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486
|
Title: | 顏回形象與儒道理想「人觀」 The Image of Yanhui as Commentary on the Confucian and Daoist Idea of the Person |
Authors: | 許從聖 Hsu, Tsung Sheng |
Contributors: | 林啟屏 Lin,Chi Ping 許從聖 Hsu,Tsung Sheng |
Keywords: | 顏回形象 人觀 君子 至人 人物品鑒 聖學 顏樂 觀聖賢氣象 Image of Yanhui Idea of the Person Man of Noble Character Perfect Man Historical Figure Character Analysis Practice of Dao and Learning to be a Sage Contentment of Yanhui Observation of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age |
Date: | 2016 |
Issue Date: | 2016-08-22 10:58:37 (UTC+8) |
Abstract: | 「人觀」注重「人」與「社會」、「自然」與「自我」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依據不同脈絡下,如何思考「人」的意義與定位,進以建構「社會人」、「自然人」或「自由人」命題,形成「人觀」的理論體系。當中特別凸顯「人」所具道德、藝術、宗教、文化的多向度事實,注重諸向度間的相互作用,抉發「人」於此關係迴環下呈現的「形象」蘊涵,依此可作為體現人物豐富生命義蘊的方法。 在儒家「人觀」視域下,「好學進德」的顏回形象,可視作「君子之學」典範,豁顯「仁」「禮」修身的「具體實踐」內涵。《莊子》則建構「心齋坐忘」的「體道」顏回形象,內容多與「至人」身心修養和主體轉化相關,故顏回實為深入莊子「人觀」的「思想符號」。漢代揚雄、王充依「用氣言性」態度,創構「氣化大賢」的顏回形象,由是發展出「潛心學聖未至」的說法,又用「未達一間」詮釋孔顏聖賢位階之分,甚至將顏回短命早亡視作「性善命凶」、「以才自殺」的必然結果。魏晉南朝綰合「玄理思辨」與「人物品鑒」,如講求天資、智愚、識量、言語的觀人識鑒情境,對照「本末」、「形神」、「言意」概念的玄學《論語》詮釋,反映出會通儒道、玄化孔顏的聖賢觀,故有「玄化顏回」的特殊形象面目。就「玄化顏回」現象的實踐面觀,如黃憲「顏子復生」或謝尚「年少一坐之顏回」稱譽,背後便以「淵粹玄遠」、「天才神悟」的顏回形象為品鑒依據。待及唐宋,退之、習之、伊川皆據《中庸》、《易傳》立義,闡發「體道學聖」的顏回形象命題和「聖學」理論。如濂溪將「顏回之學」提升至「體天明誠」的「證體」超越層次。「顏學」與「顏樂」互相包含,「聖學」踐履以「學顏回」、「求至樂」為目標。明道則匯流「識仁」與「觀氣象」命題,塑造「體之而樂,反身而誠」的顏回形象,發揚濂溪「尋顏樂」的體道美學與聖賢觀,「體道」即含「樂道」,更是「觀聖人氣象」和「觀天地生物氣象」前提,也是探討明道孔顏觀的關鍵線索。 要之,本文認為,顏回「好學進德」、「心齋坐忘」、「氣化」、「玄化」、「樂道」、「學聖」諸「形象」,彼此相互作用與轉化之際,組織成儒道「人觀」體系圖像的運行圓周,「形象」與「人觀」猶如珠網牽連相即的共生關係。依此脈絡,不管是如詩劇美趣的玄化顏回觀到向上超拔的理學「體天樂道」顏回觀,當中包含身體與社會間的關係互動,名教與自然間的調和抗爭,道德相與超道德相的工夫分際,都是學者試圖還原與建構顏回形象的珍貴線索。故本文所論,實與採取「類型化」或概念結構理解模式的顏回形象研究有別,望藉此對顏回於儒道思想、身體觀、工夫論及人物品鑒學具有的關鍵意義,提出不同的理解視域和詮釋路徑。 The “idea of the person” is a concept that centers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his interaction with “society” and “the self” and its relation to “nature”.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thought systems have differing definitions of “man”", and use their specific definition of “man” as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unique concepts of “man in society” and “natural man” or “free man”. These concepts together construct the philosophical system for the “idea of the person”. These philosophical systems place a strong emphasi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irtue, art, religion, culture and the multiple aspects of man’s existence.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different aspects of life, thus emerg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lassical “images” or paradigms that serve as a concrete example of how these concepts are used in life. In the Confucian “idea of the person” the “virtue through learning” portrayal of Yanhui conveys the Confucian paradigm of “learning to be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and through this it can be known that Yanhui in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is portrayed as a concrete personific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elf through “ren” and “li”. In Zhuang zi ,Yanhui is portrayed as the model of Zhuang zi’s “purification of the mind” and having done so portrays Yanhui as an exemplar of the Zhuang zi’s”the perfect person”. Through this it can be known that Zhuang zi uses Yanhui as a symbol for the “idea of the person”, thus highlighting the fact that the image of Yanhui is deeply engrained in the symbolism contained in Zhuang zi, During the Han dynasty, Yang Xiong and Wang Chong’s thought incorporated “qi” and used “qi” in particular in describing “nature”. In light of this, thus developing the idea of using “qi” to describe the image of Yanhui, as being the paradigm for the man of virtue. They also gave commentary and descrip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vels of Confucius and Yanhui, describing Yanhui as having a”partial actualization of sagelypotential” and being ”slightly lower than a