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0048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3/144292 (79%)
Visitors : 50943631      Online Users : 9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485


    Title: 想像中國-- 冷戰時期(1947-1987)台灣「中美婚戀」小說初探
    Imagining Chineseness-- A Study of Chinese-American Romance in Taiwanese Novels,1947-1987
    Authors: 楊婕
    Yang, Chieh
    Contributors: 鄭文惠
    康來新

    Cheng, Wen Huei
    Kang, Lai Shin

    楊婕
    Yang,Chieh
    Keywords: 中美婚戀
    冷戰
    中國
    分斷體制
    交換經濟
    Chinese-American romance
    cold war
    Chinese
    division system
    exchange economy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8-22 10:58:24 (UTC+8)
    Abstract: 冷戰時期,台灣小說經常寫及外省人、本省人與美國人的跨國戀情,我認為這是對冷戰結構與分斷體制的回應,看似「談情說愛」的跨國羅曼史,實帶有國族寓言性質,指向「想像中國」的歷史危機。

    為兼顧世界冷戰體制與台灣歷史進程,我以1947年冷戰元年暨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至1987年台灣解嚴為度,嘗試建立「中美婚戀小說譜系」,並藉此一視角,調校台灣學界指稱九O年代前,女作家鮮少介入國族論述的觀點。

    我由「性別政治」、「交換經濟」、「歷史敘事」三大向度切入研究,正文共計三章:

    第二章以不同「性別—國族」角色組合入手,探討國族欲望與異性戀父權婚姻制度的共謀。「美國男性—中國女性」婚戀敘事,隱現殖民型態的轉變:由五O、六O年代的政治殖民,演進為七O年代以降的新殖民主義與文化帝國主義;「美國女性—中國男性」婚戀敘事,則將國族論述中的去勢主體,轉化為兩性關係的陽剛主體,二者之敘事差異,揭示小說作者的認同疆界。從「孤女」到「失婚者」,見證國族父親的缺席,與再次缺席;而「跨國妓女」與「去勢男性」,則標記「國體」與「國魂」的糾纏。

    第三章借助交換經濟理論,觸探主體的求存之道。其一為東方想像,旗袍的文化展演,織紉殖民現代性;其二為複寫生命治理技術的「綠卡婚姻」;其三為「漢學家」的戀情,透過「國故」,贖回「故國」。

    第四章探析歷史敘事。當情愛話語被挪用為國族起源的證詞,除卻「選擇性記憶」,更包含「創造性遺忘」,以失憶作為最後手段。亦即,中美婚戀敘事實則是種透過「國體」,尋找「國魂」,發明記憶的工程。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 trans-national love and marriage among Mainlanders, Taiwanese and Americans in the Taiwanese novel during the Cold-War era is the response to the cold war structure and division system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Under the mask of love affair, the trans-national romance in those novels implies a national allegory of the historical crisis of the imagined Chineseness.

    Considering the Cold War system an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of Taiwan,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genealogy of Chinese-American romance novel written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947, the first year of the Cold War and the year of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and 1987, the end of “The Martial Law Era”. Also, through seeing the Chinese-American romance as a national allegory, this study intends to fix the commonly accepted point of view in Taiwan, that female writers barely participa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discourses before 1990s.

    The Chinese-American romance novels were discusse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Sexual politics, exchange economy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Chapter two focu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sex-nation combination in the novels, further discuss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the desire of the nation and the heterosexual patriarchal marriage. The narrative of the romance between American males and Chinese females in those novels suggests that the form of colony was transformed from the political colonialism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o the Neo-colonialism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after the 1970s. On the other hand, the narrative of the romance between American females and Chinese males transforms the castrated subject in national discourses into the masculine subject in sexual relationship, which allows us to see the barrier of the identity of the authors. The orphan girl and the divorced people witness the absence and re-absence of father nation. The trans-national prostitute and castrated male, on the other hand, marks the intertw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ized Body” and “National Spirit”.

