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0057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24/144300 (79%)
造访人次 : 51149245      在线人数 : 8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579


    题名: 金融數位化趨勢下,國內銀行人力資源管理措施之研究:以臨櫃人員為例
    A Stud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Domestic Banks under Bank 3.0: The Example of Counter Staffs
    作者: 劉以慶
    贡献者: 蔡維奇
    劉以慶
    关键词: 金融數位化
    人力資源管理措施
    臨櫃人員
    日期: 2016
    上传时间: 2016-08-22 13:41:51 (UTC+8)
    摘要: 隨著金融數位化的快速發展,銀行業務走向行動化、網路化、自動化,傳統實體臨櫃交易需求逐年降低,非實體金融交易需求逐年攀升;再者,近年國內銀行積極實施數位金融3.0之相關計畫,國內銀行之分行紛紛遭到裁撤,顯示傳統銀行之臨櫃人員面臨淘汰的危機。因此,本研究藉由實務訪談的方式,以國內銀行主管以及臨櫃人員作為訪談對象,探討國內銀行在金融數位化的發展之下,如何採取與臨櫃人員相關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做回應,並探討臨櫃人員對於公司所採取與臨櫃人員相關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之看法與建議。本研究以四家國內銀行為對象,共訪談四位銀行主管與六位臨櫃人員,藉由訪談進行研究資訊的蒐集與彙整。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1)金融數位化快速發展,實體臨櫃業務量下降,現行銀行之臨櫃人員逐漸減少;(2)銀行主要採取臨櫃人員轉型培訓的方式做為金融數位化發展的因應措施;(3)順應金融數位化的主流,是趨使現行銀行進行臨櫃人員轉型的主要因素;(4)員工教育訓練是現行銀行在臨櫃人員轉型上需要強化的重點。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6
    第一節 金融數位化 6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措施 8
    第三節 金融數位化與人力資源管理措施之關係 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4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5
    第二節 訪談大綱 1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0
    第一節 金融數位化對各銀行目前臨櫃人員之影響 20
    第二節 各銀行採取與臨櫃人員相關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之做法 21
    第三節 各銀行臨櫃人員對相關人力資源管理措施使用之看法與建議 28
    第四節 研究小結 3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5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發現 35
    第二節 企業實務建議 36
    第三節 研究限制 40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41
    參考文獻 4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宗鴻(2006)。人格特質、主管領導風格與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工作投入與工作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秉恩(1992)。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隆盛,黃同圳(2000)。人力資源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李正綱、黃金印(2001)。人力資源管理:新世紀觀點。台北市:前程。
    吳欣展(2005)。五大人格特質對於員工工作態度及員工倫理行為影響之研究-以證券營業員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汪美伶(2009)。組織支持與市場導向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對服務導向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東吳經濟商學學報,64,57-92。
    李映昕、陳一姍、盧沛樺、 (2016年1月)。全台80萬金融人 不變身就淘汰。天下雜誌,590。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995
    邱金蘭(2015年7月23日)。數位金融效應 合庫要撤20家分行。經濟日報。取自http://blog.udn.com/spark37/26424134
    林文義、廖君雅 (2015年7月30日)。銀行消失中… 70萬金融人員怎麼辦? 數位金融大潮來襲 撼動傳統金飯碗【線上論壇】。取自http://grinews.com/news/%E9%8A%80%E8%A1%8C%E6%B6%88%E5%A4%B1%E4%B8%AD-70%E8%90%AC%E9%87%91%E8%9E%8D%E4%BA%BA%E5%93%A1%E6%80%8E%E9%BA%BC%E8%BE%A6%EF%BC%9F-%E6%95%B8%E4%BD%8D%E9%87%91%E8%9E%8D%E5%A4%A7%E6%BD%AE%E4%BE%86/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5年8月13日)。各銀行推動「打造數位化金融環境3.0」情形【新聞稿】。取自http://www.fsc.gov.tw/ch/home.jsp?id=96&parentpath=0,2&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1508130004&aplistdn=ou=news,ou=multisite,ou=chinese,ou=ap_root,o=fsc,c=tw&toolsflag=Y&dtable=News
    林資傑(2016年4月29日)。銀行去年裁撤23家分行,近5年最多。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429001814-260410
    胡幼慧、姚美華(2001)。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
    洪榮昭(2002)。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完全手冊。台北:五南。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
    孫弘岳(2015年10月11日)。數位銀行Bank 3.0與人力資源規劃【部落格文章】。取自http://blog.sina.com.tw/collinsuen/article.php?entryid=636428
    孫彬訓、陳欣文、魏喬怡 (2015年10月3日)。工商時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3000021-260202
    孫彬訓(2016年1月11日)。擬定員工轉型策略bank 3.0轉型銀行大練兵。工商時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111000082-260205