sage”. Lastly viewing Yanhui’s early death as the eventual result of a man having a “good nature but bad fate” and his practice of “self sacrifice”. During the Han dynasty Yang Xiong and Wang Chong’s usage of “qi” in describing “nature” thus developing the idea of using “qi” to describe the image of Yanhui as the paradigm for the man of virtue. They also gave commentary and descrip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vels of Confucius and Yanhui, describing Yanhui as having a”partial actualization of sagely potential” and being “slightly lower than a sage”. Lastly viewing Yanhui’s early death as the eventual result of a man having a “good nature but bad fate”and “self-sacrifice”. The WeiJin and Southern Dynasty philosophers combined “Speculative Mystical Philosophy”with the “Examina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cultural Figures”. They used natural endowment, wisdom/ignorance, capacity to use one’s abilities and language to analyze a historical figure. Also using these idea in concert with ideas such as: “beginning/end”, “Form/Spirit” and “language/meaning” , which then formed the essential concepts used in Xuan Xue’s commentary on The Analects. In using Daoist concepts to comment on The Analects, they combined Confucian and Daoist thought and through this mergence, the images of Confucuis and became mystified and through this creating the “Mystical Yan Hui」portrayal of Yanhui. The practical aspect of the “Mystical Yan Hui” is portrayed in the praise given to Huang Hui and Xie Xiang. Huang Hui was praised as being “Yanhui Resurrected” and Xie Xiang was said to be a “young Yanhui”, using the “mystical” and “gifted student” Yanhui as the basus for the praise given to these two philosophers.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philosopher Yi Chuan use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Yi Zhuan to develop the philosophical treatise for the “Practice of Dao and learning to be a sage”, and in this treatise thus using the image of Yanhui to signify these concepts. He then used this treatise to develop the “Learning to be a sage” philosophical system. For example, Lian xi elevated the idea of “The learning of Yanhui” to “actualizing the way of heaven in the self”, giving the image of Yanhui a transcendental aspect which can be specifically seen in Yi Chuan ’s concept of the “actualizing the essence of all”. Thus in his philosophy he merged the ideas of the “learning of Yanhui” and the “contentment of Yanhui” and used them both in concert, making the “learning of Yanhui” and the “pursuit of contentment” the goals of one who seek to learn to be a sage. Ming Dao used the topics of “understanding ren” and “observation of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ages ”, two ideas that in antiquity are associated with Yanhui, to construct his image of Yanhui. He portrays Yanhui as the paradigm of “using practice to find contentment, internalize this practice and actualizing virtue”. Thus developing Lian xi’s “pursuing the contentment possessed by Yanhui” and its aesthetic description of the practice of dao and the concept of the sage and the man of virtue. In his thought, the “learning of Yanhui” encompasses the “Dao of contentment” and serves as the basis for the “observation of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ages” and “observing the qi of heaven, earth and all things” , which serves as the quintessence of Ming Dao`s treatise on Confucius and Yanhui. “Virtue through learning”, “purification of the mind”, “qi approach” ,“mystical approach” , “dao of contentment”, “Learning to be a sage” are the major portrayals of Yanhui. Through the inter use and melding of these ideals they becam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fucian “idea of the person” , thus mel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 and the “idea of the person”. From the artistic and mystical Yanhui to the transcendental "actualization of heaven and contentment in Dao" Yanhui of the li xue philosophers and in between, all conceptions of Yanhui incorporate a few major themes: the body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society, the harmoniz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ics and nature ,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practice of virtue and transcendental virtue . These are all the attempts of philosophers to construct the importance of the image of Yanhui.