華英對比辨析- 以語料庫及問卷研究為本. 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碩士,碩士論文.
    唐存美. (2010). 譬喻與篇章意象應用於華語文化教學之教學啟示——以《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及〈好了歌〉為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
    楊媛喬. (2013). 2009-2012年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年度廿大金曲歌詞之隱喻手法探究 --以愛情為主題.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
    廖思涵. (2013). 漢語飲食範疇隱喻詞彙之探析與教學應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碩士論文.
    趙一儒. (2004). 公平競賽以語料庫為本的運動隱喻研究. 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
    謝怡婷. (2013). 文學隱喻在高級華語閱讀教學之設計與實踐研究 ──以張愛玲《流言》為討論範圍. 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

    四、教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 (2008).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第二版). 臺北: 正書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 (2008).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二)(第二版). 臺北: 正書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 (2008).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三)(第二版). 臺北: 正書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 (2008).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四)(第二版). 臺北: 正書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 (2008).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五)(第二版). 臺北: 正書書局.


    英文文獻(按姓名字母順序排列)

    Cameron, L., & Deignan, A. (2006). The Emergence of Metaphor in Discourse. Applied Linguistics, 4(27), pp. 671-690.
    Chafe, Wallace. (1970). Mean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ao-Lin Liu (劉昭麟), Guantao Jin(金觀濤), Qingfeng Liu(劉青峰), Wei-Yun Chiu(邱偉雲), and Yih-Soong Yu(姚育松). (2011) Some chances and challenges in applying language technologies to historical studies in Chinese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之於中文史學研究的機會與挑戰),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16(1-2), 27‒46.
    Cruse, D. A. (1986). Lexical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ntman, R. M., & Rojecki , A. (1993). Freezing out the public: Elite and media framing of the U.S. anti-nuclear movement.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0(2), pp. 151-167.
    Fillmore, Charles J. (1985). 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 Quaderni di semantica 6.222-254.
    Fillmore, Charles J., and Atkins, Beryl T. (1992). Toward a Frame-Based Lexicon: 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 Frames, Fields, and Contrasts, ed. By Adrienne Lehrer and Eva Feder Kittay. Hillsdale. New Jersy:Lawrence. 75-102.
    Gamson, W. A. (1992). Talking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rris, R. (1973). Synonymy and linguistic analysi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Hunston, S. (2002). 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yengar, S., & Kinder, D. R. (1987). News That Matters: Television and American Opin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övecses, Z. (2002). 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övecses, Z. (2005). Metaphor in Culture: 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ashen, S.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ergamon Press Inc. .
    Lakoff, G.,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1987). F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 (1968).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Enery, T., Hardie, A. (2012) Corpus Linguistics: Method, Theory and Practic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G. A. (1995). WordNet: A Lexical Database for English.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38(11), pp. 39-41.
    Murphy, M. L. (2010). Lexical Mea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 I. (n.d.). A study of the most frequent word families in the British. In P. B. Laufer,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 Selection, acquisition, and testing (pp. 3-13).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ackard(2004).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ddy, M. J. (1979). The conduit metaphor: A case of frame conflict in our language about language. In A. Ortony, Metaphor and Thought (pp. 284-29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Riemer, N. (2010). Introducing Semantics.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mino, E., Heywood, J., & Short, M. (2004).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s in a corpus of conversations about cancer. Journal of Pragmatics, 36(7), pp. 1271-1294.
    Tognini-Bonelli, E. (2001). Corpus Linguistics at Work.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Ungerer, F., H.J. Schmid.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Harlow: Longman:Pages 121, 207-211.
    Yu, N. (2008). Metaphor from Body and Culture. In J. Raymond W. Gibb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etaphor and Thought (pp. 247-26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1021610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61005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501.pdf3153KbAdobe PDF2129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