    孫彬訓、陳欣文(2016年1月27日)。數位金融人才 今年最夯職缺。工商時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127000102-260205
    張文彥(2003)。受訓動機與社會網路在訓練活動中的角色探討-以壽險外勤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
    張凱惠(2015)。邁向數位金融 3.0 台灣銀行業的轉型與挑戰。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8(5), 71-77。
    陳駿逸(2016年4月29日)。迎數位金融,銀行去年觀23家分行。經濟日報,A16版。
    曾煒智(2004)。 台灣銀行業導入電子商務線上金流訊息標準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同圳(2002)。績效評估與管理。李誠(主編)。人力資源管理的12 堂課。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程晏鈴、李立心(2015年2月)。金融業數位熱,金飯碗誰捧得到?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4484
    賈景光(2014年8月8日)。銀行轉型未來式 – Bank 3.0【線上論壇】。取自http://futurebank.hpx.tw/2014/ch/titan-chia-news-1/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16)。模糊的邊界:金融科技如何重塑金融產業。資誠全球金融科技調查報告。6-8。
    鍾娉華(2006)。人力資源管理措施知覺對員工工作績效之影響-工作投入及組織承諾之中介效果分析。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櫂駿 (2016年4月22日)。Bank3.0來襲 銀行業三萬人力震撼。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magazine.chinatimes.com/moneyweekly/20160422004351-300201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良志、黃家齊、溫金豐、廖文志、韓志翔(2007)。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華泰。

    英文部分:
    Au, Y. A., & Kauffman, R. J. (2001). Should we wait?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atibility and electronic billing adop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8 (2). 47–75.
    Bowen, D. E. (1996). Market-Focused HRM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 Satisfy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Customers. Journal of Market-Focused Management, 1(1), 31-47.
    Dessler, G. (1976).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ment:A Contingency Approach. Englewood, Geiffs, NY: Prentice-Hall.
    Dessler, G. (1994).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6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Grieves, J. (2003).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orth Park, UK: Sage.
    Harris, M. (20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Practical Approach, 2nd.ed. USA : The Dyden Press.
    Jackson, S. E., & Schuler, R. S. (1992).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service-based organizations: A role theory perspective. Advances in Services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1, 123-157.
    Karolyi, A .( 2003). Doe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ontagion really exist? International Finance, 6, 179–199.
    King, B. (2012). Bank 3.0: Why Banking Is No Longer Somewhere You Go But Something You Do. Wiley.
    Porter, M. E. (2001). 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9(3), 62–79.
    Schuler, R. S. (1996).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5rd. New York, NY: West Publishing Co.
    Scott, S. V., and Walsham, G. (1998). Shifting boundaries and new technologies: A case study in the UK banking sector. In R. Hirschheim, M. Newman, and J.I. DeGross (Ed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pp.177–187). Atlanta: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Stoll, H. (2006). Electronic Trading in Stock Market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 (1), 153-176.
    Ulrich, D. (1987). Or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Human resource professionals as strategic partner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0(4),
    169-184.
    Ulrich, D., Brockbank, W., & Yeung, A. (1989). Beyond belief: A benchmark for human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8(3), 311-33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
    10336302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363029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488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