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storical Yanhui and the conceptualized Yanhui portrayal in the hopes of offering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an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Yanhui`s role in Confucian and Daoist thought, philosophical treatises on the body, treatises on practice and the character analyses of ancient figures. |
Reference: | 一、中文著作
(一)古籍及其註解(排序依據:以朝代,姓名筆劃,出版年):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再版。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宋]朱熹著:《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楊家駱主編:《家語等五十七種》,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2011年。 [三國魏]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梁]真諦譯,高振農校釋:《大乘起信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呂惠卿撰,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2版。 [宋]朱熹集註:《詩經集註(仿古字版)》,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再版。 [宋]林希逸著,周啟成校:《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陸西星撰,蔣門馬點校:《南華真經副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明]憨山大師著:《老子道德經憨山註 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 [清]王夫之著,王孝魚點校:《老子衍 莊子通 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3版。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2版。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熊賜履撰,徐公喜、郭翠麗點校:《學統》,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清]陸樹芝著,張京華點校:《莊子雪》,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清]孫星衍:《孔子集語集解》,臺北:廣文書局,1987年再版。 [清]宣穎撰,曹礎基校點:《南華經解》,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下冊。 [清]趙在翰輯,鍾肇鵬、蕭文郁點校:《七緯(附論語讖)》,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再版。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2版。 羅聯添編:《韓愈古文校注彙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第1冊。 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二)近人專著(以姓名筆劃排序)
王國維著,黃愛梅點校:《王國維手定觀堂集林》,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 王健文:《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87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年。 王叔岷:《慕廬雜稿》,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仁祥:《人倫鑒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王岫林:《魏晉士人之身體觀》,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方碧玉:《魏晉人物品評風尚探究──以《世說新語》為例》,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譯註:《康德:判斷力之批判(上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8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再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新北:正中書局,201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2年增訂9版。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2013年4版。 牟潤孫:《論魏晉以來之崇尚談辯及其影響》,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66年。 朱漢民:《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李啟謙、王式倫:《孔門弟子資料匯編》,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李澤厚:《波齋新說》,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0年。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4年。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李煌明:《宋明理學中的「孔顏之樂」問題》,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 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年。 杜維明:《中庸:論儒學的宗教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杜維明著,曹幼華、單丁譯:《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杜維明著,胡軍、于民雄譯:《仁與修身:儒家思想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杜維明:《二十一世紀的儒學》,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杜維明:《詮釋《論語》「克己復禮為仁」章方法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年。