    Chapter three adopted exchange economy theory to inquire the strategies for living of the characters, who were viewed as a collective group that represent the nation, in the novels:(1)The eastern imagination created by cheongsam, demonstrate by the female characters to approach colonial modernity,(2)the Green-Card-Marriage disciplined by biopolitics, and(3)the romance that involves Sinologists, who seek to use their Sinological knowledge to redeem the perished China.

    Chapter four explored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s. Through revealing the national allegory in the narrative of Chinese-American romance, the narrative reflects both a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ion-state. In conclusion, the transnational romance is a way of finding and enacting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identity.
    Reference: 一、小說文本

    1、三三集刊編輯群編:《三三集刊》,第12輯,台北:皇冠出版,1978年。
    2、公孫嬿編,蔣曉雲、麥垂、詹西玉、張芬齡等著:《海內外青年女作家選集》(15),台北:黎明文化,1983年。
    3、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遠景出版,1986年。
    4、白先勇:《紐約客》,台北:爾雅出版,2007年。
    5、吉錚:《孤雲》,台北:大林出版,1973年。
    6、江玲:《無調之歌》,台北:皇冠出版,1976年。
    7、李昂:《她們的眼淚》,台北:洪範書店,1992年。
    8、孟絲:《白亭巷》,台北:仙人掌出版,1969年。
    9、孟絲:《吳淞夜渡》,台北:三民書局,1977年。
    10、孟絲:《楓林坡的日子》,台北:中央日報出版社,1986年。
    11、於梨華:《也是秋天》,台北:皇冠出版,1970年。
    12、於梨華:《歸》,台北:大林出版,1973年。
    13、於梨華:《白駒集》,台北:大林出版,1976年。
    14、於梨華:《傅家的兒女們》,河南:黃河文藝,1986年。
    15、於梨華:《情盡》,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89年。
    16、於梨華:《雪地上的星星》,台北:皇冠出版,1989年。
    17、施叔青:《牛鈴聲響》,台北:皇冠出版,1975年。
    18、袁則難:《不見不散》,台北:圓神出版,1986年。
    19、張系國:《不朽者——遊子魂組曲下卷》,台北:洪範書店,1990年。
    20、張系國:《沙豬傳奇》,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
    21、郭良蕙:《錯誤的抉擇》,台北:正中書局,1956年。
    22、陳映真:《上班族的一日》,台北:洪範書店,2001年。
    23、陳若曦:《突圍》,台北:聯合報社,1983年。
    24、陳若曦:《城裏城外》,台北:時報文化,1983年。
    25、陳若曦:《遠見》,台北:遠景出版,1984年。
    26、陳若曦:《二胡》,台北:敦理出版社,1986年。
    27、陳若曦:《紙婚》,台北:自立晚報,1987年。
    28、喻麗清:《紙玫瑰》,台北:光啟出版,1980年。
    29、彭歌:《微塵》,台北:中央日報,1984年。
    30、彭歌:《從香檳來的》,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31、曾心儀:《曾心儀集》,台北:前衛出版,1992年。
    32、黃春明:《小寡婦》,台北:遠景出版,1979年。
    33、黃娟:《邂逅》,台北:前衛出版,1994年。
    34、黃娟:《世紀的病人》,台北:前衛出版,1994年。
    35、葉子:《瘦人天氣》,台北:時報文化,1981年。
    36、劉大任:《劉大任袖珍小說選》,台北:皇冠出版,1996年。
    37、歐陽子:《秋葉》,台北:晨鐘出版,1974年。
    38、歐陽子:《那長頭髮的女孩》,台北:大林書店,1978年。
    39、歐陽子:《秋葉——短篇小說集》,台北:爾雅出版,2013年。
    40、鄭寶娟:《邊緣心情》,台北:時報文化,1986年。
    41、鄭寶娟:《無心圓》,台北:時報文化,1987年。
    42、聶華苓:《一朵小白花》,台北:文星書店,1968年。
    43、聶華苓:《千山外,水長流》,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44、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
    45、顧肇森:《貓臉的歲月》,台北:九歌出版,1991年。

