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0105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77843      線上人數 : 97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1053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053


    題名: 臺灣當代紀錄片之民族想像與認同論述
    National Imagination and Identity Discourse in Comtemporary Taiwanese Documentary Film
    作者: 陳泓勳
    貢獻者: 郭力昕
    陳泓勳
    關鍵詞: 紀錄片
    民族
    想像
    認同
    影像與政治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016-09-01 23:36:28 (UTC+8)
    摘要: 臺灣作為後殖民國家,各群體存有多元的記憶與認同,但過往在黨國體制的壟斷下,官方建構了一套國族歷史記憶,透過體制由上而下地推展,塑造記憶/認同政治上的霸權。然而,在民主化進程中,臺灣各群體的主體認同趨勢逐漸鮮明、分歧,過去被掩蓋的歷史記憶不斷被發掘、重現,重新挑戰了既往的記憶/認同政治。

    紀錄片常被賦予記錄、重構與介入現實(reality)的期待,因此紀錄片產製往往與政治、社會結構息息相關。近年臺灣紀錄片多觸及記憶、認同,作為文化裡的一種意義指涉系統,往往與現實的「政治」接合,也因此形成對現實認同政治的可能挑戰。紀錄片工作者記錄了個人/群體記憶的敘事,以及其獨特的民族想像與認同,也體現了紀錄片工作者的觀點。本研究以文化研究為取徑,在臺灣歷史脈絡中,釐清影像與歷史的關係,並透過論述分析來剖析三部臺灣當代紀錄片:《牽阮的手》(顏蘭權、莊益增,2010)、《河北台北》(李念修,2015)、《門》(邱育南,2015)所呈現的民族想像與認同,探索臺灣當代紀錄片如何對民族的同質歷史形成挑戰。
    參考文獻: Hall, S.、陳光興著,唐維敏譯(1998)。《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台北:元尊。
    丁偉祥(2009)。《蘭妮.萊芬斯坦回憶錄》。台北:左岸。(原書Riefenstahl, L. [1997]. Leni Riefenstahl : a memoiren. Germany: Leni Riefenstahl Production.)
    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原書Foucault, M. [1969]. L`archeologie du savoir. Paris: Gallimard.)
    井迎瑞(2007)。〈當前紀錄片討論的幾點迷思〉,《藝術觀點》,32: 40-43。(網址:http://art2.tnnua.edu.tw/filmarchives/3_2knowledge_base.html。上網時間:2016/08/16 16:50。)
    ───(2008)。〈殖民客體與帝國記憶:從修復影片《南進臺灣》談記憶的政治學〉。吳密察、井迎瑞(編),《片格轉動間的臺灣顯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修復館藏日治時期紀錄影片成果》,頁40-49。台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王金壽等作(2011)。《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臺灣行動主義》。台北:群學。
    王明珂(1994)。〈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頁249-27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5)。《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台北:允晨文化。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亞維譯(2012)。《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原書Barsam R. [1992]. Nonfiction Film: A Critical History Revised and Expanded. U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王慰慈編(2006)。《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台北:同喜文化。
    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原書Rose, G.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aual Materials. London, UK: Sage.)
    王憲明譯(2003)。《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書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臺北:生智。
    史明(2001)。《臺灣民族主義與臺灣獨立革命》。台北:前衛。
    白曉紅譯(2001)。《民族問題的重返》。台北:前衛。(原書Harman, C. [1992]. The Return of National Ques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56(2), 3–61.)
    朱彥碩(2008)。《「臺灣光復」論述的建構——以《中央日報》「臺灣光復節」特刊(1949-1987)為中心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編,《壟斷與剝削》,頁139-160。台北: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
    汪民安主編(2013)。《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麥田、城邦。
    何景榮、楊濟鶴譯(2012)。《民族主義:一個批判性的觀點》,台北:韋伯。(原書Spencer, P. & Wollman, H. [2002]. Nation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UK: Sage.)
    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臺灣的發展〉,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頁1-59。
    ───(2014)。〈「殖民體制下的民主困境:臺灣與香港之比較」專題引言〉,《文化研究》,18: 170-177。
    李尚遠譯(2008)。《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台北:商周。(原書Taylor, C. [2004].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US: Duke University Press.)