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談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何炳棣著,范毅軍、何漢威整理:《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年。 呂理政:《天、人、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年。 呂昇揚:《六朝美學中的形神思想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林麗真:《魏晉清談主題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林順夫:《透過夢之窗口》,新竹:清大出版社,2009年。 林保全:《宋以前《孔子家語》流傳考述》,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以舜、甯武子、顏淵與黃憲為釋例》,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吳冠宏:《顏子形象與魏晉人物品鑒》,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吳冠宏:《走向嵇康──從情之有無到氣通內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周靜佳:《六朝形神思想與審美觀念》,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5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中國哲學中人性思想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一)──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校訂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增訂再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徐聖心:《莊子三言的創用及其後設意義》,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高專誠:《孔子‧孔門弟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孫世民:《魏晉身體修養論》,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袁宏:《周敦頤理學美學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4年。 夏長樸:《儒家與儒學探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4年。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歷史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陳榮捷編著,楊儒賓、吳有能、朱榮貴、萬先法合譯:《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上冊。 陳榮捷編著,楊儒賓、吳有能、朱榮貴、萬先法合譯:《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下冊。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思想》,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6年。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逢源:《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增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增訂版。 勞思光:《思辯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重印三版。 黃紹祖:《顏子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77年。 黃紹祖:《復聖顏子史料彙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黃應貴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4年。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修訂一版。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黃俊傑編:《東亞視域中孔子的形象與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黃懷信等著:《漢晉孔氏家學與「偽書」公案》,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 張亨:《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張蓓蓓:《漢晉人物品鑒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楊朝明:《出土文獻與儒家學術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7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修訂2版。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6年。 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版。 鄔可晶:《《孔子家語》成書考》,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熊十力:《原儒》,臺北:明文書局,1997年再版。 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2版。 蔡振豐、林永強、張政遠編:《東亞傳統與現代哲學中的自我與個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劉述先:《生命情調的抉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劉貴傑:《佛教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劉瑞琳:《魏晉玄論思想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錢穆:《莊老通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4版。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年2版。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年。 錢穆:《孔子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0年重印2版2刷。 錢新祖著,鐘月岑等合編:《中國思想史講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韓林合:《虛己以遊世──《莊子》哲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2001年。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鍾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年。 戴君仁:《梅園論學三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1年修正再版。 蕭裕民:《《莊子》「心」思想研究:一個「道」「物」兼含與「心」「物」溶融之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 顏國明:《魏晉儒道會通思想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顧頡剛:《顧頡剛全集‧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一》,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顧頡剛《顧頡剛全集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四》,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三)單篇論文(以姓名筆劃排序)