    二、其他文本

    1、中國社會科學院訪美代表團:《訪美觀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
    2、白舒榮:《自我完成,自我挑戰──施叔青評傳》,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
    3、余英時:《中國情懷——余英時散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4、張系國:《讓未來等一等吧》,台北:洪範書店,1987年。
    5、陳香梅著,吳慧譯:《一千個春天——婚姻的自述》(A Thousand Springs:The Biography of A Marriage),台北:傳記文學,1978年。
    6、陳香梅:《留雲借月:陳香梅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7、陳香梅:《永遠的春天——陳香梅自傳》,台北:天下文化,1996年。
    8、陳香梅:《風雲際會——陳香梅回憶錄I》,台北:未來書城,2002年。
    9、錢鍾書:《圍城》,台中:全興出版社,1988年。
    10、聶華苓:《鹿園情事》,台北:時報出版,1996年。

    三、中文專著

    1、中研院社科所編:《哲學論文集》,台北:中研院社科所,1998年。
    2、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
    3、王煥琛:《留學教育:中國留學教育史料(第四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80年。
    4、王煥琛:《留學教育:中國留學教育史料(第五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80年。
    5、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6、生安鋒:《霍米巴巴》,台北:生智文化,2005年。
    7、朱立立:《身份認同與華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8、江寶釵、林鎮山編:《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
    9、李有成、張錦忠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文化,2010年。
    10、李楊:《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李詮林:《漂泊的漢學——台港澳暨海外華文、華人文學學科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
    12、杜維明:《文化中國的認知與關懷》,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13、沈慶利:《現代中國異域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14、林子勛:《中國留學教育史(一八四七至一九七五年)》,台北:華岡出版,1976年。
    15、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台北:稻鄉出版,2005年。
    16、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
    17、胡少卿:《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性』敘事(1978-)》,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18、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綜論》,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
    19、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2010年。
    20、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揚智文化,2010年。
    21、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編:《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8年。
    22、姬虹:《美國新移民研究(1965年至今)》,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
    23、殷寶寧:《情欲‧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台北:左岸文化,2006年。
    24、張小虹:《時尚現代性》,台北:聯經出版,2016年。
    25、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26、張朋園:《郭廷以‧費正清‧韋慕庭——臺灣與美國學術交流個案初探》,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
    27、張淑雅:《韓戰救台灣?——解讀美國對台政策》,台北:衛城出版,2011年。
    28、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聯經出版,2015年。
    29、張鴻聲編:《世界魯迅與魯迅世界:媒介、翻譯與現代性書寫》,北京:中國傳媒文學,2014年。
    30、教育部編:《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1991年。
    31、梅家玲:《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台北:麥田出版,2013年。
    32、許倬雲:《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15年。
    33、許擇昌:《從留學生到美籍華人:以廿世紀中葉台灣留美學生為例》,台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2001年。
    34、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2006年。
    35、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36、單德興:《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37、單德興:《翻譯與脈絡》,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09年。
    38、曾健民:《1949‧國共內戰與台灣:台灣戰後體制的起源》,台北:聯經出版,2009年。
    39、黃茂清:《最新美國移民法實務(修訂三版)》,Monterey Park,Calif:長青文化,1995年。
    40、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
    41、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麥田出版,2012年。
    42、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台北:聯經出版,2013年。
    43、葛兆光:《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年。
    44、趙既昌:《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出版,1985年。
    45、趙剛等著:《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中國」理念》,台北:人間出版社,2015年。
    46、趙稀方:《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台北:人間出版社,2009年。
    47、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48、劉紀蕙:《心之拓樸》,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年。
    49、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1960~1999)》,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
    50、鄭明娳編:《台灣當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51、賴俊雄編:《他者哲學:回歸列維納斯》(The Philosophy of the Other:Return to Levinas),台北:麥田出版,2009年。
    52、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年。
    53、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羣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年。
    54、謝立功、張先正等著:《美國移民政策的發展》,新北市:人類智庫,2013年。
    55、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0年。

    四、古籍文獻

    1、梁啟超:《梁啟超學術論叢‧通論類(二)》,台北:南嶽出版社,1978年。
    2、梁啟超:《飲冰室合集(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3、梁啟超著,潘光哲導讀:《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五、外文譯著