    李泳泉(2006)。〈全景學派的誕生:臺灣紀錄片的趨勢觀察(1990-2000)〉,王慰慈(編),《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頁59-66。台北:同喜文化。
    李金梅、黃俊龍譯(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原書Gellner, E.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US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李威儀編(2014)。〈抗議、行動與影像〉,《攝影之聲》,13。
    ───編(2015)。〈影像的左邊〉,《攝影之聲》,15。
    李道明(1990)。〈臺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44: 80-93。
    ───譯(1988)。〈影像的鏡像:反映自我與紀錄影片〉,《電影欣賞》,6(6): 64-70。
    ───(2004)。〈激流般起伏的紀錄片運動〉,吳介民、顧爾德、范雲等(編),《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頁20-32。台北:左岸。
    ───(2008)。《歷史、記憶、再現與紀錄片》。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2013)。《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三民。
    李禎祥、林世煜、林芳微、胡慧玲、曹欽榮、鄭純宜(2002)。《人權之路:臺灣民主人權回顧》。台北:玉山社。
    何明修(2011)。〈導論:探索臺灣的運動社會〉,王金壽等作,《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臺灣行動主義》,頁1:32,台北:群學。
    何榮幸(2014)。《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話》。台北:時報文化。
    林木材(2012)。《景框之外:臺灣紀錄片群像》。台北:遠流。
    ───(2014)。〈2014臺灣紀錄片回望:對現實的回應〉,林文淇總編輯,《2015年臺灣電影年鑑》,頁28-41,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林文玲(2012)。〈人類學學識、影像的展演/介入與公共化策略:民族誌影展在台灣〉,《文化研究》,14: 53-100。
    林佳龍、鄭永年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
    林易澄(2011年11月18日)。〈回家的路─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牽阮的手》田媽媽專訪〉,《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
    ne.asp?H_No=380
    林曼紅譯(2014)。《現代社會想像》,南京:譯林。(原書Taylor, C. [2004].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US: Duke University Press.)
    林琮昱(2006)。《臺灣紀錄片的發展與變貌(1990~2005年)》。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峰燦、吳鴻昌、湯志傑(2015年5月)。〈後冷戰格局下的太陽花運動‥談太陽花運動的歷史性與世界性〉,「學生運動與社會正義: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廿週年所慶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南港。
    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原書Turner, G. [1993].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and NY: Routledge.)
    林福岳(2002)。〈認同建構為傳播基礎概念之初探: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 47-100。
    林雙不(1989)。〈見證與鼓舞-編選序〉,《二二八臺灣小說選》。台北:自立晚報。
    林寶元(2008)。《解嚴後初期紀錄片的再出發:美學觀點的再思考》。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吳三連、蔡培火等(1987)。《臺灣民族運動史(第四版)》。台北:自立晚報。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張茂桂等,《族羣關係與國家認同》,頁27-51。台北:業強。
    ───(2002)。〈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臺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臺灣社會學》,4: 75-118。
    ───(2005)。〈愛情與麵包:初探臺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臺灣政治學刊》,9(2): 5-39。
    ───(2006)。〈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臺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2: 1-34。
    ───(2008)。〈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8: 39-70。
    ───(2013)。《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二《自由的挫敗》。新北:衛城。
    ───(2013)。〈狂飆的年代?一般民眾的認同趨勢,1992-2005〉,張茂桂、羅文輝、徐火炎等編,《臺灣社會變遷1985~2005:傳播與政治行為》,頁93-128,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2015)。〈威權獨裁下的國家暴力〉,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著),《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一《清理威權遺緒》,頁101-112。新北:衛城。
    吳介民(2004)。〈鄉土文學論戰中的社會想像:文化界公共領域之集體認同的形塑與衝突〉,李丁讚等,《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頁299-355。台北縣:桂冠。
    ───(2005)。〈台海上空的粉紅色幽靈〉,《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6: 219-234。
    ───(2012)。《第三種中國想像》。台北:左岸。
    ───(2014)。〈「中國因素」氣旋下的台港公民抵抗運動〉,謝政諭、高橋伸夫、黃英哲編,《東亞地區的合作與和平》,頁130-144。台北:前衛。
    ───(2015)。〈港台的抵抗運動為何呈現趨同性?〉,《文化研究》,18: 162-167。
    吳介民、廖美(2015)。〈從統獨到中國因素:政治認同變動對投票行為的影響〉,《臺灣社會學》,29: 87-130。
    吳介民、顧爾德、范雲等(2010)。《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台北:左岸。
    吳忠吉、蕭新煌、朱雲鵬等(1989)。《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臺灣研究基金會。
    吳珮慈譯(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遠流。(原書Aumont, J. & Marie, M. [1988]. L’Analyse des Films. Paris: Editions Fernand Nathan.)