孔德立:〈從「孔顏樂處」詮釋儒家的和諧思想〉,《齊魯學刊》第2期,2007年,頁18-22。 王利民:〈濂洛風雅論〉,《文學遺產》,2006年第2期,頁65-74。 王春華:〈上博簡《君子為禮》首章所體現的仁、禮、義之關係──以《論語》「顏淵問仁」章為參照〉,《中國哲學史》第1期,2011年,頁29-31。 王力堅:〈魏晉品鑒之演變及其多元化發展〉,收入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輯:《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12年,頁751-779。 王毓:〈二程「聖人氣象」說及其理論意義初探〉,《船山學刊》第1期,2012年,頁74-78。 方萬全:〈莊子論技與道〉,收入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六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259-286。 朱曉海:〈孔子的一個早期形象〉,《清華學報》新32卷第1期,2002年6月,頁1-30。 朱漢民:〈聖賢氣象與宋儒的價值關懷〉,《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卷第6期,2009年1月,頁5-8。 朱剛:〈從「先憂後樂」到「簞食瓢飲」──北宋士大夫心態之轉變〉,《文學遺產》2009年第2期,頁54-63。 朱葉楠:〈程顥的顏子學〉,《臨沂大學學報》33卷第2期,2011年4月,頁83-87。 朱葉楠:〈程頤的顏子學〉,《社科縱橫》總第26卷第10期,2011年10月,頁112-115。 李啟謙:〈顏回研究〉,《山東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85年,頁25-30。 李彥儀:〈對程伊川思想的再理解〉,《哲學與文化》第卅四卷第八期,2007年8月,頁153-173。 李鴻玟:〈光風霽月──周濂溪孔顏樂處思想之詮釋〉,《嘉大中文學報》第3期,2010年3月,頁91-114。 李幸長、吉廣輿:〈論「曾點見解」與「顏子工夫」〉,《經學研究集刊》13期,2012年10月,頁128-141。 李國勇、常佩雨:〈上博簡《顏淵問于孔子》簡文釋讀與文獻價值新探〉,《四川文物》第2期,2014年,頁48-55。 李隆獻:〈先秦漢初文獻中的「孔子形象」〉,《文與哲》第25期,2014年12月,頁21-76。 李隆獻:〈《莊子》、《列子》中的「孔子形象」〉,《東亞觀念史集刊》第八期,2015年6月,頁311-341。 杜維明:〈身體與體知〉,《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頁46-52。 何乏筆:〈養生的生命政治:由于連莊子研究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115-138。 宋灝:〈逆轉與收回:《莊子》作為一種運動試驗場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69-187。 余樹蘋:〈再論「孔顏樂處」──以《論語》中有關顏回的資料為背景〉,《浙江學刊》第3期,2003年,頁93-98。 林麗真:〈魏晉人論「情」的幾種面向〉,收入《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96年,頁629-650。 林啟屏:〈出土文獻與中國思想研究的相關課題〉,《哲學與文化》第卅四卷第三期,2007年3月,頁7-8。 林啟屏:〈建構與真實:從「語言」的角度論先秦儒家的人觀〉,《國學學刊》第4期,2010年12月,頁99-110。 林啟屏:〈理分:血緣關係架構中的「仁義」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4期,2014年3月,頁143-171。 林啟屏:〈敘述與詮釋:出土文獻研究之反省〉,未刊稿。 林素娟:〈漢末至魏晉觀人術的特色及其與前代觀人的關係和演變〉,收入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輯:《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12年,頁781-826。 林維杰:〈牟宗三倫理美學中的人物想像〉,《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牟宗三先生一百週年冥誕紀念專輯」》,第十九卷第三期,2009年9月,頁89-108。 林世賢:〈聰聖、聞思與音樂──論耳修在工夫論上之殊勝〉,《漢學研究》第30卷第1期,2012年3月,頁61-92。 周春艷:〈漢魏六朝時期對顏回的接受及其原因淺析〉,《教育文化論壇》2015年第1期,頁98。 吳震:〈略論儒學的「孔顏樂處」〉,《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1987年,頁81-86。 吳汝鈞:〈程明道的圓頓的一本論〉,《哲學與文化》廿二卷第二期,1995年2月,頁128-138。 吳光明:〈古代儒家思維模式試論〉,收入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頁52-76。 吳冠宏:〈人格品鑒學之新向度的探索──從蔣年豐〈品鑒人格氣象的解釋學〉一文談起〉,《成大中文學報》第27期,2009年12月,頁3-34。 洪梅、李建華:〈尋「孔顏樂處」的生態價值取向──從周敦頤到程顥、程頤〉,《齊魯學刊》第4期,2012年,頁17-21。 姜志勇:〈宋明理學論域中的「顏子之樂」〉,《鵝湖月刊》455期,2013年5月,頁24-31。 姜波:〈顏回形象比較研究──以《論語》、《莊子》為中心〉,《學習與實踐》第6期,2009年,頁143-147。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新第17卷第1、2期合刊(1985年12月),頁15-26。 徐聖心:〈真人不夢與莊周夢蝶──《莊子》「夢」的義蘊初探〉,《中國文學研究》第5期,1991年5月,頁65-93。 徐聖心:〈「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莊學史上的另類理解與閱讀〉,《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頁25-66。 徐興無:〈作為匹夫的玄聖素王:讖緯文獻中的孔子形象與思想〉,收入黃俊傑主編:《東亞論語學:中國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頁139-168。 徐湘霖:〈論題與釋義的演變──再論「孔顏樂處」〉,《管子學刊》第4期,2000年,頁84-88。 高華平:〈顏淵之學及《莊子》中的顏淵〉,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133-144。 郝潤華、吳娛:〈異化與回歸──對傳統顏回形象的重新審視〉,《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1期,2003年2月,頁67-70。 梅家玲:〈《世說新語》品鑒美學中的人與自然〉,收入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頁257-271。 曹淑娟:〈顏子身諷說的義理性格與時代性格〉,《鵝湖月刊》207期,1992年9月),頁17-24。 陳少明:〈孔門三傑的思想史形象──顏淵、子貢和子路〉,收入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頁39-73。 陳逢源:〈聖與凡之間──孔門弟子軼事傳說〉,《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6月,頁98-99。 陳逢源:〈朱熹《論語集注》孔門系譜分析──以子夏、子貢、顏淵、曾子為考察範圍〉,《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暨中國文學學系、中國經學研究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2015年4月,頁1-27。 