    1、Angel B. Espina Barrio著,石雅如譯:《佛洛伊德與李維史陀:動力人類學和結構人類學的互補、貢獻與不足》(Freud y Levi-Strauss:Influencias, aportaciones e insuficiencias de las antropologías dinámica y estructural),台北:秀威資訊,2005年。
    2、David D.Gilmore著,何雯琪譯:《厭女現象——跨文化的男性病態》(Misogyny:the Male Malady),台北:書林出版,2005年。
    3、James M. White,David M. Klein著,馬永年、梁婉華譯:《家庭理論》(Family Theories),台北:五南圖書,2009年。
    4、Joseph Sandler,Ethel Spector Person,Peter Fonagy編,李俊毅譯:《佛洛依德的「論自戀:一篇導論」》(Freud`s:On Narcissism:An Introduction),台北:五南圖書,2009年。
    5、今村仁司(いまむら ひとし)著,牛建科譯:《阿爾都塞——認識論的斷裂》(アルチュセール――認識論的切断),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比爾‧阿希克洛夫特(Bill Ashcroft)、嘉雷斯‧格里菲斯(Gareth Griffiths)、
    7、凱倫‧蒂芬(Helen Tiffin)著,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The Empire Writes Back: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台北:駱駝出版社,1998年。
    8、史書美著,楊華慶譯:《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Visuality and Identity: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台北,聯經出版,2013年。
    9、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宋偉航譯:《實作理論綱要》(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
    11、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12、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宋廣文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台北:知書房,2000年。
    13、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汪鳳炎、郭本禹等譯:《精神分析引論》(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台北:胡桃木文化,2006年。
    14、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汪鳳炎、郭本禹等譯:《精神分析新論》(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台北:胡桃木文化,2006年。
    15、弗朗西絲‧斯托納‧桑德斯(Frances Stonor Saunders)著,曹大鵬譯:《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The Cultural Cold War:The CIA and the World of Arts and Letters),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16、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Black Skin, White Mask),台北:心靈工坊,2005年。
    17、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楊碧川譯:《大地上的受苦者》(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台北:心靈工坊,2009年。
    18、吉見俊哉(Shunya Yoshimi)著,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譯:《博覽會的政治學》(博覧会の政治学:まなざしの近代),台北:群學出版社,2010年。
    19、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宋素鳳譯:《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20、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李鈞鵬譯:《身體之重:論”性別”的話語界限》(Bodies that Matter: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
    21、朱耀德編譯:《當代西方文學批評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2年。
    22、牟斯(Marcel Mauss)著,何翠萍、汪珍宜譯:《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The Gift:The Form and Reason of Exchange in Archanic Societies),台北:允晨文化,1984年。
    23、米利特(Kate Millett)著,宋文偉、張慧芝譯:《性政治》(Sexual Politics),台北:桂冠圖書,2003年。
    24、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台北:麥田出版,1994年。
    25、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尚衡譯:《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The History of Sexuality:An Introduction),台北:桂冠圖書,1996年。
    26、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莫偉民、趙偉譯:《生命政治的誕生(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78-1979)》(The Birth of Biopolitics: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8-197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7、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Hobsbawm)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Programme, Myth, Reality),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
    28、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台北:志文出版,1993年。
    29、克瓦米‧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著,北京編譯社譯:《新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最後階段》(Neo-Colonialism:The Last Stage of Imperialis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66年。