    吳莉君譯(2010)。《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原書Berger, J. [1972]. Ways of Seeing. UK: Penguin.)
    吳密察、井迎瑞編(2008)。《片格轉動間的臺灣顯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修復館藏日治時期紀錄影片成果》。台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吳叡人(2001)。〈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43-100。台北:新自然主義。
    ───譯(2012)。《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新版)》。台北:時報文化。(原書Anderson B.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Edition). London, UK: Verso.)
    ───(2016)。《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台北:衛城。
    吳叡人、林秀幸編(2016)。《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台北:左岸文化。
    邱月亭(2009)。《解嚴後「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創傷敘事與記憶政治》。國立臺灣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邱貴芬(2000)。〈「後殖民」的臺灣演繹〉,陳光興編,《文化研究在臺灣》,頁285-318。台北:巨流。
    ───(2003)。《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
    ───(2007)。〈「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張京媛編,《後質民里論與文化認同》,頁169-191。台北:麥田。
    ───(2016)。《「看見臺灣」臺灣新紀錄片研究》。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邱德亮譯(2008)。〈介於抵抗與治理性之間的集體記憶〉,《文化研究》,6: 244-253。(原文Brossat, A. [2006]. La mémoire collective entre résistance et gouvernementalité.)
    周志杰譯(2004)。《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台北:韋伯。(原書 Guibernau M. [1999]. Nations without States: Political Communities in a Global Age. UK: Polity Press.)
    周英雄、劉紀蕙編(2000)。《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
    周婉窈譯(1989)。《史家的技藝》,台北:遠流。(原書Bloch M. [1953]. The Historian’s Craft. USA: Vintage.)
    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 445-470。
    周樑楷譯著(1993)。〈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88: 10-17。(原文White H. (1988).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3, no.5 (Dec., 1988), 1193-1199.)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施敏輝編(1988)。《臺灣意識論戰選集 : 臺灣結與中國結的總結算》。台北:前衛。
    胡幼慧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台北:巨流。
    洪健倫(2014年1月28日)。〈「好看」只是基本要素:郭力昕談臺灣紀錄片〉,《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369
    范慕尤、楊曦譯(2007)。《民族主義思想與殖民地世界:一種衍生的話語?》。南京:譯林。(原書Chatterjee, P. [1986].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London, UK: Zed Books.)
    徐永明、范雲(2001)。〈「學作」臺灣人:政治學習與臺灣認同的變遷軌跡,1986-1996〉,《臺灣政治學刊》,5: 3-63。
    徐強譯(2013)。《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原書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NY, U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徐叡美(2004)。〈電影與歷史:評介史家費侯、戴維斯與羅森史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5: 199-216。
    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編(1989)。《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
    許如婷(2016)。〈台灣女性影展:女人的性別意識覺醒、自書與賦權〉,《真理大學人文學報》,18: 1-22。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頁21-36。台北:巨流。
    畢然、郭金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Halbwachs, M., edited, translated and with a introduction by Coser, L. A. [1992].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 117-149。
    郭力昕(2005)。〈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臺灣紀錄片的一些問題〉,《電影欣賞》,125: 51-55。
    ───(2006)。〈不碰政治的臺灣紀錄片文化──「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啟發〉,王慰慈(編),《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頁138-139。台北:同喜文化。
    ───(2012)。〈影像介入現實的政治話語能力:檢視戰後臺灣的紀實攝影與紀錄片〉,《文化研究》,15: 316-325。
    ───(2014)。〈目擊的力量——重探1980年代臺灣的政治反抗影像〉,《攝影之聲》,13: 4-13。
    ───(2014)。《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台北:麥田。
    ───(2015)。〈如何掀開被遮蔽的史觀與現實——試論臺灣的「左翼」紀錄片〉,《攝影之聲》,15: 40-45。
    郭良文(2002)。〈流動的認同,建構的國族想像〉,《中華傳播學刊》,2: 41-46。
    梁妃儀、洪德仁、蔡篤堅編(2003)。《協助社群認同發展的口述歷史實踐——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操作手冊》。台北:唐山。
    夏春祥(2000)。《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尉遲秀譯(2002)。《笑忘書》,台北:皇冠。(原書Kundera, M. [1978]. Kniha Smichu a Zapomnění.)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7: 149-222。
    ───(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 73-139。
    ───主編(2000)。《文化研究在臺灣》。台北:巨流。
    ───(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
    陳巨擘譯(2015)。《形塑歷史:政治變遷如何被敘述》,台北:聯經。(原書Andrews, M. [2004]. Shaping History:Narratives of Political Change.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陳思文、徐文路、洪靜宜、潘宗億譯(2002)。《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原書Hobsbawm, E., Trevor-Roper, H., Morgan, P., Cannadine, D., Cohn, B. S. & Ranger, T. [1983]. The Invented of Tradition.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臉譜。(原書Sturken, M. & Cartwright, L. [2009].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2nd e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陳瑛譯(2003)。《口述歷史》,台北:傳播者文化。(原書Howarth, K. [1998]. Oral History. Sutton Publishing.