陳桂雲:〈《論語》中顏回形象的現代詮釋〉,《東方人文學誌》第8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45-66。 許從聖:〈「顏淵形象」新詮──以〈君子為禮〉、《論語》和《孔子家語》為討論中心〉,《中國文學研究》第39期,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15年1月,頁1-42。 許從聖:〈「血氣」與「心氣」──戴震「血氣心知」的兩種面向試詮〉,《第一屆麗澤全國中文研究生學術論文集》,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15年,頁281-300。 許從聖:〈「血氣心知」與「性善論」之重構──以戴震《原善》、《緒言》為討論中心〉,《思辨集‧第十八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5年,頁137-156。 許從聖:〈從「材與不材」到「无用之用」論莊子的「遊」〉,《有鳳初鳴年刊》第11期,2015年10月,頁414-432。 許從聖:〈《論語》〈公冶長〉「聞一知十」章辨疑──兼談孔子教育觀〉,《第五屆兩岸六校研究生國學高峰會議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2015年10月18-22日,頁21-35。 許從聖:〈孟子君臣觀再探──從古聖王賢相到「理分」〉,《中國文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6年2月,頁67-112。 郭沂:〈儒家八派與戰國儒學〉,收入周鳳五編:《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上冊,頁268-281。 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臺大歷史學報》第4期,1977年5月,頁357。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收入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頁1。 馮耀明:〈論語中仁與禮關係新詮〉,《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2009年1月),頁129-158。 勞悅強:〈孔門面貌考釋〉,收入方勇編:《諸子學刊(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頁41-58。 勞悅強:〈從學術、修養、信仰論孔門儒學〉,收入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十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年,頁103-130。 勞悅強:〈人間世如森林──《莊子》內篇中的政治辯說〉,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編委會編:《諸子學刊(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頁78-90。 勞悅強:〈《論語》〈先進〉篇「屢空」辨〉,《漢學研究》第32卷第2期,2014年6月,頁275-277 張二平:〈《論語》和《莊子》中的顏回與子貢〉,《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5期,2009年10月,頁575-581。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年冬季刊,頁139-179。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9年6月,頁224-237。 楊儒賓:〈新儒家與冥契主義〉,收入王邦雄等著,陳德和主編:《當代新儒學的關懷與超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頁323-332。 楊儒賓:〈同時性與感通──榮格與《易經》的會面〉,收入朱曉海主編:《新古典新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頁113-150。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03-136。 楊儒賓:〈儒門別傳──明末清初《莊》《易》同流的思想史意義〉,收入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頁245-289。 楊儒賓:〈有沒有「道的語言」──莊子論「卮言」〉,收入胡萬川等著:《中國文學新境界:反思與關照》,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 楊儒賓:〈觀天地生物氣象〉,《中國語文論譯叢刊》,第21輯,首爾:中國語文論譯學會,2007年8月,頁107-138。 楊儒賓:〈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11期,2008年6月,頁100。 楊儒賓:〈莊子與儒家──回應《莊子四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37-141。 楊儒賓:〈先秦儒家與冥契論述〉,《中國文化》第35期春季號,2012年5月,頁15-16。 楊杰:〈周敦頤「孔顏樂處」思想新探〉,《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3期,2012年5月,頁92-97。 董立清、衛東海:〈試析孔顏人格的魅力意蘊及其現代價值〉,《齊魯學刊》,第5期,2010年,頁12-16。 熊鐵基:〈漢人如何看待先秦諸子〉,收入《諸子學刊》編委會編:《諸子學刊(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頁319-338。 鄭毓瑜:〈身體表演與魏晉人倫品鑒──一個自我「體現」的角度〉,《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100-101。 劉錦賢:〈顏淵之聖學造詣蠡測〉,《興大中文學報》17期,2005年6月,頁71-91。 劉錦賢:〈顏淵之學行面面觀〉,《興大中文學報》25期,2009年6月,頁17-49。 劉錦賢:〈子貢之學行述論〉,《興大中文學報》28期,2011年6月,頁41-75。 駱承烈:〈議顏回〉,《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1年,頁24-28。 駱承烈:〈顏回思想的積極因素〉,《社會科學戰線》第2期,1991年,頁95-99。 謝明陽:〈王叔岷《莊子校詮》勝義舉隅〉,《臺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八期,2008年6月,頁197-230。 賴錫三:〈《莊子》的死生隱喻與自然變化〉,《漢學研究》第29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34。 賴錫三:〈《莊子》的夢寓書寫與身心修養:魂交、無夢、夢中夢、蝶夢、寫夢〉,《中正漢學研究》,第1期總第19期,2012年6月,頁77-110。 賴錫三:〈《莊子》的養生哲學、倫理政治與主體轉化〉,發表於「莊子哲學的當代意義」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陽明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主辦、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辦,2015年10月2至4日。 賴怡璇:〈由出土文獻論顏淵所好何學〉,《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4期,2012年6月,頁113-129。 顏炳罡:〈論顏子的精神境界〉,《孔孟月刊》365期,1993年1月,頁30-34。 顧玉萍:〈「孔顏樂處」的變化歷程〉,《文化學刊》第6期(2015年6月),頁206-208。 龔卓軍:〈庖丁手藝與生命政治:評介葛浩南《莊子的哲學虛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79-99。