    30、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憲明、高繼美、李海燕、李點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31、狄倫‧伊凡斯(Dylan Evans)著,劉紀蕙等譯:《拉岡精神分析辭彙》(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台北:巨流圖書,2009年。
    32、貝爾(Daniel Bell)著,李琨譯:《社群主義及其批評者》(Communitarianism and Its Critics),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年。
    33、周蕾(Rey Chow)著,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Visuality,Sexuality,Ethn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台北:遠流出版,2001年。
    34、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王寧等譯:《後革命氛圍》(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35、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On Collective Memor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6、紀登思(Anthony Giddens)著,周素鳳譯:《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台北:巨流出版,2001年。
    37、埃米爾‧涂爾幹(Emile Durkheim)著,渠東譯:《社會分工論》(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台北:左岸文化,2006年。
    38、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著,谷風出版社編輯部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台北:谷風出版社,1989年。
    39、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文化,2013年。
    40、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41、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陳永國、馬海良編譯:《本雅明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42、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台北:臉譜出版,2010年。
    43、馬克思(Karl Marx)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資本論‧第一卷》(Capital: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ume one),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44、馬克思(Karl Marx)著,伊海宇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台北:時報文化,2000年。
    45、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台北:桂冠出版,2012年。
    46、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張明貴譯:《意識型態與烏托邦》(Ideology and Utopia),台北:桂冠圖書,2005年。
    47、陳永國編:《視覺文化研究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48、陳越編:《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9、凱薩琳‧哈金(Catherine Hakim)著:《姿本力——從會議室到臥室都適用的強大力量》(Honey Money:The Power of Erotic Capital),台北:財信出版,2012年。
    50、賀蕭(Gail Hershatter)著,韓敏中、盛寧譯:《危險的逸樂:二十世紀上海的娼妓與現代性(上冊)(下冊)》(Dangerous Pleasures:Prostitution and Modernity in. Twentieth-Century Shanghai),台北:時英出版,2005年。
    51、葛蘭西(Antonio Gramsci)著,谷風出版社編輯部譯:《獄中札記》(The Prison Notebooks),台北:谷風出版社,1988年。
    52、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張京媛譯:《馬克思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53、路易‧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艾蒂安‧巴里巴爾(Etienne Balibar)著,李其慶、馮文光譯:《讀《資本論》》(Reading Capital),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
    54、雷蒙德‧加特霍夫(Raymond L. Garthoff)著,伍牛、王薇譯:《冷戰史:扼制與共存備忘錄》(A journey through the Cold War:a memoir of containment and coexistence),北京:新華出版,2003年。
    55、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Marxism and Literature),河南:河南大學,2008年。
    56、熱拉爾‧熱奈特(Gerard Gennette)等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選,批評譯文選》(Selected Essays of G..Genette,A Selection of Translated Critical Essays),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57、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著,陳思文等譯:《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58、薩伊德(Edward W.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
    59、薩伊德(Edward W.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台北:立緒文化,2001年。
    60、露西‧伊瑞葛來(Luce Irigaray)著,李金梅譯:《此性非一》(This Sex Which Is Not One),台北:桂冠圖書,2005年。
    61、顧燕翎、鄭至慧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文化,1999年。