    陳翠蓮(2007)。〈歷史正義的困境:族群議題與二二八論述〉,「二二八六十週年人權與轉型正義國際研討會」,台北市國家圖書館。
    覃方明、渠東、張旅平譯(1999)。《過去的聲音:口述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原書:Thompson, P. [1988]. The Voice of the Past. Oral History.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曾柏文(2014)。〈太陽花運動:論述軸線的空間性〉,思想編輯委員會(編),《思想》,27: 129-148。
    蔡英文(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的反省〉,《政治科學論叢》,8: 51-84。
    湯志傑(2006)。〈重探臺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  當化」〉,《臺灣社會學》,12: 141-190。
    ───(2013年10月)。〈多重結構匯聚下革新保台霸權的形成:民族主義如何從圭臬變成難言之隱〉,「臺灣: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的經驗與理論」研討會,台北市南港。
    黃俊傑(2000)。《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台北:正中。
    黃煌雄(2006)。《蔣渭水傳──臺灣的孫中山》。台北:時報。
    黃燦然譯(2010)。《論攝影》。台北:麥田。(原書Sontag, S. [1977]. On Photography. US: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許綺玲譯(1997)。《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博攝影工作室。(原書Barthes, R. [1980]. La Chambre Claire: Note sur la photographie. France: Seuil.)
    曹衛東譯(2002)。《後民族格局:哈伯瑪斯政治論文集》。台北:聯經。(原書Habermas, J. [1998]. Die Postnationale Konstellation: politische Essays.)
    張世倫(2014)。〈試論「太陽花」運動的視覺政治〉,李威儀(編),《攝影之聲》,13: 24-33。
    張京媛編(2007)。《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
    張炎憲(2003)。〈口述歷史與臺灣史的重建〉,梁妃儀、洪德仁、蔡篤堅(編),《協助社群認同發展的口述歷史實踐——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操作手冊》,頁i-xxix,台北:唐山。
    張茂桂等(1993)。《族羣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張家佳(2009)。《大眾史家的歷史書寫:以《綠的海平線》與《拓難少年史》為例》。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嘉真(2015年7月)。〈影展的政治、商業、文化_以台北電影節為例〉,「2015中華傳播學會年會」,高雄市大樹。
    葉江譯(2006)。《民族主義:理論,意識形態,歷史》,上海:上海人民。(原書Smith, A. [2003]. Nationalism: Theory, Ideology, History. UK: Polity Press.
    葉春嬌(2010)。《國族認同的轉折:臺灣民眾與菁英的敘事》。臺灣:稻鄉。
    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
    游盈隆編(1997)。《民主的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
    游惠貞(2000)。《誰在詮釋誰-紀錄片的政治學》,台北:遠流。(原書Robinowitz, P. [1994]. They Must be Represented: the Politics of Documentary. USA: Verso.)
    ───(2014)。〈臺灣紀錄片的現狀與展望〉,游惠貞(編),《紀錄亞洲》,頁22-37。台北:遠流。
    游婷敬(2014)。《跨國移動、越界離散:臺灣/東亞當代女性紀錄片研究》。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班。
    彭懷恩(2013)。《臺灣政治發展歷程》。新北:風雲論壇。
    單德興譯(2011)。《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原書 Said, E. [1994].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The 1993 Reith Lectures. UK: Vintage.)