(四)學位論文(依出版時間排序)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吳冠宏:《顏子形象與魏晉人物品鑒》,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姚彥淇:《《莊子》中的「孔」/「顏」論述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簡憶如:《顏子樂處智慧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班碩士論文,2003年。 鍾隆琛:《論孔子何以讚賞顏回──以幾個儒家評顏理論為線索》,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林惟仁:《求道者──以孔門弟子為研究的起點》,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孔令宜:《從「孔顏樂處」到程明道天人一本論》,花蓮: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王春:《孔門弟子思想分化研究》,山東: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專業博士論文,2005年。 丁奕:《顏回故事的流變與原因》,四川:四川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07年。 王南萍:《論「孔顏樂處」的精神境界》,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倫理學專業碩士論文,2007年。 邢琴琴:《論顏回的德行品質與人性魅力》,河南:鄭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08年。 林世賢:《孟莊工夫論之比較研究──以「身心之學」為觀察視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王芳芳:《二程的「孔顏樂處」觀探論》,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倫理學專業碩士論文,2010年。 王春華:《顏回資料輯考》,山東:曲阜師範大學歷史學專業博士論文,2011年。 張恪華:《《莊子》的「理想人物問答體」》,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解晶:《孔顏樂處的內涵探析及對當代教育的啟示》,山東:曲阜師範大學教育史專業碩士論文,2013年。 萬春香:《先秦至兩漢文獻中顏回仁者形象梳理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14年。 二、外文論著及譯作(西文與日文譯本)
A.C.Graham ,Chuang-tzu:The Seven Inner Chapters and other writings from Chuang-tzu,London:George Allen &Unwin,1981. 布伯(Martin Buber)著,陳維剛譯:《我與你》,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 舒茲(Alfred Schutz)著,盧嵐蘭譯:《舒茲論文集(I)──社會現實的問題》,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卡西爾(E.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年。 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11年。 魯道夫‧奧托(R.Otto)著,丁建波譯:《神聖者的觀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史泰司(W.T.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 伊利亞德(Eliade,M.)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苗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1978年。 米德(George H.Mead)著,霍桂桓譯:《心靈、自我與社會》,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年。 邁可‧博蘭尼(Michael Polanyi)著,許澤民譯:《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臺北:商周、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愛蓮心(Robert E.Allinson)著,周熾成譯:《向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版。 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著,李弘祺:《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杜普瑞(Louis K. Dupre)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 赫伯特‧芬格萊特(Herbert Fingarette)著,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孟旦(Donald.J.Munro)著,丁棟、張興東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海德格爾(M.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時間(修訂譯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4版。 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雅斯貝斯(Karl.Jaspers)著,魏楚雄、俞新天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 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 畢來德(J.F.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 葛艾儒(Ira E.Kasoff)著,羅立剛譯:《張載的思想(1020-107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哈伯瑪斯、里克爾、海德格等著,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下)》,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再版。 白川靜著,韓文譯:《孔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三、網路資料(依時間先後排序)
陳劍:〈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4,2006年2月19日。 陳偉:〈《顏淵問於孔子》內事、內教二章校讀〉,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21,2011年7月22日。 復旦吉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聯合讀書會:〈《上博八‧顏淵問於孔子》校讀〉,發布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2,2011年7月。 黃人二、趙思木:〈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顏淵問於孔子》書後〉,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29,2011年7月26日。 王化平:〈讀《上博八‧顏淵問于孔子》札記四則〉,武漢大學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54,2011年9月20日。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2151007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1510072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007201.pdf | 9011Kb | Adobe PDF2 | 1131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