    六、會議論文

    1、Cutivet Sakina等著,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劉吶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
    2、第三屆「全國台灣與海外華文文學學術討論會」大會學術組編:《台灣香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論文選——第三屆全國台灣與海外華文文學學術討論會》,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88年。
    3、陳建忠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1年。
    4、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七、期刊論文

    1、王甫昌:〈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第8卷,第2期。
    2、王智明:〈混血難童與跨國養女:亞美「回歸」敘事裡的帝國親密〉,《中外文學》,第41卷,第1期,2012年3月。
    3、王德威:〈文學地理與國族想像:台灣的魯迅,南洋的張愛玲〉,《中國現代文學》,第22期,2012年12月。
    4、巨克毅、李玫憲:〈當前美國對歐洲戰略思維之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33期,2011年1月。
    5、江合友:〈試論聶華苓小說的自傳性〉,《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8卷,第6期,2003年12月。
    6、吳瓊:〈拜物教/戀物癖:一個概念的譜系學考察〉,《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4年第3期。
    7、李根芳:〈全球在地化的文化翻譯〉,《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15卷,第2期,2014年3月。
    8、李歐旎(Francoise Lionnet)、史書美著,沈尚玉譯:〈由弱裔出發,進行跨國思考〉,《中外文學》,第36卷,第2期,2007年6月。
    9、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
    10、周芸芳〈“中國—西方”的寓言——《K》、《我愛比爾》、《上海寶貝》之跨國戀分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5期。
    11、周興隆:〈台灣跨國婚姻研究之初探〉,《網路社會學通訊》,第80期,2009年6月。
    12、邱偉雲:〈中國:觀念類型之認同形成與重構現象〉,《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期,2011年12月。
    13、姚育松:〈中華:中華觀念的起源和演變〉,《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期,2011年12月。
    14、栗國成:〈1957 年台北「劉自然事件」及1965 年〈美軍在華地位協定〉之簽訂〉,《東吳政治學報》,2006年,第24期。
    15、張淑麗:〈「蝴蝶,我的黃翅粉蝶,我的香港」:施叔青的《寂寞雲園》與她的蝴蝶之戀〉,《中外文學》,第29卷,第8期,2001年1月。
    16、張譽騰:〈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第10卷,第1期,1996年1月。
    17、張靄珠:〈性別反串、異質空間、與後殖民變裝皇后的文化羨嫉〉,《中外文學》,第29卷,第7期,2000年12月。
    18、莊坤良:〈文化翻譯與湯亭亭的三重猴戲〉,《歐美研究》,第32卷,第4期,102年12月。
    19、莊華興:〈馬華文學的疆界化與去疆界化〉,《中國現代文學》,第22期,2012年12月。
    20、許嘉猷:〈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第34卷,第3期,104年9月。
    21、陳光興:〈白樂晴的「超克『分斷體制』論」:參照兩韓思想兩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4期,2009年6月。
    22、陳奕麟:〈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3期,1999年3月。
    23、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第52期,2012年12月。
    24、陳昭瑛:〈霸權與典律:葛蘭西的文化理論〉,《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1992年7月。
    25、陳重仁:〈找尋禮物的理論:馬歇‧牟斯與牟斯式禮物經濟〉,《中外文學》,第36卷,第3期,2007年9月。
    26、陳淑卿:〈跨界與全球治理:跨越/閱《橘子回歸線》〉,《中外文學》,第40卷,第4期,2011年12月。
    27、陳隆志:〈舊金山對日和約、聯大第2758號決議與台灣地位〉,《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6期》,2011年12月。
    28、陳榮嵐:〈從傳統漢學、現代漢學到新漢學的嬗變〉,《東亞漢學研究》,第3號,2013年9月。
    29、陳慧樺:〈世界華文文學:實體還是迷思〉,《文訊》,第52期,1993年5月。
    30、曾陽晴:〈郭沫若「落葉」與郁達夫「南遷」異國戀情的比較——國族、歷史與基督宗教的愛情辯證〉,《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0期,2008年6月。
    31、開一心:〈空間、記憶與屬性認同:論《偶然生為亞裔人》〉,《中外文學》,第33卷,第12期,2005年5月。
    32、黃士茵:〈《鴿之翼》中禮物交換的策略與矛盾〉,《中外文學》,第33卷,第6期,2004年11月。
    33、黃美娥:〈二十世紀初期的「西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通俗小說中的文化地景、敘事倫理與知識想像〉,《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5期,2009年2月。
    34、黃虛峰:〈美國多元文化主義背景下的異族通婚〉,《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9月,第34卷,第5期。
    35、廖炳惠:〈從蝴蝶到洋紫荊:管窺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一、二〉,《中外文學》,第24卷,第12期,1996年5月。
    36、廖淑芳:〈空間語境與歷史暴力——論葉石濤1965年復出階段的鬼魅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2011年10月。
    37、趙剛:〈以「方法論中國人」超克分斷體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4期,2009年6月。
    38、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1951-1970)〉,《歐美研究》,第31卷,第1期,2001年3月。
    39、劉紀蕙:〈女性的複製:男性作家筆下二元化的象徵符號〉,《中外文學》,第18卷,第1期,1989年6月。
    40、蔡雅薰:〈聶華苓《千山外,水長流》的隱喻美學〉,《中國現代文學》,創刊號,2004年3月。
    41、蕭阿勤:〈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O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
    42、賴俊雄:〈上帝的禮物:再探禮物與交換經濟〉,《中外文學》,第33卷,第9期,2005年2月。
    43、謝世宗:〈男性氣質與台灣後殖民小說中的欲望經濟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9期,2009年10月。
    44、謝世宗:〈性別圖像與階級政治:否想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中國現代文學》,第19期,2011年6月。
    45、鍾俊陞:〈台灣的娼婦經濟——戰爭色情與貿易色情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人間雜誌》,第37期,1998年11月。
    46、簡政珍:〈白先勇的敘述者與放逐者〉,《中外文學》,第26卷,第3期,1997年7月。