    楊華慶譯(2013)。《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台北:聯經。(原書:Shih S. S. [2007]. 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楊豫(2008)。《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 Burke, P. [2001]. Eyewitnessing :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趙剛(2014)。〈風雨台灣的未來:對太陽花運動的觀察與反思〉,《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5:263-284。
    廖育信(2007)。《全球化對臺灣國家認同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金鳳(2008)。《臺灣紀錄片「前史」:紀實影像、家庭電影到紀錄片》。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廖炳惠(2000)。〈臺灣:後現代或後殖民〉,周英雄、劉紀蕙編(2000)。《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頁85-99。台北:麥田。
    ───(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
    ───(2007)。〈在臺灣談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述〉,張京媛編(2000)。《後殖民論述與文化認同》,頁213-232。台北:麥田。
    廖思逸、姚君偉、陳耀成譯(2012)。《土星座下:桑塔格論七位思想藝術大師》,台北:麥田。(原書Sontag, S. [1980]. Under the Sign of Saturn. US: The New Yorker.)
    廖朝陽(2007)。〈《無言的山丘》——土地經驗與民族空間〉,張京媛編(2000)。《後殖民論述與文化認同》,頁333-354。台北:麥田。
    廖素霞(1994)。《臺灣社會運動與另類影帶之研究 1986-1992》。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崇隆等(2009)。《愛恨情仇紀錄片:臺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台北:同喜文化。
    聞天祥(2008)。《私・Me時代:我和我的…》。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劉裘蒂譯(1997)。《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台北:麥田。(原書Felman S. & Laub D. [1992]. Crises of Witnessing in Literature,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UK: Routledge.)
    戴麗娟(2014)。〈法國史家的記憶課題——近三十年的重要著作與討論〉,《思想史》,3:192-240。
    ───譯(2012)。《記憶所繫之處》,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原書Nora P. [1997]. Les Lieux de Mémoire. FR: Gallimard.)
    謝強、馬月譯(2004)。《知識考古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韓旭爾(2001)。《臺灣新聞片與紀錄片產製之歷史分析(1945-2001)》。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阿勤(2003)。〈認同、敘事、與行動:臺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臺灣社會學》,5: 195-250。
    ───(2005)。〈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臺灣一九七○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臺灣社會學》,9: 1-58。
    ───(2010)。《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第二版)》。台北:中研院社研所。
    ───(2012)。《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
    蕭智帆(2014)。《臺灣歷史戰爭紀錄片中的日本記憶與認同》。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台北:巨流。(原書Ritchie J. & Lewis J. [2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US: Sage.)
    羅世宏(2002)。〈臺灣的認同/差異:影視媒體的局勢中介與雜存認同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2: 3-40。
    Aufderheide, P. (2007). Documentary Fil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rews, M. (2014). Narrative Imagination and Everyday Life.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rews, M., Squire, C., & Tamboukou, M. (Eds). (2008). Doing Narrative Research. UK: Sage.
    Aitken, I. (Ed.) (1998). Th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An Antholog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Atkins, K. (2008). Narrative Identity and Moral Identity.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Bhabha, H. (Ed.) (1990).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4). Anxious Nations, Nervous States. In J. Copjec (Ed.), Supposing the Subject (pp. 201-17). London: Verso.
    Bruzzi, S. (2000). New Documentary: A critical introduce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hanon, M. (2007). The Politics of Documentary.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Chatman, S. (1976). Story and discourse :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en, P. C. (2014). A Critical History of Taiwanese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King’s College London.
    De Michel, H., & Zimmermann, P. R. (2013). Documentary as an open space. In B. Winton (Ed.), The Documentary Film Book (pp. 355-365).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Derrida, J. and Roudinesco, E. (2004). For What Tomorrow: A dialogue ( J. Fort, tran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2001)
    Fludernik, M. (2005). Histories of Narrative Theory (II): From Structuralism to the Present. In Phelan J & Rabinowitz P. J. (Eds). A Companion to Narrative Theory, (pp. 36-59). UK, Oxford: Blackwell.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 P. D.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pp. 1-17). London: Sage.