    八、學位論文

    1、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王梅香:《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3、李麗華:《再現的自我與自我的再現——臺灣解嚴後的女性自傳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4、周秀紋:《聶華苓自傳性小說研究——從《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出發》,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5、邱嘉琳:《新經濟下的新建構與舊矛盾--對「新經濟」之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6、紀宛蓉:《「回歸」思潮下的文化病理反思:施叔青小說《牛鈴聲響》、《琉璃瓦》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7、莊泰富:《男同志愉虐關係中性資本的建立與對價》,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8、陳文燁:《消費時代的異國之戀——90年代漢語小說中的一種文化現象解讀》,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9、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0、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11、詹閔旭:《認同與恥辱:華語語系脈絡下的當代台灣文學生產》,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12、顏安秀:《《自由中國》文學性研究:以「文藝欄」小說為討論對象》,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九、報刊資料

    1、「中美聯姻佳話:飛虎將軍女記者有情人終成眷屬——陳納德與陳香梅在滬舉行婚禮」,《申報》,1947年12月22日,第25092號(上海版),第4版。
    2、尚方:〈說美元與美援文化〉,《香港時報》政論,1956年12月1日。
    3、鄭樹森:〈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聯合報》「聯合副刊」,1997年7月2日,第41版。
    4、余英時:〈我所認識的錢鍾書先生〉,《文匯讀書週報》,1999 年1月2日,第 9 版。

    十、外文文獻

    1、Adam Isaiah Green,”The Sexual Fields Framework.”,” Sexual Fields:Toward a Sociology of Collective Sexual Life.” Edited by Adam Isaiah Gree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4.p48.
    2、Brooks, Siobhan.(2010). Unequal Desires:Race and Erotic Capital in the Stripping Industry. New York, U.S.A: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p6.
    3、Department of the Army Field Manual 100-5,Field Service Regulations:Operations(Washington,DC:USGPO,19 February 1962),p4-5.
    4、Merton, Robert K. 1941. “Intermarriage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Fact and Theory.” Psychiatry 4:361–74.
    5、Michael Beschloss. Our Documents:100 Milestone Documents From The National Archiv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194–99.

    十一、網路資源

    1、「American exceptionalism」
    http://www.newworldencyclopedia.org/entry/American_exceptionalism,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2、「The World of Suzie Wong – Trail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epiAcqb_g,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3、「好讀:孟絲《阿拉伯塵緣》2011/12/16」http://www.haodoo.net/?M=anna&P=7,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4、「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http://amandastwa.blogspot.tw/2011/09/commodity-fetishism.html,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5、「壹讀:仰讀左公柳」
    https://read01.com/y3M5K.html,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6、《台灣立報》,2011年4月7日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0821,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7、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305174&CtNode=29674&mp=1,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8、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網站
    http://chinesewritersna.com/review/,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9、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網站
    http://www.ocwwa.org/member_all.htm,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10、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作家作品目錄系統」http://www3.nmtl.gov.tw/Writer2/index.html,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11、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語言政策大事紀(1895~2007)》http://nmtldig.nmtl.gov.tw/taigi/02sp/04_list.html,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12、張西平、葉向陽:〈關於海外漢學的對話〉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ch-yuwai/145496.htm,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13、黃鳴奮:〈互文性:網路時代對後結構主義的追思〉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culturestudy/theory/02.htm,瀏覽日期:2016年4月8日。
    本論文先前之PDF年代有誤植,請暫勿引用。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11510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100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13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