    ───(2001). Foucault: Power, Knowledge and Discourse. In M. Wetherell, S. Taylor & S. J. Yates (Eds).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 (pp. 72-81).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2001).The Spectacle of the Other. In M. Wetherell, S. Taylor & S. J. Yates (Eds).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 (pp. 324-344).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Hamilton, P. & Shopes, L. (Eds.) (2008). Oral History and Public Memories.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m, E. J. (1988). History from Below – Some Reflections. In F. Krantz (Ed.), History from Below, (pp. 13-28). Oxford and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Ichijo, A. & Uzelac, G. (Eds.) (2005). When is the Nation?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Keating, M. (2001). Nations Against the State: The new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in Quebec, Catalonia and Scotland. NY: Palgrave.
    Kuo, L. (2012). Sentimentalism and the phenomenon of collective “looking inward”: a critical analysis of mainstream Taiwanese documentary. In S. L. Lin & T. D. Sang (Eds.), Documenting Taiwan on Film: Issues and Methods in New Documentaries (pp. 183-20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ászló, J. (2014). Historical Tales and National Identity: An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ee, D. (2012), Re/making histories: on historical documentary film and Taiwan: A People’s History. In S. L. Lin & T. D. Sang (Eds.), Documenting Taiwan on Film: Issues and Methods in New Documentaries (pp. 11-37).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in, S. L. (2012), Recreating the White Terror on the screen. In S. L. Lin & T. D. Sang (Eds.), Documenting Taiwan on Film: Issues and Methods in New Documentaries (pp. 38-5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in, S. L. & Sang, T. D. (Eds.). (2012), Documenting Taiwan on Film: Issues and methods in new documenta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upke, C. (2012), Documenting environmental protest: Taiwan’s Gongliao Fourth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dialogic artifice. In S. L. Lin & T. D. Sang (Eds.), Documenting Taiwan on Film: Issues and methods in new documentaries (pp. 155-18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Moss, M. (2008). Toward the Visualization of History: the Past as Image. Lanham : Lexington Books.
    Oommen, T. K. (Ed.) (1997). 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 From colonialism to globalism. London: Sage.
    Renan, E. (1990). What is Nation?. In H. Bhabha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pp. 8-22). London: Routledge.
    Renov, M. (Ed.) (1993). Theorizing Documenta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Rosen, P. (1993). Document and Documentary: On the Persistence of Historical Concepts. In M. Renov (Ed.), Theorizing Documentary (pp. 58-89).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Rosenstone, R. (1988). History in Images/History in Words: Reflections on the Possibility of Really Putting History onto Film.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3, 1173-1185.
    ───(Ed.) (1995). Revisioning History : Fil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Past.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History on Film / Film on History. UK: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Sang, T. D. (2012), Reclaiming Taiwan’s colonial modernity: the case of Viva Tonal: The Dance Age. In S. L. Lin & T. D. Sang (Eds.), Documenting Taiwan on Film: Issues and methods in new documentaries (pp. 60-88).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Sarkar, B. and Walker, J. (Eds.) (2010).Documentary Testimonies: Global archives of suffering.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Scott, J. C. (1985). Weapon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ipts.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Smith, A. (1971).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UK: Harper & Row.
    ───(1986).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UK: Basil Blackwell.
    ───(1991). National Identity. UK: Penguin Books.
    ───(1993). The Nation: Invented, Imagined, Reconstructed. In M. Ringrose & A. Lerner (eds.), Reimagining the Nation (pp. 9-28).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10). Nationalism (2nd ed.). UK: Polity Press.
    Taylor, C. (2004).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US: Duke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 (2002). Stories, Identities, and Political Change. U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5). Identities, Boundaries, and Social Ties. Boulder and London: Paradigm Publishers.
    White, H. (1988).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3, 1193-1199.
    Whitebrook, M. (2001). Identity, Narrative and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Winton, B. (1995). Claiming the Real. UK: British Film Institute.
    ───(Ed.). (2013). The Documentary Film Book. UK: Palgrave Macmillan.
    Yuval-Davis, N. (1997). Gender & Nation. UK: Sage.
    ───(2006). Belonging and the Politics of Belonging. Patterns of Prejudice, 40(3), 197-214.
    ───(2011). The Politics of Belonging. UK: Sag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101451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451008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801.pdf2904KbAdobe PDF290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